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行趋势难改吗
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多位理财经理表示,与往年月末、季末、年中理财收益率显著冲高的现象不同,受资管新规影响,当下银行理财收益普降。此外,市场流动性较充足,也拉低了理财收益率。
近期央行基础货币供给充足,通过公开市场工具、定向降准等手段持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推动利率水平下移,理财产品利率下降是随行就市。预计未来银行理财收益率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利率走势,大概率稳中趋降。
发行理财产品是银行拉存款的主要方式之一。往年,在月末、季末、年中等关键时点,银行都倾向于通过加大理财产品发行量等方式以应对贷存比等考核压力,从而使得这些时点发行的理财产品利率较高。
“理财产品利率中枢下移,主要原因是央行基础货币供给充足,通过公开市场工具、定向降准等手段持续向市场稳定供给流动性,推动利率水平下移,理财产品利率下降是随行就市。此外,严监管环境下,金融去杠杆继续,银行等金融机构杠杆降低后流动性压力减小,也会对利率形成压制。”西泽资本首席经济学家赵建说。
强监管使得非标、通道类业务得到有效规范。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认为,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下,随着强监管政策陆续落地,金融去杠杆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非标、通道类业务的有效规范和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现象。
强监管政策之一就是《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其对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显著。兴业研究分析师孔祥表示,非标资产目前不能错配,因此新理财产品不能配置传统高收益资产,导致收益率下滑。
如果不发生极端事件,预计银行理财整个利率中枢稳中下移,但空间不大。同时,要警惕由于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流动性环境再紧张。
❷ 现在银行的理财安全吗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安全吗?非保本的理财产品出现过违约吗?
四、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安全吗?就银行理财产品本身来说,新规后更加安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新规之后,银行或者银行理财子公司会加大对理财产品所投资的项目尽职调查的力度,提前发现风险,项目更加安全,理财产品也就更加安全。
现在银行都在成立理财子公司,以后的银行理财业务就剥离到银行理财子公司进行管理发行,理财产品实行更加专业化的管理。同时提高了化解处置风险的能力、资产管理人员人才也更加的专业化。这一切都保证了新规后的理财产品,更加规范,更加安全。监管要求打破刚性兑付,并不说银行推卸了风险,而是对风险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定位。
从表面上来看,打破刚性兑付后,理财产品不保本了,风险由银行转嫁到了投资人。但本质上来说,理财产品正本清源,有效降低了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有隐患。
五、总结所以总的来说,新规后的理财产品,正处于市场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由于实行了更加专业化规划化的管理,风险比以前更加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银行理财产品违约的先例。由于银行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以前归属银行的那部分超额收益现在归投资者所有。所以收益比以前更加高了。
❸ 银行理财产品到底有没有风险你觉得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现在的银行理财市场已经变了天,过去银行理财产品稳赚不赔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六、总结由于当前理财市场还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缺乏专业理财知识的投资者来讲,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我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首选大银行。大银行风控能力远远大于小银行,风险相对较小。我们在购买银行理财之前,要了解一下当前理财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作为我们购买理财产品时的收益参考。
如果我们选择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偏离平均收益率幅度太大,意味着风险也很大,这时候我们要选择放弃。理财新规后,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闭着眼睛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了。需要学习一些专业的理财知识来武装自己。在购买的时候,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直到产品说明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你都明白。
如果产品说明书看不懂,则果断放弃。新规加强了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时登记注册要求。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都有产品编号,可以登陆中国理财网进行查询,辨别真伪,避免买到虚假理财产品。
❹ 资金空转是什么意思
通常理解的资金空转,就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流转而不流向实体经济。
货币空转是指比较严格的经济学定义可能是社会融资规模持续高于GDP增长率,即现金流在循环过程中跳过了实体经济这一环,陷入了金融机构间的“自循环”过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现象,是指国家增发流动性后,现金流只在虚拟经济即金融行业内流动,并没有惠及制造业等实体经济。
(4)大量的理财产品金融系统空转扩展阅读:
近年来同业业务发展过快,是造成整个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的源头。大型银行从央行获得低成本资金,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而是通过同业存贷款的方式进入到城商行、农商行等小银行,而小银行的业务合规程度不高,不但放大了资金风险,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效果也有限。
除了银监会之外,央行对于银行同业业务的整顿也未放松。央行于7月中旬对外通报了2016年同业账户专项检查情况,指出部分银行在落实账户开立管理与专项管理制度上存在不到位问题,个别银行存在违规问题多、违规程度高,甚至在开户审核环节严重违规的现象。
针对央行和银监会打击同业套利的一系列动作,监管部门加强金融监管,会对其他商业银行开展违规业务起到警示作用。与此同时,将使得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萎缩,缓解资金空转的现象,促进资金流入到实体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新闻网-金融资金“空转”放大市场风险
中国新闻网-央行银监会直击同业套利 缓解资金空转现象
❺ 金融风险监管升级中也有机会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这其中加强金融监管是关键环节。
对不良贷款要加强监管,加强对商业银行不良率的考虑,充分发挥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作用。对企业债券违约风险要结合去杠杆一并处置,关键在于控制企业发债规模,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发债规模。对于影子银行监管要下狠手,把其招安收拢,纳入监管的法眼。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重点在于五花八门的P2P融资贷款,必须对准互联网上违规放贷的靶心,使出监管利剑,铲除其生存的土壤。
必须充分认识到,金融风险最大隐患点是各类金融机构自身酿造的,在金融体系里空转倒腾牟利的金融产品,是表外金融各类理财产品以及脱实向虚隐患。因此,要把金融监管的眼睛紧盯各类金融理财产品以及各类资管业务。
日前,“一行三会将发布跨行业的资管新规”的消息广为流传。从1999年开始,金融监管部门就开始针对资金资产管理进行放开、监管等反反复复出台各项制度办法规定等。但可谓越监管规模越大,问题越多,风险越大。纵观近几年的每一次监管基本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后果显而易见。正规的信贷资金都被变相倒腾成各种五花八门的资管计划、理财资金,然后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各类财务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之间层层拆借、包装、倒腾,层层剥利加价,最终流向实体企业的已经被层层剥利到“天价”。这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实体经济企业融资贵的主要原因,融资难的帮凶。同时,层层加杠杆,不断扩大规模的资管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中国金融风险的最大来源之一。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各大类资管产品的规模已经超过88万亿元,占同期全部人民币贷款的86%。在人民币信贷笼子之外弄出这么大规模的表外不伦不类金融规模,简直是天大笑话。其中银行理财26.3万亿元,信托计划15.3万亿元,公募基金8.4万亿元,基金专户16.5万亿元,券商资管计划14.8万亿元,私募基金5.6万亿元,保险资管2万亿元。除去产品互相嵌套、交叉持有等,剔除这些重复计算因素,实际资管业务规模约为60万亿。这其中银行理财产品占据半壁江山。彻底让人无语了。这不能怪罪追求利润的银行,而是监管上的巨大失误与放任。
在去杠杆、防风险的今天,对资管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必须出台严之又严的监管办法。在分业管理体制下,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有时在理财资管上出现各自为战、护犊子的情况。因此,由央行统一出台跨市场、跨行业的监管办法是正确的,也为监管大统一铺路。这就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意义所在。
从透露的消息看,这次监管办法对准“明确资管业务是金融机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消除多层嵌套,严禁通道业务;限制非标投资,统一杠杆要求”三大重点,打准了资管产品问题的七寸。一定要不动摇、不被忽悠、不向说辞妥协的出台、执行和落实下去。
然后,一种纯属忽悠的声音却出现了。或放开银行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理由纯属臆测:由于不允许资管产品投资其他资管产品,目前曲线入市的银行理财资金未来进入股票市场只能是直接投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个观点的前提是银行理财产品必须进入股市。谁告诉你的?银行信贷资金不能进股市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就有明确规定限制。实践已经证明这是正确的,是保持中国不发生跨市场风险的杀手锏。
现在应该进一步明确,银行所有资金包括表外的全系统资金都一律不能直接或间接进入股市。在去杠杆、防风险特别是防系统性、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今天,竟然忽悠银行理财产品直接进入股市,纯属误导决策,忽悠股民,自个意淫。监管部门应该立刻出来澄清事实,并尽快出台严格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于标准化金融市场,严禁投资于非标以及股市的管理办法。
试想,已经有26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如果允许投入到股市里,那么给股市带来的冲击与波动多么大,发生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用不了多长时间,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将彻底歇菜。
❻ 什么是导致金融空转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受到大企业的挤出效应愈发明显,各种社会资源愈发向大企业倾斜,进一步压缩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中小微企业自身的生存周期短、现金流紧张、抗冲击和风险能力弱的特点让商业银行的贷款本就不偏爱中小微企业。再加上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选择更为谨慎保守,青睐于有国家信用作为保障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信用资质优越的大型民营企业。由银保监会2018年三季度的主要监管指标数据,虽然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已达33亿元,但与中小微企业潜在融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影子银行体系就成为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
