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攻略 > 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投向

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投向

发布时间:2022-03-18 05:50:56

㈠ 像保险公司推出的这种理财产品,它属于规范性理财产品的哪一种基金、股票还是债券

刚刚看了一下这种保险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并不是股票,债券,基金都不是,而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一款定期开放型理财产品,这只理财产品是中国人寿发行的,期限360天,没有达到期限你是取不出来的,资金主要投向流动性资产,高等级债券,另类资产等低风险资产,不会投资股票,期货等高风险方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亏损的记录,是保守投资者的选择,该类理财产品在支付宝,度小满理财里还有很多,期限长短不一,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㈡ 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到底怎么回事

大部分的理财收益都不高的,一年收益率最高也就5.4%左右,而且要求高门槛,5万,10万起步的!现在银行里的黄金白银理财最好:短周期(当天买卖即可见收益),高收益(每月保本收益5%),低门槛(最低起步资金600多就可以了),登录网银即可开通黄金白银理财业务,只不过你在开通的时候输入我们服务号,我们给您提供行情资讯,望采纳

㈢ 保险公司里的理财产品

保险理财是通过保险进行理财,是指通过购买保险防范和避免因疾病或灾难带来的财务困难,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同时可以使资产获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而不是发横财。
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界定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我们一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
银行理财与保险理财经营主体不同。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经营的业务,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
银行理财与保险理财作用不同。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作用是追求资金安全和一定收益,与保险产品相比,二者在预防风险、存取方式和所有权等方面存在区别。在预防风险方面,保险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都可以为将来的风险做准备,但用银行储蓄来应付未来的风险,是一种自助行为,而保险则能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是一种互助行为。
在存取方式上,银行储蓄存取自由,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息,本金无损失,而保险产品没有存取和利息概念,能否获得保险金是不确定的,保险金只有在保障期满或保险事故发生时才能拿到,如提前退保将承担一定的损失。无论是保险产品或银行理财产品,都受到大的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都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保险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比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㈣ 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安全吗

需要说明的是,保险公司理财保险产品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主要是看风险的大小不同。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理财型的保险

1、保险公司理财保险产品中分红险的风险
和激进的股票、贵金属等投资产品相比,分红险风险很低,其投资方向主要是存款、债券等中低风险产品,期限长、回报稳定、受资本市场影响小,有着稳健的收益,可并非适合所有人购买。
这种保险通常要持有10年以上才比较划算。若短期内有大笔开支以及收入不稳定的人群最好不要买分红险,这种保险在经济拮据的时候是不能暂停缴费或随意地进行部分领取的,若缴费断档,损失会比较大。
2、保险公司理财保险产品中万能险的风险

万能险能让客户直接参与由保险公司为投保人建立的投资账户内资金的投资活动,把保单的价值与保险公司独立运作的投保人投资账户资金的业绩联系起来。但投保者要对其产品说明书或保险利益测算书中超过最低保证利率以上的测算数字不是对未来收益的保证,而是对将来收益的假设,这一点要注意。最低保证利率也要注意风险,很多万能险产品一般只保证三年或五年(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不同),保险公司有权调整最低保证利率。

3、保险公司理财保险产品中投连险的风险
投保者要注意投连险蕴含的以下三大风险:

1)投资风险。投连险的投资账户会有一定比例资金投资股市、或股票型基金,所以会受到市场涨跌影响,投资者在投保前要慎重考虑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

2)流动性风险。如今投连险的投资期限通常为10年到30年,虽然目前投连险有向短期化方向发展,可其投资期限还是比其他理财产品要长,而且投连险退保成本除了退保费,还有初始费用的损失,因而投资者最好使用闲散资金进行投资。

3)保障风险。虽然投连险具有“保障+投资”的特色,但事实上很多投连险产品只提供基本身故保障,对疾病、养老、意外等保障根本不提供,投保人的大部分风险还是没有覆盖,所以投保前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保险需求再进行选择保险公司理财保险产品。
用户想要了解更多保险相关问题可以咨询奶爸保,奶爸保为用户提供保险知识课堂、保单诊断服务、1对1咨询保障服务、定制保障方案等多种服务,提供最新保险资讯和问题解惑,让用户掌握保险知识。

㈤ 保险公司卖的理财产品主要有哪些

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是保险代理人,而银行是机构代理人,或者可以说银行可以算是保险经纪人,说穿了,代理人只代理其一家保险产品,当然是返点越高越推荐,经纪人是以客户利益为中心,主要是看你需要什么再进行配置,可以给你推荐多家保险公司的多个产品,看你自己适合哪个。但是银行柜面所卖的保险基本上险种都不怎么好,保障性较低,一般都是意外就是基本保额3倍的那种,而且基本都是全死才赔,高残的很少,所以说看你选择银行的哪类理财,如果是基金,那么你选择银行费用是更低的,而保险公司的投连险来回要多收4%,你可以算下成本。而且保险公司并没有信托类和债券类理财产品。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㈥ 保险公司发行的各类理财产品目的是什么

