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宁的常宁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紧紧围绕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坚持打基础、抓改革、创环境、促发展、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4.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8%,增幅在七县市中位列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5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06.08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95.27亿元,增长14.5%。一、二、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7.8%、38.2%、54%,分别拉动GDP增长0.8、3.8、5.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665元,增长8.4%。全社会用电量达为11.93亿千瓦时,增长1.5%;工业用电达9.3亿千瓦时,增长8.5%。
全市三次产业比为17.8:43.3:38.9。与上年相比,一、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4、1.6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4%,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7.7%,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较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城镇新增就业9271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040人、援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503人;购买公益性岗位1063个,“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率和纯农户家庭就业高校毕业生动态就业援助率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00人。
二、农 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1.9亿元,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24.2亿元,林业产值9.5亿元,牧业产值31.8亿元,渔业产值4.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亿元。坚持以粮食生产为重点。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1.97万亩,增长1.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0.88万亩,增长1.9%,粮食总产40.67万吨,增长3.5%,连续两年跻身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行列;出栏肉猪121.66万头,增长2%;出栏牛2.91万头,增长1.7%;出栏羊9.6万头,下降16.2%;出笼家禽1707.95万羽,增长3%;水产品产量3.18万吨,增长4%;蔬菜种植面积11.63千公顷,增长0.9%。“两油两叶”加快发展。新造油茶林4.6万亩,全市油茶林面积达81.4万亩。“常宁茶油”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央视《走遍中国》栏目进行专题报道。油菜种植40万亩,打造了宜潭、洋泉等万亩示范片。落实烤烟种植面积5.09万亩,收购烟叶8.6万担,连续三年评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优秀单位。新建高山有机茶基地3000亩,塔山山岚茶先后荣获省茶博会金奖和湘茶大赛金奖。扎实开展“三年绿化攻坚”行动,全年完成造林7.3万亩,造林工作连续三年评为省先进。
完成23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广济水库正在抓紧坝基工程和上坝公路施工。扎实推进“一流转五服务”,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率先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被评为全省农村土地仲裁和流转先进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484个,分别新增63个、83家;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星级休闲农庄8家,其中五星级1家;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与湖南农大开展校地合作,加强农业科技对接。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01.3亿元,增长8.4%,比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6%,增幅在七县市居第二位。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8.5%,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含集中区)增长9.5%。从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8.3%,重工业增长8.9%。从经济类型来看,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15.6%。规模工业的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长8.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7%。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家。
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07.72亿元,同比下降24.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具体情况如下表:
金铜项目是全市的“一号工程”,2013年以来市本级财政累计投入4.6亿元,完成1298.5亩建设用地的报批及土地平整,完成厂区和安置小区房屋拆迁534户,确保金铜项目核心工程按期开工,2015年内一期工程建成试产。依托金铜项目发展铜压延加工,成功跻身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连续三年可获省财政每年6000万元的专项扶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强力引进和推进有色化工企业入园,志辉冶化已投产,金翼粗铅、华兴冶化、宏兴化工、大宇锌业、一品新能源5个入园企业完成拆迁126户,平整土地521亩,全面启动厂房建设。水口山有色循环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现有有色冶炼、深加工和化工企业58家。宜阳工业园加快升级。天衡公司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实现全市上市公司零的突破。浙江北高峰碳酸钙、广州喜宝鞋业、温州富罗迷鞋业等企业先后入驻。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1.9亿元,增长1.25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4.78亿元,增长2.5%。新增质资建筑业企业3家,全市共有质资建筑业企业14家,其中,二级质资建筑业企业2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34.37亿元,增速虽有回落,但仍保持24%的高速增长,比衡阳市平均水平快1.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快4.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快8.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25.6%。国有投资81.5亿元,增长85.3%。全市制造业投资39亿元,增长10.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12.4亿元,增长97.8%。
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5.4亿元,下降5.4%。我市商品房销售依然处于下降态势。1-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9.44万平方米,下降44.7%。
年内新开工项目个数140个,增长16.7 %。开工建设重点项目80个(衡阳市重点项目39个),已累计完成投资185.56 亿元。茶常高速常宁段完成前期工作。省道214松柏至车田段改建完成路基工程,进行路面油化。三白、荫烟、富大、常板、田盐5条骨干县道完成大修。青市车站开工建设。土谷塘航电枢纽移民工程、松柏千吨级码头建设进展顺利。南门湖、宜水新城加快建设,歌剧院主体工程竣工。塔岭水厂扩建工程正式通水。衡阳至水口山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加快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松柏工业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启用。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9亿元,增长12.4%。从行业看,零售市场仍主导消费品市场。批发业5.18亿元,增长12.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零售业51.59亿元,增长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7%;住宿业0.47亿元,增长7.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餐饮业9.15亿元,增长17.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分地区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56亿元,增长12.7%,其中城区为48.79亿元,增长13.6%;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3亿元,增长10.9%。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3.36亿元,增长11.5%。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响类下降6.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7.9%,汽车类增长31.1%,日用品类增长28.3%,服装鞋帽针纺丝品类增长15.5%,化妆品类增长18.2%,书报杂志类下降0.4%,中西药品类增长4.2%。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市进出总额1100万美元,增长138.7%,提前超额完成年计划849万美元,其中:加工贸易185万美元,增长2118.3%;对外劳务及工程项目经济合作完成665万美元;境外投资500万美元;对外劳务输出504人。全市有业绩的外贸进出口企业10家,其中新增破零进出口企业3家;倍增进出口企业2家。引进项目65个,引进资金37.97亿元,其中:引进外资项目12个,引进外资7600万美元,增长16.9%;引进内资项目53个,引进资金33.41亿元,增长10.7%。
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9亿元,增长12%,接待游客156万人次,增长13%;年末全市共有等级旅游区(点)7个。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评为国家2A级景区。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72亿元,增长5.8%。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达到7.95万辆。完成货物周转量28.6亿吨公里,增长14.6%;完成客运周转量25.02亿人公里,增长12.9%。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按不变价计算)3.73亿元,增长6.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29亿元,增长4.1%;邮政业务总量0.44亿元,增长20.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47万户,下降2.1%。移动电话用户49.43万户,增长15.2%。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1.84万户,增长13.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4.11亿元,增长3.5%。增幅较上年下降12.7个百分点,低于衡阳市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79亿元,增长12.7%。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52亿元,下降21.7%;上划省级收入完成0.8亿元,增长1.3%。税收收入下降明显。全年累计完成税收收入9.02亿元,下降8.3%,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63%,较上年下降9.1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38.64亿元,增长14.5%;其中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和住房保障支出六大类支出大幅增长,分别增长3.3%、97.1%、-14.7%、8.8%、102.3%和40.6%。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5.8%,比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5.1亿元,增长14.2%。存款增量在衡阳市各县市中排名第四、增速排名第三。其中:单位存款27.07亿元,增长4%;个人存款144.5亿元,增长15.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27亿元,同比增长23.8%,贷款增量、增幅在衡阳市各县市中均位列第二。票据融资和中长期贷款增势强劲。全市短期贷款余额25.43亿元,同比下降3.9%;票据融资余额4.48亿元,同比增长570.22%;中长期贷款余额35.35亿元,同比增长38.1%。