通常所说的影子银行是指一些信托、证券公司,以及相关的其他辅助企业。它们不是银行,但是组合在一起发挥了类似银行的收钱和放贷的功能。传统情况下,储户出钱存到银行,银行寻找到缺钱的企业,然后把钱借给这些企业,这是正常的存贷款流程。影子银行的大流程差不太多:
第一有出钱的人:可能是储户,可能是银行,也可能是钱多得流出来的大公司;
第二有缺钱的企业;
第三有收钱和放贷的中介:例如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等。原则上公司不能直接相互借贷,所以这些中介不能直接放贷给需要的企业,要通过理财、资产管理产品、信托等等法律手段绕一圈。但是实质是一样的,总之就是中介机构从有钱的人手里拿到钱,然后放贷给缺钱的企业。
拓展资料
影子银行比较直接的影响包括:
1、 利率比较市场化中国银行的利率是央行确定的,可以小幅度调整,整体不能动。但是影子银行不受央行规定的利率约束,贷款利率比较自由。一般找影子银行贷款的企业,都是从正常银行体系贷不到款的企业,风险略高,所以利率也会略高。由于有了影子银行,中国出现了(大量)利率略高的贷款,利率更市场化了。
2、 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传统银行内部管理体系完善,风险审核严格,外部又受到银监会的监管,总体是很安全的。
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四个方面。
❼ 什么是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
空转套利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多种业务使资金在金融体系内流转而未流向实体经济或通过拉长融资链条后再流向实体经济来获取收益的套利行为。
关联套利指违规向关联方授信,转移资产或提供其他服务;违反或规避并表管理规定的套利行为。
❽ 银行理财产品退出市场有利隔离风险
“如果银行业搞得一塌糊涂,我作为银监会主席,我就要辞职。”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说。据多位与会人士对媒体透露,郭树清是在4月21日召开的银监会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做出如上表述的。整治金融乱象,郭树清准备好了“猛药”。而且郭树清基本可以说是背水一战,要彻底整肃银行,彻底根除金融乱象。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监管协调,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惩处违规违法行为工作力度。这再次给监管部门撑了腰、壮了胆,相信下步治理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将会升级。
金融去杠杆是“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一环,实质是要避免资金空转套利、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信贷资金不往实体经济流去,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的资金有回报率更高的途径与土壤。这个土壤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合谋共建的内部相互倒腾资金的平台与通道。这个通道与土壤不堵死,一时整顿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之举。
在所有金融乱象中,银行业是带头大哥。银行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而这些大量流动性不是直接支持实体企业,而是被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拆借走,或是被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融去直接投入到股市楼市里。银行把大量流动性借给这类公司,一是安全性有保证,二是回报率也不低,何必直接面对实体经济去冒风险呢?
2013年前实体经济杠杆高,现在则是转移到同业。杠杆体现形式就是同业负债和同业资产,其中一些投向非标,一些投向存单,另外还有一些投向了委外。银行委外资金两大来源,一个是表外理财,另一个是同业资金。在货币宽松、流动性充沛时,“同业存款-同业理财-委外资金”是一个可行的套利模式。
各家银行几乎都涉及委外业务,委外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资产管理部、同业部门和私人银行。其中来自于同业的委外资金成本最低,但是对风险有严格要求和限制。
银监会连续出七八个文的监管,剑指同业空转、理财空转,包括资产穿透和监管套利,这个过程中会影响同业理财的规模的增长,从而对委外会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委外战线的收缩。
而银行为了规避信贷资金间接入股市的政策制约,往往以理财产品筹集资金,然后拆借给非银行金融机构。打着理财产品筹集资金,成为银行存贷款表外资金来源的一个“地下”渠道,也成为金融乱象的始作俑者。连外媒都不可思议的是,从2004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到2016年已经达到29万亿元,占同期居民存款的48%,接近一半。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而这些理财产品资金都在金融机构间倒腾牟利,在股市兴风作浪,在楼市疯狂炒作。由于理财产品资金回报率高于存款利率,使得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被侵蚀挤占,最终导致整个资金脱实向虚。
整顿金融乱象不能脚痛医脚、头痛医头,而要有治本之策。不妨让银行理财产品彻底退出市场,还金融市场秩序,从根本上遏制银行资金乱象。
必须从银行理财产品起源说起。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方向,从2004年开始监管部门适度放开了社会融资回报率。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银行按照管制利率吸收资金能力大大下降。面对社会民间机构各种高利率吸收资金状况的倒逼,银行进行了所谓的金融创新,即绕开基准利率包装理财产品吸收资金。由于理财产品回报率可以自行确定,自主权较大,使得银行摆脱基准利率竞争的劣势。
从当时看,给银行理财产品放出一条生路也没有什么错误,避免了社会融资放开后对银行冲击过大过猛。不过,目前已经时过境迁,银行理财产品这个金融改革的过渡性产品应该也到了退出市场的时候了。
目前的一个最大环境时,存贷款利率已经彻底放开了。特别是存款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有了吸收存款的定价权。与实行管制利率时,通过理财产品变相提高利率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银行完全不必再通过理财产品来吸收资金了。
