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2017年末全社会融资余额

2017年末全社会融资余额

发布时间:2024-08-08 10:04:51

① 2017年中长期房贷减少3800亿元,你怎么看

1月12日,央行交出了2017年的金融“成绩单”。除了去年12月份M2继续创出历史新低外,全年住户中长期贷款较上一年度减少了3800亿元。由于住户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房贷的占比较高,所以据此推算,在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之后,去年房贷投放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有利于经济的进步。






2018年的房贷政策将延续去年控房贷的主基调,有保有压的趋势会更加明显,首套刚需、改善需求将得到支持,投机炒房则会受到遏制。由此可见,2017年中长期房贷减少3800亿元,是有诸多好处的。

②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1.23万亿是真的吗

据央行官网消息,2017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

③ 2017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增量累计了多少

根据据央行官网消息,2017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6万亿元,同比多增1.46万亿元。

希望社会力量的融资可以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 中信证券:中小银行资产放缓 银行负债成本整体上升

原标题:【经济走弱的金融视角】中小银行资产放缓,银行负债成本整体上升

报告要点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已公布9月存款类公司概览数据,目前存款类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速录得8.15%,再次开始进入增速下落进程。银行体系目前无法创造足够有合意收益率的资产,这是债市收益率持续下行的大背景。较少的资产创造长期看同样会使得负债稀缺,特别是企业存款的大幅走弱,结构性存款监管加强,令银行对实体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要解决这个循环,就必须依靠货币政策更大幅度的宽松,否则经济和金融就会进入循环走弱的情景。

目前银行系统总资产增速较低,同时 从上市银行公布的财报来看,上市银行总资产增速有所反弹。目前来看总资产增速在银行业内存在分化现象,银行体系的资产创造主要集中于上市大银行 ,我们推测目前中小银行面对的微观经营状况可能有所恶化,有充足的偿付能力的信贷需求主要集中于大型银行, 这种银行间的资产创造能力分化可能预示着后续的社融投放继续承压。

非标融资保持下行,叠加信贷供需两端共同压力使得全社会加杠杆能力下降。 社融增速放缓是观察这一问题的直观视角,2017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均在12%以上,而自2018年起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下降,2019年9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便下滑至10.8%,全社会创造的生息资产增速有所下降。 从历史经验来看,国债收益率走势总是有向社融增速靠拢的动力。银行体系目前无法创造足够有合意收益率的资产,这是债市收益率持续下行的大背景。 但稀缺的负债则使得银行的债券配置更加脆弱。

自2017年年末开始,银行非信贷资产创造能力下降。 私人非金融部门债权与其他部分对银行总资产增速的拉动自2018年即开始背离,而这也恰巧是是本轮债市收益率下行的起点。历史经验表明,债市收益率大体与非信贷类对企业债权增速成负相关。收益率水平的抬升直接地影响了企业债券的发行,但信贷需求快速反弹的可能性目前看依旧较小。信贷增速的底部可能使得目前的债市点位相比之下更具配置价值。

目前各项存款增速较为低迷,存款结构的变动也趋向于抬升银行负债端成本。近期银行业同业负债利率上升,主动负债难度增大。 从后市来看,债市配置力量的恢复可能集中于人民银行着力解决银行准备金稀缺的问题,日前进行的MLF降息就是央行动作的第一步,更多的总量宽松依旧值得期待。我们坚持前期观点,认为对于债市而言,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可能是经济压力较大的时点,预计央行还有边际放松的可能。因此,当前仍然是做多利率的窗口期,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于3.2%时逢高买入可能是占优策略。

