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加强股权融资力度

加强股权融资力度

发布时间:2023-08-23 04:21:23

⑴ “三支箭”改善地产融资环境

“元旦假期来我们这儿咨询特惠活动的人明显增多,看房的人络绎不绝,现在我们楼盘只剩下几套低楼层的了。”北京市西三环某售楼处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感受到地产预期修复的不仅是售楼人员。“从整个行业来看,政策面逐步向好,而且力度、广度全面超出预期。”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近日在万科临时股东大会上如是说。

“第三支箭”持续加力正在开启房地产市场信心修复之路。自证监会2022年11月宣布恢复上市房企再融资至今,已有30余家涉房企业发布再融资或重组公告。市场人士认为,2023年支持房企股权融资将进入实质发行阶段,“助阵”行业修复。

股权融资队伍扩容

伴随房企股权融资政策持续优化,首单百亿级再融资日前花落保利发展。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保利发展披露了2023年定增预案,125亿元的募资额成为房企股权融资政策优化以来,募集资金规模最大的涉房再融资。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拟投入广州保利领秀海等14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拟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改善自身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利息支出压力,从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增强公司应对未来市场变化的能力,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保利发展表示。

自股权融资“第三支箭”启动以来,房企再融资、重组队伍快速扩容。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保利发展在内,已有福星股份、大名城、新湖中宝、华夏幸福等房企披露再融资计划。

房企资产重组案例也相继亮相。格力地产2022年12月8日审议通过并正式披露了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向珠海市国资委、城建集团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珠海免税100%股权。此外,陆家嘴、招商蛇口等上市房企也发布了拟重组公告。

“通过此类收购,有助于扩充核心资产。尤其是在有配套资金募集的情况下,此类收购的难度会明显降低。”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多项政策助力

房企再融资、重组队伍的快速扩容离不开政策助力。证监会近期在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强调,要落实好已出台的房企股权融资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允许房地产和建筑等密切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实施涉房重组。

在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看来,“借壳”上市为没有能力定增的上市房企提供了重组及改善资产负债表的机会。“对于拥有优质土储资源的非上市企业,可以借机将地产部分分剥上市,有利于盘活优质资产,增强母公司资产规模;对于上市但目前处于出险阶段的房企,则有望获得优质资产的注入,还可借助优质房企的加持重新获得融资能力,起到盘活存量风险资产的作用。”刘水说。

公募REITs政策利好也正成为商业地产转型升级的“助推器”。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日前透露,研究推动REITs试点范围拓展到市场化的长租房及商业不动产等领域。

这一表述意味着商业地产公募REITs的落地又向前推进一步。“目前我国商业性房地产存量空置率较高,鼓励REITs投资商业性房地产市场有助于促进商业性房地产市场的恢复。”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钱军表示。

融资环境将实质性改善

业内人士预期,2023年房企整体融资环境将得到实质性改善。“地产融资‘三支箭’将继续发挥作用,A股股权再融资在2023年将进入实质发行阶段。”中信证券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产业首席分析师陈聪认为。中信建投证券指出,伴随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持续加码,房企信用风险将在2023年逐步缓释。海通证券发表研报判断,后续将出台更多稳定企业主体政策,帮助企业有序降低债务和资金压力。

房企资产负债表料得到修复。“2023年,市场有望通过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改善房企资产负债表。”刘水认为,一是加大支持投资者参与优质房企的股权认购力度;二是重组并购进程将加速,通过优质资产注入和风险资产的出清,达到优化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三是通过发行REITs等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持有型资产出表,做到资产负债表瘦身。

随着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改善,机构人士认为,2023年房地产市场将逐渐探底回稳。在政策推动下,房地产业将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或是“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未来政策将在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及“租购同权”方面进一步发力。

⑵ 政策接续发力 推动房地产转型发展

《中国证券报》近日刊发文章《政策接续发力 推动房地产转型发展》。文章称,11月29日,地产股掀起涨停潮,并带动其他行业板块走强。这既是市场对房地产融资政策优化调整的直接回应,也是市场预期改善、信心增强的直观反映。此前,证监会宣布调整优化五项股权融资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事关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期从“第一支箭”银行信贷支持,到“第二支箭”债券融资帮扶,再到“第三支箭”股权融资重启,接续发力、层层递进,形成立体式的金融支持“组合拳”,将加快行业风险缓释,推动行业转型发展,更快稳定房地产市场,从而更好稳定经济大盘。

