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银行非标业务
银行业务中说的“非标业务”:即非标准化债权资产。
1、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够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2、非标这种东西,本质就是需要融资的公司通过券商或者信托或者有资质的其他机构,把融资需求包装成一种产品,通过产品的销售募集资金。而产品中可能是某种收益权质押,可以是信贷资产,可以是应收账款等等资产。
3、法律要求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所有非标准化债权类投资,并设订理财产品余额为35%的上限,且不得超过银行上年度总资产的4%。
4、监管指向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理财直接或通过非银金融机构、资产交易平台等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迅速增长潜在的风险隐患。
5、针对理财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中存在之风险,银监会重申一贯强调的,即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应做到一一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
6、商业银行应向理财产品投资人充分披露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情况,包括融资客户和项目名称、剩余融资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结构等。理财产品存续期内所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发生变更或风险状况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应在5日内向投资人披露。
(1)银行理财非标2万亿扩展阅读
2014年以来,监管层针对“非标”业务的监管新政频频出台,“非标”业务一度陷入被“围堵”的境地。2014年5月,央行[微博]和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监会还发布了《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两份文件在对银行同业业务规模上限作出规定的同时,还对同业业务作出了重新划分,并给出了操作规范。
同年12月,银监会就理财业务监管办法出台征求意见稿,要求保本型理财产品和预期收益率型产品投资“非标”的,都应回表,提取风险拨备。
同年12月,银监会就理财业务监管办法出台征求意见稿,要求保本型理财产品和预期收益率型产品投资“非标”的,都应回表,提取风险拨备。
B. 什么叫非标融资
非标准债券融资:
企业的融资行为按资金的类别可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债务融资)
标准化债权资产,指有公开上市交易的债权性金融产品。中国的债权性金融工具有两个公开交易的市场:银行间市场和沪深交易所市场。在这两个市场上上市交易的债权性证券,属于公开上市的标准化证券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指未公开上市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如信托贷款等。比起标准化债券资产,这类资产一般不公开发行,风险较高,流动性也低,缺乏标准化的证券特征,但名义收益率会高很多。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或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交易平台等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增长迅速。一些银行在业务开展中存在规避贷款管理、未及时隔离投资风险等问题。为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促进相关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单独管理指对每个理财产品进行独立的投资管理;单独建账指为每个理财产品建立投资明细账,确保投资资产逐项清晰明确;单独核算指对每个理财产品单独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确保每个理财产品都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
对于本通知印发之前已投资的达不到上述要求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商业银行应比照自营贷款,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于2013年底前完成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资本计提。
三、商业银行应向理财产品投资人充分披露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情况,包括融资客户和项目名称、剩余融资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结构等。理财产品存续期内所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发生变更或风险状况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应在5日内向投资人披露。
四、商业银行应比照自营贷款管理流程,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进行投前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风险管理。
五、商业银行应当合理控制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六、商业银行应加强理财投资合作机构名单制管理,明确合作机构准入标准和程序、存续期管理、信息披露义务及退出机制。商业银行应将合作机构名单于业务开办10日前报告监管部门。本通知印发前已开展合作的机构名单应于2013年4月底前报告监管部门。