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已公布9月存款类公司概览数据,依据银行机构资产负债表,目前存款类机构总资产总额283.4万亿元,同比增速录得8.15%,又开始进入了增速下落进程。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18年银行总资产增速基数较低,目前的银行总资产增速实质上依旧维持低位。从其他存款类公司总资产的累计增加值来看,2019年总资产增长低于5年平均值,总量上也仅小幅高于2017、2018两年(为了保持同比增速基本一致,环比增量理论上总是趋于扩大)。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正处于历史低点,更高的货币乘数并未换来更多的资产创造。我们曾经指出,目前央行在货币投放方面比较稳健,存款准备金相对的不足使得货币乘数不断升高,但在前期专题《债市启明系列20190926——银行负债端为何压力仍大》中我们提到,目前降准对银行信贷的提振效果越来越弱,降准并不能成为银行创造信贷的主要动力,银行由于合格信贷需求的低迷难以及时扩大信贷创造。而进入四季度,如果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有所收缩,那么银行的资产创造困局可能仍将继续。

从上市银行公布的财报来看,上市银行总资产增速有所反弹。 2016、2017年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均超过10%,自2018年开始下降,增速曾一度降至5%,2018年第三季度上市银行总资产约为1570849亿元,同比增长7.3%;2019年同比增速重回9%以上。目前在中信证券银行业分类下共有33家上市公司,所有上市银行均已披露其2019年3季报,第三季度上市银行总资产约为172.5万亿元,同比增长达9.8%。目前上市银行总资产占全部银行的60%左右,我们推算了上市/非上市银行的总资产增速。 目前来看总资产增速在银行业内存在分化现象,银行体系的资产创造主要集中于上市大银行 ,而相比之下非上市中小银行2019年三季度总资产增速可能仅在5%左右,基本持平于历史最低点:2019年第三季度非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5.6%,而2018年第三季度非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则有7.18%。从2018年信贷社融增速来看,社会融资增速可能依旧维持上升,但银行资产创造的分化却始终稳定的存在。

仅从贷款上看,2019年9月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5%,同比下降0.7%,结合上市(大型)银行与非上市(中小型)银行总资产分化的现状。我们推测目前中小银行面对的微观经营状况可能有所恶化,对于一些非上市小型乡镇银行,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可能较为稀缺,贸然放贷可能等同于增加不良,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与此相反的是,有充足的偿付能力的信贷需求主要集中于大型银行,同时大型银行吸收不良贷款的能力也更强,因此可以承担高收益对应的高风险,这是对于非上市银行与上市银行资产分化的直观解释。

非标融资保持下行,叠加信贷供需两端共同压力使得全社会加杠杆能力下降。 社融增速放缓是观察这一问题的直观视角,2017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均在12%以上,而自2018年起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下降,2019年9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便下滑至10.8%,全社会创造的生息资产增速有所下降。

从历史经验来看,国债收益率走势总是有向社融增速靠拢的动力。 举一个例子,2018年2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9%左右,而此时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则已开始放缓,后续国债收益率便开始了下行进程。而这一大趋势出现的原因也并不难理解:经济主体加杠杆动力不足,金融机构合意的资产(信贷、股权、信托收益等等)不足,这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在进行资产配置时更倾向债券类产品。而社融规模的下滑可能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监管从严、经济放缓甚至银行经营都是理由。

银行体系目前无法创造足够有合意收益率的资产,这是债市收益率持续下行的大背景。 但为何债市最近难以应对“风吹草动”呢?因为资产创造弱已经逐渐传导到了银行负债端。较少的资产创造长期看会降低资产的整体收益率水平,同时会增加债券的吸引力,但稀缺的负债则使得银行的债券配置更加脆弱。目前债券市场遭受较大冲击可能就源于近期备受关注的猪通胀叠加银行负债稀缺,二者共同使得债券市场对于冲击的防御性较差。

银行资产创造能力趋势性走低

银行非信贷资产创造能力下降自2017年年末开始。 借由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我们计算出了对私人部门(包含企业和居民部门)债权以及其他部门资产对银行总资产增速的累计同比拉动。从这两个数据来看,私人非金融部门债权与其他部分对银行总资产增速的拉动自2018年即开始背离,而这也恰巧是是本轮债市收益率下行的起点,诚然银行系统的资产拉动变化(其实就反映了社会生息资产的创造能力)仅仅是经济因素的一个部分,但银行系统对债市收益率巨大的作用使得这一观察可能具有指示性。2017年12月私人非金融部门债权与其他部门债权对资产同比增速的拉动相差仅为2.3%,而2019年9月二者相差4.4%,这一指标目前并未有明显的合并迹象,从这一点上说,债市收益率维持低位可能有经济现象支撑。