防范化解风险

房地产既扮演着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也是一头潜在的“灰犀牛”。业内专家解释,由于房地产链条长、融资规模大、与金融联系紧密,牵扯面广,其金融风险的发生容易扩散蔓延。五项股权融资支持措施出台的重要意义之一,正是改善房企权益融资,缓释房地产领域风险。

五项措施中,“两个恢复”——“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尤其受到关注。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在恢复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再融资的同时,证监会明确了募集资金可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这有利于改善房企现金流,缓解流动性紧张状况,防止房地产风险蔓延升级。

“资金链持续紧绷的民营房企迎来了‘喘息期’。”亿翰智库报告认为,监管部门明确募集资金不仅可用于“保交楼”,还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将有助于房地产风险从蔓延扩散逐步转向收敛缓释。

在业内人士看来,调整完善房企境外上市政策等举措,也会起到纾解房企流动性困境、化解行业风险的积极作用。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说,恢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H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支持房企更好利用境外市场资源,有助于房企开展多渠道融资,多措并举缓解短期流动性紧张,避免行业和个体风险扩大。

“证监会出台支持房地产股权融资的五项措施,对整个产业具有重大意义。相信包括股权融资在内的各类融资支持力度加大,将有力推动房企解决资金问题,加快风险出清,给行业以关键的‘喘息’机会,积蓄能量走出困境。”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说。

盘活存量资产

除了防范化解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盘活存量也被视为此次股权融资支持措施的一大看点。业内人士分析,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不仅可改善房企资产负债表,也有助于推动行业转型发展,促进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鼓励优质房企依托符合条件的仓储物流、产业园区等资产发行基础设施REITs,不仅有助于房企更早收回投资,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鼓励引导房地产开发商转型的作用。

“发行REITs可在不增加负债的同时,达成项目开发和退出的闭环,促进形成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运营、盘活’新模式。”田利辉认为,通过发展REITs市场和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来盘活房地产存量资产,探索房地产发展新路径既可行也有必要。

李宇嘉认为,推动保租房REITs常态化发行,努力打造REITs市场的“保租房板块”,或意味着后续在REITs发行条件方面会有政策创新和优化。田利辉认为,未来保租房REITs市场建设将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

在盘活存量资产方面,证监会提出,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中信建投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竺劲表示,该项政策可为住宅和商业地产引入新资金,盘活房企存量经营性不动产,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支持行业健康发展

综合业内人士观点,系列股权融资支持政策的出台将有力改善房地产融资环境、提升行业发展质量,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方面,房企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融资环境或迎来重大转变。张波分析,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房企现金流压力将进一步得到缓解,促进房地产市场恢复平稳健康发展。中金公司研究部不动产与空间服务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宇认为,房企特别是优质房企将有望在经营性现金流恢复、债务融资性现金流改善、权益融资现金流补充的情况下实现资产负债表改善,步入风险缓释与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本轮政策启动实施后,房地产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提高行业发展质量。田利辉指出,房地产并购重组恢复之后,部分资产质量尚可的财务受困企业可能成为潜在的收并购对象,而那些资不抵债、管理混乱的小型房企将被加速出清。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既是房地产行业自身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期盼,也是稳定经济金融大局的要求。张宇表示,短期看,系列政策“组合拳”打出之后,有助于扭转房地产市场过快下行风险,并稳定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大盘的支撑作用;中长期看,有利于构建多层次的房地产融资体系,促进房地产行业与企业新发展模式的形成。(完)

