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攻略 > 银行理财产品出问题

银行理财产品出问题

发布时间:2021-12-21 02:02:12

A. 关于银行的理财产品引发的问题

这显然是银行卖的保险了。如果已经过了十天犹豫期,那么按照合同就不能撤销了,如果要撤销就要扣除很多各种费用,还不定能拿回一万几。
如果不想有损失的话就只能去银行一哭二闹三上吊,为了维稳银行也许能自己承担损失。

B. 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问题银行承担责任吗

理财产品是银行发行或代销的。“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有的银行会有保本和非保本之分。每一款理财产品的协议书、说明书里都对那款产品的详细介绍和说明的,购买的时候可以留心看一下。

C. 银行理财产品赔了怎么办

任何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赔了也是没有办法的。银行是没有责任的。

原因有二:

1.资管新规出台以后,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保本型理财产品,这叫打破刚兑,收益和风险成正比、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之前有保本型理财是为保护投资者,现在取消保本(破刚兑)是为金融市场公平交易、降低系统性风险,保本型理财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本就不存在。

2.在任何银行买的任一款理财,都会有理财协议和产品说明书,想知道这理财是不是保本,你就直接看产品说明书里的风险等级介绍、产品类型介绍,上面会清楚说明这产品风险几何、是否保本,哪怕是在网银、手机银行上买理财,也妥妥有理财说明书,不要急着点同意购买、买之前把这些协议和说明好好看下。

(3)银行理财产品出问题扩展阅读

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界定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我们一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

参考资料:网络-银行理财产品

D. 银行理财产品问题

楼主。。。
我给你普及一下知识,银行的理财算得全是年化收益率。
你这情况,收益算下来应该是50000×3%÷365×7=28元。。。
另外我跟你说,你这个3%在同类理财产品中可是算很低的了啊。。。因为银行一般很少出7天存续期这么短的产品,如果出了,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的,比如期末拉存款等。这样的话,预期年化收益率一般会很高的,一般会在6%以上。
最后,投资银行理财,是有风险的,但是风险远低于股票基金。
保本保收益类的理财固然好,但绝大多数理财产品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不过银行都是要面子的,即便是赔本了,银行自己拿钱给补上也不会让客户陪,因为一旦客户本金损失了,谁还来买他的理财呢。
总之买之前要看好条款,认清投资有风险就好了。。。

E. 银行购买理财出现问题找哪里投诉

没法投诉,理财本事就是不保底的,亏死也是储户,原来出现过几千万亏光的,还不是没什么用

F. 常见银行理财产品陷阱有哪些

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有两种:自有理财产品和代销理财产品。自有理财产品,因为有银行自身信用背书及成熟的团队运作,安全性相对较高;代销产品,是指其他机构与银行合作,将产品放在银行的渠道上进行销售,对于代销产品,银行不负责管理,产品以发行机构自身的信用作保障。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银行理财产品也存在着不少坑,那么我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注意哪些坑呢?首先,很多人到银行里面,看了高收益理财产品就购买,这是不对的。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先辨别清楚产品是银行自有还是代销,如果是代销产品,还要搞清具体的发行机构,看看是否可信。有些老年客户本来是买理财产品的,却变成购买了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了。
再者,即使是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也都不能承诺保本保息,而预期收益率是银行对理财产品最终收益率的估值做出的评估(一般参考以往该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但是其并不代表产品到期的实际收益率。不少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喜欢把预期收益率报得很高,而没有进行相应的风险提示。
比如,银行发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往往与黄金、汇率、国际油价等高风险标的挂钩,虽然预期收益率很高,但实际到期收益率是多少,要按照实际结算后的情况来看。而结构性理财产品由于收益波动很大,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率。
再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忌讳的是遇到了飞单或虚假理财。飞单指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出卖不属于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也非银行正规的代销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的拥金提成。在通常情况下,银行工作人员往往替房地产商销售信托产品。
虚假理财,指的是银行工作人员私刻银行公章,私自制作理财协议,利用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户的资金,发行根本不存在的理财产品。这往往是,银行工作人员假冒销售理财产品的名义,通过融资获取大量客户资金,再转手借给别人用于投资,收取更高利息。如果投资成功了,对方还本付息相安无事,如果借款方还不出钱,那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钱很可能打水漂。
为了避免出现购买到非本银行的理财产品,建议大家:①尽量到网银或者手机银行上购买理财产品,以确保理财产品的安全性;②如果在网下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仔细看产品的说明书,弄清楚情况再购买;③到中国理财网查询该产品是否为银行发行的正规理财产品(所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必须要到这里登记备案)。

阅读全文

与银行理财产品出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赢理财等额本息投资 浏览:722
上海证券通骗子 浏览:212
河北投融资大会 浏览:142
炭和煤的价格 浏览:616
淘宝佣金设置最低 浏览:988
国内现货交易所如何转型 浏览:99
贵金属产品的检测中心 浏览:227
香港外汇报备 浏览:429
外汇局不罚款会怎么样 浏览:361
天猫粮油佣金 浏览:665
rb1505期货行情 浏览:305
南昌小型金融公司有哪些 浏览:95
宁波汇通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360
采购利润杠杆相关费用计算 浏览:265
金融惠农产品及服务中心 浏览:404
手贱碰股票 浏览:922
建行外汇杠杆 浏览:777
龙岗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南京吗 浏览:388
购买5亿人民币外汇储备 浏览:716
万达融资总额 浏览: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