七、商业银行代销代理其他机构发行的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或股权性资产的,必须由商业银行总行审核批准。
八、商业银行不得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或股权性资产融资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担保或回购承诺。
九、商业银行要持续探索理财业务投资运作的模式和领域,促进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十、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上述各项要求开展相关业务,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立即停止相关业务,直至达到规定要求。
十一、各级监管机构要加强监督检查,发现商业银行违反本通知相关规定的,应要求其立即停止销售相关产品,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规定实施处罚。
十二、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相关业务的,参照本通知执行。
C. 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到底有多大
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到底有多大?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并不好说。
因为理财产品这个东西终归是有风险的,如果你要是找一些风险小的,那你的收益就低一些,如果你要是找一些收益大的,那么风险就大一些,这都是成正比例的,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就看你如何选择了,因为高风险也就意味着高回报,但是呢,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的本金受到很大损失的情况。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点关注,我将会和大家积极互动,积极讨论。
D. 开放银行理财资金注入股市是虎入羊群
这两天“一行三会将发布跨行业的资管新规”的消息广为流传。从1999年开始,金融监管部门就开始针对资金资产管理进行放开、监管等反反复复出台各项制度办法规定等。但可谓越监管规模越大,问题越多,风险越大。纵观近几年的每一次监管基本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后果显而易见。正规的信贷资金都被变相倒腾成各种五花八门的资管计划、理财资金,然后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各类财务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之间层层拆借、包装、倒腾,层层剥利加价,最终流向实体企业的已经被层层剥利到“天价”。这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实体经济企业融资贵的主要原因,融资难的帮凶。同时,层层加杠杆,不断扩大规模的资管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中国金融风险的最大来源之一。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各大类资管产品的规模已经超过88万亿元,占同期全部人民币贷款的86%。在人民币信贷笼子之外弄出这么大规模的表外不伦不类金融规模,简直是天大笑话。其中银行理财26.3万亿元,信托计划15.3万亿元,公募基金8.4万亿元,基金专户16.5万亿元,券商资管计划14.8万亿元,私募基金5.6万亿元,保险资管2万亿元。除去产品互相嵌套、交叉持有等,剔除这些重复计算因素,实际资管业务规模约为60万亿。这其中银行理财产品占据半壁江山。彻底让人无语了。这不能怪罪追求利润的银行,而是监管上的巨大失误与放任。
在去杠杆、防风险的今天,对资管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必须出台严之又严的监管办法。在分业管理体制下,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有时在理财资管上出现各自为战、护犊子的情况。因此,由央行统一出台跨市场、跨行业的监管办法是正确的,也为监管大统一铺路。
从透露的消息看,这次监管办法对准“明确资管业务是金融机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消除多层嵌套,严禁通道业务;限制非标投资,统一杠杆要求”三大重点,打准了资管产品问题的七寸。一定要不动摇、不被忽悠、不向说辞妥协的出台、执行和落实下去。
然后,一种纯属忽悠的声音却出现了。或放开银行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理由纯属臆测:由于不允许资管产品投资其他资管产品,目前曲线入市的银行理财资金未来进入股票市场只能是直接投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个观点的前提是银行理财产品必须进入股市。谁告诉你的?银行信贷资金不能进股市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就有明确规定限制。实践已经证明这是正确的,是保持中国不发生跨市场风险的杀手锏。
现在应该进一步明确,银行所有资金包括表外的全系统资金都一律不能直接或间接进入股市。在去杠杆、防风险特别是防系统性、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今天,竟然忽悠银行理财产品直接进入股市,纯属误导决策,忽悠股民,自个意淫。监管部门应该立刻出来澄清事实,并尽快出台严格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于标准化金融市场,严禁投资于非标以及股市的管理办法。
试想,已经有26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如果允许投入到股市里,那么给股市带来的冲击与波动多么大,发生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用不了多长时间。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将彻底歇菜。
E. 理财破净什么时候结束
这个没办法判断具体时间,要根据情况来看的。
为何会破净?
