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托业发展前景
1、严监管将继续,信托规模将进一步下降
2018年,受到严监管、去通道等因素影响,信托资产规模增速出现了近十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降幅达10%。虽然信托细则比预期的有所放松,但是仍难以扭转严监管的大趋势,可以预见2019年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还会延续2018年下降趋势,信托通道业务规模将进一步缩小,“去通道”、“去杠杆”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出来。随着前两年信托项目到期的大规模清算及新增规模的减少,2019年预计降幅会较2018年有所扩大。
2、面临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挑战
2018年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横空出世,堪称“万能牌照”,投资几无禁地。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落地将深刻影响我国资管行业,大信托业的经营将更多元化。理财子公司使信托公司的“牌照红利”减弱,信托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就购买渠道、投资门槛和投资的便利程度而言,银行理财子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就资产端而言,信托在获取优质非标资源和通道业务方面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将面临大幅度下降。但信托在信托制度、非标投资管理经验和放贷资质方面仍具有优势,短期内不会对信托业造成巨大冲击。
3、本源业务将继续发展壮大
信托的本源就是受托服务,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投资组合的配置,从信托起源以及英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以服务客户为导向的信托将成为主流。在我国实践中,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通常是先确定信托投资项目后,再向合格投资者发行信托产品,未来新型的服务信托很可能是基于电子账户的发展和场景化金融的扩展,是电子版、低门槛的家族信托,更加有效地服务客户、服务实体、服务同业,降低服务的资金门槛。
慈善信托和家族信托是业内公认的本源业务,是信托业转型的重要阵地,是获得长期低成本资金的关键,也是信托业务部门的“自有资金”,扩宽了信托公司的业务方向。若是能上规模,将建立全新的资产配置业务模式,并且形成良性互动,为进一步对接高净值人士的理财、传承、保险和慈善创造信任基础、合作条件和合作流程。
4、财富管理将继续成为发展重点
相较于银行、证券公司有自己的网点,产品营销能力一直是信托公司的短板,销售能力不足影响了信托产品的募集速度,以前资金来源大多是同业资金,许多信托公司并未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2017年后半年,在严监管态势下,同业资金来源骤减,在市场和监管环境发展改变后,就非常被动。2018年多家信托公司都将财富中心建设作为转型的目标。未来,随着信托回归本源业务步伐的加快,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居民财富的累积,以家族信托为代表的财富管理类信托业务发展空间巨大,将会为信托行业带来稳定的利润增长点,并持续注入转型发展的创新动力。
5、转型的配套发展需要跟上
信托业的很多创新业务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究其原因,多是受信托公司自身体制、思维的局限,需要自上而下,从战略高度做出转变,也需要前后台一起努力,需要共识、坚持和投入。一流的服务应对应一流的流程,业务流程应跟得上行业和公司的发展的需要,对于新的业务,风控标准和业务流程要持续进行优化,专业能力、专业的团队和专业流程须持续深化发展。须转变原来作为持牌金融机构的卖方心态,站在服务客户的角度,梳理流程、改进标准,把服务客户的流程优化、智能化,将是打破原来信托生态、融入新的信托生态的重要基础支撑。
6、信托科技是重要风口
金融机构大多提供同质化的服务,金融业竞争必定是金融服务的竞争,谁的服务好、产品丰富、申赎方便,谁就在下一轮竞争中就抢占先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金融服务都集成在手机APP上,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建立基于电子信托账户的综合金融服务,是信托业转型的重要利器,也是消费金融、现金管理等业务开展的基础条件。
② 理财子公司投研岗怎么样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资管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备受关注。到目前为止,包括全部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在内,超过40家银行提出设立理财子公司的计划,所以理财子公司投研岗还是有就业前途的。
2019年开始,银行便成立了银行理财子公司,专门用来开发和管理银行理财产品,然后将银行现有的理财业务剥离到理财子公司,主要就是为了打破银行的刚性兑付。
在新的资产管理条例和新的财务管理条例的政策要求下,理财子公司承担着整顿和转变银行理财业务的重任,而保本型理财也已经不适用于现行的资产管理条例。
成立了子公司后需要了解的就是理财子公司与母行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理财业务过去作为总行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全行前中后台业务部门资源的整合,是典型的“买方部门”。
而公司化运营后,理财子公司与母行之间将会以更市场化的方式展开合作,逐步演化为“卖房部门”。
机构未立,人才先行。最近这一年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广撒英雄帖,这些以市场化方式选聘而来的人才,和原有银行资管部门划转过来的人员,一道构成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人才队伍。对于从母行迁徙至理财子公司的人员而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转型,所以子公司的压力也还是有的。
