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瀑布效应,经济学领域的
为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日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英国剑桥大学中国发展信托基金于近期共同主办了第一期中国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资委及中远集团等15户大型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剑桥大学为主的著名教授和近40位世界商界领袖围绕全球商业革命对企业领导者素质的挑战、全球化与公司治理、并购重组与产业发展新趋势、科技进步与企业研发、企业管理新趋势、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环境和平以及全球化与风险管理、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学员们在进行了50多次认真研讨后,初步形成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战略思考。
树立强烈的全球化意识
当前全球化已渗透到各个方面,不仅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更加全球化,而且制度、规则、环境和观念等也越来越全球化。与戴克、西门子、BP、英美资源、米其林、西班牙电信等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相比,我们的企业在战略规划、经营规模、公司治理、开发创新、企业管理、社会责任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差距。如何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都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现在世界非常关注“中国因素”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各个方面的作用,再加上印度、巴西、俄罗斯几个国家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格局和发展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平与发展虽然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但矛盾冲突会不断,欧美模式不断遇到挑战,国际社会将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中国改革发展也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对于中国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以廉价劳动力保持长久竞争优势,中国更不例外。以西班牙的发展为例,25年前它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达国家实行了产业转移,但随着加入欧盟和全球化日益深入,这种优势逐渐失去,迫使他们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转换。中国发展进程中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今天繁荣明天就可能是衰落。
面对这种新形势,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差距,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要学会并善于用世界眼光观察现实,用全球意识思考问题,用战略思维谋划未来。
加快国内产业升级
当今全球化源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转型国家的改革特别是前苏联解体。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通过集中产业优势,发展核心业务,扩展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逐步在全球形成了寡头垄断,即“系统集成者”,这些大公司分别控制着全球50%~90%的市场份额。这些系统集成者还产生了“瀑布效应”,并使得一些国家的产业政策在相当程度上演变成了大公司政策。因此,我们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应对:
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整合与聚集,特别是“系统集成者”和“瀑布效应”的趋势,结合“十一五”规划,研究制定国家竞争战略和产业竞争战略。要着眼全球化,从面向国内产业,平衡和配置国内资源转向面向国际,着眼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一些重要产业的竞争力,借鉴欧盟里斯本协定和丹麦等国的经验,通过国家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公共服务、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扶持配套政策,通过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加快培育我们自己的“系统集成者”。
中国企业应通过合理有效的并购重组,加快制定和实施产业竞争和企业竞争战略。虽然美国课题组和剑桥大学辛格教授研究都证明并购后收购公司的业绩往往是下降的,一般60%不成功,但实践证明,并购是形成“系统集成者”的重要手段。如汇丰银行近5年在全球收购了500多家银行,BP由一个单纯石油公司迅速发展为“超越石油”的综合性能源公司,英美资源集团在拉美的成功收购,西班牙电信公司短短几年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公司,并刚刚收购了英国电话公司等等都是通过并购成为“系统集成者”的成功范例。
完善公司治理和组织结构
公司是市场经济取得成功的核心,公司治理又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我们必须加快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和组织结构。
公司治理的研究和运作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洋为中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不要迷信美国股市以及通过股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神话。由于体制模式的不同,因此各国公司治理结构也互有差别,不能教条照搬。