据界面新闻报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的既有宏观市场环境因素,也有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净值披露方式、估值方法调整等内在原因。
招银理财表示,一是以前理财产品不披露净值,在产品到期前投资者不知道净值有变化,现在要求对产品净值进行披露,所以投资者可以定期了解净值表现;二是很多产品过去采用“摊余成本法”计价,不体现资产在市场中的真实涨跌,现在采用“市值法”计价,体现资产在市场上的实际表现;三是近期债券市场整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震荡,导致投资债券占比较大的一些净值型产品表现暂时不佳。
“首先是由于债券投资的收益率在下降。债市目前收益率被压制在低位,不管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利差等都处在历史较低水平。其次,2021年年末,银行理财中权益资产规模1.02万亿,占比3.27%。权益市场波动加大导致资产端收益率大幅波动。此外,银行理财子投资权益市场主要是通过FOF投资,基金产品收益率波动加大,从而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加大。”中信证券分析师杨荣表示。
此外,非标占比降低也是导致理财产品波动加大的原因之一。杨荣指出,“随着银行理财估值方法从成本法切换到市值法,非标资产只能用成本法核算,从而银行理财在资产端的配置中减少了非标资产的配置。占比下降后,收益稳定器的功效在下降。由于非标资产占比相对较小,无法抵消掉股债收益率的下降,这也导致理财产品破净的数量在增加。”
据证券日报报道,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认为,导致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外部环境层面,在宏观经济和宏观流动性形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金融市场波动较难把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难度;二是发行机构层面,在全面净值化初期,部分商业银行及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对净值化产品管理的准备尚显不足;三是产品层面,中高风险理财产品特别是权益类产品净值波动大,对银行的投研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所采用的市值法,不仅考虑了投资债券的票面利率,还考虑了债权因市值波动带来的估值变动,与此前的摊余成本法相比,其累计收益曲线表现为产品真实涨跌幅情况,而不再是一条直线。
“近期理财产品出现的净值阶段性回撤,与理财产品赎回时的实质性亏损并不是一码事。”在杨海平看来,“若日后标的资产价格回升,或理财产品管理人策略得当,未来仍可能实现比较理想的收益。即使最终收益率为负,在当前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的情况下,也是正常的。向净值化转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银行理财的刚性兑付。”
F. 为什么要对非标资产进行监管
非标资产的全复名为“非标准化债制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
标准化的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等,均是在一种相对明确、规范与公平的机制保护下进行的投融资过程,非标产品则是绕过银行或债券审批管理部门,通过某个非标准化的载体,从而将投融资双方衔接起来。
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的对应,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单独管理指对每个理财产品进行独立的投资管理;
单独建账指为每个理财产品建立投资明细账,确保投资资产逐项清晰明确;单独核算指对每个理财产品单独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确保每个理财产品都有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
G. 银保监会如何规范银行理财业务
资管新规公布近3个月后,占据中国金融资管市场主导地位的银行理财业务终于迎来监管细则。
2018年7月20日晚,中国银保监会宣布就《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华泰证券研究团队认为,随着此番监管政策明确新产品发行要求,过去2个多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因细则未定带来的不确定性得以消除。理财细则落地有助于新产品加速推出,理财产品规模下行势头也会改善,同时股票和债券市场流动性亦有望好转。
作为此次理财细则的一大重点,官方实行分类管理,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前者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后者面向不超过200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同时,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
这意味着,投资者进入银行理财市场的门槛有所降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协创中心研究员李虹含表示,该措施对扩大民众选择理财产品非常有利。当前中国民众可投资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股票、房产等少数几样,降低公募理财起售点对实现普惠金融有重要意义。
对银行而言,上述举措亦是利好。随着银行理财客户范围扩大,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理财资金池,其负债端压力也将得到一定缓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段时间以来监管方对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围追堵截”。如何在新规过渡期内稳妥处置好非标,银行压力不小。