但是子公司的能力也还是可以体现到的。理财这类专业的资产管理业务交由专门的理财子公司来操盘,可以将理财业务更加规范化,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更加有利于理财业务的发展。
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那么理财子公司就是一个独立法人,以前只是银行的一个部门。那么之前在银行体系内,理财产品是不能投资股票市场的。
而现在的理财子公司,理财业务可以允许投资公募股票型基金,从而间接的投资股市,这也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渠道更加宽泛,替客户多元化理财的渠道也会越来越多样性。所以投研岗作为其中的一个岗位,在子公司发展前景好的情况下也还是能够发展好的。
③ 银行理财子公司销售规范出炉,你对理财产品了解多少
理财子公司产品销售征求意见稿终于出炉。
2020年12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
针对此前市场广泛讨论的“互联网机构能否代销理财子公司产品”的问题,《征求意见稿》暂时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据《财新》报道,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理财子公司现阶段只允许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公司品牌宣传,相关广告视频、图片中不得展示某只产品的详细情况,例如名称、投资范围、业绩比较基准等。
而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app内理财推荐主页对青银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投资期限、起投金额等要素均予以了详细展示。
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撰文指出,暂时对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比如券商,蚂蚁集团,理财通,京东金融等互联网平台,以导流的形式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合作都可能面临合规问题,具体代销仍然需要银行。
孙海波认为,《征求意见稿》现阶段允许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代理销售机构,保持了现有理财产品销售制度的连续性和平稳性。由于银行理财子公司属于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机构类型、产品属性、品牌声誉等处于起步培育阶段,区分辨识度需要逐步提升。现有销售机构范围总体延续了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成熟渠道模式,便于投资者识别。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根据银行理财产品的转型发展情况,适时将理财产品销售机构范围扩展至其他金融机构和专业机构。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销售机构范围方面,银行理财子公司尚未能够与公募基金站在同一起跑线,或在一定程度对短期内理财子公司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形成制约。
④ 银行资管子公司布局竞争激烈吗
在银行理财业务回归本源大背景下,银行理财增速下降趋势将延续。同时,商业银行资管子公司布局激战正酣,净值化转型步伐不断提速。专家及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任重道远,资管子公司在设立过程中存在与母行“分家”带来的各种挑战。未来商业银行需加强投资研究,提升资管业务核心竞争力。
作为中小型城商行,南京银行此前公告拟设立资管子公司。南京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张兰表示,希望能够成为第一批成立资管子公司的机构之一,借资管子公司以突破城商行地域限制,把理财业务推广到更多区域。
“成立资管子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跟母行‘分家’。”张兰称,未来如果各家资管机构的产品高度同质化,资管子公司独立出来之后是否还能获得母行的渠道支持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未来流动性管理方面对资管子公司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中国银行业协会报告显示,2017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和募集金额同比增速放缓至个位数,同业理财规模与占比较2017年年初“双降”。融360监测数据显示,今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11319款,环比减少778款,降幅为6.43%,较2017年6月减少3265款,降幅为22.39%。
华宝证券分析师杨宇表示,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处于等待资管新规各类细则落地的空窗期,老产品逐渐压缩,新产品推出缓慢,有的机构新业务甚至已基本停滞,理财规模正在缓慢下降。
融360分析师杨慧敏表示,在资管新规影响下,3个月以内期限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逐渐减少,3至12个月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逐渐上升。未来随着银行理财细则落地,预计该趋势还会更加明显。另外,尽管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明显增长,但总量依然偏少,银行理财净值化任重道远。
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一方面将迎来资管新规出台所带来的业务发展新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业务转型升级的新挑战。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银行理财的发展应着重提升投研能力。