全市保险保费收入2.93亿元,增长22.9%。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0.83亿元,增长25.5%;人身险收入2.1亿元,增长23.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65所。全市学校(包括公办、民办)共有在职教职工6972人,在校学生120989万人。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毕业生升学率为90%,其中小升初100%、初升高85%。高中阶段在校生15684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77.6%。全年中职招生人数达到1464人。2014年财政对教育投入达7亿元。全年再补充教师370名,其中本市招聘教师150名,到位特岗教师185名,安排免费师范生35名,缓解了教师队伍人员紧缺状况;教师管理更加规范,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师德师风明显好转。全市共完成118所合格学校(园)建设任务,完成7所乡镇公办幼儿园、23所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建立了校园综合管理群防群控体系,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2014年,全市高考实现了“考纪考风和教育质量”双丰收,高考上线人数取得新突破。本二以上上线人数达1318人同,较去年净增69人,其中600分以上人数净增34人。初三学业水平考试总平均分为571.36分(按实际参考人数计算),比去年高出6.15分;全市的直升率、合格率较去年均有所提升,合格率在衡阳市排名第三。
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57亿元,下降13.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3%。申报国家、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项,其中沿江锌业有限公司获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申请专利120件,增长10%,授权专利3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件。新建省级“12396”星火科技服务站点8个,为全市各农业专业户服务30余次;科技宣传活动3次;开展科技培训3期,培训3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600余份,科技人员进村入户73人次;开展多形式的地震科普宣传3次,继续完善地震应急预案。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登记在册的可移动文物7660 件。水口山铅锌矿冶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填补全省工业遗址“国保”单位空白。争取国家资金1500万元对庙前中田古民居进行维修。第三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五月乡情》、《山歌好比春江水》、《春江水暖》、《梦开始的地方》、《微笑不再》等作品在国家、省、市获奖。小歌剧《瑶寨情》再获湖南省中青年演员折子戏和新创小戏比赛一等奖。在首次全国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中,宜潭、新河两个文化站被评为一级站。全市共有22个乡镇都组建了广场文艺活动队伍,队伍达到158支,人数达到3122多人。全年市图书馆新办借书证485个(含少儿),读者流通人次65216人次,外借册次49683册次。2014年订报刊241种,新购图书11000余册,收集地方文献18种65册,读者满意率达95%。2014年,组织放映队26个,投入放映设备28台,在全市所有的乡镇行政村、社区、广场开展公益电影放映。共放映了免费公益电影8571场次,其中:长片8471场、科教短片3583场。
全市有电视台1个,广播电台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有线电视用户8.63万户,增长10.6%。
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64所,其中市直二级医疗机构3所,包括二级综合医院2所、中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1所、乡镇卫生院2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村级卫生室708个、民办门诊部43所、其他各类各种机构80所(包括分院、厂矿医务室等)。卫生技术人员369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07人,注册护士1104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总床位3246张。全市“五苗”全程接种率99.83%,流动人口“五苗”全程接种率91.36%;全市新增居民健康档案45812人,累计建档人数69.62万人,其中电子建档61万余人,老年人健康管理88982人,规范化管理68324人。2014年全市活产数8190人,住院分娩率99.9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4.40%。全市7岁以下和3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89.98%、84.97%。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产前筛查率分别为90.04%、80.93%、20.37%。全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71.315万元。全年共培训药剂、信息、护理等专业人员370人,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业务培训256人,举办3期乡村医生培训班,对全市778名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市中医院骨伤科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中医药管理局将“南詹正骨”作为中医特色绝技收集整理,向全省推广。
群众体育渐成格局,全年举办具有规范性、示范性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10余次。全市基本形成 “以全民健身中心为基点,公共体育设施为网点,农村为重点”的发展格局。财政出资200万元对体育馆进行翻修改造,改造完成后,场馆面积将增加100余平方米;在泉峰公园、西岭镇平安村等场所修建了全民健身路径;在76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部配备了乒乓球台,修建了篮球场。竞技体育成绩斐然,衡阳市青少年跳水锦标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衡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三名;省十二届运动会上,运动员詹妮获女子跆拳道冠军,雷静获女子摔跤铜牌;衡阳市气排球比赛获二等奖。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全年培训重点运动员有100人,目前在训人员有350人。体育产业再上新台阶。新增3个体彩专营店,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为909.43万元,增长117.4%。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速。