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攻略 >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理论基础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理论基础

发布时间:2023-03-22 20:56:50

① 银行的理财产品可以买吗有无风险

银行的理财产品可以买,有风险。 理财是个「风险承担」的过程,银行理财不承诺保本,而且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风险差别很大。银行理财中,除了普通的银行储蓄,也就是活期、定期存款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理财产品,包括银行各种风险等级的代销理财产品。投资就一定会有风险,只是风险大小不同而已。不论何种类型理财产品,在发行前,银行都会给它确定一个风险等级,按照风险由低到高划分为 R1、R2、R3、R4、R5,分别对应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和激进型投资者。
非保本理财虽有可能出现本金损失,但到最后都能拿到合适的收益和本金安全。风险程度(由高到低)可分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保本保证收益型。如果要买保本保收益的,只有定期和国债,其他的都有风险,大小不一而已,所以主要是看相应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书和产品说明书,里面有相应的理财投资方向,主要看投资方向。
拓展资料:
1、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2、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2》显示,近八成银行家对理财产品业务发展持支持态度。同时,理财产品市场高速发展背后的风险也引起关注。50.9%的银行家认为理财产品形成的大量表外资产,可能会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稳定性带来影响。一般根据预期收益的类型,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固定收益产品、浮动收益产品两类。另外按照投资方式与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购类产品、银信合作品、QDII产品、结构型产品等。

② 银行理财产品的核心要素

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开发、设计和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式上,银行只接受客户的委托管理资金,投资的预期年化收益和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的方式承担。(个人客户的最低限额一般为5万元人民币或5000美元外币或等值外币。) 基本概念 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将“个人理财业务”定义为“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理财规划、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根据管理和运作模式的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笼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指的是综合理财服务。 按照标准解释,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基于对潜在目标客户的分析和研究,针对特定目标客户开发、设计和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在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式上,银行只接受客户的委托管理资金,投资的预期年化收益和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的方式承担。 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将“个人理财业务”定义为“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理财规划、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根据管理和运作模式的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笼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指的是综合理财服务。 按照标准解释,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基于对潜在目标客户的分析和研究,针对特定目标客户开发、设计和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在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式上,银行只接受客户的委托管理资金,投资的预期年化收益和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的方式承担。 内在的特性 银行理财产品有以下组成部分。 1.发行人 也就是理财产品的销售者,一般是开发理财产品的金融机构。投资者一般应关注发行人的R&D和投资管理的实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产品比较靠谱。此外,一些投资渠道是有资格限制的,小的金融机构可能没有资格参与这些投资,从而限制了发行人的投资方向,最终影响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所以有实力的机构的信用更可靠。 2.订户 也就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有些理财产品不是面向所有大众,而是面向定向认购群体。 3.限期 任何理财产品发行的时候,都会有时间限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多期限较短,但也有外资银行购买了期限在5-6年的理财产品。因此,投资者应明确自身资金的充裕程度和投资期间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需求,以免造成不便。 投资者在投资长期理财产品时,还需要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对预期年化利率等指标做出大致判断,避免预期年化利率波动带来的流动性损失或困难。 4.价格和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价格是金融产品的核心要素。筹资者销售金融产品是为了获得与产品价格相当的收益,投资者的投资金额正好等于他所购买的金融产品的价格。 对于理财产品,价格是相关的认购、管理等费用和投资的机会成本(可能是利息的预期年化收益,也可能是其他投资的预期年化收益)。 投资者投资该产品的目的是获得等于或高于价格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年化预期收益率表示产品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占投资金额的百分比。是投资管理期结束后,按照产品原条款计算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 5.风险 在有效的金融市场中,风险和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总是相等的。只有承担相应的风险,才能获得相应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在实践中,金融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或者总是有效的。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市场上可能存在低风险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和高风险低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可能。因此,投资者应该详细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结构,以便进行判断和评估,看是否与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相匹配。 6.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资产的流动性,与预期年化收益率是矛盾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把利息定义为“流动性的价格”。 在同等条件下,流动性越好,预期年化收益率越低,投资者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7.理财产品中嵌套的其他权利。 金融产品,尤其是一些结构性金融产品,往往嵌入了期权等金融衍生品。比如投资者可以提前赎回,这是一种权利(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银行的提前终止权是有利于银行的条款。 所以投资者要充分挖掘银行理财产品中的信息,充分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权利。

