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人买银行理财亏18万获赔,为何能够获得赔偿
因为银行在向老人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告知老人理财产品也是具有风险的,老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银行人员推荐的历程产品,这才导致亏损了18万。
事情发生的经过
一位老人想要购买银行里的一款理财产品,但老人去的时候,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老人这款理财产品已经卖完了。
因此,银行的工作人员就向老人推荐了另外一款理财产品,并且向老人保证这款理财产品的年利率在百分之六,还有分红。
投资确实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的,就像理财产品也是一样,虽然别人向你推销的时候,可能会说一年的利率有多么的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只要把理财产品推销出去就行了,后续是赚还是亏,完全看投资者自己的运气了。
因此,在银行向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不要听信所谓的保证,因为银行的工作人员只要能够把产品卖出去就行了,如果是赚了,还好,那如果是向这位老人一样,亏了呢?又该找谁说理去呢?老人运气好,获得了七万块的赔偿,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老人一样的运气,能够获得赔偿的。所以,投资还是需谨慎啊。
『贰』 老年人可以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吗为什么呢
老年人可以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因为理财和年龄无关,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老人,都可以理财,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理财方式进行理财。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全民理财的时代,老年人是可以去理财,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每个年龄段的财力、精力和风险承受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理财方式的选择也不同。例如,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水平相对会高一点,喜欢买一些高收益的产品,比如股票等超频。
购买理财产品存在一定的风险,银行没有保本保息产品,存款以存款为准,是受保险法规保护的。50万以内的本息绝对安全,老人不懂理财,容易上当受骗。现在,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老人在理财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新产品非常谨慎,或者干脆拒绝成为最安全的方式。所以说,建议老年人年度理财主要使用银行存款、储蓄国债等低风险产品,看不懂的理财最好不要碰。
『叁』 老人在银行业务员的忽悠下买了理财保险,如何合法维权
这个情况其实挺复杂的,首先你要判断一下老人是否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如果他有相关的能力,那么他去购买一些理财产品就不能说是被忽悠,也不能说是被骗,因为他是一个成年人,他有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换一句话说,就算你觉得你们家老人被骗了,那也是因为你平时的照顾存在疏忽问题。
有小伙伴可能不爱听这样的话,因为他们会觉得老人本来就应该被忽悠,老人本来就应该被骗,如果银行的工作人员引导老人去买理财产品,那么就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对,但是我们反过来想,如果你们家老人真的有问题的话,为什么你不陪同老人一起去银行办业务呢?这个时候你会来找银行的事,是不是有点无理取闹了?
老人在银行业务员的引导之下买银理财产品是被忽悠吗?
在我回答你如何维权之前,我要先给你纠正一个事实,如果你们家老人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那么他买的任何理财产品都是他的个人行为,这不能说是被忽悠,也不能说是被骗。合同一旦生效,双方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履行,这个时候如果你想中断理财产品,完全可以带着老人一起到银行处理。
『肆』 老人买理财产品亏损,银行到底要不要赔钱
老人是弱势群体固然没有错,但是不应该什么时候都扯上”老人“这两个字,谁还不会老呢?凭什么老人就该高人一等的样子,什么事情都要去迁就他们?
只要银行没有欺骗老人,有跟老人说明其风险的情况下,老人依然决定购买理财产品,那就无需赔偿老人。
每年因为投资理财而损失大笔金额的大有人在,还真没有人去想过要银行赔钱的,银行只是一个机构,赔不赔钱是市场说的算的,又不是他们自己内部可以操作的。如果不信,你们亏损了去银行看看,银行还不把你当捣乱的扫地出门!