“为适应资管新规要求,银行业财富管理应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潘光伟强调,一是加强投资研究,提升资管业务核心竞争力;二是细化分层,提升客户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三是需求为本,提升产品创新和研发定价能力;四是前瞻布局,推动资管业务专业化综合化发展;五是借助金融科技,积极推进跨界合作。
潘光伟表示,近年来,尽管理财规模高速增长,商业银行在投资方面的主动管理能力却没有跟上,距离精细化、专业化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造就一批精通国际业务规则、知晓客户、熟悉境内外资产配置的精英型财富管理师队伍。
在提升投研能力方面,中国银行业协会报告提出,银行资管应加强对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和行业发展的前瞻性预测,把握资产轮动机遇,结合经营实际提高大类资产的配置和组织能力。微观层面上,银行资管需进一步强化自身在固定收益和泛固定收益资产领域的优势,并在债券投资方面从目前持有到期为主的投资模式逐渐向交易型、策略型的投资模式转型。在此基础上,银行理财需要围绕固定收益市场未来增长的重点领域,包括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PPP等打造相应的投资能力。此外,银行理财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提升权益投资、委托投资和量化投资的投研能力迫在眉睫。
⑤ 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到底有多大
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到底有多大?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并不好说。
因为理财产品这个东西终归是有风险的,如果你要是找一些风险小的,那你的收益就低一些,如果你要是找一些收益大的,那么风险就大一些,这都是成正比例的,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就看你如何选择了,因为高风险也就意味着高回报,但是呢,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的本金受到很大损失的情况。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点关注,我将会和大家积极互动,积极讨论。
⑥ 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着哪些挑战
行业呈现出强者恒强、尾部偏弱的格局。具体来看,银行业的竞争状况表现为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及若干上市股份制银行盈利相对稳定、资本充足率较高、客户基础也较为优越,总体而言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而与之相对的未上市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在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以及客户基础等方面的表现相形见绌,抗风险能力较弱。
银行业未来利润或被侵蚀且不良承压较强。由于我国经济、金融周期并非完全吻合,金融风险如不良贷款风险的暴露较为滞后,外加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的临时性延期还本等政策安排,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达2.04%,不良贷款余额达2.61万亿元,同比增长21.1%,未来银行业可能会面临较大的不良贷款处置压力。其中,在贸易摩擦以及疫情等多因素的影响下,以轻资产、服务型为特征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逾期现象加剧,甚至有部分企业因经营难以为继而不得不选择将已办理的信用贷款断贷,银行面对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处置压力增大。同时,受疫情影响银行业零售贷款的风险可能会比对公业务提早暴露。
银行业存款市场压力同步上升。自2020年初疫情暴发以来,央行采取降准、降息以及再贷款等多项措施扩大货币供给,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企业融资成本大幅降低。而与此同时,2020年以来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持续走高,多家上市企业争相购买结构性存款产品,引起业内对于息差套利、高息揽储以及资金空转的担忧。从结构上看,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增加的规模与幅度均显著高于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反映了疫情下中小银行因存款揽储能力弱引致存款荒,而不得不发行结构性存款缓解负债端压力的困境。
部分银行面临客户流失和产品规模萎缩的局面。在当前负债端压力不减的前提下,借助结构性存款来扩张规模的扩表方式,不仅与监管初衷相悖,而且在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有可能长期持续的背景下,高息揽储将持续压缩银行利差空间,影响盈利能力。加之监管新规对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金融资产分类、反洗钱工作、消费者权益保护、互联网贷款等管理日趋严厉,对银行业高质量盈利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不良资产损失一直是银行业的关注重点。此前欧洲及美国的银行已采取一些前瞻性措施,在贷款违约率以及信用卡逾期率并未产生较大波动的背景下依旧加大计提坏账准备的力度,并下调利润目标,
⑦ 我国银行理财投资能力有待提升吗
自2004年我国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以来,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依托渠道优势获得迅猛发展。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截至2017年末,我国银行业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达29.54万亿元。
