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骗局里的庞氏骗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怎么定义旁氏骗局,一般人说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而这种拆东补西的做法,本身不一定是错的。因为这就是金融。不知道大家对金融2字的如何去理解。金融应该是资金的融通,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将资金转来转去进行有效利用。
为什么金融业为何庞氏金融骗局多。据我分析和判断,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大部分民众对金融业的信任感比较强,骗子就利用民众这种社会心里行骗。
金融
三是对需要拉人头、发展下线的“传销式”投资方式,不能盲目参与,防止陷入庞氏金融骗局绝境。
四是是对明知自己被骗的金融投资活动,除及时退出之外,应积极主动地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让更多的投资者认清庞氏金融骗局的本来面目,切忌盲目涌入,防止害人害己庞氏金融骗局现象的蔓延。
Ⅱ 如何识破投资理财市场骗局
给你分享一篇文章,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 资金有“来源”,还必须有“去向”
正规的P2P公司一定会有理财和资金出借两个平台,业内称之为“理财端”和“贷款端”。而这两个平台的经营场地一般是分离的。所以,准备投资理财产品的市民,在选择理财公司时,不仅要对其“理财端”有细致的了解,更要弄清楚“贷款端”的情况,甚至应该到资金出借平台进行实地考察。“如果理财公司没有"贷款端"或不能清晰地向客户提供资金出借平台的具体经营信息时,你就必须警惕。这样的理财公司有可能没按照承诺将资金出借,而是用后募款项来偿还先募款项的利息,在短期内造成完美兑付的假象,以此来吸引更多投资人来注资。这种操作方式只有支出而没有收入,是典型的"庞氏骗局",纯粹靠不断地募资来维持资金链的运转。一旦出现募资困难,理财公司就会"跑路",使后来的投资人血本无归。”
二、单笔放贷额度过大 投资者应警惕
正规P2P公司的资金出借平台会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筛选,来保障出借人的资金安全。一般来说,P2P公司主要服务于个人及小微企业,单笔债权金额很小,而且公司会将出借人的资金分散借给多个借款人,风险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分散。如果某个理财公司对某单一项目的贷款额度就达到上千万元甚至更多,投资者就一定要提高警惕。单笔借款金额过大,根本无法将风险分散。对于出借人来说,优质的债权才是稳定安全高收益投资的保障。
三、承诺高收益,看似“馅饼”实则“陷阱”
畸高的收益率和强大的奖励措施是非法理财公司诱骗投资人上当的常用手段。随着中国P2P理财行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从2014年起,各大平台的收益率逐渐回归正常状态,大部分项目的年收益率已经降到14%以下。对于承诺收益率超过14%的理财公司,民众就应该提高警惕。
四、资金由第三方托管是“必须的”
投资人在选择理财公司时,要把资金安全放在首位。看一家理财公司是否合规,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客户资金是否由第三方托管。第三方资金托管的含义,是指投资人的资金运行在第三方资金托管公司,而不经过理财公司的银行账户。从而避免了投资公司恶意挪用交易资金,给投资人带来风险。简单地讲,就是理财公司根本接触不到客户资金,即便“跑路“也卷不了款。在银监会要求P2P理财“去担保”呼声日重背景下,资金托管成为P2P投资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目前正值各类理财公司洗牌之时,只有那些正规化、规范化、阳光化的理财公司才能在动荡中立足。无论是出借人关心的年化收益还是资金安全,都需要公正和透明,唯有如此,理财公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Ⅲ 有人说投资理财是骗局,是吗
不一定
只要是正规的理财就不是骗人的。
Ⅳ 庞氏骗局的意思是什么
庞氏骗局的意思是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是金字塔骗局的始祖。
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查尔斯·庞兹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子们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兹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
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兹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所谓的庞氏骗局是指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最初是由一个投机商人发明的,但是知识无国界,骗局也是不分国界的。庞氏骗局也被不少非法中国人使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 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包括一些从事网络传销活动的行为也是庞氏骗局。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网络理财,复利投资,游戏理财涉及的骗局都是庞氏骗局,金字塔骗局。基本运作规律,用后一批投资者存入资金中的小部分,支付给前一批投资者作为投资回报利润, 以此吸入更多资金,循环往复,使得债务底座按照几何级数倍增。直到当投资人数达到临界点,新增资金难以支付利息时,整个金字塔诈局就土崩瓦解了。当然庞氏骗局还衍生出了许多更多不断更换名字和手法的变种。
Ⅳ 要小心哪些投资理财骗局
互联网带给了很多人“金子”,但是也有不少人没挖到金,却被骗走了“金子”。每年都会曝出不少理财投资的骗局,受害人被骗的金额有多有少,少的可能几千块,多的上亿。那么,2017投资理财骗局有哪些,如何防理财骗局呢?
2017投资理财骗局有哪些?