因此,在存贷款利率已经市场化的前提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存在已经毫无意义了,只能给良好的金融市场添堵,到了彻底让其退出市场的时候了。
❾ 对金融理财发展趋势的几点探讨
资管新规落地已“满月”
今年4月末,备受关注的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为百万亿元体量的资管行业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如今,资管新规落地已“满月”,在资管行业中举足轻重的银行理财市场也拉开了商业模式转换和行业格局重塑的大幕。
在打破刚性兑付、转型净值化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正发生不小的变化:一方面,保本理财和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占比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速度加快,促进了表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短期理财产品占比明显下降
资管新规落地一个月后,银行理财已经出现了发行数量持续下降、保本型产品预期收益率下降、非保本型预期收益率上升的显著变化。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5月份460家银行共发行了9861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减少26家,产品发行量增加249款减少1329款。从银行理财产品类型来看,5月份新发行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1002款,占比较4月份下降0.36%;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2549款,占比较4月份下降1.94%;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7914款,占比较4月份增长1.62%。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136款,环比增长72.15%,占比为1.12%。
从理财产品的发行期限来看,在资管新规影响下,5月份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明显下降。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中,3个月以内(含)理财产品占比为24.44%,环比下降4.87个百分点。同时,3至6个月、6至12个月(含12个月)理财产品分别较4月份环比上升3.28和1.96个百分点;大于1年期的理财产品占比较4月环比下降0.36个百分点。
资管限制下,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鉴于监管要求,未来3个月以内期限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将逐步减少,但银行也会考虑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因此3至12个月的中长期理财产品数量占比将上升。2018年,在资管新规的限制下,预计未来的银行理财平均期限仍不会低于半年。
现阶段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低、对净值型产品接受程度低,快速打破刚性兑付,将导致客户大量赎回理财产品,造成理财资产无产品承接的局面,很可能触发流动性风险。
此次发布的新规中,明确商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意味着银行“冲时点”压力将得到缓解,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集中于月末、收益率翘尾现象或将改善。
整体来看,新规对存款偏离度指标的考核要求较之前有所放松,特别是删除了禁止高息揽储的规定,可能是为后期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做铺垫。中长期来看,‘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大额存单工具’代替保本理财和具有‘刚兑’性质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将促进表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委外资产掌控力不足问题凸显
控制资管产品杠杆水平是资管新规的一大要点。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市场的另一个变化就是狂飙近3年的银行委外业务几近停摆。
本轮监管打击的是乱加杠杆和资金空转,但规范化、高质量的委外是有助于委托方和受托方“双赢”的。管理层针对的并不是委外模式本身,而是充当高杠杆和高风险“帮凶”的这类委外模式。未来,高质量、规范化的委外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作为高杠杆和高风险“帮凶”的委外模式将在监管高压下逐渐销声匿迹。
对于主动管理能力过弱,或无主动管理能力的商业银行而言,未来对于委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预测称,但由于业务规模及专业能力等因素,中小银行对接委外机构时话语权偏弱,对于委外资产掌控力不足的问题或将进一步凸显。
尤其是在刚性兑付打破的大环境中,对于资产过弱的掌控可能增大产品亏损的可能,进而增大银行的声誉风险。因此,在开展委外业务的同时,中小银行应考虑通过委外系统的建立,增大对于委外资产的监控力度,降低不可控风险的发生。
❿ 如何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潮头踏波而行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宏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审慎出台定向降准和微刺激。大量实体经济增长缺血,金融服务主体对小微和三农的服务渗透力不够。个别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仍亟待解决。M2与GDP之比高居不小,大量货币在含影子银行在内的金融体系内部空转,“钱生钱”的社会预期浓郁。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无风险利率被不适当抬高,实际推进了利率市场化进程。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中国金融体系面临诸多结构性矛盾和挑战。站在金融改革大时代的潮头,我们该如何做一个专业的冲浪者?才能随经济周期起伏而灵活调整,熟练地驾驭波峰波谷,保持乘风逐浪,踏波而行?笔者想尝试着与诸君探讨几个一直萦绕于胸的问题。
一、互联网跨界金融为什么在中国如火如荼?
