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上市国企境外融资

上市国企境外融资

发布时间:2023-12-17 08:04:36

⑴ 上市公司境外投资有哪些

境外投资,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以下称“投资主体”)直接或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以投入资产、权益或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获得境外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相关权益的投资活动。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1、 获得境外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权益;

2、 获得境外自然资源勘探、开发特许权等权益;

3、获得境外基础设施所有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

4、获得境外企业或资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

5、新建或改扩建境外固定资产;

6、新建境外企业或向既有境外企业增加投资;

7、新设或参股境外股权投资基金;

8、通过协议、信托等方式控制境外企业或资产。

⑵ 中国大陆企业近年来到国际证券市场上融资情况

所谓海外股权市场融资,就是指中国企业在境外的股权资本市场上,通过转售自己的股份来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办法;其转售的股份将可以在海外股权资本市场流通和交易。因此,海外股权市场融资,就是中国企业通过向海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出售自己一定比例的股份,来获得中国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的一种融资活动。它与发行B股, 海外筹集债务资金,吸引直接投资等有所不同。从融资方式上分,海外股权资本市场融资可以分为私募、公募两种。海外股权资本市场融资和其他利用外资的方式不一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中国企业利用海外庞大的国际金融资本,而且不必丧失自己的经营权和控制权,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融资方式。中国企业通过出让一定的股份,即能获得生产急需的资金,而且是以外币形式表示的,这对于支持中国企业的发展相当有利。 一、中国企业海外股权资本市场融资现状 现今中国企业海外股权资本市场融资,主要集中在香港和美国。自1993年6月29日,青岛啤酒首开在港直接上市的先河之后, 如今在香港和美国直接上市筹集股权资本的中国公司已达23家,其中香港21家,美国2家。1993年首批在港筹资的9家国企,共集资高达116亿元。 中国企业直接在海外集资共达43亿美元。但是,实际以种种渠道在海外筹集股权资本的中国企业远不止这个数,不少中国企业变相在海外筹集。海外股权资本筹集现在已成汹涌之势。中国证监会今年又批准22家国有企业去海外上市,在不久将来,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三家企业将在纽约证交所上市,长春一汽、天津制药等5家去新加坡上市。 这些企业都将是中国的大型企业,必将为中国企业的海外集资又添上重重的一笔。 其实中国公司出现在海外股权资本市场,并不是90年代的事。早在1984年,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联手组成新琼企业有限公司,收购了当时的康力投资有限公司,就已经拉开了中国企业在海外买壳上市的先河。随后1996年,中国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了嘉华银行,成为第二个中国公司买壳上市的项目。 沈阳金杯, 也通过它在百慕大的控股公司Brillance公司,在美国集资。另外, 国外的企业也开始把他们的中国公司的资产在国外上市。 现在通过间接方式在海外集资的中国企业,大都集中在香港,并且已经形成了红筹股概念。在香港的红筹股,截至1994年底就达35家。 在香港直接上市国企一览 编号 名称 PE 1995 PE 1996预测 42 东北变电 6.5 12.5 168 青岛啤酒 27.4 26.6 187 北人印刷 7.9 7.2 300 昆明机床 17.5 13.4 317 广船国际 9.5 6.4 323 安徽马钢 200.4 1220.5 338 上海石化 8.0 7.4 350 经维纺织 6.7 6.4 368 吉林化工 8.6 7.9 1033 仪征化纤 8.1 7.8 1065 渤海化工 6.4 8.9 1072 东方电机 10.4 11.6 1108 洛阳玻璃 6.2 10.9 1122 庆铃汽车 33.4 19.2 1128 镇海炼化 11.0 9.3 1133 哈动力 13.0 15.2 1138 海兴轮船 43.9 — 1202 成都电缆 28.8 14.4

⑶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有几种

有两种:(一)内源融资在公司内部进行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二)外源融资上市公司外源融资又可分为向金融机构借款和发行公司债券的债权融资方式;配股及增发新股的股权方式;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半股权半债权的方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八条 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依照本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缴纳出资的有关规定执行。

