『壹』 资管新规来了理财产品还能稳赚不赔吗
日前,央行等五部委针对资管业务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其中打破刚性兑付等相关内容引发社会关注。“新规实施后,我的理财产品还能稳赚不赔吗?收益会下降吗?”多年来一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北京白领潘女士的疑问,代表了不少投资者的担忧。资管新规,对你我的“钱袋子”影响有多大?
投资者门槛明确,三五万元还能不能买理财?
此次资管新规对投资者适当性进行了规定,个人合格投资者的准入门槛设定为: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对此,普通投资者心存疑虑:这意味着投资门槛要提高么?以后还能花三五万元买理财产品吗?
“指导意见只是规定了私募投资者的门槛,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门槛并未提高。”潘东说,我国资管产品投资者将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分别对应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此次只是明确了个人合格投资者的准入门槛,对普通投资者的门槛并没有硬性规定。
业内人士表示,其实针对私募产品的投资人,各家机构早已有各自的门槛,只不过现在由监管统一了标准。
“以前买银行理财觉得‘稳赚不赔’,但听说以后要‘盈亏自负’,得自己掌握投资项目、衡量投资风险,真有点不适应。”上海市民吴先生的担忧代表了很多普通投资者的想法。
对此,监管部门特别强调穿透式信息披露,不仅要穿透识别合格投资者,还要求金融机构对募集信息、资金投向、杠杆水平、投资风险等,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披露。
“对理财产品穿透式的信息披露,可以让投资者更全面掌握产品风险、收益等状况,有助于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杨德龙说。
『贰』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有何影响
4月底发布的资管新规改变了资管行业过去赖以生存的舒适土壤,最明显的冲击便是打破刚兑带来的市场环境剧变。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普益标准研究员指出,一旦刚兑产品大量退出市场,因青睐刚兑而选择银行理财的客户,很可能会转移至其他更具投研能力的资管机构,银行理财整体规模或将萎缩近两成,这也倒逼银行向精耕细作的“真资管”经营模式转型。
其中在风险偏好需求方面,报告指出,资管新规发布后,客户需求发生明显变化,市场份额占比近20%的一级风险产品(规模约为5.15万亿元)所对应的客户或将逐步退出理财市场。二级风险产品所对应的客户经过教育和引导,会继续留在理财市场,但未来将更偏好于类货币基金型或其他相对低风险的产品。三级风险产品所对应的客户风险偏好适中,可较快适应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四五级风险产品所对应的客户风险偏好相对较高,资管新规后,理财资金投向范围扩大,适时推出主要投向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可进一步匹配这一部分客户的需求。
『叁』 资管新规对个人理财产品有影响吗
影响很大的,尤其是对本身就没什么安全感的人来讲,打破的钢兑说明了没有保底回。
如果你是答男性投资理财者,那么一般来讲影响不大,做事本来就果敢,且心理承受能力会更高,承受风险会强一些。不过在计算收益时,男性会比较粗枝大叶一点,更注重全局观念的把握,更专注短期回报。那么男性投资者就可以把精力放在自己能承受风险范围内的高收益产品,通过短线操作盈利。比如福猫财经、网络理财平台等产品搭配银行理财产品。
如果你是女性投资理财者,那么你会更有耐心,多听取理财规划师和周围人的意见,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甚至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投资理财产品收益列一张表格,看看作为长期投资情况下,哪些收益更高。女性比男性更具有忧患意识,抵抗风险的能力也会低一些,因此投资风格更加稳健,操作频率更低。作为这类女性,可以结合银行理财产品搭配基金定投产品,同时少量投资网络理财平台行业,进行财产分配。
总而言之,无论你属于什么类型的投资者,资管新规出台后都不可以盲目投资、过度自信。
『肆』 资管新规发布以后理财产品市场还会好吗
资管新规发布后,理财产品市场依旧会好,这是我的见解,理财产品不再是保本状态,而是可以微盈利,在这个物价上涨的时代保本就已经很占优势了
『伍』 资管新规实施后对个人理财有什么影响
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财产品均不能承诺保本保息,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当然不承诺保本保息并不意味着理财产品就有很大的“风险”了,主要还是看产品背后所投资的资产标的,例如一些“低风险”的投资于国债、金融债、货币市场工具的产品还是比较安全的。
所以,未来如果需要投资“靠谱保本”的产品,可以选择“智能存款”了,按照存款保险保障制度,50W以内100%赔付。当然“存款”并不是说直接就去银行存活期、或定期,可以关注一下中小型银行发行的智能存款产品或者大额存单,收益率都能在4%-5%左右。
现阶段,度小满理财APP(原网络理财)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银行存款产品,例如活期产品“三湘银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随时存取,当日起息,节假日无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当日实时到账,无交易日限制,无限额限制,50万以内100%赔付;如定期银行存款产品“振兴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适合稳健型及以上投资者。
您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度小满理财APP”或者关注“度小满科技服务号(xiaomanlicai)”了解详细产品信息。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哦!