公司治理的研究和运作要以发展为目标。公司治理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不能脱离或忽视公司发展谈治理结构,要像BP、沃达丰、戴克、英美资源集团、西班牙电信、马士基集团那样有一整套发展战略和分步实施措施,避免公司行为短期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全球化的“系统集成者”。
公司治理研究和运作要与组织管理结构相适应。公司治理的具体实现依赖组织管理结构,将解决公司治理的制度经济学与解决组织管理结构的管理学相融合,这是现代成功公司的普遍趋势。这种融合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效率,通过减少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二是防范风险,通过压缩纵向的管理层次,减少“多级”法人来防范多层委托代理带来的经营风险。
强化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
加强企业研发,强调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技术广泛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和整个价值链,核心技术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创新,完善如用市场换技术的现有产业技术政策。当技术差距很大时尚可以通过技术引进解决,当技术差距逐渐缩小甚至成为竞争对手时,外国公司是不会再把关键技术转让的。唯一的出路就是自主创新,要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的方式解决。如果这类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我们不能自主开发和解决,我们的企业就很难成为国际性的“系统集成者”。
要重视建立企业研发、成果转化和保护的有效机制。对比欧美大公司的研发体系和机制,我们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投入少,而且成果的转化和保护也欠缺,还表现在缺乏战略性研发。如汇丰银行去年投入到研发的费用为54亿美元,戴克公司、米其林公司的研发都瞄准未来10~30年,这样才能确保始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西门子和戴克公司研发成果的转化和保护的经验值得借鉴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学会运用“精益”管理法。“精益”管理法的理论集大成者丹尼尔·琼斯,是国际著名的管理理念创新者,也是“精益”企业学会创始人和主席。这一管理法由日本丰田公司首创,经过他的理论化后传播到全球从制造业到医院、保险等各个产业和领域,其关键就是分析企业全部流程,精简和去掉不创造价值的流程和环节。优秀的企业是使用一般的人管理着一个出色的流程,而差的企业却是用出色的人管理着糟糕的流程,精益思路就是流程再造思路。这种思路与传统思路的最大差别,是不再把企业看成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从价值链的客户一端逆向整合生产要素和流程。他还告诫我们,虽然中国有廉价劳动力,但这种优势可能会因为“精益”管理而逐渐失去。我们要用这一理论和方法研究电力行业、军工企业和银行的企业流程问题。
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品牌战略。世界知名企业无不重视品牌、开发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世界十大著名品牌不仅价值高昂,而且为全球所熟知。如可口可乐遍布200多个国家,成为世界上除OK之外另一个最通用的词,每天销售量超过10亿杯,营业收入220亿美元,净收入48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品牌意识和战略要落后5到10年。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专家们介绍,现代成功公司无一不重视企业文化特别是公司理念的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的外在表现,本质上是根植于公司全部经营活动并广泛渗透于各个环节的。如米其林公司是一个百年家族式企业,至今仍蓬勃发展,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公司文化深入人心。相比之下,我们企业的公司文化建设还比较贫乏,还较多地停留在口号或程式化上。
重视供应链管理,加快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越来越重要,而现代物流业发展又是其中重要的环节。马士基作为世界国际著名的物流运输企业,过去5年集团的物流业在全球增长了20%。他们认为,发展物流对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利于中西部大开发。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很高,据他们测算,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20%以上,而美国、日本、欧洲发达国家分别只有9.9%、11.4%、10%。中国物流公司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国际网络、物流人才、政府监管四个方面。
协调好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
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发展节约型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等具有重大意义。企业在解决能源与环保问题上应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能源和环保越来越成为全球化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政府应当制订能源战略,完善环保法规和制度。从长远看,能源安全需要考虑能源使用的有效性和能源使用的环境影响两个问题。解决能源安全既不能自给自足,也不能停止发展,应当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降低能耗、开发新能源、加快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多条途径解决,中国能源应当实施综合战略。
