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买中国银行的非保本理财,血本无归的机率有多大
中国银行非保本理财,血本无归的情况到现在没发生过,但不保证以后不发生。
对于非保本理财产品,不能全部都相信银行工作人员的话,虽然说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比较小,但还是会存在亏本的情况,而且如今投资者都是自负盈亏,因此,为了利益着想,大家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好还是多多了解该产品的具体信息。
2. 银行理财不保本怎么办
投资者有必要加大风险管理。以数字1-5级为例,1级是谨慎型产品,收益一般只比定期存款略高。它的投资范围多为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债券,资金拆借等。2级是稳健型产品,这类理财产品虽然不承诺保本,但投资范围与1级类似,都是银行间大额拆借,或者国债回购。它不投资二级市场,因此风险很小,年化收益率大约在3%-5%,很少会高于5%。这是我们最常见,也最常会购买的一类产品。3级是平衡型产品,他的风险和之前两类产品差异非常大。从投资范围来看,2级的产品比前两级多了股票、外汇、黄金等,原则上这部分高风险的投资比例不能超过30%。R3级的产品不能保本,而且收益的浮动也较大。4级是进取型产品,听名字就可以知道,这类产品适合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它们投资股票、黄金、外汇等高波动性金融产品的比例可以超过30%,收益的波动性也很大,亏损的可能性较高。一、银行自营产品也就是银行自己发售的理财产品。一般来说有银行自身信用作保障,产品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是,银行是很多资管产品的代销渠道,保险、基金、信托,这些东西很多本身就是不保本的,到了兑付的时候,有可能拿不到利息,甚至拿不到本金!银行理财产品按收益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你有没有仔细看过自己买的到底是哪一种,如果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话,即使亏了,也只能自己承担!理财:(Financialmanagement),指的是对财务(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为目的。理财分为公司理财、机构理财、个人和家庭理财等。人类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动离不开物质基础,与理财密切相关。
二、理财的具体内容一般人谈到理财,想到的不是投资,就是赚钱。实际上理财的范围很广,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包含以下涵义:①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不仅仅是解决燃眉之急的金钱问题而已。理财是现金流量管理,每一个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钱(现金流出),也需要赚钱来产生现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钱,每一个人都需要理财。理财也涵盖了风险管理。因为未来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确定性,包括人身风险、财产风险与市场风险,都会影响到现金流入(收入中断风险)或现金流出(费用递增风险)。
三、国内能够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机构主要有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
1.银行理财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一般是大额存单、资管产品等,代销的券商或者基金公司发型的基金不属于理财2.证券公司理财证券理财一般包括证券收益凭证、资管产品等3.保险理财保险理财更加倾向长期性,着重解决较长时间后的教育规划和养老规划,同时解决意外、医疗等保障问题。4.投资公司理财投资公司理财一般包括信托基金、黄金投资、玉石、珠宝、钻石、第三方理财等,需要的起步资金较高,适合高端理财人士。5.电子商务理财21世纪除了能在线下的网点理财,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财产品进行风险收益的多方对比之后再投资。
3. 银行理财净值型是什么意思
自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理财产品将逐步告别“预期收益”时代,向“净值化”升级换代。
那么,什么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呢?
所谓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指产品发行时未明确预期收益率,产品收益以净值的形式展示,产品发行时没有明确的预期收益率,投资者根据产品的实际运作情况,享受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分为封闭式净值型和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封闭式净值型产品是指产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净值,投资者只能在产品到期时赎回;开放式净值型产品是指产品在存续期内定期开放,投资者可在开放期申购或赎回。
净值型理财产品和传统的预期
收益型理财产品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先来看个对比图:
1
我们再拿大家爱喝的奶茶来举个例子:投资预期收益型产品就像冲泡奶茶粉,每一杯的味道都有“出厂设置”,到期后按照预期收益率来兑付。而净值型理财产品更像是一杯现点的奶茶,每一份资产都像小料一样公开透明,尽管挑选自己喜欢的和适合自己的,混搭出的口味往往给人味蕾的惊喜。而产品运作得好,也能给你超额收益的惊喜!让人忍不住“吨吨吨吨吨吨”。
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投资什么的呢?