『陆』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不保本了,银行是不是没有影响
“银行存款”没有影响。
银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险保障(根据《存款保险条律》规定:个人在单个银行的普通存款(不包括结构性存款)享受50万以内100%赔付),所以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
银行理财:根据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均不能承诺保本保息,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当然不承诺保本保息并不意味着理财产品就有很大的“风险”了,也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就不靠谱或风险“大”,主要还是看产品背后所投资的资产标的的风险等级。一般情况下不能提前赎回。
目前一些中小型银行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销售)发行的银行智能定期存款产品,具有流动性高(可分档计息或提前支取)、利率高于一般存款的优点。属于标准个人存款产品,利率在4%-5.5%左右,享受存款保险50万以内本息赔付的保障。
具体您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度小满理财APP(原网络理财)下载链接”或者关注“度小满科技服务号(xiaomanlicai)”了解详细产品信息。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哦!
『柒』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都有哪些影响
对于我国百万亿元规模的资产管理市场,资管新规从酝酿到征求意见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神经。特别是存量规模接近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向标准化、净值化转型的进展备受市场关注。
截至2017年底,除了招行、中信银行之外,多数股份行理财余额大幅减少。
资管新规落地后对银行理财冲击有多大?周之行分析称,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依然会持续发展新产品,即便是采用表外转表内的方法,也会试图将资管资金存留在银行体系内,但这部分一定会外溢,初步估算大概七成规模依然在银行体系之内。部分资金体量会慢慢往外部资管公司流转,包括公募基金,甚至包括私募基金都有可能吸收银行外溢的存量资金。
奥纬研究报告显示, 当前,银行客户行为正在加速市场化,其中个人金融资产投资配置中,银行理财、股票、公募基金、信托、私募、保险的占比显著增加。而居民储蓄却从2007年的69%下降至50%。
在资管新规的新导向下,将严格区分合格投资者和非合格投资者,这从本质上有利于银行。“未来非标投资者会部分回到银行存款体系,尤其是降低债权类合格投资者的标准以后,他们可能进入债权的非标投资,成为合格投资者。”
此外,他认为,资管新规落地后,资管市场将出现底层资产替换。首先,债权资产从影子银行资产替换成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资产,资产特性变得更分散了;其次,资管新规后,底层资产将向二级市场转向,实际上变成二级市场公开的资产;最后,期限拉长后,底层资产将向PE类资产转变。银行做不了二级市场和PE市场,某种程度对银行是挑战。
『捌』 资管新规下,理财产品为什么都要改为净值型
作出这一规定的原因在于,从根本上打破刚性兑付,需要让投资者在明晰风险、尽享收益的基础上自担风险,而明晰风险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产品的净值化管理。只有净值化管理才能最及时的反映资产收益以及风险。而且,理财产品本身就是具有风险性的,其本质是银行作为管理人收取相应管理费、客户作为委托人自担风险以及收益,而刚兑完全打破了这种本质,所以遭到淘汰也是必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