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加注册资本发行新股时,股东认购新股,依照本法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缴纳股款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九条 公司合并或者分立,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公司解散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注销登记;设立新公司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设立登记。

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⑷ 国有企业融资要求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

第四条 (原则规定) 企业投融资决策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遵循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规范可行性研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投融资决策应当坚持审慎原则,充分预计投资风险。在可行性研究论证中对存在不确定因素的应作否定判断,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实施。

二、根据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支持配合监事会依法开展当期监督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及时向监事会报告涉及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动态,以及出资人关注事项等重要情况。

企业重要情况报告的范围、内容、报送形式和时限等,由企业与监事会协商确定。

第十二条 涉及企业战略规划、重大投融资、改制重组、产权转(受)让、薪酬分配、业绩考核、利润分配、主要领导人员出国等重要情况应当事前报告监事会。

(4)上市国企境外融资扩展阅读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项目要求)

企业选择投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国家、省、市的有关产业政策要求;

(二)符合市属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

(三)符合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要求;

(四)有利于突出主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投资规模应当与企业实际能力相适应;

(六)符合企业投资决策程序和相关管理制度。

第六条(产权代表义务)

企业国有产权代表是投融资决策的直接责任人,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其他相关管理规定的要求,提请企业进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在决策过程中,应当切实贯彻出资人意志,维护出资人权益,认真履行有关报批程序,按照市国资委的批复意见在企业决策程序中发表意见和行使表决权。

⑸ 国有企业国际融资的几种方式

企业获得资本(企业融资),不单纯是为企业发展聚集资金的问题,它实质上是一种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配置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使用是有偿的,其他资源只有经过与资金的交换才能投入生产。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内部融资,即将自己的储蓄(留存盈利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是外部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使之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部融资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部融资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外部融资又可分为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l、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资金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借助股票这一载体直接从资金盈余部门流向资金短缺部门,资金供给者作为所有者(股东)享有对企业控制权的融资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长期性。股权融资筹措的资金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

(2)不可逆性。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勿须还本,投资人欲收回本金,需借助于流通市场。

(3)无负担性。股权融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公司的经营需要而定。

2、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举债筹措资金,资金供给者作为债权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融资方式。相对于股权融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短期性。债务融资筹集的资金具有使用上的时间性,需到期偿还。

(2)可逆性。企业采用债务融资方式获取资金,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义务。

(3)负担性。企业采用债务融资方式获取资金,需支付债务利息,从而形成企业的固定负担。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部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使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因此它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企业内部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的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部融资仍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时,企业才能转向外部融资。

股权融资相对于债务融资来讲,因其风险大,资金成本也较高,同时还需承担一定的发行费用,看似成本较高。但企业融资的成本,不仅包括会计成本,还包括机会成本。相对于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是构成企业决策行为的主要依据。从我国的情况看,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所花费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

比如,现实中企业根据对未来市场变化的预期,制定了相应的产品开发计划,但其所需资金往往受贷款规模的限制,等到银行逐级申报增加贷款规模批下来以后,也许市场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使企业失去一次有利的投资机会。可见,我国银行贷款的“时滞”增加了企业融资的机会成本。同样债券融资的限制条件多,对企业来讲,同样加大了机会成本,也是其不利的一面。

企业外部融资究竟是以股权融资还是以债务融资为主,除了受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外,还受国家融资体制的制约。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对资金需求程度不同,所选用的融资体制也不相同。不同的融资体制规范着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制约着企业的融资形式和取向。

因此,对国有企业而言,不仅存在着国有资产,还存在着国有负债,国有负债即筹集和使用资金的成本也就构成了国企改革的成本。我国国企改革的成本包括四个方面:(1)离退休下岗人员安置。(2)医疗、教育及其他福利费用。(3)企业办社会的成本。(4)企业银行债务。其中银行债务构成了企业的显性负债。对于企业从财政获取的资金,企业要承担一部分隐性社会责任,即安置下岗、离退人员、养老金、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这部分隐性社会责任即构成了企业的隐性负债。