一、传销。传销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以前段时间热门的“五行币传销”为例,五行币的价格是5000元一个,每拉一个人头可提成2500元。五行币销售组织声称,五行币每隔两三个月就会涨5倍价格,发行公司分红会送新的数字货币,参与者拿着赠送的再投入,一年之内操作5次,五进五出,计算下来,5000元买下来的五行币静态收益能到400多万。2017投资理财骗局有哪些,传销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银行理财骗局如何防止
二、“金融互助”骗局。2017投资理财骗局有哪些呢?你还记得“投资60元~6万元人民币,每日利息1%,满15天可提现,年收益23倍,无手续费……”相信不少人看到这样的收益都会很心动吧,希财小编严肃的告诉大家,这是彻头彻尾的骗局。这种“金融互助”骗局本质上也是传销,但是不少投资者明知这种“金融互助”是骗局,还坚持入局,这部分投资者都认为自己不会称为“接盘侠”。
三、证券理财集资骗局。这类骗局主要是把非法集资的模式用到证券理财上,因为操作简单和看起来很高的收益,吸引了不少投资者。但是在骗局的面具被撕开之后,留下来的只有血淋淋的被骗教训。国盟普惠证券、中券资本、布兰迪、中翌理财、中晋、六宝基金、IGOFX都是证券理财集资骗局。
四、资金盘骗局。所谓资金盘,就是指没有造血功能,拆东墙补西墙,用后加入会员的钱支付给前面会员的网资盘。在资金盘骗局的模式下,进入早的人也许能够回本,或者拿到一些收益,但是进入资金盘骗局晚的话,往往血本无归。虽然不少人都知道资金盘骗局最后会颗粒无收,但是很多人都不想当最后一场的受害者,所以不断宣传,让更多人加入,殊不知,在刚踏入资金盘骗局时,自己本身就是受害者了。
五、银行理财飞单骗局。对于很多人来说,银行是安全的象征,因此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理财方式,但是有些银行工作人员就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卖不属于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的佣金提成。如《揭秘震惊全国的假银行理财怎么骗走客户30亿》中提到的,就有某银行行长利用飞单,骗走了客户30亿。
Ⅵ P2P理财是庞氏骗局吗
你好,P2P理财首先要看,你选择的P2P平台的资质,背景,和运营口碑,并不是所有的P2P平台都是庞氏骗局,很多人在P2P平台被骗,是因为被不切实际的回报率给骗了,正常的P2P回报率年化收益不会高于18%左右,太高就代表风险很高,这样的平台基本都是靠后续投资者的资金来支付前期投资者的利息,就是所谓的庞氏骗局,P2P平台理财,需要认真考察平台,才能甄别。(希望可以帮到你)
Ⅶ 投资理财小常识:什么是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金字塔骗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Ⅷ 银行理财是庞氏骗局吗
正儿八经的银行理财都成庞氏骗局了,中国得有多大的金融危机,世界都会受强烈得牵连
Ⅸ 理财产品是庞氏骗局吗求解
那么,判断理财产品是否是庞氏骗局最关键的因素是第二个特征,即借款方的偿债能力。笔者认为,违约风险尚处可控阶段。目前理财产品的通畅回报率为4-5%之间。考虑到实际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左右,再加上高额存款准备金比率意味着银行对中央银行的隐性补贴(存款准备金只支付1.6%左右的利率),实际一年期存款对银行的成本大约为3.7%左右。因此,理财产品与存款之间的回报率相差并不大。尤其如果产品投资于货币市场的话,通常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都较低。
当然,市场担心更多的是那些被用来支持地方政府项目或房地产企业的理财产品。通常地方政府或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可达到15-17%左右,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都较高。但是,无论是地方政府或房地产企业,形成大面积系统性违约风险的可能性都很低。
对于地方政府借款而言,由于今年土地出让收入和银行信贷缩紧,地方政府普遍面临财政难的问题。无论是理财产品,还是信托贷款和城投债,都是地方政府寻找替代资金源的结果。如同2009-10年累计的大量平台贷款,决定这些贷款质量的并非这些资金直接支持的项目的现金流和回报率,而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整体财政状况。整体而言,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仍然整体比较健康,所持资产远远超出负债。
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期虽然已经过去,而且楼市调控的基调在可预期的未来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动。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市场预期的逐渐稳定,从今年三季度起楼市开始触底回稳。这一态势预计在明年会持续下去。总之,房地产市场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大规模的违约的可能性也不大。
实际上,理财产品目前可能面临最大的风险是操作风险或法律风险。以市场上日益流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性产品为例(如以上提及的中鼎财富产品),尽管在合同上通常著明本金和利息均不受代销银行的保护,但是在实际中,这类产品屡屡被超购,投资者通常预期政府会介入,政府或银行会对违约提供某种形式的担保。因此,高利率成为了一个无风险套取暴利的好机会。
随着问题的积聚,监管部门很可能在明年会实行更严格的制度来规范理财产品市场。笔者认为,2009-10年银监会对于银信合作的调控可能会成为一个权宜之计的蓝本。也就是说,鉴于社会的压力(看看香港的迷你债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监管当局很可能在2013年会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监管,并让银行在销售的产品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意味着银行可能要被迫将很多理财产品移回表内,付出更高的监管成本。同时,这也意味着市场上的道德风险和投资者的教育将再一次被纵容,理财产品或其它影子银行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会以新的形式持续存在下去。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