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的标的很多,几乎包含所有类型的资产,主要是标准化资产,常见的包括现金、债券、商品、股票、期权期货等投资标的,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产品可投资的范围会越来越扩大。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如何计算呢?
净值型理财产品按照“金额申购、份额赎回”原则来计算收益:
申购、赎回公式如下所示:
申购份数=申购金额/对应确认日公布的单位净值
赎回金额=赎回份数*对应确认日公布的单位净值
举个例子:
您在产品开放期申购,本金为200万元并确认成功,确认时该产品的净值为1.0613,那么持有理财份额为:200万元/1.0613=1884481.29份。当这款产品在开放日的净值涨到1.0732时,您想赎回,假设赎回费率为0,那么,赎回总金额为1884481.29份*1.0732=2022425.32万元,赎回总金额减去本金200万元,收益为22425.32元。
可以通过转换收益率和传统理财产品对比:
公式为:
产品收益率=(赎回日净值-申购日净值)/申购日净值*365/实际持有天数*100%
举个例子:
您在2021年8月19日申购(并在当日确认),当天的净值是1.0031,在下一个开放日2021年11月19日赎回(并在当日确认),赎回确认日当天最新净值为1.0205,持有期为92天,假设赎回费率为0,则年化收益率为:
(1.0205-1.0031)/1.0031*365/92=6.88%。
如何理解摊余成本法和
市值法这两种估值方式?
【摊余成本法】
所谓摊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简单点来说就是将到期收益分摊到每一天。举个栗子,假设某只产品以100元的净价买了1年期利率2.7%的国债,该只产品会将这2.7%平摊到每一天,也就是2.7%/365,再乘以买入的金额就是这只债对应的每天收益,所以这笔投资收益每天都是固定的。
【市值法】
与摊余成本法不同,市值法同时考虑了投资债券的票面利率以及由于市值法波动带来的估值损益。举个栗子,某只市值法估值的产品同样买入了1年期利率为2.7%的国债,在产品估值的时候,首先将票息收益2.7%计提到每日收益中,也就是2.7%/365,再乘以买入的金额,同时根据第三方估值加上或者减去债券买入价格和当日公允价格之间的差额。因为债券的市值是波动的,所以这笔投资每天的收益也不是固定的。
4. 银行破产最多赔50万有包括理财产品吗
你在银行的存的钱,如果银行破产了,银行的最低保障赔偿50万只针对定期存款和国债,活期存款这些。理财产品不会纳入最低保障赔偿范围之内,你在买理财的时候,理财产品协议都写清楚了,都是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如果这个产品出了风险问题,理财客户也会受到影响的。
5. 在银行顾客理财要买保本理财而工作人员却未经过客户同意就买了不保本的最后亏了,应该怎么办
现在银行卖理财产品都是要求有双录的,如果你买的时候,确实和柜员强调了要买保本产品,对方却还是给你买了不保本的,你可以投诉,举报。
应该要用录音录像自证清白。拿不出证据,银行要赔你损失的。
6. 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怎么划分
呵呵,银行理财自负盈亏,超出的盈利部分归银行,你和银行签合同时,自己看看
7. 银行理财管理费那么高,凭什么还要客户自负盈亏
现在银行理财的地位很尴尬,管理费不低,年化利率不高
8. 银行理财管理费那么高 凭什么还要客户自负盈亏
只要理财不是自己亲自管理的,总体来说,管理费都是不可少的;类似我们这边做的,客户的资金量越大,管理费用越少。还有就是盈亏方面我们会针对客户实际情况做好风险的控制,一旦触碰盈亏线,就毫不犹豫的执行,进而等待下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