⑶ 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是利好还是利空

都有可能。首先是从那个角度看,投资者、整个市场、上市公司、交易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就算是对投资者,还要看公司融资是拿来干什么?干的事今后的收益是什么情况?如果是个很有利可图的事,那融资很可能是个利好。
还有就是看融资的条件。
上面说的都是直接向投资者进行股权融资,如果企业是通过银行贷款、发债融资那又是另外的事。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⑷ 中小企业如何增强融资能力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是一种国内现象,也是一种国际现象。部分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存续期不稳定,信用水平较低,管理制度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引起的;另一方面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过度审慎经营,即使对部分业绩优良,有创新技术的企业存仍在信用歧视,以及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与市场制度不完善。在当前金融危机的阴霾下,整体经济形势下滑导致外需不振,内需疲软,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经受了严峻考验。政府当局审时度势,制定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鼓励自主创新等。以上政策的实施,资本投入是关键。但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增强其自身的融资能力: 第一,居安思危,广挖洞,深积粮。在经济形势健康,自身经营状况稳健时期,在投资者可以接受的条件下,加强盈余公积,减少利润分配,不要把利润全部吃光。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单笔资金小、周转速度快、融资需求急。因此,若企业有充足的资金留存,对项目的资金需求或应对突发事件都有较大的弹性,可以灵活地度过资金需求困境。中小企业依靠内部融资,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稳健经营,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第二,创新贷款方式。银行贷款面临的主要是信用风险,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水平较低,缺少或缺乏不动产抵押物,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成为银行贷款的洼地。一方面,企业要规范公司治理,增强自身素质,给金融机构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利用股权、专利技术、无形资产、票据及其它动产进行质押或抵押贷款。另一方面,虽然政府出台了金融促发展的政策,大型商业银行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营业部,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可谓雷声大,雨点小,中小企业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政府可以仿照当年政策性银行的设立,从宏观全局的角度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由相关行业的专家及银行从业人员组成贷款审查小组,根据细分行业评估各贷款企业的风险水平,制定一套严格并有效的贷款审批体系。 第三,强化间接融资。间接融资可分为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经营稳健、业绩良好的企业实施股权融资不仅可以增强自身资本,而且通过监管机构的监管和市场的约束可以降低经营中的风险。企业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本来发展壮大,负债经营是企业经营的一个特点。只要企业的利润率大于借入贷款的利率支出,就可以发挥贷款的财务杠杆效应,增加股东的权益。当前沪深股市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540家,相对于整个中国的企业只是冰山一角,固然这些上市企业大多是优秀企业。我国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完善中小企业板市场的各项制度,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逐步形成各层次市场间有机联系的股票市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加大对上市公司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升市场效率,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加快建设股权交易市场,为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提供平台。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稳步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加快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工作。

⑸ 银保监会:简化相关程序 支持险资加大股权投资力度

1月29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文称,将简化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注册程序,支持保险机构加大股权投资力度。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了解,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工作部署,支持保险机构加大股权投资力度,提高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注册效率,即日起,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及其下属机构发起设立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资管协会)办理注册工作。
此举有利于提升注册效率,增加产品供给,拓展保险资金配置空间,更好服务保险主业发展;有利于支持保险机构加大股权投资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长期资本性资金,提升社会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比重;有利于切实推动保险机构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改革举措,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增强经济中长期发展韧性。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加强对保险资管协会的业务指导,强化对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的业务监管,确保两类产品注册有序、顺畅进行。
此前1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保监会鼓励保险公司使用保险资金,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

⑹ 我国上市公司为何偏好股权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股权融资成本低且风险小

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资的方式时,最先考虑的就是融资的成本。由于我国很多企业都处在成长发展期,可能无法承受债务融资的高成本和高风险,所以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尽管可能债务融资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但是相比不能偿债带来的风险,上市公司选择了更为保险的一种方式方法。相对应的,股权融资虽然也有自己的风险,比如会导致母公司的控制权下降等等,但是不必每年都分红的弹性规则还是被众多上市公司青睐。但是根据我国特有的国情,我国上司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实则是比债务融资成本高的,相关学者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的考量:

1.上市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少。在我国,不分配股利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分配股利也是以股票股利居多,现金股利很少,因此,股利支出并不会对我国上市公司形成太大的成本。

2.我国上市公司大都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一直处于控股地位,形成“一枝独秀”的股权结构,所以传统上认为的股权融资控制权削弱成本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几乎为0。

3.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价格偏高。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价格普遍高于股票自身的实际价值,股票的市盈率(P/E)维持在高水平,因此公司通过股票融资能获得更多的可用资金,进而降低了融资成本。

我们再来讨论债务融资,一方面债务人对债务的融资有诸多使用用途的限制,使融资方在公司诸多发展方面都会显得蹑手蹑脚,银行对于贷款的很多限制性条款,让企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一旦融资方没有及时偿还借款,比如周期性的经济不景气等原因,银行出于利己的角度,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债权保全,企业将会面临破产的风险。而股权融资使得公司拥有一笔永不到期的自由支配的资金,股权融资的这种“软约束”特征实际上也降低了资金成本。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股票种类过多,有内资股和外资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国家股、法人股和职工股,A股、B股、H股和N股等;第二,股权高度集中。公司的股权基本上由前三大股东控制,控制权达到40%以上,大股东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故而融资决策显然由大股东操纵。由于股票发行造成的高溢价会提高公司的净资产,所以被大股东所偏好,而债务融资造成的经营性约束会给他们的经营带来压力,这也导致了大股东对债务融资的厌恶态度。