③ 银行理财及分类你知道多少

家庭群里,你的表弟在跟大舅妈交流炒股的心得;同学群里,老同学在问你买的什么健康险靠谱吗;聚会的时候,吃吃喝喝也免不了要交流交流黄金的表现;朋友圈里,新来的同事在转发关于信用卡管理现金的十个秘诀;新发的半年奖到手,你在考虑到底买什么基金;隔了一段时间你才知道,某个高中同学投P2P踩了雷在这个时代,似乎已经没有人会拒绝理财的话题了。就算再不关心理财,在出国旅游前后总是会关注一下汇率,问问换汇的事;或者电梯里聊几句房价,也能充当人际交流的润滑剂。
甚至于各家的老人们,现在也不满足于定期存款和买金条买国债,而是兴致勃勃地在线下理财经理的引导下,去购买更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自从那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横空出世之后,很多人都已经接受理财是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工作几年有点小积蓄,对于传说中的理财跃跃欲试又无从下手的你是不是正在为怎么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发愁呢!恭喜你,来对地方啦!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而不殆”。今天就跟着来了解一下银行理财产品及分类吧!
什么是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是金融投资产品,在流动性、风险、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交易方式等方面与银行传统的储蓄业务有着较大的区别。按照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简单来说就是把钱交给银行承担一定风险获取相对于活期定期高一点的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常见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1、按币种不同:分为人民币和外币理财产品。
2、按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类型不同:分为保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和非保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产品。保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最低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的理财产品。
非保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的理财产品。
3、按投资方向不同: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资本市场型、挂钩型及QDII型产品。
债券型理财产品,债券型产品是早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惟一的品种。是指银行将资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一般投资于央行票据和企业短期融资券。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机会。
信托型本币理财产品主要是投资于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产品,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受益权信托的产品。如一家银行曾经过一只银行、信托、担保公司三方合作的理财产品。产品所募集资金投资于一家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系列证券投资信托计划的优先受益档,该信托计划的主要投资标的为以成分股为主的股票池、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等。与市场上各类理财产品最大不同点在于,该产品在提供100%本金保障的基础上,可使投资者获得的预期年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此外,根据信托计划的实际运作情况,投资人还可获得额外的浮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挂钩型本币理财产品,也称为结构性产品,其本金用于传统债券投资,而产品最终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与相关市场或产品的表现挂钩。有的产品与预期年化利率区间挂钩,有的与美元或者其他可自由兑换货币汇率挂钩,有的与商品价格主要是以国际商品价格挂钩,还有的与股票指数挂钩。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要,这类产品大多同时通过一定的掉期期权,设计成保本产品,特别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强,对金融市场判断力比较强的消费者。
QDII型本币理财产品,简单说即是客户将手中的人民币资金委托给被监管部门认证的商业银行,由银行将人民币资金兑换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资,到期后将美元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及本金结汇成人民币后分配给客户的理财产品。
4、按产品到期日不同:分为有固定到期日和无固定到期日理财产品。
虽然银行理财都会预期最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但不可否认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的实现存在着不确定性。同时,不同产品有不同的投资方向,不同的金融市场也决定了产品本身风险的大小。所以,投资者在选择一款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对其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再作出自己的判断。

④ 什么是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定义:

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在理财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界定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我们一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

(4)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理论基础扩展阅读:

理财产品不同于存款,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安全性方面:

存款时存款人将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银行,银行为存款人出具存折、借记卡、存单等作为存款凭证。存款本金和利息受法律保护。

理财产品是银行销售给合格投资人的金融产品,本金和收益安全由理财产品的类型决定:

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由银行保证理财产品到期后获得银行与投资者约定的本金和收益,但该类产品均嵌入了银行的一个期权,即投资人不能提前赎回,而银行可以提前终止合同。