有人问,为什么在互联网和金融均是最发达区域的美国,没有出现互联网企业跨界做金融的巨大创新和规模效应?个人认为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一场金融压抑和宽松创新的竞赛。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一直严格遵循包括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腕骨”原则等在内的运行规则。目前,中国还没有放开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管制,而以宝宝们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则利用钱荒的特殊试点推出了超过6%的收益率,且不需要在资本约束、拨备覆盖、准备金等方面承担高监管成本。因此,当金融资源从一个高压强的压力场向较低压强的自由空间溢出时,这种流向在短期内是不可逆的。
第二,两个发育程度完全不同的金融市场。现代金融在中国恢复仅仅30年的时间,中美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不在一个层级上。与美国相比,我们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力度以及立体化丰富程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靠传统金融还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互联网跨界金融就恰恰利用了这个发展时间差和利基市场空间。
第三,三个因素的叠加和规模化不对称。西方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一般也走了近20年 的历程,但目前在中国出现了利率市场化演进、金融脱媒和移动互联应用迅猛发展这三个相关因素的叠加。互联网技术最好解决了不对称问题,越是不对称的市场就 越是有规模化的商机和利润。中国目前的城乡人口结构、东西部财富积累程度、教科文卫发展的地域差异等不对称,为互联网跨界金融提供了快速积累客户和创造规 模效益的绝好机遇期。
二、客户在移动互联时代有哪些新的变化?
对移动互联应用的适应速度越来越快。时代在变迁,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科技在快速迭代,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拉近了人与互联网的距离,客户对信息和服务的获取更加扁平、高效和低成本。
对金融服务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三方支付机构、电商网站、互联网公司、移动APP开发团队将金融服务的门槛拉低,把最大众、最低结构化和易于理解的金融服务娱乐化、标准化,提高了其易用性和客户体验。
公司客户对网络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强。互联网最先脱媒的是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如在线支付、基金销售、消费金融、生活缴费、跨行汇款等。接下来,随着一些互联网企业深耕行业,将给企业的金融需求(如跨行现金管理、国内保理、供应链融资、账户托管等)带来更低门槛的服务。
三、银行在网络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在发生什么转变?
从单一产品竞争到平台的角逐。银行之间的竞争,目前是同质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竞争。而未来银行之间的竞争,将围绕谁提供更多平台服务而展开。银行要么独立打造电商平台来获取增量客户;要么和其他互联网平台合作,从入口导入流量。
从重点提供个人客户的网络服务到更多投入企业及机构客户。与IT企业的服务重心变迁方向相反,银行在互联网领域先服务了消费者市场,而后将逐渐过渡到企业和机构客户。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服务、TYD趋势(take your devices,自带设备终端)和在线产业链的发展,这种演进的速度在加快。
从关注供应链到关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仅关注链主企业和上下游,即传统意义上的1+N。而在线产业链金融,则发展到 N+1+1+N+M,即全流程在线+主金融服务商+链主企业+上下游企业+第三方服务商,形成产业和金融生态融合的联盟。
从发展电子银行到打造网络银行。从纯粹的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向外拓展,从更高、更广、更深的视角创新服务模式,为新经济、传统经济转型 升级提供嵌入式网络金融服务,为传统公司金融、个人金融、贸易金融和金融市场业务导入客户,带动营销、服务、销售的规模个性化。
从闭环提升到生态优化。从做内功打基础,到跨界合作。通过大合作,打造网络金融生态圈,从电商平台服务、移动支付、产业链融资、大数据合作等方面切入,与合作伙伴一起搭建开放、共生、互补的新金融生态,获取新的客户和业务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