(三)内部人控制严重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内部人控制”,公司的管理层实际上控制着公司,而股东的权力受到削弱甚至被架空。我国上市公司大都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一股独大”,由于所有者缺位和代理链过长,国有股难以有效的行使股东权利。同时,我国的股市波动性比较大且通常不符合情理,实质上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股权融资的投资方大多也是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不会对公司的实质性经营提出建议,而只是选择用脚投票,即一旦被投资企业不符合自身的利益考量,就会选择抛出股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的决策很多时候是由管理层一手决定的,企业的决策丧失了所有权人的监督,管理层的目标难免会与公司利益相悖,即会出现代理人问题。由此会导致公司可支配的现金流减少,损害管理层的在职消费利益等,而且债务融资会加强债权人对管理层的监督,一旦公司不能偿还到期利息并最终导致破产时,管理层的利益将会消失殆尽,所以管理层在本质上是厌恶债务融资的。相比之下,股权融资则赋予管理层更多自由支配现金的权利。

(四)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不发达

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下,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来优化资本结构,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融资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状态。股票市场门槛低且进出自由化程度高,政府监管不到位,上市公司信息的公开性和真实性也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决策者可以通过内部消息赚取超额收益。与此同时,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缓慢,企业债券的发行相当严格,审批程序复杂,加上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尚未完善,政府对商业银行利率的干预性强,商业银行对长期借贷十分谨慎,公司为了筹集长期资金,就不得不求助于股权融资了。

拓展资料: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同时使总股本增加的融资方式。

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

⑺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哪些不一样

1、 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会议回顾,2016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挑战,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会议强调,2017年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同时,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没有提具体的GDP目标,意味着政府已经不再简单追求经济增长,从稳增长更多转向改革和调结构。各项政策以“稳”为主,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在政策托底的同时,坚持供给侧改革为主、需求侧适度扩大为辅。17年来看,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以及调控房地产,金融防风险,供需两方面结合,可能会出现类“滞胀”格局,经济增速平稳或略走弱,但工业品为代表的通胀水平上升。
2、 财政政策:积极有效,并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去杠杆方面,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要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等,降低企业杠杆率。
——其中 “控制总杠杆率”、“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降低企业杠杆率”,从社会结构来看,居民加杠杆受限,而企业在去杠杆周期,因此,整体来看,政府或将小幅提升杠杆,延续2016年“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的说法,预计2017年我国赤字率或小幅提升(赤字率可能从3%提高到3%-4%),具体的力度有待两会确认,对应的国债与新增地方债额度将有所增加。与此同时,我们认为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有利于增加经济活力,尤其是在目前全社会资本回报率较低的情况下。不过,个人税费改革在此并未提及,有待推进。
此外,会议还提出,“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抓紧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方案”。12月16日,财政部也在其官网上发布《国务院关于实行中央对地方增值税定额返还的通知》,表明“以2015年为基数实行定额返还,对增值税增长或下降地区不再实行返还或扣减,返还基数右财政部核定”。
3、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但不意味农产品通胀
会议指出,今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部分行业供求关系、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还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到农业供给侧改革,市场认为明年农产品价格可能也会出现像今年煤炭钢铁那样的爆发式行情。我们认为这可能曲解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本意。农业供给侧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去化农业产能,而是要理顺价格和供需关系,包括收储制度的改革。今年已经推行了玉米等收储制度改革,补贴农民而不是补贴玉米价格,今年玉米价格尽管有所上涨,但主要是减产导致的,而不是改革导致的。本质上农产品价格仍是看供需关系。明年政府可能继续鼓励农民减少玉米种植,增加土豆和大豆种植。农作物结构有所调整。但育种能力的提高,使得目前新种子会提高每亩单产,比如美豆今年单产就明显提高。此外,农村土地的集约化,从小农户种植转向大农户机械化种植也会提高种植效率。因此,农业供给侧改革并不等同于农产品通胀。目前在农产品中,除了油脂和白糖基本面相对支持价格上涨,其余的产品还看不到价格明显上涨的基础。
4、 货币政策重提流动性闸门,偏紧态度显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货币政策的定调是“稳健中性”。尽管仍是“稳健”,但含义可能已经发生了一定变化。这次提到“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从历史上来看,当货币政策提到“闸门”或者“流动性闸门”都意味着货币政策处于收紧的基调上,比如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2013年全年以及2014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都提到了“闸门”。
从目前经济环境来看,PPI近期有快速上升的压力,带动CPI也缓慢上升,而全球的通胀水平和通胀预期也在上升,加上今年房地产过热,货币政策在年内其实已经针对通胀风险悄然收紧,包括近期流动性偏紧推动整体市场利率大幅上升。不过,目前央行尚未对基准利率进行调整。如果明年美联储持续加息,如果加息次数达到2-3次甚至更多,那么在美元走强以及人民币汇率压力增强的情况下,国内央行可能也会考虑适度提高基准利率。但前提是经济仍保持相对平稳发展。
不过目前国内经济基本面更类似于“滞胀”格局,上中游工业品价格上涨带来通胀压力,但下游的终端需求可能在房地产调控以及居民杠杆放缓的情况下逐步放缓。这可能对下游企业构成不利。因此货币当局在“滞胀”局面下更艰难平衡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可能处于边走边看的状态。
对于流动性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如果外汇占款的流出一直使用逆回购和MLF进行对冲,那么可能会存在机构可质押券不够以及LCR指标分子缩水导致融出资金意愿减弱等问题,货币市场流动性偏紧的格局即使在央行不提升基准利率的情况下可能都会处于紧平衡状态。我们的市场调查中,投资者也普遍认为明年7天回购利率平均水平处于2.5%-3.0%区间,高于今年2.0%-2.5%区间。而近期债券市场的剧烈调整已经较大程度反映了货币政策的收紧,明年利率水平不会再出现明显的上升,甚至可能会有一定幅度回落。