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由银行保证理财产品到期后本金不受损失,但不保证收益不受损失。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银行既不保证理财产品到期后本金不受损失,也不保证收益不受损失。

二是流动性方面:

根据法律法规,存款可以提前支取。

在到期日或者开放日前,银行理财产品不能提前赎回。

三是收益性方面:

储蓄存款的利率是事先确定的。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不能事先确定的,具有不确定性。理财产品在销售时标示的收益率只能是“预期收益率”,可能与最终实现的收益率存在差异。

四是期限方面:

储蓄存款除活期存款外,均具有严格的期限。

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非常丰富和灵活,银行甚至可以为大客户量身定制理财产品。

五是办理手续方面:

存款人到银行存款,无需评估是否合格。

投资人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要按照规定测评是否符合购买该款理财产品的要求,即是否为合格投资人,并且须签署相关投资协议。

⑤ 什么是银行理财产品

就是银行发行的一种理财产品,比平时的收益会高一点点,但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门槛都是挺高的

⑥ 什么是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针对个人客户的最低门槛一般是5万元人民币或外币5千美元或等值外币。)
基本概念
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界定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一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
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标准的解释,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界定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一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
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标准的解释,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构成要素
银行理财产品有以下构成要素。
1.发行者
也就是理财产品的卖家,一般就是开发理财产品的金融机构。投资人一般应该注意发行者的研发、投资管理的实力。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更加可靠一些。另外,一些投资渠道是有资格限制的,小的金融机构可能没有资格参与这些投资,这样就对发行者造成了投资方向的限制,最终会影响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因此,实力雄厚的机构的信用更加可靠。
2.认购者
也就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人。有些理财产品并不是面向所有公众的,而是为有针对性的认购群体。
3.期限
任何理财产品发行之时都会规定一个期限。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期限都比较短,但是也有外资银行了期限为5~6年的理财产品。所以投资人应该明确自己资金的充裕程度以及投资期内可能的流动性需求,以避免由此引起的不便。
当投资长期理财产品时,投资人还需要关注宏观经济趋势,对预期年化利率等指标有一个大体的判断,避免预期年化利率等波动造成损失或者资金流动性困难。
4.价格和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价格是金融产品的核心要素。筹资者出售金融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相当于产品价格的收入,投资人的投资额正好等于其购入的金融产品的价格。
对理财产品而言,其价格就是相关的认购、管理等费用以及该笔投资的机会成本(可能是利息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或其他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投资人投资于该产品的目的就是获得等于或高于该价格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表示的是该产品给投资人带来的收入占投资额的百分比。它是在投资管理期结束之后,按照该产品的原定条款计算所得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
5.风险
在有效的金融市场上,风险和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永远是对等的,只有承担了相应的风险才有可能获得相应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在实际运行中,金融市场并不是总有效或者说不是时刻有效的。
由于有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市场上就可能存在低风险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高风险低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可能。所以投资人应该详细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结构状况,从而对其做出判断和评估,看其是否与所得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相匹配。
6.流动性
流动性指的是资产的变现能力,它与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是一对矛盾,这也就是有些经济学家将利息定义为“流动性的价格”的原因。
在同等条件下,流动性越好,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越低,所以投资人需在二者之间作出权衡。
7.理财产品中嵌套的其他权利
理财产品,尤其是一些结构性理财产品中,常常嵌入了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例如:投资人可提前赎回条款,可提前赎回是一项权利(尽管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银行的可提前终止的权力则是有利于银行的条款。
所以,投资人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应该充分发掘其中的信息,并充分利用这方面的权利。

⑦ 银行理财产品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过程背后体现了多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运作流程上看,银行理财产品首先是设计产品的开发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伴随或者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理财资金的融资对象或者投资对象的调查和研究、项目论证、与有关关系方的协调沟通和合作协议的达成等大量工作。

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涉及的关系人很多,并非只有理财客户。银行设计理财产品,首先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其次才是考虑客户的利益,在这两者之外,其实很多情况下还有第三方的巨大商业利益,例如融资类理财产品,都是为理财产品投资者之外的其他企业或者机构融资的,这些获得融资的机构,其利益的存在其实也是银行理财产品运作的目的。