全年共实施城建项目50多个,其中,年内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有13个,年内竣工项目30多个,共完成投资约3.49亿元,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投资额,都创造了近年来的新高。主支干道破损路面维修年内实施了三期,补修面积达12000平方米;完成新街横巷、市委大院及财政局道路油化、消防队侧边人行道改造等;泉峰东路改建完成雨污分流及道路工程并通车;常荫路降坡改造工程完成土石方工程。推进拓城建设开发。东一环路一期工程完成主干道及部分支路路基;衡桂高速连接线工程完成南三环绿化一期工程、将军西路及其安置地的道路路基建设;西一环南段完成清淤1万m3,土方回填7000 m3,石方回填3000 m3,西一环大桥完成8根桩基及附属围堰工程;北一环东段年内完成石方开挖10万m3、土方开挖20多万m3;北一环路西段完成雨污分流、路基建设及路面精加工;北一环宜水大桥完成桥面铺装。南门湖建设工程完成湖区挡土墙和二、三号桥建设以及文虎路、李虎路沥青铺装;宜水新城风光带防洪堤建设完成80%工程量。新建供气管网50多公里,燃气新立户6000多户,累计立户10000多户,燃气使用户7000余户,日均用气量达1万m3。城区供水管网年内新建及改造28.4公里;塔岭水厂提质扩建工程完成土建主体90%工程量及设备招标采购,农历年前可通水;松柏垃圾填埋场工程完成电力设施搬迁、场内清表及拆迁50%工作量;松柏污水处理厂、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两个污水治理项目已在12月先后通水试运行;市污水处理厂全年处理污水总量507.88万吨,减排任务落实到位;雨污分流改造完成泉峰东路、车站路等两条主干道。
全面完成省定减排任务,重金属污染明显减轻,湘江松柏断面水质不断好转,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7.6%,地表水质达标率为100%,城镇污水处理率76%,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96.9%。投入1.58亿元兴建了水口山危险固废无害化处置工程,一期工程去年8月已建成投入运行,可消化38万吨危险固废物,目前已处置危险废渣26860吨。实施松渔镉污染治理工程,对8万吨废渣进行了科学处置;加大重金属重度污染场地治理,对水口山重金属污染最重的500多亩土壤进行了深度处理。对曾家溪和康家溪底泥污染进行整治,加大了河道清淤力度。通过对水、气、渣等立体治理,全面提高了污染物去除率,消除了重金属流入湘江的隐患,降低了对水体的二次污染风险。在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建成运行的基础上,投入4000万元实施了二期工程。在水口山,投入9500万元兴建了工业污水处理厂,投入4200万元兴建了松柏生活污水处理厂。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也投入6000万元,兴建了重金属废水综合治理循环利用工程,这几个污水处理厂已如期建成运行,日处理污水5万吨,圆满通过了“国考”、“省考”。在城郊投入7500万元建设的仙岭垃圾填埋场已投入使用。在水口山投入8100万元新建垃圾填埋场和建筑垃圾临时填埋场,同时,近三年我市累计投入达5500万元,在各乡镇新建了简易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等设施,添置了垃圾清运车、洒水车等设备,有力夯实了污染防治的硬件基础。在所有水源地设置了保护标牌,基本实现小(二)型以上水库无化肥养鱼,关闭、搬迁湘江干流500米范围内规模养殖场93家,用一年时间圆满完成了省定两年完成的养殖场搬迁任务。
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0起。死亡10人,比去年增长11.1%;重伤10人,比去年下降84.4%。直接经济损失313.3万元,比去年下降6.6%。各项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以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41;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32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13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82.86万人,常住户数21.45万户。城镇化率47.4%。据市计生委统计,全市出生婴儿11923人,人口出生率为12.7‰,其中政策内出生859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72.1%,总性别比为111.6:100。死亡人口6261人,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6.04‰。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38元,增长9.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740元,增长12.3%。增幅分别居七县市第一、第二位,分别高于衡阳市平均水平0.5、0.8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支出1532元,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为13.2%,较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2.5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15个,在职参保人员2460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5%,征缴养老保险基金1669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1%,共为6715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023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802人,共征缴基金3.39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35%;完成了养老金“十年调”,人均月增发养老金177元,共为23433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779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万余人,享受待遇人数10.5万人,发放待遇6606.03万元。征缴2014年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2855.34万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参加养老保险2649人,其中483人参加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60023人,征缴基金1492.1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546个,参保人数54307人(其中农民工人数20626人),征缴基金1182万元,为890名工伤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115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058人,征缴基金7215万元,享受待遇人数24013人,统筹基金支出10750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9675人,征缴基金3563万元,享受待遇15905人次,待遇支出2695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1002人,征缴基金323万元,享受待遇人数193人,发放待遇295万元。新农合参合人数744509人,参合率99.86%。参合农民全年累计报销封顶线为12万元,全市实际住院补偿率(受益度)为62.63%,其中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受益度)为75.09%。继续推行参合五保户不设起付线。
