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投资收益是非经常性损益吗
多数情况下不属于
非经常性损益
。当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㈡ 投资收益是非经常性损益么
投资收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视具体情况而定。
公司发生的投资活动包括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两种基本类型,由此获取的投资收益包括:股权投资收益、债权投资收益以及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对于上述三部分收益能否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应该根据其形成的具体来源进行分析:
一)公司基于战略发展的考虑进行各种长期投资,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短期内转让以获取价差收益。因此,通过对外的长期股权、债权投资在持有投资期间所获取的正常投资收益,应该作为经常性损益。
但是,公司转让持有的长期投资属于特殊业务,由此而产生的损益应该全部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否则无法合理地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公司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发生的股权投资差额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计入投资收益,如果公司能够合理地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会转让该项股权,且摊销期限不短于3年,则可将此项发生频率较高的损益归属于公司的经常性损益。
三)公司进行的各种短期投资(包括委托投资)其目的主要在于获取短期内的差价收益。由于在经营活动中收入和支出之间存在时间差,从而可能导致部分资金闲置。
因此,如果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而不是借入的资金直接进行而非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短期投资,则可以将此类投资产生的收益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处理。
四)如果公司发生向其他企业拆出资金或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也应该作为企业的投资活动。如果此类活动产生的收益高于或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则应该将实际获取的收益与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结果之间的差额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2)理财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扩展阅读:
非经常性损益理解要点
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
三)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除了应该考虑该项损益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外,更重要的是应该考虑该项损益的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的大小。
㈢ 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算不算非经常性损益
购买理财产品形成的收益一般应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公司主营为金融资产投资的除外)。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因此,非经常性损益所具备的特征主要是“与正常经营业务无关性”、“偶发性”、“金额重大性”。同时,监管机构设置该监管指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合理、可靠地预测公司未来的正常持续盈利能力。
根据“非经常性损益”这一监管指标的设置目的,在判断某一项目是否构成非经常性损益时,除了判断其是否与正常经营业务无关以外,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该项损益项目能否在可预见的未来成为可预期的稳定收益来源,从而为报表使用者预测企业的未来收益状况提供依据。因此,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重复发生、具有偶发性的项目,作为非经常性损益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㈣ 请教关于银行理财收益非经常性损益
公司目前未向金融或非金融机构借款,每年保持3亿销售现金流入,2013年底以前公司将累存账面资金存放银行定期存款,并收取定期存款利息,年化利率大概3%,账务处理进入财务费用贷方,未列入非经常性损益。2014年公司管理层为提高公司闲置资金收益,将部分资金用于银行保本理财,年化收益率大概在4.5%左右。想请(1)教我将该理财确认为“其他流动资产”,理财收益计入“财务费用”,是否可以?(2)关于理财收益在定期报告和审计报告中“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该理财收益是否应该计入非经常性损益?背景:2014年公司有股权激励计划,其中扣非净利润为考核指标。我个人认为,如果将理财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股权激励指标,对管理层不公平。如果管理层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将闲置资金存放于定期存款,又会损失股东潜在利益。处于双方权衡考虑,个人觉得将理财收益中按定期存款利率计算的收益划分为非经常性损益,超额部分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可否,希望大家帮忙指正一下
㈤ 什么叫非经常性损益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
根据《问答》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比如,公司出售分部或子公司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在很多公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由于按照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取的利润,因而也应该算做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在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切记非经常性损益与非经营性损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公司完整的经济活动应该包括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除了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应该包括企业基于各种战略考虑所进行的对外长期投资活动等资本经营活动,也应该包括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自行进行的短期投资活动和相关的筹资行为。因此,我们不能根据损益是否来源于商品生产经营活动作为判断该收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的唯一标准。
㈥ 哪些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营性损益》中特别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单独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予以充分关注,对公司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所披露的非经营性损益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进行核实。
非经常性损益应包括以下项目:
(一)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
(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
(三)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
(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五)短期投资损益,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获得的短期投资损益除外;
(六)委托投资损益;
㈦ 银行理财收益算不算非经常性收益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银行理财收益应该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