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表面上看好像与这些机构关系不大,其实并非如此。对这些机构及其相关方的财务状况调查等业务,其实也是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部分,但是从理财产品角度看,虽然不能说这些第三方与理财产品没有关系,但是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体现买卖双方即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⑧ 什么是银行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

其收益计算方式为:假定理财本金为 10 万元人民币,投资于该产品的参考年化净收益率为 5.4%,实际理财期为62 天,则投资者的收益= 100000×5.4%×62/360=930元。

(8)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理论基础扩展阅读:

理财类型

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及QDII型。

1、债券型

投资于货币市场中,投资的产品一般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机会。

2、信托型

投资于有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产品,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受益权信托的产品。

3、挂钩型

产品最终收益率与相关市场或产品的表现挂钩,如与汇率挂钩、与利率挂钩、与国际黄金价格挂钩、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与道·琼斯指数及与港股挂钩等。

4、QDII型

所谓QDII,即合格的境内投资机构代客境外理财,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

QDII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简单说,即是客户将手中的人民币资金委托给合格商业银行,由合格商业银行将人民币资金兑换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资,到期后将美元收益及本金结汇成人民币后分配给客户的理财产品。

⑨ 银行理财产品的优点

有利于忽悠更多的人。

一、引言
银行业务创新从本质上说属于金融创新的范畴,但迄今为止对金融创新尚无统一的解释,大多根据熊彼特的观点衍生而来。熊彼特在他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它包括五种情形:(1)新产品的出现;(2)新生产方法或技术的采用;(3)新市场的开拓;(4)新原材料供应来源的发现;(5)新企业管理方法或组织形式的推行。由此大致可以推衍出金融创新的三个主要层次: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本文所要论述的银行业务创新主要是指金融业务创新这一微观层次,它包括金融工具和服务品种的创新,被视为金融创新的核心。
银行业务创新能力在国外银行业的管理体系中已成为其核心竞争能力的突出表现,而我国的银行业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致使银行活力不足,更谈不上业务的创新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行业逐步开始了商业化、企业化的进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化,业务创新可以说是一条银行发展和壮大的必由之路。本文试从商业银行如何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开展业务创新和更好地发挥银行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角度进行阐述。
二、银行业务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宏观基础-金融深化论
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两部》著作中,系统地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国的金融体制与该国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府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让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机制自由运行的前提下,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能充分有效地将社会闲置资金转化为生产性投资,并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金流向高收益部门和地区,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不断发展,通过国民收入的增加又会刺激金融的扩张,由此形成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便是金融深化。
衡量金融深化的尺度主要有:第一,存量指标。比如金融资产的种类和存量,金融资产存量与收入之比,金融资产存量与有形财富(真实财富)存量之比等等。这些绝对指标或相对指标的上升就意味着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第二,流量指标。金融流量易于表现金融深化的特征,例如,对国外储蓄要求的降低,资本外流的减少,金融职能和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场外非法金融交易活动的减少,有组织的金融市场的发展等等。第三,金融资产的价格。这是金融深化与否最明显的表现,即利率的升降,从而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能正确地反映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或者说,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以及各种利率结构的合理性。第四,汇率指标。官方汇率与黑市汇率差距的缩小程度即意味着金融深化的程度。
金融深化理论的主要政策主张有:(1)推进货币深化,即通过运用更多的货币政策工具,刺激实际货币需求的增加来实现货币深化。(2)推进金融体制深化。在货币深化的基础上,改革金融体制的落后低效率状况,打破银行业间的垄断,提高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并且消除人为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分割和干预,让各个金融机构在竞争中逐步发挥专业分工优势。而且还应逐步增加各种金融资产的种类,扩展金融工具的期限结构。(3)在推进金融深化的同时要进行财税改革和外贸改革,否则将会阻碍、破坏金融深化。
这些政策主张,其基本点是想通过利率自由化来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由此可见金融深化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消除金融抑制与放松金融管制的过程,这必将极大地促进创新的发展。金融深化表现为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取消利率与汇率管制、允许多层次多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竞争。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市场会得到发展,市场工具的创新有了发展空间,而利率、汇率管制的取消会导致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加之金融体系竞争性的加强,形成了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进行创新的内部和外部压力,银行业务创新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反过来会加深金融深化的程度。金融业务和市场的创新将直接提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分配资金的效率,有效地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使整个金融体制效率更高,最终促进金融相关系数的稳步提高。而这正是金融深化的目的。
这样就形成了“金融深化---创新---再深化---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并且贯穿于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过程。
