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会融资总额”是什么鬼
看宏观经济预判,经常会聊及一个指标,“社会融资总额”,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社会融资总额,简称“社融”,其构成如下:
社会融资总额=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贷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看公式容易蒙,用人话来说就是, 社融,即整个社会“借钱”的总量 ,借钱的方式包括贷款,股票,债券。
从2020年11月社融的结构了解到,其主要组成是人民币贷款和债券,而人民币贷款(银行贷款)占比约为70%,说明我国是一个以 间接融资 ,即银行贷款为主的市场,这样的结构其实不利于创新企业的发展,从这点出发,也很好的理解18年以来国家提倡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举措。
回到社融这个指标,经济上很多指标,我们关注的除了其本身的数量之外,更在意其 边际变化 ,相对于上一期多了还是少了,相对于去年同期,多了还是少了,也就是新闻里常说的环比和同比的概念。
看看这种图,我们只关注黑色社融存量同比的线,可以发现,2020年2月以来,社融存量同比是上升的,也就意味着借钱的量更多了,它反映的是这段时间里大家 投资和消费的欲望 是在边际改善的。
为什么呢?这需要我们对现代社会模式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从金融市场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开始从自给自足慢发展的模式,转入了 信用杠杆的高增长模式 。企业投产,个人买车买房,都是依靠借钱这样的杠杆来快速实现。
再来, Y=C+I+X ,拉动经济(Yield)的三架马车,消费(Consumption)、投资(Ivestment)、出口(E x port),三者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大概为57.8%、31.2%和11%。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比较稳妥的结论,
1、消费是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社融→借钱意愿→消费/投资→GDP增长,如果大家更乐意借钱,反映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是比较乐观的,增加消费也加大投资,很快就会传到到GDP这种经济总量,彰显出经济一片繁荣景象。
如果一段时间里社融特别持续稳定地增长,基本就可以判断这段时期的经济向好。反之,社融持续下滑,就意味着经济偏冷。如果社融出现突然的下跌或者上涨,就意味着出现了某个特别重大的正向或者负向冲击。再回去看看上面的图形走势,社融增速和GDP增速是高度相关的,而且社融这个指标还有表现出很强的 预测性 。
当然,关注社融变化的人,其实更在意的是它对资产价格的影响,那么这个影响的路径是怎样的呢?先看答案:
社融→货币政策→资产价格
国家的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维持经济的平稳增长,而维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就要维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要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
那么国家通过什么手段来管理社融的合理增长,达到经济平稳增长的目的呢?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会根据社融的数据进行动态调整。只要社融数据持续地向下,货币政策就会偏宽松,就放点资金到市场上进行刺激。反之如果社融数据是持续向上的,货币政策就会保持谨慎,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经济过热。
这也就是第一个逻辑推演:社融→货币政策
再来看第二个,货币政策→资产价格。
价格由什么决定,供需。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市面上资金水量充足,而短时间内资产的供给可以看作不变,那么随着资金的涌入,资产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了呗。反过来货币政策收紧的时候也是类似的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逻辑链条还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因为在一个有效市场里面,资产价格的变化反映的往往是预期的变化。
当社融数据不好的时候,资产价格会有向上的趋势,社融不是不好吗,怎么资产价格还上扬了呢?因为聪明的投资者会预期货币政策要放宽松一点,他们就会立马入场,大量的资金涌入,就会使得市场预期变热,随着社融数据的改善,进一步助推这个趋势,直到这个数据来到了一个比较乐观的位置,这时候货币偏紧的预期会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