全市共清退低保对象3342人,新增低保对象1611人。年末共有农村低保18930户、29611人、发放低保金7451.2万元,城市低保8425户、9054人、发放低保金2885.7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达120元/月/人、253元/月/人。继续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提高到2640元/年/人,集中供养提高到6480元/年/人,全年累计为6683名五保老人发放五保供养金1534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1100万元。全年为860名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87.6万元;启动了基本养老服务补贴,为3000余名符合补贴条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资金72万元,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53.4%。为569名孤儿发放生活补贴438万元,并跟每一个孤儿的监护人签好合同,确保发放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孤儿的教养上。
㈡ 洛阳市伊川县在中国的县级经济水平如何
伊川县目录[隐藏]
基本概况
繁荣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
2010年十大工业项目
灿烂文化
悠久历史
矿产资源
区位交通
行政区划
名优特产
网络发展
饮食文化
新区建设十大新区开发项目
基本概况
繁荣经济 产业集聚区建设
2010年十大工业项目
灿烂文化
悠久历史
矿产资源
区位交通
行政区划
名优特产
网络发展饮食文化新区建设
十大新区开发项目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伊川位于河南省西部,是理想的成就事业的热土。她容天下之物,受天下之善,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发展。
伊川县北依洛阳,南接嵩县,东临登封,西望宜阳,东北与偃师接壤,东南与汝州市毗邻,辖7镇7乡372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总人口74.9万。近年来,伊川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项目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排名2008年居全省第19位,比1997年上升了76个位次。几年来,该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红旗渠精神杯、省级双拥模范县、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和扩权县。
伊川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称伊国、伊阙,虞舜时称伊川,隋时置伊川县。后历经变革,至1932年,合并平等、自由两县为伊川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夏代,杜康酿酒于“上皇古泉”(今葛寨乡黄兑村),开中华酒业之先河;秦时,孔子九世孙孔鲋在酒后讲学,创伊川教育之首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伊川谱写了清丽壮美的诗篇;宋时,著名理学家程颐在鸣皋设院授徒,伊川因之成为理学名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魂归伊川,安卧在万安山下;著名哲学家邵雍选紫荆山麓为茔,长眠于“安乐佳城”。伊川古文化遗存丰厚,有古文化遗址72处,古墓葬20处。其中二程墓、范中淹、邵雍墓、土门仰韶文化等6处文化遗址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伊川县杜康酒业文化浓厚,所产杜康酒以“清冽透明,柔润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长”享誉国内外。
伊川资源富足,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达37种之多,主要有煤、铝矾土、磷矿石、花岗石、铁矿石、石油等。其中煤储量1.8亿吨,铝矾土储量2亿吨。另外,还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今天的工业迅猛发展提供了有条件。目前,已形成了能源、发电、建材、酿酒、机械、医药、果品加工等产业体系;总装机容量4*12.5万千瓦的伊川二电厂、年产20多万吨电解铝的伊川龙泉铝业、年产60万吨原煤的宝雨山煤矿、民营企业的佼佼者洛阳市天源集团等为伊川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伊川县交通便利,电讯快捷,商贸、文娱和医疗保健设施齐全。焦枝铁路、洛界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郑少洛高速公路、洛栾快速通道等主要交通干线纵横交织;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数据通讯网络功能完备;商场、宾馆、公园、舞厅、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等服务设施完善;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中专教学条件优越;新建伊川高中教学条件及硬件设施全省一流。
[编辑本段]繁荣经济
近年来,伊川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进中原经济强县”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良好态势。
伊川县农业基础条件稳固,呈现粮、烟、畜、经齐头发展的局面。伊川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以肉牛养殖、温棚蔬菜种植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初步实现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10万亩脱毒红薯高产示范基地、5万亩烟叶生产基地和旱地谷子、食用菌、大枣、苹果、温棚蔬菜等高效农业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水寨镇韦村、宋村、银张,彭婆镇南寨、西高屯,白元夏宝、常裕堡等温棚蔬菜基地。畜牧业稳步发展,新建了豫西黄牛交易中心和20个肉牛养殖小区、30个规模养殖场。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建成龙头企业60个,其中市级2个,发展农村户用沼气近5万座;温棚蔬菜总数达到8000余座;累计收购烟叶32.11万担,实现烟叶特产税2600万元。林业生产长足发展,累计造林2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3.5%。大力实施西干渠配套、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等农田水利建设,全县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4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4.3万亩,完成水保治理面积89.7平方公里。