如何解决企业巨大银行债务包袱问题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重,资产负债率高。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资料,1990年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4%,91年至93年上升为60.5%、61.5%、71.l%,1994年为83.3%,96年平均为89%。解决企业银行债务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l、通过资本市场筹集一部分。资本市场作为长期资金交易的场所,一般包括长期存贷市场、长期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狭义上仅指以股票和债券为信用工具的直接融资市场。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一个扩容、增效、改革、规范的成长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筹集一部分。(l)用发行股票所筹资金归还一部分贷款。(2)将部分银行贷款转为债券

2、投资基金转换一部分。(1)创设转换银行与企业债务的国企重组资金。国企重组资金就是金融中介机构通过组建基金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基金股票(公司型基金)或受益凭证(契约型基金),把社会公众的分散资金有机汇集起来,其主要投资方向是向国企注入资本金。(2)建立产业金融联合组成一个联合投资公司,以国企资产作为担保物,由联合投资公司出面向商业银行借款,帮助国企摆脱困境。

3、债权变股权置换一部分。通过股份制改造,对那些关系国计民生,合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向专业银行贷款超过全部资产的50%,且所欠贷款30%为逾期、呆滞贷款的国有企业,可将其超过一定年限的部分贷款,转为银行对企业的投资,使债权变成股权。

4、呆帐准备核销一部分。

5、政府扶持补贴一部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贷改投。

(2)财政返还

(3)发行财政特种国债等

6、盘活存量一部分。(1)破。让无挽救价值的企业破产。(2)调。结合产业、产品结构来调整资产结构。(3)并。靠资产重组,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把优势企业扩张和劣势企业兼并结合起来,互利互惠,优势互补。(4)转。实行股份合作制,对部分中小企业的资产可以实行整体和部分拍卖,有偿转让,用其收入偿还银行贷款和注资其他国有企业。