保险公司是有保障的投资理财,金融理财光光是理财。应该比较一下收益我是深圳生命人寿的,公司推出“富贵全能”可以与理财产品相抗衡的一款全能理财产品,如有需要,联系,谢谢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㈦ 保险业有哪些理财产品

保险的理财产品都是忽悠人的,你说风险有多大?
1,想算计保险上赚钱的,最后反被保险算计了!保险,就是你消费,保险公司为你服务,他是赚你钱的,不是给你分钱的,你不能把保险的本意给弄错了,弄错了就会上当受骗!
这个保险里面包含了更多的忽悠和欺骗,给人留下的就是更多的心酸和不靠谱!
2,保险分红和所谓的商业养老险就是一种忽悠陷阱、首先将你的钱款长期锁定。陷入其中。长期不能自理。所谓理财分红就是要自己存取自由,没有分毫损失。这种忽悠陷阱既不能自己理财,又不知道最终的效益。如中途取款要损失惨重,只能按现金价值退保,而这个现金价值远远要比本金要少的多,一直到死,死的时候还要得的病,和保险合同上的病对号入座才可以理赔,否则就不会理赔!
应该在人大,政协会上提议,抵制保险分红忽悠客户陷入理财陷阱,同时也要给保险公司有个规则不允许也无权给公民强制,变相,误导公民财产以保险分红为由,使财产投入分红陷阱,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3,你以为这个大病保险就那么好理赔,这个重大疾病就是陷阱!
重大疾病险是保死的,也就讲人要是得的病和重大疾病险里某一种病对号入座,这人就是“死路一条”了。如要买这种重大疾病险,不如买生命意外险(生命价值险,也是保死的),因为,功效是一样,可是,交的保费要少的多。如一位30岁的人保重大疾病险30万保额每年要交9千多(退保是可以拿到一点钱),保生命意外险30万保额每一年是一千多。要是对家庭负责,保生命意外险就可以,和保险公司的纠纷也最少。重大疾病险,保险公司赚的是货币贬值的钱和退保时所扣相当一部份金额,所以,你缴越多钱保险公司就赚越多,每年9千多元交20年和一千多元是一个什么样概念差呢?
4,有句话叫做:防火防盗防拐子,推销保险全打死。可见当初保险业刚在国内起步的时候,用了许多老百姓无法太理解和欺骗的手段,导致了目前保险业的巨大阻碍!什么银行的是单利,保险的是复利,我们来问下,保险的复利怎么就跑不过银行的单利?保险业以后要是不终归于保障,意味要和银行拼理财分红,只会自寻死路。
还有很多其它原因就不一一列举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㈧ 保险公司一年理财产品

还行吧,保险公司的的理财应该都是保险理财
你买的是好好看看是不是报本金的,别到时候不保本金
到时候出现什么问题,咱们多亏的慌啊
在就是保险公司的利率要第一些,就跟线下那些实体店一样
其实你可以去微信的理财通中看看,理财通中有很多保险理财,还有其它的
而且利率也要比保险公司的要多一些,还安全,主要的是支持随时存取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㈨ 关于保险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大众怎么看

保险型理财产品的缺点更加突出,而且这些缺点直接关系投资人的切身利益:
一是产品投资期长且单一,流动性差。保险理财产品的期限都很长,短的一两年,长的五年十年,投资收益很难在短期内看到,而且资金变现能力弱,难以满足需要灵活使用资金的投资者需求。
第二,额度有限,有“噱头”嫌疑。一般的保险理财产品募集规模有限,甚至比城商行单款理财产品的规模都还低。如网络“百赚180天”,在短短五六分钟被抢购一空,能成功认购参与的投资者其实并不多。
第三,保险理财产品资金投向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差。比如上述朋友圈盛传的珠江人寿“汇赢1号”产品,只是简单披露投资方向,并没有各个品种的比例限制。而且该产品过往年化结算利率最高只不过4.8%,不知8.5%的高收益从哪里来?肯定是配置了高风险的资产,到期能否拿到预期收益未或可知。

阅读全文

与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投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普惠金融小微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06
微信的金融机构代码证 浏览:205
金融公司法院起诉流程 浏览:312
微信理财收益会变成负的吗 浏览:88
上海建设银行金融公司 浏览:263
银行理财产品r2是啥意思 浏览:694
邮政银行理财诈骗 浏览:450
泰铢对美元汇率分析 浏览:939
普通人如何通过基金理财 浏览:976
兴业信托控股股东 浏览:63
扭矩杠杆标定 浏览:575
烟台银行短期投资理财 浏览:582
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面试 浏览:153
上海正大集团主席 浏览:320
理财保理公司出问题 浏览:594
四川融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245
今天国内黄金价格 浏览:136
82年竹叶青酒价格 浏览:59
嘀嘀打车c轮融资 浏览:785
杠杆平衡现象的例子 浏览: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