企业在解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中国近20多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高速增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美国最富的20%人与中国最穷的20%人的差距,由1980年的157倍缩小到2000年67倍。但是目前中国内部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中国基尼系数由1980年0.28扩大到2004年0.45,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并给予解决。对于这一问题,哥本哈根商学院介绍了丹麦发展经验,丹麦注重个人—企业—公共组织—政府之间的协调,充分发挥公共组织在培训、教育、协调劳资关系、制定公共政策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形成了高增长、高效率、高竞争力、高福利的模式,比较好地解决了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率和收入分配及福利水平问题,这对我们有很大启示。
加强国际风险研究与防范
重视风险,加强对风险的监管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经济交往规则的全球化和金融风险扩散的全球化。一方面,要关注规则变化带来的风险。以会计准则的变化为例,目前国际会计准则有趋同化的趋势。国内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特别是想到美国或欧盟等境外上市的公司,对此应进行认真研究,早做准备。另一方面,要关注和防范金融风险问题。剑桥大学基兰教授分析认为,金融是未来发展的基石,但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金融泡沫,如亚洲金融风波可能还会发生。全球性的金融风险难以预防。为了规避风险,国际财团越来越进入那些监管不严格的领域和国家。虽然风险不会出现金融崩溃,但会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亚洲金融风险扩展很快,从金融到经济、政治。中国也会面临这样的风险。要关注国际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关注新的垄断寡头。应建立从发现风险、报告风险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风险一整套风险管理系统,将风险管理的核心确定为4大要素:公司治理、企业文化、风险纪律、信息与沟通。
关注国际经贸形势的变化。加强国际合作,关注美国等世界经济的影响,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分析师斯蒂芬·罗奇,从宏观上作了富有见地的分析。他认为现在世界经济的四引擎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在很好地工作,但现在这两个引擎不平衡:一方面中国生产继续快速增长,而另一方面美国的消费增长却下降,中国出口总额的35%到美国,美国消费增长的下降势必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长。如果出口继续增大,势必引起进口国的不满,引发新的贸易摩擦和保护,中国一旦出口增长减缓,而个人消费比重较低且不能快速增长,进而不能拉动生产增长,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再下降,就势必会引发通货紧缩。他甚至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7%。因此,从政府到企业,都必须密切关注国际经贸形势的变化,及早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国际经贸形势变化给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
加快培养应对全球化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企业管理者,尤其要加大对企业一把手的培训力度。企业领导人的高素质和适应全球化的战略眼光与驾驭能力,是公司发展壮大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没有国际化的人才,就不可能有国际化的企业。沃达丰CEO介绍了公司的人才战略,公司在培养和使用人方面,要求必须具备专业能力、跨区域工作能力和全球眼光,要能够360度看企业。西门子、戴克、英国BP、英美资源集团、西班牙电信、马士基集团等等国际化公司更是下大力气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就连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都聘用了麦肯锡这样的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的高管作俱乐部的CEO,用了几年的时间就使俱乐部收入大幅增长,去年达到了年收入2.7亿欧元。因此,不仅要不断学习最新知识,更要更新观念,提高国际交流能力,选拔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
❷ 讲述与可口可乐广告相关的故事
从澳大利亚到津巴布韦,从奥马哈到大阪,从中国长城到大暗礁,数百万人一天就喝掉10亿罐的可口可乐。
世界上一半的碳酸饮料都是由可口可乐公司销售的,这一销量是它的劲敌百事可乐公司的3倍。在美国,碳酸饮料销售额一年可达500亿美元,而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就占据了3/4。
在美国,可口可乐占全美液体饮料总销售量的1/10。
可口可乐公司向全球近200个国家约1000家加盟者提供其糖浆和浓缩液,而这200个国家代表了126种语言,同时也销售其他230种品牌的饮料。在大多数国家中,可口可乐很少有对手。
可口可乐股票仍然是伯克希尔公司最大的投资品种。在可口可乐的世界里,太阳永远不会落下。巴菲特投资于可口可乐公司是他的一个重大举措,而在许多国家,可口可乐几乎就是美国的代名词。
巴菲特说:“你的一生能有一个好点子就已经很幸运了,而这基本上就是世界最大的一笔业务。可口可乐拥有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价格公道,深受欢迎——在各个国家,它的人均销售量每年都在增加,没有哪一种产品能像它这样。”
早在1950年5月15日,可口可乐的广告就上了《时代》杂志(当时每本20美分)的封面,标题为“世界和朋友”,并画了满脸快乐、干渴难***的地球正在狂饮可口可乐。
罗伯托·高泽塔出生于古巴,在耶鲁大学接受教育,从亚特兰大起家,于1997年去世,这位可口可乐公司的前总裁曾说,厨房“饮水机”流的应该是可口可乐而不是凉水。
高泽塔对业务的增长情况十分熟悉,他常说“上帝无处不在”。在古巴卡斯特罗事件发生后(1960年,他和妻子在迈阿密度假时中途变节,再也没有回过古巴),他惟一持有的财产就是用8000美元买的100股可口可乐股票,买股票的钱还是向他父亲借的。他直到死还坚持持有这些股,那时已经价值300万美元了。
在高泽塔担任公司总裁期间,他把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值从40亿美元提升到大约1500亿美元,多么高的流动资产啊!