在业内看来,设立资管子公司将为银行理财业务的独立运作提供平台,一方面使得资管业务和传统业务之间实现风险有效隔离,另一方面,也将促使银行发力资管业务,在产品设计、风控、投研管理等方面更加专业化,资管业务的投资模式也将由被动投资管理向主动投资管理转变。与此同时,客户结构多元化趋势也要求银行理财业务更积极转型。从理财客户来看,投资者分层化趋势正日益显现。在资管产品配置上,也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特点和客户个体的不同投资目标,设置差异化、定制化策略方案。
⑧ 银行理财子公司出现,你还会储蓄吗为什么
理财子公司的设立,无疑对社会有好处,对于银行来说更可以使银行业务与理财业务各自回归本源,从而有效厘清责任,隔离风险,最终实现金融秩序的稳定。母公司可以对子公司实施行政管理,以及资源调配等,但是子公司仍然属于一个独立法人。
按照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自然也就与银行无关,道理就在此。综上所述,理财子公司的出现,究竟能否改变理财与储蓄格局,或改变投资者选项?不仅需要时间来证明,还需要看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强弱,以及抵抗风险能力的大小,这些都会影响投资偏好。
⑨ 现代商业银行面临哪些挑战
一、我国商业银行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所引起的社会资金分流,既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量,又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从总量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广大的居民和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他们纷纷从商业银行提取存款购买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保险等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因而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对于存款的吸收。据有关专家统计,1991年我国证券存量占金融资产的比例为3.6%,到2000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51%,10年之间增长了13.2倍;从证券投资基金来看,我国从1998年第一批5家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开始到2001年底,全国证券投资基金已有51只,基金总额已超过800亿元,而且基金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因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了潜在的严重的威胁。据中国建设银行在12个城市进行的开放型基金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有47%的机构和55%的个人表示愿意动用银行存款购买开放式基金。另外,随着人们风险意识和投资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保险公司尤其是投资类险种的出现(如分红保险)对商业银行存款的冲击也不容忽视。到2001年底,我国保险资金已达4000亿元。虽然从理论上说,这些投资中会有相当一部分最终以财政存款或企业存款的形式又回流到商业银行,但这其中总有一定的漏损。因此,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会引起商业银行现有存款的减少及存款增长速度的下降。从存款结构上看,投资者进行投资动用的是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且这些存款多为定期存款,而回流的往往是活期存款或短期存款,这就导致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下降,期限缩短,从而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2.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首先影响了银行的贷款总量。一方面,由于存款规模的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因而贷款规模相应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上升,通过银行间接融资的比重亦相应下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1995年我国直接融资(股票和企业债券)只有366亿元,占当年全部融资额(金融机构贷款新增额加直接融资合计11307亿元)的3.6%,到2000年直接融资额达到2176亿元,占当年全部融资额的27.9%,从发展的势头和趋势看,其所占比重会进一步扩大,因此,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贷款间接融资比重会进一步缩小(张喜军,2002)。其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的结构。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业绩好的企业纷纷到资本市场融资而不从银行或少从银行贷款,导致从银行贷款的大多是效益不太好的企业,进而造成商业银行贷款的客户结构发生变化,风险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筹集的主要是长期或永久性资金,因此,商业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比重增加,长期固定资产贷款比重下降,银行利息收益受到影响。
3.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形成了冲击。由于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业务的上述影响,传统的贷款收入减少,因而商业银行的利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