我国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金融抑制,如汇率、价格等的双轨制、利率非自由化等。银行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财政的附庸,没有遵循市场规律。自我国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价格已实现了主要由市场调节,汇率也取消了双轨制,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利率杠杆作用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在《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存、贷款利率上下限,进一步理顺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有价证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各类利率要反映期限、成本、风险的区别,保持合理利差;逐步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的市场利率体系。”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准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基础利率,资本市场利率围绕货币市场利率变动的利率。由此可见,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已经开始。在利率市场化即金融深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求作为经济活动中介者的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否则将无法适应新经济形势的要求,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这也正是我国商业银行要进行业务创新的深层次原因与制度背景。
(二)微观基础-市场细分与目标营销
现代战略营销的核心可以被描述为目标营销(STP营销)---即细分 (Segmenting)、 目标 (Targeting) 和定位 (Positioning),这种营销战略产生是因为顾客个性化的需求致使大规模营销变得愈来愈困难,大规模市场正经历着“细分华”。市场被分割成不同层次的目标细分市场,其特征是:具有不同风格的群体在不同的分销渠道中流通。面对特定的细分市场,目标营销便应运而生,共有3个步骤:第一步是市场细分,即按照购买者所需要的个别产品或营销组合,将一个市场分为若干不同的购买者群体的行为;第二步是目标市场的选定,即判断和选择要进入的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的行为;第三步是市场定位,即在目标市场顾客心中建立以产品特征为核心的心理阶梯的利益的行为。
我国金融市场正经历着“细分化”,银行必须转变营销观念开展业务创新以适应目标营销的要求。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目标营销正成为可能。以往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民收人的分配中以国家为主,个人只占很少的部分。因此相对而言个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较少。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民收入的分配开始向个人倾斜。个人所掌握的金融资产逐渐增多并且呈现出阶层化。这样就形成了人们对金融服务的多层次的需求,使得银行针对细分市场开展目标营销成为可能。
其次细分市场的确定,要求作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银行不能仅凭一项业务去同时满足多个不同偏好的市场的需求。例如利率水平较低的储蓄可以满足一般居民对所持金融资产保值的要求。但对于中高收人阶层来说他们可能更关注金融资产的增值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势必要求银行对其原有业务进行创新,以更好的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
如果说金融深化是银行业务创新的制度背景,那么目标营销的出现则是银行业务创新的现实基础,为其创新指明了方向。
三、当前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必要性
(一)加快业务创新是银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商业银行以“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为自身经营的原则,其中的“盈利性”
原则体现了商业银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公平竞争的手段、合法的经营、诚信的声誉、较少的投入来换取最佳的效益是商家的渴求目标。以确保自身的优势为基础,不断的拓展经营领域是所有商业化企业的经营之道。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的蓬勃发展,同业间竞争不断加剧。各家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竞相以优惠条件吸收存款,造成成本不断上升。与此同时,贷款业务发面由于客户企业的经营不善,加之以银行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银行效益下滑。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不断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加快业务创新是银行适应经济金融环境及市场需求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的整体环境发展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银行不断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加速资金在国民经济中的融通,推动社会整体效益的改善;另一方面要求银行在业务创新的同时注重风险的防范。二月四日,中国首部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法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此办法为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法规条件,降低了政策风险。随后,二月二十三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出台,对银行开展业务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新要求。�
国民经济的发展致使市场需求发生显著变化,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对投资的需求不断增加。突出的表现是新的社会阶层(所谓的中产阶级)的出现,该阶层的投资理财需求强烈,但苦于国内银行产品的缺乏和国外银行业务的限制,致使大量闲置资金流入炒卖房地产的行列,造成了局部经济发展的失衡。这就要求国内银行在业务产品创新方面不断适应市场主流需求的变化。
(三)加快业务创新是国内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和与国际银行接轨的需要
我国已成为WTO的正是成员,根据有关协议,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开办外汇业务,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这些表明入世后,国内银行业面临着严峻考验。外资银行历史长,规模大,拥有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各方面的优势。国内银行业从竞争一开始就有着先天不足。虽然拥有网点分布广泛、机构众多以及客户情感偏好等方面的优势,但外资机构在竞争中必然会避开这些弱项,以在华经营的外资企业为突破口逐步扩大到三资企业、进出口业务等方面。而且外资银行一般也不会在传统业务上与国内银行业相竞争,而会将重点放在中间业务、高增值业务上。这些客户与业务正是国内银行业手中为数不多的高质量客户与潜在的利润增长点。如果失去他们,国内银行业的发展前景堪忧。迫于压力,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加强国际竞争力,缩短与国外同业的差距,以其在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制约因素
(一)固有观念与创新概念的冲突
过去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下,银行长时期扮演政府的会计和出纳的角色,“铁帐、铁制度、铁算盘”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成为经济生活
中的行为规则。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国内商业银行仍未完全摆脱原有的经营方式和思维方式,业务经营与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市场调查和详尽的分析报告。面对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生活活动和由此而生的复杂的信用关系,不能及时的做出恰当的反映,将使银行错失许多创新的机遇,从而制约银行整体的发展。
(二)银行现有战略管理的制约
我国的银行在以往的战略管理中遵循一下原则:①在经营发展目标的选择上,国内银行长期重视数量扩张;②在经营发展方式上,长期重视人力、物力、财力的高投入;③在经营发展战略上,较长时间偏重于外延型扩张、铺点增大。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即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不能再忽视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和多样化问题;不能再忽视金融产品开发、质量和效益,以及经营效率的提高。
(三)缺乏业务创新的真正动力
