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需要融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请大家帮忙
这样的例子很多啊,像新浪\网易\网络\腾讯都有融资的经历,具体你可以上中国风险投资网和中国招商投资网论坛看看.
下面是车盟网的融资案例:
2001年本科毕业的成都小伙石磊,目前正走着和携程创始人沈南鹏相同的人生道路,他创立了目前国内最大互联网汽车服务平台-----车盟,在两轮融资中拿到了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风投,并且计划让车盟200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继承了斯坦福的创业传统
成都四中、清华、斯坦福,他在学生时代走出了一条让人羡慕的轨迹。2002年,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的石磊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这是一家比价购物网站Nexttag,我拥有100万美元的期权,但不是公司的核心”。
现在回过头看,石磊的选择与在斯坦福的求学经历有密切关系。区别于哈佛,MIT这些美国名校,斯坦福除了给他带来10美元/场的廉价高尔夫培训外,还授予他浓厚的创业传统。10多年来,石磊之前的斯坦福男孩-----杨致远、周云帆、茅道临,个个有一段传奇的创业经历。
一年后,他毅然放弃留在美国的机会,回到了上海。
效仿孙正义 1个月了解1个行业
回国后的一年多时间,石磊进过两家跨国企业,先后成为SAP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助理、波士顿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两家公司分别是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厂商之一和全球第二大咨询机构。
在波士顿咨询有限公司工作是他至今感觉受益最大的一段经历。“你知道我那个时候做了什么吗?用1个月时间了解1个行业,看了汽车、通讯、快消……”石磊仿效的是日本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当年,孙正义从美国留学回国,用了3年时间研究日本的各个行业市场。“孙正义写的行业分析有1米多厚,但我的效率比他高。”这得益于波士顿咨询有限公司的丰富资源,在这里,他可以接触到中国某一行业最顶尖的企业家和分析师,看到最全面的行业数据。
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中,有一类创富人以丁磊、江南春为代表,他们倾向于西方的管理和运作经验,依靠技术开创全新的领域。石磊就是这类人。
卖房创业 6个月拿到风投
2004年年底,他和同伴林振,各自卖掉了在上海价值150万元的房子,辞去年薪超过100万元的工作,用300万成立了车盟(中国)网络有限公司,采用“电话+鼠标”模式销售汽车保险。
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要能高能低,事事亲历亲为。”石磊回忆,他常常在一天上午和风险投资的高层会面,下午又要和业务员一起面对客户的电话问讯。幸运的是,公司得到了风险投资的青睐,一共只谈了5家风投,其中有3家最终投资。6个月后,300万的本钱刚烧到一半,第一笔风投就正式落定。去年,他又成功进行了第二轮融资。车盟前后一共获得上亿元的风投。
这当然不只靠运气。现在的风险投资人经历过网络泡沫的洗刷,没有人再会只为一本商业计划书买单。风投不只要模式,还要看到团队,看到实实在在运作健康的企业,而石磊正好满足了这些人的需求,这和他在波士顿咨询有限公司的工作经验息息相关,“我太熟悉风投了”。
人生伏笔或造就沈南鹏第二
今年4月初,石磊携车盟杀回成都市场,试图创下成都最年轻创富者的新纪录。去年,车盟在国内获得1200万美元的车险销售收入,并且在国内10多个城市布点,业务收入的增长超过了携程创业时的速度,这让石磊坚信,车盟能够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又一个携程。一旦车盟在2008年登陆纳斯达克的计划成功,石磊无疑将成为沈南鹏第二。
“在任何时期,你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会为成功埋下伏笔”,这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名言,也是石磊最深刻的创业体会。
创立购物网站Nexttag,让他熟悉了互联网的运营规律;在SAP公司工作,让他掌握了信息化管理企业的经验;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让他精通了资本运作和风险投资的门道,这一切,都为他日后的成功埋下伏笔。
② 原始会融资成功的案例有哪些
乐童音乐、乐创3D打印机、汉美、乐融融网,这是他们比较有名的案例,你可以去网上看看
③ 通过创业板融资成功而飞黄腾达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听听吗,哈
④ 投融界有人融资成功的案例吗信誉如何
有的啊,因为平台上是需要融资的人在上面找投资方,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可以在上面找项目投资,成功的案例也多。
⑤ 诚心请高人出谋划策:个人融资1000万的成功案例!