具体而言,由于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来源端期限较短,而运用端期限较长,在过渡期结束之时,可能出现非标资产尚未到期但对应理财产品到期的现象。而由于此时发行同类新产品已不合规,到期不能续作,银行表外理财对接的非标资产将面临回表问题,使资本金承压。
对此,理财细则给出一定转圜余地。银保监会表示,在过渡期结束后,对于因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债权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报监管部门同意,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适当安排,稳妥有序处理。
华泰证券研究团队分析称,此举为银行处理该类资产提供了更大空间。对于无法回表的长久期非标债权类资产来说,银行不必发行对等久期的理财产品来对接,同时也解决了一些股权投资确实无法满足表内监管要求无法回表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市场对理财细则可能带来冲击的担忧。
在此情况下,一些市场机构看好中国银行业稳妥适应监管新规。据德意志银行估算,中国现存约6万亿元表外非标信贷余额,其中约50%至60%将在2020年底前到期,余下部分各银行将通过发行净值型封闭式理财产品,转换成ABS标准化产品、保险资金或银行贷款等方式充分衔接。
H. 招商银行理财产品宏观经济形势对投资方式影响
招商银行理财产品陷入多事之秋,此前招行与钱端公司“14亿元理财资金逾期”事件悬而未决,一纸诉讼又将招商银行理财产品推到风口浪尖。
近日,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招商银行因经济纠纷将光大证券旗下子公司光大资本告上了法庭。招商银行要求后者履行相关差额补足义务,诉讼金额约为34.89亿元。
事件源于2016年的一次大冒进。2016年,光大资本联合暴风集团、招商银行等成立并购基金浸鑫基金,收购了欧洲体育版权代理公司MPS公司65%股权。随后因MPS公司经营不善,并购基金面临届满到期无法退出风险。
在该基金中,招商银行出资额高达28亿,为第一大股东。不过,招行的这笔钱不是白拿,作为优先级合伙人的招商银行等和光大资本签署了《差额补足函》。内容为在优先级合伙人不能实现退出时,由光大资本承担相应的差额补足义务。但光大证券则称,《差额补足函》有效性存有争议,法律业务待明确。目前,诉讼处于立案受理阶段。
“虽然招行对光大的35亿索赔结果还是未知数,但招行对大额投资的尽职调查,宏观审慎评估,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汪高峰分析道。
笔者发现,这并不是招行理财资金首次踩雷,此前就发生过多次理财资金“踩雷”事件。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政策背景下,招行还将面临近2万亿理财资金规模的转型以及1500亿的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到期处置问题。
多次踩雷的招行,能顺利完成转型吗?
招行追债光大资本索赔35亿
一桩失败的收购案牵出三家上市公司,最终,谁来买单?
2016年3月,光大资本联合暴风集团全资子公司暴风(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暴风投资”)等作为普通合伙人与各有限合伙人设立了上海浸鑫投资咨询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浸鑫基金”)。
襄阳雅可股权结构图
襄阳雅可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3.6亿元,参保人数为23人,注册地为湖北襄阳,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等。成立之初的出资方为上海星信捷投资有限公司、四川百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武汉星合实业投资有限公司。2014年9月,工商注册信息显示,襄阳雅可新增投资人招商财富,出资2.42亿元,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7.04%。
天眼查显示,襄阳雅可因民间借贷、借款合同纠纷、股权转让纠纷、追偿债券、金融借款合同、企业借款合同、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多次被他人或公司起诉。三位最初的投资方上海星信捷投资有限公司、四川百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武汉星合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多数股权已被冻结。借款纠纷案件主要从2017年开始爆发,一直到2019年,数量持续上升。
笔者还发现,在这些案件纠纷中,还有一条关于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益州大道支行(以下简称:招行益州大道支行)与襄阳雅可等金融借款的纠纷案件,招商财富也为关键方。
2014年,招行益州大道支行受招商财富的委托,于2014年9月20日、2015年2月16日与雅可公司签订三份《委托贷款借款合同》,向雅可公司发放贷款。招行益州大道支行借款债权本金达12.6亿元。此后,因襄阳雅可等未按期归还贷款,招行益州大道支行诉讼襄阳雅可。2018年9月,襄阳雅可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其称,本案贷款的出借方系案外人招商财富,并非招行益州大道支行,其无权向雅可公司提出主张。最终,最高法驳回了襄阳雅可的请求,维持原判。由于裁判文书网并未查询到一审判决详细资料,笔者无法查询到一审判决结果。
2018年1月,招商财富还被曝出管理的招商财富-招商银行-弘毅夹层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产品卷入“10亿元规模的理财产品违约门”。除了招商财富理财产品踩雷,招商银行近期还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广东钱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钱端)因“14亿元理财资金逾期”事件负面缠身。