天底下没有那么好的事情,让人净占便宜的。
『伍』 上了年纪的老人,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原因是什么
如果我老了也会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做我的投资方式,虽然我也了解互联网与券商理财,现在对互联网没那么熟悉的年老人士选择银行买理财就完全可以理解。
一、年轻与年老的差距
年轻时所有的收入讲究投资、获取更高的收益,因为还有时间可以博,哪怕失败了也有时间再重新开始,曾经失去的财富还可能用能力挣回,更多釆用的方式是股票、基金、黄金、信托等还有与之相关联的基金,以固收、债券为收益的理财产品较少使用。
年老时候收入来源只能靠年轻时的布局,比如储蓄、养老金、年金及资产投资收益,收入有限而支出无限,绝大多数正现金流都来源于省吃俭用,本金的亏损是无法承受的事情,老了在理财上就只有一个目的,本金安全,收益退后,通胀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我认为老了愿意去银行买理财产品是个好事,起码安全,比在外面乱投资被人骗好太多太多了,还记得《都挺好》里的苏大强嘛,过分追求高收益,本金也被人骗光,总之到银行买理财产品是个好事。
『陆』 62岁老人在银行买理财,2年多亏了18万,是否只能认栽
现在的很多人们都会在网上进行一些理财产品的购买,从而使自己的金钱能够有更大的收益。网上新报道出一位62岁的老人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然后两年多内亏损了18万元。这一事件在网上也是引起了很多网友们的纷纷热议,有不少的网友们都觉得购买理财产品这种东西是有风险的,必须具备一定承担风险的心态和能力。并不能在自己亏损了钱财之后,选择一些耍无赖的行为或是要求银行对其进行赔偿。
虽然说老人的年纪比较年长,但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也都应该想清楚这件事情带来的后果。并不能说因为自己年长,然后在理财的时候亏损了金钱,就到银行找工作人员对其要求赔偿。这种行为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败坏社会风气,毕竟老年人在对这些理财产品进行投资的时候,也是经过了自己的决定才会做出的行为,并不能说这种理财产品是欺骗和诈骗方式。当然在理财的过程中,如果有金钱上的大幅度损失和下降,这个时候人们也应该是用合理的心态去接受并且面对。并不能说有一丁点的金钱损失就去过度的认为这种理财产品是诈骗,所以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少年,在对这些理财产品进行投资的时候都应该明白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后果,并且能够用非常好的心态去接受这种下场。
『柒』 上了年纪的老人,喜欢去银行买理财产品,这是为什么
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更低,老年人一般是风险厌恶程度比较低的人,所以会更加青睐银行理财产品。
对于多数老年人来说,老年人在参与投资的时候不会选择风险过大的产品,一般不会选择投资基金产品和股票产品,很多人会把资金用于银行理财或者定期存款。这几乎已经成为了老年人的投资画像,因为都是老年人其实都不喜欢风险太大的投资方式。
一、这主要是跟老年人的投资理念有关。
老年人的投资理念一般比较被动,同时也相对比较稳定。当老年人参与投资的时候,老年人首先不会看重投资的回报率问题,反而会更加看重投资的风险问题。正是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非常低,所以此类产品会成为老年人的投资优先选择。
综上所述,以上3点是老年人喜欢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原因,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捌』 老人在银行买理财亏18万,法院判银行赔7万,银行吃瘪在哪里
有很多的老人家老了之后他们都是舍不得花钱的,而且平常的时候也是会去存一些钱。现在有很多的人他们都知道老人的养老金是很多的,于是就开始去欺骗着老人,像这样的做法也是让大家都觉得非常的愤怒。
同样的这件事情也就提醒了很多的年轻人,一定是要经常的去给家里面的老人打电话,或者是回去看看他们,也才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而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的人都会去买理财产品,如果说这些理财产品能够成功的话也就是会赚很多的钱。有很多的老人,他们在老了之后觉得自己总是去花子女的钱,心里面过意不去。所以说他们也就会想着去赚钱,因此也就会受到一些欺骗。
天上是没有掉馅饼的事情,所以说大家也不要总想着去用一些不用劳动的努力去付出一些成果,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银行也应该合理的去跟人群推荐理财产品,像老人的话是绝对不能够去推荐的。而且我们也经常要跟家里面的老人去宣传这件事情,也应该让老人知道这种做法是非常的不对。
『玖』 65岁以上的老人能买理财产品吗
能,只要手里有资金,有理财的想法就可以买,如果自己能操作就最好,要是自己不懂也可以把钱交给理财产品经理帮你操作,当然要选择正规渠道进行理财,一定要注意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要小心谨慎才行。
『拾』 老人买银行理财亏18万被判赔偿,案件中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既有财产权益纠纷,如老年人财产权保护、老年人委托理财,也有涉及人身权益的保护,如对老年人的赡养等问题。
但是,在二审判决中,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却判决银行赔偿王某7万元。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涉《资产管理合同》及《风险揭示书》等均系银行依循的规范性文件或自身制定的格式合同,不足以作为双方就案涉金融产品相关情况充分沟通的凭证。银行对王某作出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为平衡型,但案涉金融产品合同中显示的风险等级并非均为低风险,该行违反提示说明义务,未证实购买该产品与王某情况及自身意愿达到充分适当匹配的程度;未能证明其已经对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认知、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了当面测试并向其如实告知、详尽说明金融产品内容和主要风险因素等,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同时,王某有投资理财经验,应当知晓签字确认行为效力;本案投资亏损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场的正常波动,并非该行的代理行为导致,王某亦应对投资损失承担一定的责任。故判决银行赔偿王某7万元。最高院认为,明确规则尺度,保护老年人金融消费安全,本案是《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发布后首批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案件之一,首案效应突出。银行应就投资者的年龄、投资经验、专业能力进行审查并考虑老年消费者情况等,对老年投资者应给予特别提示,结合民商事法律、《会议纪要》精神和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金融机构提示说明义务和金融消费者注意义务等判断标准。本案对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合法、安全的投资理财消费环境,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