高泽塔在去世的时候,已经是可口可乐的亿万富翁了。
可口可乐的低谷
高泽塔去世后,伊维斯特(Ivester)接任总裁,历经了2年半的动荡期。1999年12月6日,伊维斯特说他打算在2000年4月退休,此语一出,华尔街为之震惊。在许多的外国市场,伊维斯特的名声急转直下(由于外国货币纷纷贬值,套期保值失去了作用)。在欧洲因污染而出现大量的产品被召回。1999年6月,出于健康因素的考虑,在卢森堡、法国以及荷兰销售的可口可乐产品被紧急召回,这起事件起源于比利时,一些儿童因为喝了可口可乐生病。可口可乐公司声称,污染是由于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市一家工厂所生产的瓶子里装的二氧化碳,以及在法国敦克尔克一家工厂里易拉罐外面的杀菌剂所致。
最后,比利时一位权威人士总结说,疾病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是由于年轻人吸入了不良的气味。
伊维斯特在位时还卷入了美国一宗种族歧视案,后来欲买断法国一家名为“蓬纳德-理查德-欧兰吉娜”的饮料品牌,但却以失败告终,这些使得伊维斯特的名声一败涂地。因此,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缩减其原先准备收购卡德伯里-舒威普公司的计划,以赢得监管部门的许可。利润赤字最终导致了公司的大重组,5200人离岗失业,在一些国家如俄罗斯、印度和越南,业务大幅度下滑。
渐渐地,可口可乐公司面临一系列的困扰:饮料口味的转变;瓶装车间的问题;外国政府的抵制以及国际反美***的浪潮。
30岁的道格拉斯·达夫特(Douglas Daft),从前是一名数学教师,他接手可口可乐公司后,就立即任命杰克·斯达尔(Jack Sthl)为公司总经理。《财富》杂志(2000年1月10日)报道说,可口可乐公司的两位董事巴菲特和赫伯特·阿伦,于1999年12月1日在芝加哥召见伊维斯特,表明他们已经对伊维斯特的领导失去了信心。伊维斯特回到亚特兰大后紧急召开了董事会,宣布辞职。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可口可乐公司大滑坡之前,199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39%,并且持续增长,到1997年增至61.3%,可是到了1998年降至45.1%,在可口可乐公司混乱无序“最差劲的1999年”又降到了27.1%。
那么,可口可乐公司一直以来销售的是什么呢?伯克希尔公司副总裁查尔斯·芒格引用了基奥的一段话:“可口可乐公司的业务就是创造并维持条件反射。”可口可乐公司就是在销售它的饮料品牌,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会比食物或能量更重要了,它仅仅是一种饮料。也许你会说它不过是一家糖水饮料公司,沿街叫卖牙齿腐蚀剂而已。但是,我们最好要审视它们制造饮料的理念。多年来,可口可乐公司一直提供新鲜可口的饮料,最终在世界主流饮料品牌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巴菲特首次投资于生产罐装饮品的可口可乐公司就达到10.2392亿美元。用这笔钱,他购买了可口可乐公司2335万股股份,由于1990年的股票分拆为2:1,因此,伯克希尔公司得到了4670万股股份。到了1992年再按照2:1的比例进行股票分拆,它又得到9340万股股份。1994年中期,巴菲特又再次投资购买这家公司股票,使得伯克希尔公司所持有的可口可乐股份愈1亿股。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一数字通过在1996年的2:1比例分股,已经达到2亿股份。
在伯克希尔公司宣布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二天,巴菲特告诉《华尔街日报》记者迈克尔.麦卡锡(1989年3月16日),购买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份是“将理论付诸行动的最好表现。”
巴菲特告诉他:“可口可乐公司正是我所喜欢的那种公司,我喜欢我能理解的产品,比如说,我就不知道什么是晶体管。”他又进一步说:“近年来,我对他们高层的管理决策以及战略重点越来越了如指掌”。
这个故事表明,分析师们将巴菲特的购买行为看做是为了躲避经济衰退。巴菲特回答:“从现在开始到我们卖出可口可乐股票这段时期,可能有10次经济衰退。我们最喜爱的持股期限是永远持有。”
太阳信托银行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另一个大股东,持有可口可乐将近8%的股份,但是,这些股份可划分为这家银行所拥有的大约2%的股份和这家银行在财产信托账户里持有的大约6%的一部分股份。太阳信托银行自身拥有大约4800万股的可口可乐股票。因此,如果它从11万美元或者说每股不足0.5美分的价格开始长期持有,那又会怎么样呢?每股0.5美分这个价格是乔治亚信托公司在1919年帮助可口可乐公司承销其股票首次发行,以股票而非现金形式所收取的服务费。太阳信托购买了大量的可口可乐股票,顺便说一句,太阳信托银行的保险库收藏有惟一一份书面的可口可乐配方。