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被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用粮产业基地县。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全县初步形成了煤电铝一体化产业格局。全国500强工业企业伊川电力集团先后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IEC17025国际标准实验室认证,取得了六项科技成果和三项技术专利,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质量诚信示范企业、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国家二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国家电力双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民营企业洛阳市天源集团也先后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 “洛阳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两个翻一番’特别贡献企业 ”、“洛阳市优秀民营企业”、“洛阳市最具活力企业”、“洛阳市安全生产先进企业”、“洛阳市税收先进企业”、“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
伊川县非公有制经济百花齐放。坚持“放手、放开、放活”原则,引导民营经济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形成了以金刚砂行业为主,水泥、酿酒、塑料、制药等多种产业并举的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伊川人民在工作中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选择,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力军,按照“四个一批”(做大做强一批,能人领办一批,招商引资一批,企业改制一批)的发展思路,通过领导带头招商,全力引资,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新上项目贷款财政专项基金,极大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伊川县城镇化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城镇建设、加强城镇经营与管理作为发展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着力点,在不断加大县乡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鼓励民间投资,筹资十几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先后完成了杜康大道、豫港大道、伊龙大道、八一路、商都路等11条城市主干道建设,新建了伊河大桥,完成了程园广场、滨河公园、西山植物园、县城东、南、北出入口广场及伊滨水面工程等公用设施建设,建设了枫丹白露、锦泰花园、未来花园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开工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热源建设等一批市政工程,县城框架不断拉大,品位不断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先后荣获省级园林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称号。累计投入2.5亿元进行小城镇建设,新增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新修和改造街道35条26公里,建设绿地3.6万平方米,改造完善了一批乡镇集贸市场,小城镇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平台。
产业集聚区建设
产业集聚区规划为“一区二园”,总规划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东园14.5平方公里,西园5.5平方公里。东园位于水寨镇、白沙镇镜内,西至焦枝铁路线、伊电集团碳素厂西侧,东至磨料磨具工业园区江侧,北至上天院至常岭一线,南至硅工业园区南侧,主导产业以电、铝及铝深加工、硅、磨料磨具、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主。西园位于城关镇境内,北至西南环高速公路伊川北站,南至城关镇周村,西至沲栾公路,东于洛栾旅游快速通道,主导产业以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和现代服务业为主。
从2010年起,伊川县财政三年内每年预算不低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该县还将按照“七通一平”的要求,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讯、通燃气、通暖气、通污水管网和场地平整,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入驻保障。
在财税支持方面,伊川决定对新入区企业从建成之日起,前三年按税收大小由县、乡二级按本级收入给予奖励,第一年奖励80%,第二年奖励50%,第三年奖励30%,且于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对乡镇引资入驻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入库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按照县财政管理体制,由招引资乡镇和产业集聚区所在乡镇按7:3比例共享。对入区创业的高级技术人才,适当解决科研经费、给予住房补贴、家属随适及安置子女就近入学。
2010年十大工业项目
1.洛阳世纪新源投资集团投资7.6亿元年产3.6万吨三氯氢硅项目;洛阳世纪新源硅业科技有限公司
2.龙鼎铝业投资40亿元年产60万吨铝箔项目;
3.伊电集团投资45亿元2×60万千瓦机组升级置换项目;
4.伊电集团投资29.5亿元年产25万吨连铸连轧高精度铝板带项目;
5.正大集团投资26亿元年产1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
6.伊龙集团投资18.2亿元年产15万吨精密铝材项目;
7.伊电集团投资5亿元772台电解槽阴极改造项目;
8.创通公司投资2亿元铁路信号设备项目;
9.鸿马公司投资2亿元年产1万辆电动车项目;
10.锐兴铸业投资2亿元年产6万吨大型锻模件项目。
[编辑本段]灿烂文化
伊川,古为京畿之地,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称伊国、伊阙,虞舜时称伊川,隋时置伊川县。后历经变革,至1932年,合并平等、自由两县为伊川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夏代,杜康酿酒于“上皇古泉”(今葛寨乡黄兑村),开中华酒业之先河;秦时,孔子九世孙孔鲋在酒后讲学,创伊川教育之首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伊川谱写了清丽壮美的诗篇;宋时,著名理学家程颐在鸣皋设院授徒,伊川因之成为理学名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魂归伊川,安卧在万安山下;著名哲学家邵雍选紫荆山麓为茔,长眠于“安乐佳城”。伊川古文化遗存丰厚,有古文化遗址72处,古墓葬20处。