业务创新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商业银行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银行必然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开拓新业务领域,积极挖掘市场潜在需求,同时积极寻求转移和规避风险的方式方法,以此控制成本,增加利润。如果银行丧失此动力,则金融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现今银行缺乏创新动力的原因有内外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对银行经营的不同程度的干预和政府作为银行最后担保人的实质,使得银行缺乏真正的盈利动机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高度垄断性,致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上没有紧迫感或对创新风险的规避态度,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只是从国外直接拿来产品,缺乏真正的本土化创新。在以上的原因中,商业银行自身的问题是业务创新动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四)业务创新的人才储备不足
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对整个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外,它在刺激金融创新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与金融业务创新之间的桥梁就是人才。没有跟踪世界金融技术潮流的开发人才,银行的业务创新只能是空谈。银行创新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包括金融工程专业方向的研究人员,而且还要包括市场营销专业方向的市场调研专家,因为产品开发出来能否被市场所接受要靠市场研究人员通过广泛的调研才能得出结果,理论上可行的金融产品在现实的需求面前未必就适合。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准确的市场信息是金融业务创新的根基。金融开发人才要不断吸收储备,而市场调研专家储备是未来银行人才战略应加以完善之处。
五、加快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对策
(一)业务创新的指导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如上所述,人才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源泉。在人才的储备上应采取引进、改造和拓展相结合的原则。引进人才是指从国外的银行业聘请优秀从业者;改造是指从现有的研究队伍中选拔优秀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脱产培训;拓展是指银行与相关高等学府建立广泛的联系,为学者的基础型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分享其科研成果,同时也有助于改造的实施。
2、风险规避原则
银行业务的创新必然要面对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必须采取风险规避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针对政策风险,产品的开发要满足各项金融法规的要求,同时“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的观点同样可以运用;针对市场风险,银行需要不断完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将市场风险降到最低;针对操作风险,银行要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和对员工的作业监督。
(二)业务创新的实施对策
1、以客户创新为基础
银行业务正从批发时代进入零售时代,客户是现代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现代经济中客户与银行之间不再是原来那种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客户更多的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而不是通过银行。这种情况要求银行在进行业务创新时要以客户创新为基础,以满足客户的需要而不是银行自身的需要作为银行业务创新的标准,努力成为客户的关系银行。客户创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原有客户群的细分和发掘新的潜在客户。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客户的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旧有业务可能已不适应客户新的要求。据此银行可以根据新的不同需要对原有的客户进行细分,以细分客户群的特征作为银行业务创新的基础,开发出适合客户分类和不同客户特点的产品,吸引客户。另一方面应行的客户创新是对潜在的重点客户的挖掘。一般而言银行80%的利润来自20%的重点顾客。虽然潜在重点客户在现阶段金融服务需求量不大,但它具有良好的成长前景,代表了未来巨大的金融需求,也决定了未来银行发展的潜力和赢利的多少。因此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时要注重培养这些潜在客户,分析其金融需求特点,量身定做金融产品,确保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银行业务创新应当以客户创新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否则不仅会使银行丧失一些优良客户,还会使银行丧失继续发展的动力。
2、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和西部大开发确定银行业务创新的主战场。
国有企业改革和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重头戏,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在此过程中的股份制改造、企业上市、并购、资产和债务重组等一系列改革都将产生对金融服务新的需求。而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今后长期坚持的一项经济战略。我国西部资源优势明显,但严重缺乏资金,因此西部大开发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会是巨大的。故而,我国银行业在进行业务创新时应以这个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进行,研究市场特点与需求偏向,进行业务创新,如针对国企改革推出企业股份制改造咨询、上市策划、资产证券化和针对西部大开发中资金缺乏的局面推出区域投资基金等一系列新型金融服务。这样我国银行业的业务创新才会更加有生机和活力,得到更快的发展,有利促进经济发展。
3、以中间业务创新为重点。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代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它具有风险小、利润高的特点,是将来银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利率的连续7次下调,存贷利差逐渐缩小,居民投资意识增强,储蓄资金逐步分流,商业银行要靠传统资产的负债业务维持利润困难重重。而目前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开展得仍然较少。因此现阶段应重点进行中间业务创新,培养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创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规范管理传统的中间业务,使之满足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对多种金融服务功能的需求,同时又能控制住风险,如开展贷款抵押物评估业务,对减少银行风险,提高资产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积极开拓新的中间业务,实现商业银行功能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最终实现金融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和金融渗透功能的日益加强,可以借鉴和吸收国外经验,实现项目融资、财务顾问、投资咨询、基金托管等投资银行业务。
六、结束语
金融体系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商业银行又是该体系的核心,对宏观经济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未来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国内的商业银行必须占有主导地位,而主导地位的取得不仅要靠外部政策环境的完善,更重要的是银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创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正是业务的不断创新。所以说,加快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将成为未来银行业自身壮大的核心工作。

