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是否能办理信用卡
办理信用卡与是否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无关,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了依然可以办理信用卡,但是信用卡不可以用来购买理财产品。办理信用卡要提供身份证,年满18周岁,有稳定经济来源。
一、办理条件:
1、年龄18-65周岁,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
2、有稳定的收入,提供收入证明。
3、个人征信要良好,无不良记录。
4、能否成功申请信用卡还与职业有关。
5、一般来讲,稳定的的工作是成功申请信用卡的必要条件。
6、外地、境外人员及现役军官以个人名义领卡应出具当地公安部门签发的临时户口或有关部门开具的证明,并须提供具备担保条件的担保单位或有当地户口、在当地工作的担保人。
二、办理信用卡所需资料:
1、身份证明材料;
2、工作及收入证明材料;
3、财力证明资料;
4、 学历职称、专业资格证书、自有房产证、自有汽车行驶证等辅助材料。
三、办理流程:
1、网上申请预约;
2、预约后三到五个工作日会有工作人员联系上门收集信息;
3、银行系统进行个人信息审核和电话回访,需要大约7到10个工作日;
4、若审核通过,会在10个工作日左右寄出信用卡。
B.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办信用卡吗
可以的
一、信用卡申请条件主要有两点:
1、年龄要求:18-60周岁;
2、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二、办理时需要提供的材料和证件:
1、国内居民,只需要提供:填写完整且亲笔签名的申请表、身份证明文件、居住证明文件、收入证明文件;
2、外籍人士和港澳台人士还需另外提供:外国人居留许可证(居留事由必须为就业)或外籍人士/港澳台人士就业证;
3、如果是私营业主,除上述资料外还需提供:显示申请人姓名、企业名称和开始经营日期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如果想申请额度比较大的信用卡,需提供良好经济实力的证明材料,如:房产证复印件、汽车行驶证复印件;银行贷款户(信用良好,逾期不超过60天)或存单复印件等。
四、办理途径:
1、银行柜台申请;
2、信用卡官网申请;
3、向银行信用卡业务员申请;
4、微信上可以申请;
C. 信用卡怎么才能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信用卡中的钱 按规定来讲 是不允许用于投资、买房等方面的 包括股票、基金、银行理财等等 想在网上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那就只能用借记卡(就是储蓄卡) 开通网上银行后 再购买
D. 信用卡的钱可不可以在银行买成定期的理财产品
不能的楼主。
买理财产品都是要用你自己的钱去购买
信用卡额度是先透支银行的钱,然后再还款,等于你借银行的,而银行又给你提供免息期
按照你的思维逻辑,等于用银行的钱买银行理财产品,自己里外里一分钱都不用花
银行不支持这种做法的
E. 如何用信用卡买理财产品
绝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只支持储蓄卡购买,信用卡不可以直接购买!
银行发行信用卡是用来赚钱的,不可能让你用信用卡再来赚银行的钱!
F. 信用卡可以购买理财产品吗算消费吗
您好,若是招行信用卡,无法直接购买理财产品的,不过可以预借到一卡通上购买。
目前我行信用卡可提供3种方式操作提现,分别为ATM机转账、电话预借现金和网银预借现金(可预借到本人名下招行/非招行储蓄卡),均需办理业务的信用卡已经设置交易密码并开通预借现金功能。
费用、利息、限额同境内人民币预借现金业务,即在预借现金可用额度范围内,每卡每日预借现金金额累计不超过¥2,000元,手续费为交易金额的1%,最低收取¥10元/笔;不享受免息还款待遇,由交易日起按日利率万分之五计收利息至清偿日止,按月计收复利。(支持币种:人民币)
若使用的招行信用卡,若需操作网银预借现金,可登录网上银行选择分期理财--预借现金输入金额,交易密码,有效月年,CVV2码操作网上预借现金。
G. 能用信用卡买理财产品吗
淘宝网里的余额宝我就买不了,要不我就用银行的钱赚它们自己的钱了呀,
H. 信用卡可以买理财产品吗
招行信用卡暂不支持购买理财产品。
I. 可以信用卡购买理财产品吗
从可操作性来看,可以用信用卡购买理财产品。但是很可能不划算。
1、信用卡的利息
信用卡虽然有免息期,但是很多人其实无法做到及时归还,有时还会忘记卡债。尤其是买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期限一般比信用卡免息期长。意味着信用卡买了理财产品,一定会背上利息。
2、理财产品收益
理财产品收益一般不固定,现在多数理财产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包括银行理财也是这样。那就意味着买了理财,有可能没有收益还赔本。
3、信用卡欠账利率和理财收益率
信用卡过了免息期,按照日利率来罚息,利率一般比照银行贷款利率。而很多相对安全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预期是比照1年期存款利率的。信用卡买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不划算。
如果买的是预期高收益产品,那意味着高风险。有可能收益率达不到预期,还有可能亏本。所以信用卡买高风险理财风险更高。运气好,理财产品高收益率真的实现了,有点赚头。运气不好,收益实现不了,亏更多。
J. 银行的理财产品可以刷信用卡购买吗
上述做法已经涉嫌违法,客户不仅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而且该行为不受法律保护。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市民一旦恶意透支无法偿还,银行要求还钱的人是持卡人,而不是恶意套现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