5、 房地产调控延续
中央经济工作会提提到: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这意味着明年仍会保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通过限购限贷以及房贷政策打压投机需求,支持刚性自住买房需求。
而就在2015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当时对房地产的基调仍是化解房地产库存,提到“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而2016年的房地产放松使得房地产快速上涨,导致目前又转变为进行调控,市场的起落很快。明年预计房地产销量有明显的放缓,房贷增量也相应下降,也会一定程度带动房地产投资回落。这是明年经济向下的风险点。
6、 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
会议提到,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会议并没有明确指出金融风险点是哪些。但指出是有“一批”。我们认为这些风险点可能包括今年政府很关注的金融杠杆风险、P2P、互联网金融风险、近期的保险举牌、房地产首付贷和土地拍卖融资等房地产违规融资、部分商品期货过度炒作等等。而近期资金面的收紧已经对金融杠杆以及债券杠杆进行了一定去化和调控。预计明年银行理财新规还会对过快发展的银行理财业务进行约束。预计明年整体金融杠杆都会有所放缓,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放缓以及货币增速放缓,这也会某种程度上制约金融资产泡沫。
2001-2016年财政货币政策基调
2001: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保持必要的投资拉动力度……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加强信贷管理,降低不良贷款比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002: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国债。要进一步用好国债资金。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着力提高使用效益。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重大项目的投入和建设。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3: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4: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一次转向稳健)
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
2005: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006: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要注意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要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
2007: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转向从紧)
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要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2008: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供应总量合理增长,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和改善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2009: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
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010: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转向稳健)。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下决心压缩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坚决防止借“十二五”时期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
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11: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012:“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13: 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
要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14: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2015:“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信贷结构,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2016: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阅读全文

与加强股权融资力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持仓市值不对 浏览:253
广州小龙虾融资 浏览:878
助学贷款逾期记录删除 浏览:40
老虎证券违法吗 浏览:914
金融公司查个人信用是否违规 浏览:465
st瑞徳股票 浏览:662
小小酒股票 浏览:708
嘉药堂股份 浏览:960
山东日照公积金贷款计算器 浏览:169
固定收益类信托业务 浏览:807
远东天津融资租赁 浏览:518
人民币和乌克兰格里汇率 浏览:111
合川兴农融资担保 浏览:918
成都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 浏览:488
绵阳的上市公司 浏览:903
19卢比等于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42
期货价格上涨原理 浏览:505
登封金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65
境外贷款条件 浏览:481
设计一款期货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