楼主的这个题目和内容有点矛盾
1.如果按你的说法,你已经想到了方法,只差融资,也就是说你需要的只是拉资金而已,拉资金有什么难?这年头只要你有好的想法,一堆民间游资,天使投资人手捏一堆钱等着投好项目呢。
2. 一个好的项目,永远确的都不应该是资金,你说你9成把握,那么剩下的1成呢?
3. 如果你的方案真是这么好,我的建议是,请你先自己检查一下,市场调查方案是否调查完毕,相关的行业数据是否准备好了,财物报表,企业5年的发展走势,目标客户人群的调查报告,商业计划的可行性的分析报告。 如果没有这些,我可以100%保证,没有人会投钱给你。 有了这些,也要看你的商业模式是否真的这么可行。
4. 我了解创业的激情,但是我认为赚钱只是一个驱动力而已,更不要单纯盲目相信自己的赚钱能力,你都没有任何案例可以证明你的赚钱能力,我是不会信,投资人更不会信。
5. 投资人投资:看你的人-》看项目也就是商业模式-》看财务预测
6. 天使投资人一天都要见几十个小项目,你要是没有充足准备,你是不可能拉到投资的。 所以别人怎么说他们可以帮你拉到投资,你都别信。 因为你自己才是最清楚你的项目是否能拉到投资的人。 如果你自己都没想明白,那么请想明白,再说。
7. 真正牛的创业,应该是空手套白狼,因为投资人投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的技术,不完全是你的团队。 所以换句话来说,好的投资项目,从来都不应该确资金。
本人的说法是有根有据,没做过创业的人,就别在这里瞎参和了。
最后看了下大伙的说法
确实1000万融资赚100万的利润。。基本没人会感兴趣
回报率才10%
要知道大企业的年回报率就是10%
小企业应该是15-25%
创新型企业的回报率至少高于40%,投资人才会感兴趣。
小天使投资人,不会投1000万寻求100万的回报率
风投不会投初创企业,投资额度少于千万美金的不会投。
你说你该怎么拉钱?
我手上一堆回报率40%以上的项目
自己投钱自己做了,你只有10-20%回报率的,谁会感兴趣?
⑥ 求项目融资的案例
澳大利亚恰那铁矿项目融资
一、项目背景
恰那铁矿位于澳大利亚的西澳州著名铁矿产区,是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与澳大利亚哈默斯铁矿公司的
合资项目。恰那铁矿1988年初开始动工建设,1990年初正式投产,是当时中国在海外最大的矿业投资项目,
也是自70年代初期以来澳大利亚最重要的铁矿项目开发,曾被誉为“开创了澳大利亚铁矿发展史上的新时
代”。
二、项目融资结构
1.恰那铁矿项目的投资结构
与大多数的资源性项目一样,恰那铁矿项目采用的也是一种非公司型合资结构。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
通过在澳大利亚的全资子公司在项目合资结构中持有40%的权益,哈默斯铁矿公司持有60%的权益。
三、融资结构简评
① 恰那铁矿的项目融资结构与本章8.1节中关于中信公司在波特兰铝厂的项目融资结构在概念上是一
样的。由于采用了有限追索的杠杆租赁结构,利用项目投资前期的税务亏损和投资减免等政府税务政策大
大地降低了项目的融资成本。特别是在恰那铁矿达到1000万吨生产能力之前,项目初期资本投入高,但是
可用于债务偿还的项目净现金流量较少,采用杠杆租赁模式的项目融资,可以充分发挥其吸收项目税务亏
损偿还债务的特点,减轻了对项目前期的现金流量的压力。这在采用其它形式的项目融资结构时是比较难
以实现的。
②杠杆租赁项目融资结构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税务结构的稳定性问题。 这里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内
容:首先,在杠杆租赁融资模式中的“股本参与者”所获得的收益是一种被称为“事先同意的税后收益”
(Agreed after Tax Return),这个收益大部分通过吸收项目融资结构中的税务亏损实现,不足的部分则需
要从项目的现金流量中以租赁费(或其它同类性质的形式)支付。因而,不难看出,项目融资结构中的税务
亏损越大,则需要由项目现金流量部分支付的比例也就越小,项目投资的综合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如果一
个国家的公司所得税率经常调整,可作为公司(或项目)税务扣减性质的支出项目经常变化,必然将影响到
杠杆租赁融资模式中“股本参与者”的收益比例构成,增加了在安排项目融资结构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
价的难度;其次,杠杆租赁融资模式由于具有大量吸收项目税务亏损的能力,已经引起了多数工业国家税
务机构的广泛注意。在今天,虽然没有一个国家明确地表示不允许采用杠杆租赁作为一种融资手段,但是
许多国家对其在项目融资中的应用增加了大量的限制性条件,增加了实际操作的难度。以澳大利亚为例,
恰那铁矿的项目融资已成为使用杠杆租赁模式为一个项目进行完整的融资安排的最后一个案例。自恰那铁