可以说,除非得到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的投票许可,否则任何人都不可能拿到这份手写的配方。很显然,只有少数几个不曾一起外出的员工才能知道这份秘密配方。
据说这份秘密的可口可乐配方“商品7X”是由橙子、柠檬、桂皮以及其他成分混合而成的。这份配方是通过口头传授而流传下来的,就如同是一种秘密友好次序的仪式隐语一样。
位于亚特兰大市的艾莫里大学商学院是依据高泽塔的名字命名的,这所大学拥有可口可乐公司4000万股份,将其所得的股息已经用于建设校园、设立奖学金和教授职位。
回溯1922年,佛罗里达州昆西市的烟草农场主在当地一位银行家马克.门罗的敦促下,购买了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份,获利丰厚。门罗的女儿朱莉亚.伍德沃德说:“可口可乐现在很流行,我爸爸很喜欢它的味道。而且,他认为可口可乐股票是一份很不错的财产,因为每个人都买得起一杯可乐。”今天,那些听从那位银行家建议的农场主的后裔们,拥有可口可乐公司750万股股份,这些股票经过分拆调整后成本是每股2美分。可口可乐的25位百万富翁也非常慷慨地将他们的财产,投资给他们位于塔拉哈西市附近的家乡。
巴菲特6岁时就开始了他的经商生涯,他用25美分为他祖父的“巴菲特父子杂货店”买了6瓶可口可乐,然后在邻里间以每袋5美分的价格出售,他发现获利不菲。
除了作为一名可口可乐销售员赚点零用钱之外,巴菲特也喝百事可乐,并且将近半个世纪都不愿意更换口味,已经到了“可乐狂”的地步。巴菲特曾在1988年夏天说,他的“眼球与大脑相连”,但是在1989年3月,他开始大量购买可口可乐股票。可口可乐公司自身也回购股份,因此,市场上就有两家大的可口可乐股票买主。
真正让巴菲特眼前一亮,并对可口可乐感兴趣的是可口可乐这一世界最响亮的品牌名称。在可口可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未做任何记录,然而,这家公司拥有国际性的利润增长潜力和全球性的有效广告优势。巴菲特发现了——正如人们看到的——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刀枪不入的品牌。
可口可乐公司主导着美国的软饮料市场,并且是许多大型快餐连锁店的首选供应商,如麦当劳、温迪、伯格金、比萨店以及许多阿比餐馆。可以说,哪里有麦当劳,哪里就有可口可乐。麦当劳是可口可乐最大的顾客。
德尔塔航空公司、大陆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以及特兰航空公司都提供可口可乐这种饮料。
可口可乐行销全世界。可口可乐自动售货机遍布欧洲和美国。就连伯克希尔公司下属的博希姆珠宝店和内布拉斯加州家具公司都有可口可乐自动售货机。
可口可乐公司70%的销售额和80%的利润都来自它遍布海外的分支机构。百事可乐公司70%的销售额和80%的利润却是来自美国。
1989年11月柏林墙拆除后,可口可乐公司迅速占领原东德市场,设立了数千台售货机,运输卡车运送几千罐的可口可乐。到了1991年初,可口可乐公司在德国全境买下了从事瓶装和分销运输的工厂。在柏林墙拆除之前,原东德人是通过电视知道可口可乐的,而可口可乐甚至比原东德自己生产的软饮料更受人们的欢迎。
在1991年早些时候,可口可乐公司的管理人员宣称原东德人平均每人一年喝掉30瓶饮料,公司旨在今后的几年里让这一数字赶上西德人的190瓶。可口可乐公司也迅速发展起来在东原德的业务。对于在东欧一些国家拥有很大市场的百事可乐公司和长期活跃在欧洲市场的可口可乐公司来说,两德合并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可口可乐公司还巩固了它在欧洲的瓶装可乐销售网,在法国、比利时和英国设立的特许经营店都有可口可乐公司最大的瓶装可乐销售公司——可口可乐实业公司。
由于边际利润很大,可口可乐在日本赚的钱比在美国赚的钱还要多。可口可乐200万台软饮料机器中的76万台售货机在日本市场,使得可口可乐公司软饮料的市场占有率为30%。可口可乐公司的乔治亚牌罐装咖啡也在日本畅销。
可口可乐公司1989年的年度报告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国际机遇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市场开发,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喝软饮料。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我们开发市场的时间也在渐渐缩短。”
可口可乐公司在国外的发展机会是巨大的,因为外国人和美国人一样只喝少量的苏打水。尽管在已经成熟的美国市场上,可乐的人均年消费量为395瓶,而在世界范围内每个人平均消费只有64瓶。美国的人均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消费量的几倍,而这一差距对可口可乐公司和伯克希尔公司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