从对企业债权对资产的累计同比拉动来看,历史经验表明, 债市收益率大体与非信贷类对企业债权增速成负相关。 这也不难理解,债市收益与发债利率的相关性使得企业在发债与放贷间不断切换。2019年8月起,债市收益率就开始了调整进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体上行了25-30Bp,而收益率水平的抬升直接地影响了企业债券的发行,负债成本的上升压缩了企业债券的单月发行量。那么信贷增速会因此受益吗?截至2019年9月,信贷增速收录12.5%处于历史低位,排除地方债4季度是否增发的影响,LPR刚刚推行使得贷款利率在短期内上升的可能性很小,虽然降准大概率使得净息差比较稳定,但信贷需求快速反弹的可能性目前看依旧较小。信贷增速的底部可能使得目前的债市点位相比之下更具配置价值。

资产创造困局带来的负债难题

目前各项存款增速较为低迷,存款结构的变动也趋向于抬升银行负债端成本。 截止2019年9月,居民存款增速为14.9%,明显超过了企业存款(含机关团体)同比增速(5.75%),且二者的差距仍然在处于扩大的进程。从各类型存款对存款累计同比的拉动来看,住户对存款的拉动效应显著大于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存款结构的变动我们前期已有涉猎,本文的关注点主要在居民存款增加对银行负债成本的抬升上。同企业不同(企业银行账户很多是由于信贷结算业务而开立),居民存款在银行间的迁移成本较低,更看重存款收益,在银行理财与第三方支付普及化的当下,银行为了留存越来越多的居民负债不得不付出更高的成本。

同时个人和单位的结构性存款同比均呈现增长态势。 9月数据显示,个人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长5.8%,单位的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长8.15%。在“假结构”严打之前,不少银行借结构性存款之名行高息揽储之实。目前结构化存款受到更严厉监管,后续可能呈现收缩态势,但没有了“高息揽储”,部分中小银行如何吸引表内负债呢?存款的分化可能会有所加剧。

近期银行业同业负债利率上升,主动负债难度增大。 目前同业存单票面利率处于上升态势,如图所示,国有行及股份行3M同业存单和其他银行3M同业存单票面利率自2019年下半年逐步回升,二者7月票面利率分别为2.56%和2.92%,10月票面利率分别达2.8%和3.22%。与此同时,同业存单发行量却在逐渐减少,国有行及股份行3M同业存单和其他银行3M同业存单发行量自2019年下半年有下降趋势,二者7月发行总额分别为1548亿元和1553亿元,期间发行只数分别为145只和448只;10月发行总额分别为480.7亿元和889.1亿元,期间发行只数分别为80只和367只。

负债成本的上行增加了债市的脆弱性。 从商业银行持仓情况上,银行持有国债的增速逐渐下降,持有国开债的比例也同时下降。10月最新一期中债托管数据显示商业银行持有国债国开债总额增速小有上升,但回顾7月8月(此时负债端压力开始显现)通胀预期开始酝酿时商业银行持仓增速的快速下滑,目前银行配置可能已经有所转向,认识到了利率债的配置价值。

债市展望

我们梳理了近期银行体系资产负债的变化,目前银行资产创造依旧维持一个较低区间,同时金融监管的强化使得垫高资产收益率的高能链条被压制,从而缔造了利率下行的空间,而资产创造下滑导致的负债缺乏却增加了债市的不稳定。我们在前期专题中多次论述“看猪做债”缺乏稳健性,但空方预期却依旧使得债市出现了调整。从后市来看,债市配置力量的恢复可能集中于人民银行着力解决银行准备金稀缺的问题,日前进行的MLF降息就是央行动作的第一步。虽然本次MLF降息可能指导利率下行的意味更浓,但更多的总量宽松依旧值得期待。一旦银行负债端相对更为稳定,债市配置的力量可能便会有所恢复。我们坚持前期观点,认为对于债市而言,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可能是经济压力较大的时点,预计央行还有边际放松的可能。因此,当前仍然是做多利率的窗口期,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于3.2%时逢高买入可能是占优策略。