2013年,招商银行推出小企业E家平台后开启了与钱端的合作。2017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公布,互联网金融,银行理财等平台进入严监管周期。招商银行称,2017年4月停止了小企业E家平台上的互联网创新服务,同时停止包括钱端公司在内的业务合作。
去年底以来,钱端用户在网络贴吧、聚投诉等互联网社区投诉在钱端的投资款到期没有兑付到帐,不少用户表示是通过招商银行的员工推荐、邀请等注册投资了钱端,聚投诉平台的一用户表示“因为有招商银行的背书,才投资了这家平台”。据钱端公司的一份律师函显示,钱端APP逾期未兑付金额累计约14亿元,涉及投资者约9000余人。钱端5月上旬在自营APP发通告表示,“产品无法履约与招商银行有关。”
5月27日,招商银行则在官网发文回应称,已于2017年4月终止了与钱端的所有合作,目前招商银行与钱端及钱端App无任何关系。招商银行指出,钱端未经该行同意擅自使用招商银行标识和名称,误导投资者。对此侵权行为,招商银行已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举报,并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法院已做立案处理。且该诉讼与钱端App具体投资产品是否如期兑付无关。
针对招行的回应,钱端5月28日再次回击,“招商银行与钱端没有任何关系,与事实不符。因为2017年4月后,招商银行仍持续在钱端APP上发布、销售投资产品,且一直对钱端APP各方面工作进行督导。”同时指出,“根据双方合作协议的有关约定,合作协议长期有效,除非一方提前三个月通知另一方并就已开展的业务协商处置方案后,方可解除。至今招商银行并未对逾期资产协商出具处置方案,故其无权解除合同。”
双方也启动了诉讼程序,招行已向深圳市福田区法院起诉钱端公司的商标侵权行为,目前已正式立案。钱端公司也已于5月29日对与招行合作协议纠纷一案向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已立案受理。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中央巡视组也已介入该事件。
I. 银行理财新规的非标资产是什么意思
非标资产就是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9)银行理财非标2万亿扩展阅读:
受限管理
1、比例上限
银监会在2013年3月27日下发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近期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或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交易平台等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增长迅速。
《通知》要求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所有非标准化债权类投资,并设订理财产品余额为35%的上限,且不得超过银行上年度总资产的4%,新规定2013年3月27日起生效。
2、名单制管理
监管指向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理财直接或通过非银金融机构、资产交易平台等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迅速增长潜在的风险隐患。
针对理财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中存在之风险,银监会重申一贯强调的“坚持资金来源运用一一对应原则”,即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应做到一一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
“一一对应”是最重要的一条红线。红线之上,存量部分,即对于《通知》印发之前已投资但尚未达标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应比照自营贷款,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要求,于2013年底前完成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资本计提。同时,增量部分,如果无法达到相关要求,商业银行应立即停止相关业务,直至达到规定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非标准化债权资产
J.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都有哪些影响
对于我国百万亿元规模的资产管理市场,资管新规从酝酿到征求意见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神经。特别是存量规模接近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向标准化、净值化转型的进展备受市场关注。
截至2017年底,除了招行、中信银行之外,多数股份行理财余额大幅减少。
资管新规落地后对银行理财冲击有多大?周之行分析称,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依然会持续发展新产品,即便是采用表外转表内的方法,也会试图将资管资金存留在银行体系内,但这部分一定会外溢,初步估算大概七成规模依然在银行体系之内。部分资金体量会慢慢往外部资管公司流转,包括公募基金,甚至包括私募基金都有可能吸收银行外溢的存量资金。
奥纬研究报告显示, 当前,银行客户行为正在加速市场化,其中个人金融资产投资配置中,银行理财、股票、公募基金、信托、私募、保险的占比显著增加。而居民储蓄却从2007年的69%下降至50%。
在资管新规的新导向下,将严格区分合格投资者和非合格投资者,这从本质上有利于银行。“未来非标投资者会部分回到银行存款体系,尤其是降低债权类合格投资者的标准以后,他们可能进入债权的非标投资,成为合格投资者。”
此外,他认为,资管新规落地后,资管市场将出现底层资产替换。首先,债权资产从影子银行资产替换成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资产,资产特性变得更分散了;其次,资管新规后,底层资产将向二级市场转向,实际上变成二级市场公开的资产;最后,期限拉长后,底层资产将向PE类资产转变。银行做不了二级市场和PE市场,某种程度对银行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