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在世界各地的瓶装厂投入了巨大资金。尤其在欧洲,可口可乐公司正加大它的许多瓶装生产线的投资,并期望在欧共体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能够解除这个行业管制。
由于瓶装生产线的固定成本很高,在少数几个工厂生产和销售产品,将会使可口可乐公司能够分享很大的规模经济,并且巩固它作为低成本软饮料生产商的地位。可口可乐公司的金融人士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国际货币风险开展谨慎的套期保值,并很好地利用了它们为数不多的债务。
《商业周刊》(1990年11月12日)如是这般地描述了可口可乐公司运用债务的一个方面:
可口可乐公司充分展示了如何像演奏乐器一样运用财务杠杆。在1986年,一度反对借债的可口可乐公司借了25亿美元买下它的瓶装厂。然后,它把一个新的瓶装部门51%的股份出售给社会公众。可口可乐公司将这笔收购债务转移至这个新部门的资产负债表,通过销售收入抵还债款。结果是:可口可乐公司获得了一家资产为39亿美元的公司49%的股份——并且通过合并一些独立的瓶装厂获得了市场营销力量。
这里还有一些令人震惊的数据资料,依旧是记载于1989年可口可乐公司的年度报告中:
“在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开始转型,变成了一家全球性的企业。60多年来,我们已经建立起很多的商业关系,投入了大量资金,今天,我们公司的重置成本高达1000多亿美元。
1000多亿美元呀!
假设你想进军软饮料行业,同可口可乐公司抗衡,你绝对不会挣到1000多亿美元的。巴菲特也不能。
谈到1000多亿美元,巴菲特说:“如果你想出1000亿美元让我买下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的领导权,我会把钱还给你,告诉你说这不行。”
可口可乐公司1995年的年度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的公司彻底倒闭,我们只需依据我们产品商标的力量毫不犹豫地借钱重建它。”
任何一个品牌都会受到竞争的影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也是如此。曾有一小撮的日本公司狠狠地将了美国通用公司一军,也有数不清的公司在破坏着国际商用机器公司。20世纪9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业绩虽然增长缓慢。但是,如果世界上还有一家强盛不衰的企业,那它一定是可口可乐公司。在伯克希尔公司1990年的年度报告中,巴菲特说,他视可口可乐公司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商号”,这一点你不会感到奇怪。
巴菲特看到的是一个长盛不衰的国际品牌,它有着很大的赢利空间,在美国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可口可乐还成功地利用了1996年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举办的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从此使可口可乐在亚特兰大深入人心。
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份时,它的市场价格只是其每股收益的12倍。
巴菲特给出了一些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份的理由,其他人又做了一些补充,归结起来大概会有一大堆的理由。
他说:“这就像是娶一个姑娘,是因为她的眼睛,或者是她的气质,还是其他一些不可分开的特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认识到,真正的爱情考验是“我是否介意在经济上被这个人打垮?”(洛尼·沙克斯)
巴菲特追求可口可乐时,他就是这样不声不响、默默无闻地去做。几个月来,他一直和电话另一端的三位经纪人保持电话联系,而他们正在收购所有能找到的可口可乐股票。
1989年3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后,《亚特兰大宪章》商业记者梅莉沙·特娜在巴菲特奥马哈的办公室采访了他。她问巴菲特为什么没有早点买可口可乐的股票。他回答说:“你是想问我的购买动机,是吗?我只是想到要买它而已。”
巴菲特还告诉她:“假设你要退到10年前,你想做一项投资,并且你已经掌握了你现在所掌握的一切信息。但是,一旦你做出决定,一切都不能改变了。你会怎样想呢?”