矿项目融资之后,澳大利亚税务机构明确表示不再批准完整项目的杠杆租赁融资,只允许对项目的设备以
及可移动设施部分进行杠杆租赁的融资安排。因此,无论是在任何地方安排杠杆租赁形式的项目融资,必
须在融资结构实际启动之前获得当地税务部门的书面批准。盲目采用这种融资方式将会给项目投资者带来
较大的融资风险。
⑦ 股权投资成功案例有哪些
案例1——无锡尚德
尚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制造和销售。尚德公司于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评为全球前十位太阳电池制造商,并在2005年进入前6位。2005年5月,尚德在全球资本市场进行了最后一轮私募,英联、高盛、龙科、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投资基金加盟,这些公司用8000万美元现金换得尚德公司7716万股权。2005年12月,在纽约交易所挂牌,开盘20.35美元。筹资4亿美元,市值达21.75亿美元,成为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民企。施正荣持6800万股,以13.838亿美元身价排名百富榜前五名。无锡尚德成功上市中,私募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
案例2——盛大网络
2003年3月盛大网络获得软银亚洲4000万美元注资,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业最大规模的私募融资,2004年5月13日,盛大网络成功登陆纳斯达克,2005年7月软银亚洲撤出盛大,兑现5.6亿美元,从4000万到5.6个亿,不到3年,投资收益高达1400%。
案例3——携程网
1999年10月,携程网吸引IDG第一笔投资,2000年3月吸引软银集团第二轮融资,2000年11月引来美国卡莱尔集团的第三笔投资,前后三次募资共计吸纳海外风险投资近1800万美元。2003年12月10日,成立仅仅4年多的创业型公司携程网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携程网也随即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二轮海外上市的一个成功典范。
案例4—— 阿里巴巴
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61422元!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团的B2B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挂牌。总市值超过200亿美元。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内部财富分配格局,阿里巴巴4900名员工持有B2B子公司4.435亿股。 2014年9月21日,阿里巴巴上市不仅造就了马云这个华人首富,还造就了几十位亿万富翁、上千位千万富翁、上万名百万富翁,这是一场真正的天下财富盛宴。阿里巴巴上市前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阿里巴巴集团于美国时间9月1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确定发行价为每股68美元,首日大幅上涨38.07%收于93.89美元,现股价102.94美元,股本仅为25.13亿美元,市值达到2586.90亿美元,收益率达百倍以上。相当于当年上市前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61422元。
案例5——腾讯当年
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4400元!
2004年6月16日,腾讯上市,造就了5位亿万富翁、7位千万富翁和几百位百万富翁。腾讯上市前公司注册资本6500万元人民币,2004年6月腾讯在香港挂牌上市,股票上市票面价值3.7港元发行;第二年,腾讯控股开始发力飙升,当年底,其股价便收于8.30港元附近,年涨幅达78.49%;到2009年时,腾讯控股以237%的年涨幅成功攀上了100港元大关,为香港股市所瞩目。
2012年2月,该股已站在了200港元之上,此后新高不断。2014年3月该股股价一举突破600港元大关,2014年5月将一股拆为五股,现单股股价为136港元,总市值达到1500多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上市前投资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4400元。
案例6——网络
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780元!
