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行理财推荐
你好
各项费用不主动告知
近年来,银行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速度正在加快,银行理财产品逐步从预期收益率型向净值化转型,所有理财产品采取净值化管理。
那么,到底什么是净值型理财?所谓净值型理财产品,其运作模式与基金类似,按照份额发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披露单位份额净值的理财,这类型的理财通常没有预期收益率,而提供的是业绩比较基准,通过净值变化反映投资的运作情况,透明度更高,更能真实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各家银行理财产品推荐栏上,大多都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同样的,部分银行理财经理也是优先推荐这类产品。不少银行理财经理在介绍产品时,偏爱介绍产品亮点、过往业绩、业绩比较基准和管理团队。但是对产品的相关费用、投资方向、投资资产种类及投资比例等关键信息,要么只字不提,要么简单带过。
“目前净值型理财收益率会略高于传统理财收益率,有一款产品卖得比较好,该款产品不仅过往业绩表现优异,且投研团队能力很强。”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净值型理财的盈亏需要客户自己承担,即最终实际收益率会有波动,可能高于业绩比较基准,也可能低于业绩比较基准。
在理财经理推荐产品的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对产品的风险等级、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及其收取相关费用做详细的介绍,只是大概介绍这只产品的情况,包括业绩比较基准、期限、起购金额。
与预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不同,有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要收取相关的费用,其中包括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但是本报记者在走访调查发现,如果投资者没有就此问题提问,理财经理通常不会主动告知投资者。
当记者询问某净值型产品是否要收取相关费用时,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告知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并表示:“最终实际能拿到手的收益是已经扣除完相关费用的,这个费用是直接从产品收益里扣除的,扣完费用之后的收益显示在净值里。”
银行工作人员
合规销售意识有待增强
根据相关规定,净值化转型对银行在产品的风险评定、对产品投资信息的披露、对客户的风险测评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也更强调银行要在产品营销话术、推广手段等方面守住合法合规的底线。但是在理财产品销售时,理财经理是否真的是从投资者的适当性角度去推介产品还要打一个“问号”。
《证券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银行理财经理在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时,并没有从净值型产品的特征和风险等级角度向客户进行介绍,对于产品的风险,银行工作人员要么是客户不问便不提,要么是笼统带过,只更多强调“最高预期收益”。虽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有风险提示,但风险条款往往繁杂生涩,并不利于在客户理解的基础上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
在某城商行支行网点,记者发现,该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很小,一直在业绩比较基准上下小幅波动。对此,客户经理为了销售产品,拿“业绩比较基准”当预期收益,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出现“一般都能达到最高收益”等词语,在销售过程中埋下了合规隐患。
“看不懂理财说明书也听不懂理财经理所说。”大部分投资者向记者反映,理财产品说明书难懂固然与其专业性强有关,但是银行专业人士对客户并没有起到专业辅导的作用。此外,很多人对于理财产品说明书,更是弃之不顾。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投资者。该投资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波动太大,风险较大。而且说明书上的条款太复杂,更有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公式让她直言“看不懂收益究竟是多少”。
据记者了解,各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都是极长的篇幅,内容多达十几项,分别从产品概述、产品风险等级、理财产品条款、附录、风险揭示书等方面介绍,而且都是与投资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不过,其中涉及大量专业性名词,诸如“久期”“回撤”等等。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签署多种文件,投资者若想在通常签订协议的几分钟内看完,并且看明白,绝非易事。