(文章来源:明晰笔谈)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⑤ 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减少是真的吗

M2增速大幅放缓,市场上的钱少了,是否降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阮建弘认为,总的看,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减少,由此派生了存款减少,这有利于金融机构保持稳健经营,降低系统性风险和缩短资金链条,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大的影响。

从数据来看,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相关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相对平稳。2017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9.44万亿元,比上年多1.63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84万亿元,同比多增1.41万亿元。

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货币结构发生变化,M2的指标意义已经明显下降。近年来,金融创新快速发展,除了商业银行外,居民和企业存储货币的途径不断增加,如银行表外理财、货币基金、互联网金融存款、各类资管计划等。数据显示,2017年6月底,余额宝规模达到1.43万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盛松成表示,这些金融产品货币属性都很强、增长都很快,但不少都没有统计到M2中去。并且,大量企业和居民选择以货币基金等存款以外的形式储蓄,银行存款来源不足、负债压力加大、派生贷款的能力下降,这些都导致M2增速趋于下降。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时代,货币存在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转移,且新的货币规模维持高速增长,传统M2统计的货币增速就逐渐显得失灵。

⑥ 经济金融开始实现协调发展了吗

2017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增强,金融业回归本源,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针对金融去杠杆,银行业继续完善MPA考核,先后将表外信贷和同业存单纳入考核范围,促使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合理增长,银监会组织开展的“三三四十”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下大力气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取得阶段性成效。

⑦ 人民币m2什么意思

M2: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

M2(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广义货币(Broad mone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存在通货膨胀风险;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存在资产泡沫风险。通常来说,M2主要衡量经济体系中投资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买卖活动。

(7)2017年末全社会融资余额扩展阅读:

2016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5.0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3%,狭义货币(M1)余额48.66万亿元,增长2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6.83万亿元,增长8.1%。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50.59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2.65万亿元,比上年多增9257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4.88万亿元,比上年少增924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8万亿元。

2018年1月,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完善后,本期M2余额扩大1.15万亿元,去年同期M2余额扩大8249亿元,数据可比;本期M2余额同比增长8.6%,2017年末M2余额同比增长8.1%。按完善前方法统计,2018年1月末M2增速为8.5%。

⑧ 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多大

据报道,1月12日,2017年度货币金融数据出炉,显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大,去年12月人民币贷款仅增加5844亿元,同比少增4600亿元,环比则接近“腰斩”。尽管如此,并没有影响全年新增信贷的迅猛。

2017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多1.63万亿元,存量同比增长12%,基本符合预期,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大。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1.2%,同比高1.4个百分点。

希望中国经济可以保持稳进的增速!

⑨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172.21万亿元吗

央行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3%。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4.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6%;企业债券余额为18.34万亿元,同比增长4.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6.49万亿元,同比增长15.9%。

阅读全文

与2017年末全社会融资余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城建收购江河集团 浏览:916
外汇与进口 浏览:937
关于融资的1000字的英文文章 浏览:214
画友融资 浏览:65
期货投机交易的特点 浏览:223
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四川 浏览:632
黄金钱币图片 浏览:209
理财收益设定 浏览:554
陕煤股份报表 浏览:261
生产电动自行车的上市公司 浏览:686
腾讯有几个上市公司 浏览:184
广西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679
上海统惠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859
当日汇率换算器 浏览:324
300万以上金融资产客户 浏览:64
齐星集团政府接管 浏览:407
夜明珠艺术品融资 浏览:560
金石贵金属 浏览:967
资产证券化循环结构 浏览:825
股东新进与不变 浏览: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