参考资料:
[1]麦金农[美].经济发展中的资本与货币. 上海三联书店,1999.
[2]生柳荣.当代金融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
[3]景学咸.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科特勒[美].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金大建.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萧灼基.1999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余永定.中国入世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谢卫.改革增长商业银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9]林建华.论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金融研究,1999(12):43-45.
[10]刘岩方.聂永忠.周朝阳.试论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略.金融论坛, 2002(1).

⑩ 什么是银行理财产品求解答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我们一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
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一般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我们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

阅读全文

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理论基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招商把佣金吞了 浏览:121
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效应 浏览:522
中欧新动力混合持仓 浏览:645
中国期货部总监 浏览:778
查询美元兑人民币的实时汇率 浏览:689
外汇如何每天稳定盈利50点 浏览:769
上海东方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浏览:318
融资股权变更计算 浏览:500
金蝶期末调汇汇率 浏览:515
华泰证券怎么用手机交易记录 浏览:559
军工基金理财 浏览:277
长城金融成都分公司 浏览:252
上市公司在澳门有金融公司 浏览:103
怎么关闭佣金宝的理财 浏览:22
南瑞股票大跌 浏览:518
腾讯理财余额宝能买两种基金吗 浏览:280
母婴市场上市公司 浏览:624
融资租赁中内含利率怎么算 浏览:826
当代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浏览:450
万达贷交易密码到上线 浏览: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