以上几种方法中,利用资本市场是主要方式。

⑹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对我国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当前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伴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进行全球融资已是大势所趋。面对国内企业不断高涨的海外上市热情,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以社科院易宪容教授等人为代表的声援派和以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教授等人为代表的质疑派两种观点。大致说来,赞成者多是从微观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海外上市的利弊,而反对者多是从宏观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海外上市的利弊。可以肯定的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利弊并存,我们既不应一味的鼓励,也不应因噎废食,而应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把握并针对其弊端实施相应对策。
1.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优势分析
企业海外上市,对于引进海外金融资源,缓解企业融资瓶颈,弥补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中急需的巨额资金短缺,完善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 ,分担境内市场和企业成长中的风险,构建企业与世界市场联系的重要平台,通过资金、信息的双向流动,塑造更有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并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可能的缺憾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充分肯定海外上市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金融体系建设方面的积极效应的同时,我们也需看到海外融资的消极影响。虽然海外上市是企业市场选择的结果,但如此大规模的市场选择必然产生巨大的外部性和市场失灵问题,对我国的国家利益和未来发展战略造成巨大冲击。
(1)大量优质资源外流,加剧国内资本市场的边缘化
资本市场边缘化的实质就是失去对本土企业的融资、定价和风险分散等领域的主导地位。优质企业是资本市场的 “稳定器”和“价格风向标”,没有了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回报的优质企业,就难以吸引进行价值投资的优秀投资者,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以及价格的稳定性将大大降低,融资功能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功能将被削弱,从而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从长期看,大量优质企业的外流还将导致国内股市“劣币逐良币”,资本市场进一步空心化和边缘化的恶性循环。最近几年, 在香港上市的大型中资企业, 大多是境内具有优势且收益稳居高位的优质公司( 其中一些甚至是垄断性公司) , 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这类企业的大量海外上市, 直接意味着境内股市所接纳的企业只能是中低层次公司, 由此我国股市与海外股市的上市公司差距将长期难以缩小。加快股市发展是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如果没有优质的上市公司资源, 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和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大量优质上市资源外流,加剧了对国内股市的消极影响, 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会大受影响。同时,优质企业资源外流, 也会使不断增加的市场投资资金, 如社保资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面临投资对象缺乏的问题,使中国的投资银行以及整个证券业失去很多业务发展的机会。
(2)大批企业盲目上市,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大规模企业盲目海外上市带来了高额的上市成本,导致巨额的国有资产和国民财富的流失。第一,低市盈率上市策略导致本国资产价格低估与贱卖。2004 年,股票发行价格的平均市盈率, 在境内主板市场上为17.59 倍,中小板市场上为17.14 倍, 而海外上市的发行价格大多在10 倍左右。其中, 香港主板低于境内主板28.8%, 香港创业板低于国内中小板45%; 新加坡主板低于国内主板45.1%,新加坡创业板低于国内创业板57.5%。这实际上意味着, 按照中国内地股市的发行价格计算, 海外上市流失了 20%以上的价值。按照这些数据测算,1993—2005年通过海外上市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规模已高达600 亿美元,这就无怪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教授在“两会”上发出关于“大中型国企一窝蜂到海外上市,导致600 亿美元国有资产流失”的言论了。第二,企业分红导致高额利润外流。优质企业纷纷赴海外上市, 对内地投资者来说, 也是一种损失,内地优质企业海外上市为境外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而内地投资者则无法分享内地企业的高成长。据统计,在香港上市的100多家H股企业中, 公布2003年年度分红的就有62家, 分红比率高达50%以上。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03年,在内地超过1200家上市公司中,最近3年连续派发现金红利的只有244家。同样是中国内地企业,在海内和海外的市场贡献却有如此大的差异。由于大部分海外上市企业都是垄断性国有企业,在政府扶持和行业垄断的作用下,这些企业都享有高额的垄断利润。例如,2003 年中国移动的利润相当于全部国内上市公司的利润之和;2004年中石油的利润为1100亿元,相当于国内1312家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87%;境外上市市值最高的前10 家企业,净资产总计为10600亿元,净利润高达1460亿元,而国内上市相应的前10家企业,净资产总计为2700亿元,净利润仅为260 亿元;更有甚者,同时在国内、海外两个市场上市的中石化、联通居然同股不同权,海外投资者收益远大于国内投资者,严重损害了国内投资者的利益。这些绩优公司的海外上市将直接导致大量利润外流,企业的大部分增长收益由国外投资者分享,同时恶化国内上市企业的总体绩效。第三,为了维护海外上市的股价水平,一些行业(如移动通讯) 长期维持境内的高收费, 引致了国民财富的流失。另外,海外上市高昂的发行和持续监管费用以及海外战略投资者以较低的价格先期入股所获得股份溢价收入等都导致了我国国民财富的流失。
(3) 股权过度国际化,影响我国经济的控制权
股权是对企业资产的永久性所有权。在海外上市的带动下,一大批海外资金在我国境内寻找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和企业, 并常要求控股。因为目前进行海外上市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我国有关国计民生的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龙头企业(如金融企业、基础能源企业及其他支柱行业),这种现象大量发生,必将对我国经济未来的控制权发生严重影响。
以上主要讨论了企业海外上市对国家宏观环境的影响,而对企业自身来说,海外上市也存在着国际认同度不理想、价值长期被低估、流动性差、实际再融资能力有限等弊端。并且,在海外上市的公司遇到的法律风险与合规成本也在不断增大。特别是在美国市场,由于《萨班斯- 奥克斯利法》的影响,在美国已上市的中国企业面临着更为严苛的审查,并要付出高昂的合规成本。

阅读全文

与上市国企境外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市公司利润分配顺序 浏览:878
融资性金融资产可作为公司资产 浏览:446
山东金融息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浏览:922
八万澳元兑换人民币汇率 浏览:340
南京银行理财产品开放日 浏览:932
安徽盛泉金融公司招聘 浏览:386
保险公司银行理财产品 浏览:856
我国沪深交易所 浏览:959
负责投融资副总经理任职条件 浏览:649
中宠股份股票行情 浏览:18
融资贷款客户常问问题 浏览:618
中国社会融资结构 浏览:672
外汇抛物线战法 浏览:198
期货大豆一手几顿 浏览:815
期货铜每月均价 浏览:193
政府融资的几种方式 浏览:717
人民币汇率贬值对外币汇价影响 浏览:523
工地杠杆吊制作 浏览:617
非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浏览:449
俄罗斯玉石交易所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