“未来投资者应该更多以产品的风险等级来判断产品的风险,而不是以净值型来做判断。净值型理财产品更加考验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投资者可能面临零收益或负收益(即本金损失)的情况,因此要计算好收益和相关费用。”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要关注产品风险等级,了解具体资金投向,并且看清楚产品说明书,潜在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亏损会被隐藏在小字号的说明文字里。在购买后,要定期关注产品的资产配置和净值变化情况,在获取最大化收益的同时,防范潜在投资风险。
望采纳祝你好运
2. 如何推销银行理财产品
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推销话术比较简单,有以下几个关键点需要投资者重点关注:
1.购买日离销售日有多远?如果一个产品期限一个月,但是你购买日离起息日还有5天,那这个产品所公布的收益率基本就没什么意义,收益率需要打个折才行。
2.分清楚工作人员说的收益率是他估计的收益率还是写到产品说明书里的收益率。
3.区分清楚到底买的是不是银行理财产品,有些银行从业人员会将保险当银行理财卖。
4.区分银行理财的风险等级。比如中行的理财风险评级分为五级,前三级都不需要担心本金安全,但是第四和第五类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保险理财
以某保险公司的富贵人生保险理财项目为例,产品宣传如下:
分五年储蓄,每年储蓄5万元,就能马上享有六大利益:
(一)从储蓄的第二年开始即可获得9000元的固定收益,此后每隔一年都会固定有9000元打到您的帐户上,直至终身。
(二)与此同时每一年约5000元的浮动收益也将准时打入您的帐户,让您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机构理财带给您的丰厚收益。
(三)当然这两笔钱如果您暂时不用,我们还可以以每年4%的利息让它们以复利形式不断生息,只按3%计算的话到80岁可累积到114万元,相当于本金的4.6倍,为您赢取更多财富。
(四)除此之外,在获得收益期间,如您急需用钱,还可以在完全不影响收益的同时即刻取出30万元急用,以确保资金超高的灵活性。
(五)以上说的都是收益,更重要的是您的本金始终安全,并且有两种方式供您灵活选择,1、您可以将本金安全的转移给您的受益人;2、也可以选择在年老时随时提前赎回,用来补充养老。
(六)更加人性化的是上述所有利益全部免税,使您在享有机构理财安全、稳定收益的同时更完整的保全了资产。
看似一份完美的产品,那么收益和风险是否真如产品宣传中所描述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1. 保险的现金价值随着时间累积,在一定年限后确实会看起来很高。但是你只能死了转让给受益人,而不能直接给自己——除非是申请退保赎回,这样就比那个值要亏很多。因此,保险基本上是一个遗产转让的渠道,但对你自己的生活享乐不是很大的帮助。用年老时账号里的总价值去暗示你这都是你的,而不提醒你这个钱其实是给受益人的,是不合适的。
2. 比较时,往往会拿存银行去对比,说放在银行一年利率才多少多少。但其实如果放在银行连续存N年,如果利率稳定的话,复利计算下来也很可怕。拿自己几十年后的复利加总,去PK 银行一年利息才多少多少的说法,是不合适的。
3. 为了修补第1条带来的疑虑,往往会给你生存奖励金和每年的红利计息等等。但奖励金的来源就等于是你这笔钱的利息预支给你(别忘记,你可是要在这个库里放几十年的复利计算呢),羊毛出在羊身上;而红利计息最大的问题,是她和你描述的是该保险公司每年的盈利率X%,但这个是指该保险公司的业绩情况,和你计算年度红利用的是Y%。但Y%此时此刻是不知道的!包括销售自己都说不清楚如何制订,只能说精算师会根据每年的X%而定出一个Y%。所以,用整个保险公司的盈利率,让你错误映射以为你的分红计息也是这个,是不合适的。
4.在最后一步说服的时候,往往会说,这个是保本的,而且还有红利这些增值。其实国家政策看好,前途看好,最不济您肯定是保本的,您担心个啥?错。每年通货膨胀3%都说少了(我09年11月写的),现在吉野家一个牛肉饭套餐都小30了亲,09年才1x元吧!没能跑赢银行利率,就是失误!用“这个理财项目至少是保本的”,来让你放开警惕,也是不合适的。
3. 银行工作人员给出的理财推荐就一定靠谱吗
需要来看一下推荐的产品是否源为银行(自营)理财业务,如果是自营银行理财产品,那么还是比较稳健的。
你可以关注一下中小型银行的“智能银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险保障(根据《存款保险条律》规定:个人在单个银行的普通存款(不包括结构性存款)享受50万以内100%赔付),“利率”在4%-5.5%左右。
如活期产品“三湘银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随时存取,当日起息,节假日无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当日实时到账,无交易日限制,无限额限制;如“众邦多邦利”银行存款产品,靠档计息,最高支取收益率5.0%,转入当日起息,节假日无限制,支取当日实时到账,支持随时支取,无限额限制。
您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度小满理财APP(原网络理财)下载链接”或者关注“度小满科技服务号(xiaomanlicai)”了解详细产品信息。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哦!
4. 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银行为什么会推荐理财产品
我们中国老百姓对银行的概念,一直是非常坚信和信任的,因为银行在我们心目中是国营企业,是有国家背书的,我们对于国家政府,国家政权,国家党政都有非常崇高的信任。所以呢,我们到了银行办理各种业务的时候都是相信,并且服从,这样的心理对待银行体系。可是我们在很多银行里看到一些业务员会给我们推销保险,基金,大额理财等等一系列跟我们钱相关的产品,尤其是一些小银行更加的明显。
我们就邮储银行的案例来跟大家讲述一下为什么邮储银行拼命的推销保险呢?