伊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尤其是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清末民初的“中州大侠” 王天纵,闻名遐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音乐家时乐蒙、著名记者纪希晨,独领风骚;“文化大革命”中,刘冰因与“江青反党集团”殊死斗争而成为风云人物;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张雅歌、李老乡、王和声、李进学、李寿万、司马武当、都晓、李炳焱、郭勇、赵荣杰在艺术界声名鹊起,杰作频出,为古老的伊川增添了缤纷的色彩。
[编辑本段]悠久历史
相传神农时,伊川县地域即有一国之称,唐尧时称伊侯国,虞舜时称伊川。伊川县地域的西南大部(今城关、鸦岭、常川、高山、平等、鸣皋、酒后、葛寨、白元、水寨、彭婆等乡镇),夏代称豫州伊阙地,周襄王时名伊川,战国时称伊阙,后改新城。汉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城县,属三川郡,后三川郡改为河南郡。晋,河南郡改河南尹,领陆浑、新城二县。东魏改新城县为伊川郡。隋开皇初,郡废,改置伊州,又废洛阳郡,析置伊川县。大业初,伊川县并入洛阳县。宋初,置伊阳、伊阙两县,属河南府。熙宁时,废伊阙县为镇,并入伊阳县。绍兴九年(1139年),改伊阳县为顺州,后改顺州为嵩州。明朝,伊川县南部属嵩县,清沿明制。伊川县地域的东部(今江左、吕店、半坡、白沙等乡),夏时名轮国,春秋时曰轮氏,属郑国。战国时复为轮国,属韩地。东汉章帝时设轮氏县。北魏,改轮氏县为颍阳县,后析颍阳县西部置堙阳县。后堙阳县改武林县,又改轮氏县,大业初并入嵩阳县。
唐睿宗时,分登封、伊阙、河南三县各一部建武林县。开元年间,改武林县为颍阳县。元兴定元年(1218年)颍阳县西部(今江左、白沙等乡)归洛阳县,直至民国初。民国16年(1927年),析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临汝(今汝州市)等县各一部,置自由县;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等县各一部,置平等县。民国21年(1932年),平等、自由两县合并,成立伊川县。伊川县成立后,原临汝县划给自由县部分,仍归临汝县。原伊阳县划给自由县部分,仍归伊阳县。为便于对龙门山的管理,又将魏湾划归洛阳县。1945年2月,划伊河以西,龙门山以南,嵩县田湖以北的伊川地区及宜阳县的石、南留、白杨等地,成立伊西县。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1947年8月,析伊川县伊河西部与宜阳县之穆册、赵堡、城关、程屋、白杨诸乡成立宜南县;又划伊阳县之陶营、蔡店、蟒庄一带归伊川县。
1949年2月,撤销宜南县,原属伊川县之鸦岭、平等、鸣皋诸区复归伊川,蔡店、蟒庄一带仍属伊阳。伊川、伊阳两县各恢复原辖区,均属洛阳专区。1960年3月,嵩县的田湖、阎庄、黄庄、寺庄、城关5个人民公社及桥头牧场划归伊川县。1961年9月,原嵩县的5个公社及桥头牧场复归嵩县。1986年2月,洛阳地区撤销后,伊川县归洛阳市管辖。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
伊川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达37种之多,主要有煤、铝矾土、磷矿石、花岗石、铁矿石、石油等。其中煤储量18亿吨,铝矾土储量2亿吨。另外,还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资源。
煤分布于半坡、白沙、高山、常川、吕店等乡,总储量18653万吨左右,采出3083万吨,现保有15570万吨。半坡、白沙、吕店的井田属登封煤田,高山、常川的井田属宜洛煤田。石油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于1991年至1992年在伊川盆地(即伊川县城西)进行钻探施工中,在750米至1100米发现含油层段。因未进行具体勘探,储油层情况欠详。铝矾土主要分布于伊川、登封、汝州三县市交界处的白窑至鲁沟一带,地质储量约750万吨。磷矿石位于葛寨乡石梯至酒后乡翟沟一线。估计储量在1000万吨以上。 铁矿石地质储量约90万吨。
[编辑本段]区位交通
伊川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县城北距古都洛阳29公里,东距省会郑州148公里,焦枝(焦作-枝城)铁路贯穿全境,洛界(洛阳—安徽界首)、洛卢(洛阳—卢氏)、郑卢(郑州—卢氏)三条省级干线公路,洛界高速公路、洛栾旅游快速通道及洛阳西南环高速公路、郑少洛高速公路、洛阳五县环高速公路以及纵横交错的县乡公路交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据统计全县目前通车总里程达160余公里。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伊川县辖7个镇、7个乡:城关镇、水寨镇、鸣皋镇、彭婆镇、白沙镇、江左镇、高山镇、平等乡、酒后乡、鸦岭乡、吕店乡、半坡乡、葛寨乡、白元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城关镇 代码:410329100
辖29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西场村、瑶湾村、野狐岭村、瓦东村、瓦西村、瓦北村、南府店村、北府店村、古城寨村、西仓村、石瑶村、周村、董村、罗村、彭庄村、任沟村、周岭村、张庄村、李圪当村、许沟村、邑涧村、瑶底村、闵店村、小庄村、大庄村、槐树街村、郭寨村、马营村、梁村沟村、~400_第一居委会、~401_第二居委会、~402_第三居委会、~403_第四居委会、~404_第五居委会、~405_第六居委会。
鸣皋镇 代码:410329101
辖39个村委会:鸣皋村、中溪村、元东村、小元东村、坡根村、新寨村、曾湾村、渡口村、干河村、蒋元村、邢庄村、周园村、雷沟村、韩凹村、郭村、孟村、谢村、贾村、中章屯村、下章屯村、马良寨村、孙村、张村、武庄村、徐阳村、沿村、杨村、董王坡村、西平村、万沟村、杨圪当村、东寨村、西寨村、旧寨村、王庄村、海山村、季沟村、大桑坡村、小桑坡村。
水寨镇 代码:410329102
辖11个村委会:水寨村、南申村、韦村、宋村、银张村、姬磨村、左寨村、乐志沟村、瑶张村、上天院村、司马沟村。
彭婆镇 代码:410329103
辖36个村委会:彭婆村、西高屯村、吕门村、王岭村、申圪瘩村、杨营村、靳庄村、陈沟村、槐庄村、郭洼村、东高屯村、北寨村、李寨村、南寨村、东草店村、刘沟村、西草店村、赵沟村、东牛庄村、智沟村、许营村、昌营村、南衙村、杨门村、张沟村、万坡村、苗沟村、西牛庄村、柏树沟村、侯沟村、杨沟村、张门村、朱村、曹沟村、磨洼村、申坡村。
高山镇 代码:410329202
辖23个村委会:侯村、常海山村、草场村、湖南村、晁沟村、坡头寨村、北张村、西贾村、穆店村、洞子沟村、增花营村、刘庄村、高山村、黄村、金滹沱村、高东村、坡头村、谷元村、郑村、魏庄村、方沟村、王中洼村、闫洼村。
白沙镇 代码:410329207
辖26个村委会:白沙村、孟村、银李村、省庄村、焦王村、下天院村、范村、常岭村、朱岭村、孙岭村、吴堂村、下磨村、郝湾村、孝村、高岭村、程子沟村、陈村、窦村、叶村、程庄村、柳庄村、炉坪村、石岭村、杨岭村、邢岭村、闫岭村、谷岭村、张村、张寨村、杨村、小王村、新寨村。
江左镇 代码:410329209
辖35个村委会:江左村、刘村、乔村、东王庄村、翟村、石张庄村、苑庄村、白土窑村、孟家窑村、晋庄村、东周村、温寨村、李屯村、张凹村、五里头村、耿村、程村、遵王村、刘楼村、苏村、相寨村、杨窑村、魏村、上三村、塔沟村、王窑村、东官庄村、杨沟村、张窑村、武寨村、白村、吴沟村、东李寨村、贾村、段村。
鸦岭乡 代码:410329200
辖41个村委会:鸦岭村、西沟村、柿树洼村、许沟村、康沟村、槐树洼村、南姚沟村、北瑶沟村、高沟村、韩洼村、董家沟村、贾寨村、于营村、刘沟村、代瑶村、梁刘村、黑羊村、西瑶村、曹瑶村、尚家沟村、王庄村、楼子头村、曹坡村、尹沟村、常川村、范店村、虎洼村、亓岭村、范沟村、杜沟村、康庄村、张坡村、卢村、郑瑶村、业沟村、石桥村、尹桥村、下沟村、康坪村、老虎瑶村、温庄村。
