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行的理财产品怎么样
建行的速盈不错,比较便捷但是银行的产品利率都比较低,可以推荐几个给你:银行系的额,还有就是上市公司系的,相对来说比较稳健,比如网络自己做的,网络金融,民生银行产品-兔子金服,腾讯理财通,兴业银行钱掌柜等都很不错
② 建行理财产品怎么样
近日工行一理财产品被爆亏损44%,引发市场热议。在持续爆炸式增长后,违规代售、不规范私售、巨额亏损等理财乱象浮出水面。投资者发现理财如“雾里看花”,越来越看不懂钱的去向。
对此,银监会相关负责人29日表示,目前理财市场突出问题在于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销售人员操作不规范。
“老百姓买理财一般只关心收益率,不过最近不少理财亏损的新闻让我有些担心。”28日,正在建行宣武门支行选购理财产品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我的钱到底被拿去投资了些啥,理财说明书上看不出,客户经理也讲不清。”
目前,理财产品投资信息披露不够详细是普遍现象。记者发现,此次工行被爆巨亏的理财产品也仅简单介绍,“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上市公司股票,也可进行新股申购、债券和其他货币市场投资工具等投资。”说明书对投资比例、投向等具体内容没有披露。在亏损曝光后,工行虽没有回避亏损问题,但对于为何亏损也并未给出解释,客户的钱“蒸发”到哪里去了无从考究。
其实,多数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只是泛泛地列出投资领域,如债券货币市场、存款、债务、信托贷款、股票等,信息披露透明度较低,投资者很难推断资金去向。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指出,“理财客户和投资者想去查询、了解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往往遭遇银行守口如瓶,或者以商业保密为由,不肯轻易对外公布,这使得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适当披露投资计划对于银行是好事,投资者充分掌握信息做出判断能在一定程度为银行分担风险。”光大银行[微博]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张旭阳表示,不过,在利率市场化的紧逼下,各家银行忙于拼抢客户,鲜少能做到高度透明。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预测,利率完全市场化将使银行业净息差缩减0.7%至1.2%,净利润减少约35%。
记者发现,尽管多数理财产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但不少销售人员却避重就轻,推销时多强调“该产品往期收益均能达到预期收益”,引导消费者放心购买。
对此,银监会业务创新部主任王岩岫近日公开表示,“银行应将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放在首位,并建立透明、科学的理财业务管理制度。”
“理财归根结底是一种投资,而非储蓄。投资者不应光有赚钱意识,还应有风险意识,不要被销售人员‘忽悠’。”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微博]建议。在理财市场风波频传的半年时间,银监会接连下发自查、叫停代销等通知。一时间,各家银行纷纷收窄代销阵地,私募、信托等产品在银行网点已难觅踪影。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日趋严格,或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赵庆明表示,在金融脱媒、资产保值增值需求愈发旺盛的背景下,理财市场创新势不可挡,监管不等同于简单叫停,也应与时俱进,宜疏不宜堵。对此,监管部门正在着手改进,银监会在2013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将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等措施。
③ 建行投资理财产品值不值得投资
如果你有闲钱,没有什么特别的投资渠道的话,还是买点理财产品吧,让钱贬值的少一些,不过建设银行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不是太高,你可以去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徽商银行等银行去咨询一下,它们银行的收益率要高一些,如果是新客户会高不少的。不过买理财产品不要买风险等级太高的,控制风险是第一位的。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④ 2021建行理财产品哪款好
这就不好说。建行会经常推出理财新产品,老产品过期你买不到了,具体要向建行咨询。一般说,定期存款风险小,大额存款最少能保本,回报越高的理财风险越大。
⑤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如何有风险吗
从建行理财产品销售平台来看,建行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在2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拥有基金、租赁、信托、寿险、财险、投资银行、期货、养老基金等很多行业的子公司,业务范围很广,知名度也比较高,值得信赖。
⑥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有什么发展趋势
我国各大银行近些年在业务能力的创新上大下力度,银行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新热点,跨行业、跨市场的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产品种类繁杂。以下是近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数据信息如下:
(1)投资期限可分为短期产品和中长期产品。其中,短期产品一般指期限为六月以上一年内的产品,中长期产品是指期限则是一年以上的产品。
(2)发行规模有国家控股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发行。自2004年银行理财产品问世以来,每年都在以几何速度增长。但是银行理财产品真正引人注意是在2009年。来自于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产品发行总量超过近一万只,而2008年全年产品发行数量就为六千多只。
(3)发行能力上,中行、交通、民生则名列前茅。
(4)银行存款一方面面临来自外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内部体系严格的存贷比监管,导致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大量发行理财产品进行存款竞争。因此,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理财产品的发行和推广力度。
二、未来发展趋势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蔓延形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实体经济也遭受侵害。全球证券市场大幅下挫,外汇市场剧烈震荡,商品市场同样未能幸免,经济增长放缓或出现衰退,各国为拯救金融体系和刺激经济增长纷纷出台政策措施。
1、多样化投资;我国大多数的理财产品都是采用信贷理财,虽然流动性比较差,但收益还是比较稳定的,深受投资者的喜爱,零八年以来随着股票、基金、债券等收益的减少,再加上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股票和证券也慢慢进入了低谷。
2、个性化投资;美国的次贷危机给各个理财产品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风险,投资者也就慢慢走向了更加安全稳定的投资产品,收益固定风险小,银行对市场分析又是格外的细心,在产品设计阶段更重要的是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
3、规模化投资;从收益上看,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众多,这一切都是由于先前的产品基数低,随着技术的不断增加,以及相关业务的成熟,银行将更多地去关注理财产品的质量以及规模的良性发展,而非一味副收益产品数量。
4、结构复杂化投资;同业理财产品的逐步拓展,将原有外资机构和中资商业银行之间的“银银”合作模式映射到国内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同业理财模式,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逐步尝试,产品的稳健与否并不在于是否参与了高风险资产的投资,而是在于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另类投资的逐步兴起,艺术品和饮品(酒与茶)已逐步进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投资视野,未来的低碳概念、不动产和自然资源的投资将会成为下一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