2005年8月5日,网络上市,当天创造了8位亿万富翁、50位千万富翁、240位百万富翁。网络上市前注册资本为4520万美元,2005年8月5日,网络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价从发行价27美元起步,一路飙升,开盘价66美元,收于122.54美元,上涨95.54美元。
首日股价涨幅更是达到353.85%,现股价为227.53美元,增长上百倍,网络现市值近8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上市前投资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780元。
案例7—— 格力电器
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651元!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1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当时总股本为7500万元,每股净资产为6.18元,如今股价达到41.19元,总市值达到1238.94亿。相当于当年上市总投资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651.92元。
案例8——贵州茅台
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095元!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8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每股发行价31.390元,上市首日开盘价34.51元,上市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8500万元,现今股价177.47元,总市值达到2026.7亿,相当于当年上市前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095.5元。
案例9——东阿阿胶
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416元!
1996年07月29日“东阿阿胶”A股股票在深圳挂牌上市,当时注册资本为6238万元,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5.28元,如今股票价格达到39.48,市值更是达到258.08亿元。相当于上市前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416元。
案例10——海尔电器
当年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367元!
青岛海尔于1993年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每股实际发行价为7.38元,而今股票价格为20.13元,青岛海尔上市前注册资本1.5亿,现今市值为550.93亿元。相当于当年上市2 前投资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367元。
⑧ 求一个金融改革下企业融资成功的案例
一个成功的融资案例
发布日期: 2005-1-25 点击数:134
通过一项长达四年的融资计划,汇丰投资银行为新世界集团融资逾十四亿美元
前不久,香港汇丰投资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企业财务董事兼中国事务主管许亮华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刚刚完成的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简称新世界中地)一项长达4年、累计逾14亿美元的融资项目作了详细介绍。
90年代以来,香港著名华商郑裕彤财团通过旗舰企业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大举进军内地的中低档房地产市场,并成为北京、武汉、天津和沈阳等城市的房地产战略发展商,为此,需要筹集庞大的资金进行投资。
1993年的高峰期后,许多城市的楼房尤其是高档楼房大量空置,使得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相当消极。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他们为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拓展内地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难度可想而知。
1995年11月,汇丰为新世界中国房主发展有限公司首次通过私募方式发行了5亿美元的股本。本次发行是香港历史上最大的私募发行,私人股本投资者占有了新世界房主43
%的股份,新世界发展则持有57%的股权。
第二次是为新世界中国金融有限公司发行的3.5亿美元强制可换股担保债券。在私募成功发行一年后,新世界中国希望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其在中国的房地产的投资活动。作为新世界发展的全资子公司,新世界中国公司的规模还太小,采用普通债券方式发行成本较高,如果上市又不具备三年业绩的条件。于是,汇丰主要针对上一次私募所未触及的可换股债券为债务投资者设计了可换股债券的发行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很大的结构性缺点:公司上市后,债券尚未到期就可以转为股票,在换股期间,可能会有大量股票突然涌入市场,这会给当时的股价造成压力,甚至影响初次公开发行的价格,因为投资者预计初次发行后股价不会立即上行。为此,汇丰设计的结构是,所有债券强制转换成股票,并在初次公开发行时作为发行规模的一部分,上市前必须决定是否换股,上市后就没有可换股债券了,这就给了投资者关于市场流通股数的确切信息;当然这也给发行增加了难度。这次发行是除日本外亚洲地区最大的可换债发行之一,汇丰承担了2.1亿美元的分销份额,却创造了8.6亿美元的总需求,发行后债券交易价格一直高于发行价格。
在公开流通债发行两年半以后,新世界中地准备在1999年到股票交易所上市,发行规模为5.68亿美元。这次发行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于,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房地产业有很多误解,对实际发生和酝酿中的变化知之甚少。如何改变投资者的不良印象就成了决定发行成败的关键。为了让股本投资者能够更好了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汇丰集团属下的汇丰证券于1999年5月6-7日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举办了中国住房改革研讨会;为配合全球发行,汇丰组织了两次独立的访问活动,活动事先都有详尽的研究报告作铺垫,活动横贯了亚、欧、北美三大洲;6-7月,汇丰又组织了大规模的全球路演,访问了三大洲的11个城市。为一次发行举行三次全球规模的推介活动,这是非常罕见的做法,经过这三次声势浩大的活动,终于完成了对投资者的"教育"工作。
在此次发行过程中,可换股债券的换股程序是个关键环节。债券持有者的换股方式有三种:在初次公开发行中认购最大数量的股票,或是将债券折算成股票出售获得现金收入,或是只认购最大债券股的一部分,其余债券则兑现。经过路演,结果相当令人振奋:来自股本投资者的需求为7.83亿美元,来自债券持有者的需求为1.43亿美元,总需求达9.26
亿美元。至此,由汇丰一手策划的为新世界中地总额超过14亿美元的这个融资故事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不知道是否是你想要的那种,答题辛苦,帮忙点下【采纳回答】,谢谢!!