5. 理财银行推荐
1.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比较杂。主流产品有中银日积月累、中银稳富、中银债负等四个系列。地区差异较小,大部分产品在各省分行都有销售。投资门槛一般为5万元、10万元、30万元,收益率适中,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不适合此类理财产品。
2.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相对较少,主流产品只有保本型和工银财富专享系列。产品地区差异不大,但是工银财富系列会额外推出只针对某些地区客户的理财产品,如浙江、山东等地。投资门槛地,一般为5万元起,但工银财富专享系列针对50万元以上高净值客户会不定时推出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产品。选择工商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必须认真分析其投资门槛和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的特点,稳健投资。
3.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产品类型相对较多,主流产品是非保本的乾元系列。没有地区差异,大部分菜品在各省分行都有销售。投资门槛最低5万元,收益率相对较高。在五行随时可赎回的产品系列中,建行的日薪月溢(按日)型收益率最高。不同产品投资门槛区别度较大,针对1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有收益率较高的产品。适合无流动资金需求且有高收益需求有冒险精神的投资者。
4.农业银行
6. 推荐几个比较好的理财产品
主要看哪个平台的理财产品更符合您的需求、风险偏好、流动性以及收益目标!回
现阶段,度小满理财APP(原百答度理财)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理财产品、精选基金产品可供用户根据自己的流动性偏好、风险偏好进行选择。
如活期产品“三湘银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8%左右,随时存取,当日起息,节假日无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当日实时到账,无交易日限制,无限额限制,50万以内100%赔付;
如定期银行理财产品“振兴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属于银行存款产品,50万以内100%赔付,适合稳健型及以上投资者;
还有一些精选的权益类基金产品,适合能够承担一定风险,追求财富保值、增值的投资者。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哦!
7. 2021年银行推介理财产品,有经验的友友帮分析下,值得买
这是银行代售的保险类行业理由合同产品,不是银行的理财产品。
这类保险合同生效后,想半路退保要收取手续费用,被保险人不死就无法取回本金。
有闲钱永远不使用的可以买,邮政储蓄银行比较喜欢推广这类保险合同,因为合同生效后产生的经济纠纷,银行方面基本无责。
8. 求高手推荐几款银行理财产品
1.货币型信托理财,一般存期在1到12个月,年化利率在4%~5%之间,每个银行每个礼拜都有
2.资产类信托理财,这个利率和期限都比较高,风险也相应大一些。推出的也比较少,基本上要在网上查(比如南京工行2012年有一款栖霞建设推出的以房产利润为基础的信托理财,年化利率是10%,利息按月拿,也可以本息滚,期限是三年,目前基本都是兑现的)
3.基金类理财,这个建议在证券公司买,因为手续费会低很多,如果为了方便也可以在银行买,分为货币类,债券类,股票类,货币类和债券类和上面两款相似,股票类波动比较大,建议用定投的方式分散风险
4.保险类理财,以分红险为主,这个看每个人的需要,期限很长,收益比定期差不多,但是有保险保障,现代人自我保障意思稍显薄弱,其实保险类投资是投资篮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5.贵金属理财,比如黄金,白银,甚至石油,都可以投资(投机),我个人认为其风险比股票要低得多了,但是如果想参与,还是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的
9. 银行推荐的理财产品能买吗
银行“售卖”的理财产品一般分为“银行自营理财”和代销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
一、银行自营理财:
我们所说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是指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由银行资管部门(未来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产品。
根据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均不能承诺保本保息,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当然不承诺保本保息并不意味着理财产品就有很大的“风险”了,也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就不靠谱或风险“大”,主要还是看产品的风险等级。一般情况下银行理财不能提前赎回。
二、银行代销的产品
这里所说银行代销产品一般是银行“代理销售”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获得中间手续费的一种营销方式,例如银行代销公募基金、保险、信托产品等。银行只是“代销中介”,不承担产品管理与兑付。
理论上银行代销的产品也会有“准入”,代销的产品肯定都是由合规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飞单或欺诈除外),但是产品不一定符合你的风险偏好、流动性要求以及收益目标,特别是保险产品很多为长期10年甚至20年的产品,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符合。
可以关注一下中小型银行的“智能银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险保障(根据《存款保险条律》规定:个人在单个银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万以内100%赔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动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于一般存款的优点。
具体您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度小满理财APP(原网络理财)下载链接”或者关注“度小满科技服务号(xiaomanlicai)”了解详细产品信息。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哦!
10. 大家能够帮忙推荐一下银行现在有什么好的理财产品吗
定期储蓄存款。无风险。收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