平等乡 代码:410329203
辖16个村委会:平等村、东村、西村、古城村、杨寨村、姜沟村、王庄村、张奇庄村、龙王屯村、上元村、宋店村、马回营村、马回村、四合头村、辛营村、马庄村。
酒后乡 代码:410329204
辖27个村委会:酒后村、梁圪当村、高洼村、辛庄村、路庙村、南庄村、有方村、官庄村、渠旺村、老庄村、三王村、寺上村、寨上村、大王庙村、柴庄村、白窑村、南王村、翟沟村、吕寨村、罗庄村、南村、庄科村、田元村、上李村、下李村、黑龙沟村、寺沟村。
葛寨乡 代码:410329205
辖19个村委会:,葛寨村、杨楼村、双头寨村、窑头村、烟涧村、黄楝树村、吉章村、黄庄村、梁沟村、黄兑村、张棉村、赵村、沙园村、黄岭村、陡沟村、小王庄村、南坪村、前富山村、后富山村。
白元乡 代码:410329206
辖20个村委会:白元村、双头村、常峪保村、省元头村、谢庄村、班庄村、夹河村、辛庄村、水牛沟村、良寨村、夏保村、土门村、王庄村、富留店村、王耆店村、杨寨店村、魏寨店村、洁泊村、洁泊寨村、吴起岭村。
半坡乡 代码:410329208
辖12个村委会:半坡村、孙村、段庄村、李村、候沟村、刘瑶村、鲁沟村、老君堂村、大郭沟村、小郭沟村、何庄村、白瑶村。
吕店乡 代码:410329210
辖38个村委会:吕店村、姚沟村、温沟村、姚堂村、苏沟村、南分水岭村、北村、霍沟村、周沟村、符村、于集村、王化沟村、后庄村、后窑村、沟张村、丁流村、赵庄村、竹园村、上庄村、西河村、王村、四院村、宋寨村、孙窑村、拉马店村、孙沟村、冯沟村、邵沟村、老庄村、张沟村、下范村、九洼村、翟沟村、袁庄村、海神庙村、邢坡村、魏窑村、梁沟村。
[编辑本段]名优特产
伊川县盛产杜康酒。杜康酒是驰名世界的的历史名酒。据历史记载,杜康酒始于始于夏朝第五任国少康之时,已历5000余载。历史上,杜康酒曾有“进贡仙酒”之称,杜康被尊为“酿酒鼻祖”。伊川是当年杜康酿酒之地,酒文化源远流长。目前,杜康酒除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外,还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泰国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伊川也由此而被誉为“酒城”。
[编辑本段]网络发展
全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网络发展更迅速化,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家庭都买了电脑。这时候也涌现出一部分本地的大型网络社区及网站,比如网络伊川吧、伊川公众信息网、闫永豹工作室等等,都是给伊川人民提供一些网络方便,提供了一个网上家园!相信不久的将来,伊川也会像其他发展城市一样,慢慢向网络化发展,提高整体的人文素质。同时一些工、商、农业信息和招商信息等等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相信伊川的明天会更好!
[编辑本段]饮食文化
伊川县处于河南中部,饮食一般以豫菜为主,兼顾山西、陕西等地特色小吃。如洛阳名吃牛肉汤泡馍、陕西名吃、擀面皮,胡辣汤、白吉馍,在伊川均有销售。
[编辑本段]新区建设
伊川县滨河新区是县委、县政府为实现“以伊河为轴线,东西两城相向对峙发展,整体向北推进,优先对接洛阳”城市总体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
滨河新区规划面积8.54平方公里,目前,开展了土地调整、地矿勘查、招商引资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7.1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已调整到位,勘界定位、地面附属物调查已结束,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展开。
在2010年新区开发建设中,伊川将按照“产城融合,整体开发,水系建设、BT模式融资”的原则,引入城市集合体概念,注重整体规划和整块开发,切实把招大商、大招商作为重点,力争全年投资超过30亿,完成封顶20栋25层以上、在建20栋25层以上高楼,形成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人来人往的新区建设高潮。
十大新区开发项目
1.投资1亿元全长5.7公里的滨河大道工程,力争2月底前开工建设;
2.投资4000万元全长4.4公里的滨河新区路网建设工程,力争6月底前建成投用;
3.滨河新区变电站建设项目;
4.滨河新区供水工程;
5.伊河治理及水系建设工程;
6.新区燃气建设工程;
7.杭州绿城集团550亩商贸小区开发建设项目(绿城在洛阳第一个项目吧);
8.郑州之峰集团210亩综合小区开发建设项目;
9.香港柏瑞投资集团100亩商住小区建设项目;
10.伊川农村商业银行商业金融小区建设项目。
㈢ 重庆市国家级贫困县有那些
截至2019年6月23日,重庆市国家级贫困县分别为:城口县、开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酉阳县、彭水县。
忠县不是国家级贫困县。2009年02月,“2008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忠县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011年04月,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中国旅游品牌世界之旅·香港峰会暨中国国际旅游投融资洽谈会”上,忠县凭借悠久厚重的历史人文、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半城”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
(3)宜阳县国有投融资公司扩展阅读:
国家级贫困县的确认标准:
以县为单位,1985年年人均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对少数民族自治县标准有所放宽。1994年基本上延续了这个标准,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超过700元的,一律退出国家级贫困县,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国家级贫困县。
重点县数量的确定采用"631指数法"测定:贫困人口(占全国比例)占60%权重(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各占80%与20%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的县数(占全国比例)占30%权重;人均GDP低的县数、人均财政收入低的县数占10%权重。
其中:人均低收入以1300元为标准,老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为1500元;人均GDP以2700元为标准;人均财政收入以120元为标准。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在全国中西部21个省区市确定了591个县(旗、市)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它们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和特困地区,其中老、少、边县的比例分别由"八七计划"的18.43%、6%上升到31%、45%、9%。据初步测算,重点县覆盖的贫困人口(625元)占全国的54%,低收入人口(865元)占57%。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家级贫困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忠县 (重庆市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