⑨ 请大家帮找二个成功融资的案例
一个成功的融资案例
发布日期: 2005-1-25 点击数:134
通过一项长达四年的融资计划,汇丰投资银行为新世界集团融资逾十四亿美元
前不久,香港汇丰投资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企业财务董事兼中国事务主管许亮华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刚刚完成的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简称新世界中地)一项长达4年、累计逾14亿美元的融资项目作了详细介绍。
90年代以来,香港著名华商郑裕彤财团通过旗舰企业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大举进军内地的中低档房地产市场,并成为北京、武汉、天津和沈阳等城市的房地产战略发展商,为此,需要筹集庞大的资金进行投资。
1993年的高峰期后,许多城市的楼房尤其是高档楼房大量空置,使得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相当消极。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他们为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拓展内地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难度可想而知。
1995年11月,汇丰为新世界中国房主发展有限公司首次通过私募方式发行了5亿美元的股本。本次发行是香港历史上最大的私募发行,私人股本投资者占有了新世界房主43
%的股份,新世界发展则持有57%的股权。
第二次是为新世界中国金融有限公司发行的3.5亿美元强制可换股担保债券。在私募成功发行一年后,新世界中国希望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其在中国的房地产的投资活动。作为新世界发展的全资子公司,新世界中国公司的规模还太小,采用普通债券方式发行成本较高,如果上市又不具备三年业绩的条件。于是,汇丰主要针对上一次私募所未触及的可换股债券为债务投资者设计了可换股债券的发行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很大的结构性缺点:公司上市后,债券尚未到期就可以转为股票,在换股期间,可能会有大量股票突然涌入市场,这会给当时的股价造成压力,甚至影响初次公开发行的价格,因为投资者预计初次发行后股价不会立即上行。为此,汇丰设计的结构是,所有债券强制转换成股票,并在初次公开发行时作为发行规模的一部分,上市前必须决定是否换股,上市后就没有可换股债券了,这就给了投资者关于市场流通股数的确切信息;当然这也给发行增加了难度。这次发行是除日本外亚洲地区最大的可换债发行之一,汇丰承担了2.1亿美元的分销份额,却创造了8.6亿美元的总需求,发行后债券交易价格一直高于发行价格。
在公开流通债发行两年半以后,新世界中地准备在1999年到股票交易所上市,发行规模为5.68亿美元。这次发行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于,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房地产业有很多误解,对实际发生和酝酿中的变化知之甚少。如何改变投资者的不良印象就成了决定发行成败的关键。为了让股本投资者能够更好了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汇丰集团属下的汇丰证券于1999年5月6-7日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举办了中国住房改革研讨会;为配合全球发行,汇丰组织了两次独立的访问活动,活动事先都有详尽的研究报告作铺垫,活动横贯了亚、欧、北美三大洲;6-7月,汇丰又组织了大规模的全球路演,访问了三大洲的11个城市。为一次发行举行三次全球规模的推介活动,这是非常罕见的做法,经过这三次声势浩大的活动,终于完成了对投资者的"教育"工作。
在此次发行过程中,可换股债券的换股程序是个关键环节。债券持有者的换股方式有三种:在初次公开发行中认购最大数量的股票,或是将债券折算成股票出售获得现金收入,或是只认购最大债券股的一部分,其余债券则兑现。经过路演,结果相当令人振奋:来自股本投资者的需求为7.83亿美元,来自债券持有者的需求为1.43亿美元,总需求达9.26
亿美元。至此,由汇丰一手策划的为新世界中地总额超过14亿美元的这个融资故事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