“如果我非常确切地有某个想法,我也知道市场依然会增长,领导仍然还是那个领导——我的意思是说世界范围内的——我也知道还会有很大的增长,我只是不明白像可口可乐这样的事情。”
喝了一口樱桃可乐后,他继续说:“我能够确信的是,我再回来时,他们的业务一定会比现在做得更大。”
他告诉她,荷希食品公司也会加入进来,但是,它不会像可口可乐公司那样提升对荷希酒吧的投入。
“但是,人们在一天内会喝掉8瓶饮料,历史表明,如果他们面前正好放着它[可口可乐],他们一定会喝掉它。我就是一个很鲜活的例子。”
特娜的文章说,巴菲特办公室的轻便冰箱里塞得满满的,台子上还有36瓶待冷藏的可口可乐。
“我每天喝掉5瓶,相当于750卡路里,5天就是1磅,一年就是70磅。”他告诉特娜。后来在伯克希尔公司1992年股东年会中,他又换了一种说法:“我每天喝掉5瓶,相当于750卡路里,如果我不喝的话,一年就会损失70磅。真的,可口可乐就是我的救生圈。”
一天5瓶?说谎吧?来自“能说会道先生”的白色谎言?他真的一天喝5瓶?“他一天喝掉8瓶-10瓶,”每天都跟巴菲特见面的弟普·斯洛特这样说.
巴菲特告诉特娜,就在采访他的前一天晚上,他家太热了,他在凌晨2点的时候从床上爬起来,冲到楼下的冰箱,拿了一瓶樱桃可乐,一通狂饮后,他感觉舒服多了,然后就又回到床上睡觉。
就在巴菲特结束购买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份后,他马上飞抵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请高泽塔和基奥共进午餐。
那么,巴菲特、高泽塔和基奥是在哪里共进午餐的呢?在瓦西迪餐厅。哪里?瓦西迪餐厅。
位于乔治亚科技大学和可口可乐公司总部之间的瓦西迪餐厅是当地有名而且价廉物美的一家快餐店。在巴菲特的要求下,一行三人来到瓦西迪餐厅。巴菲特的饮食习惯是就着一杯樱桃可乐来吃“可里斯科”食品。瓦西迪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免下车快餐店在有球赛的周末会接待30多万名顾客,但是不提供“可里斯科”食品。在这家快餐店里少有不含胆固醇的食品,“油的、咸的、脆的、真正的洋葱圈”是极其诱人的。
这家快餐店拥挤、繁忙,里面有许多房间,其中一些房间配有课桌椅,前面摆放着电视,供球迷们观看球赛。巴菲特、高泽塔和基奥并不是仅仅来喝点东西,基奥回忆说:“我是正式来拜访巴菲特的。”
这家餐馆的人力资源经理戈顿.缪依说:“我知道他们来这里……巴菲特进来后,我和他简短地打了个招呼,你看见他,决不会想到他会是个富翁。”
这家餐馆是缪依的父亲在1928年创立的。缪依的母亲,南希.希姆现在是这家餐馆的主人,她与巴菲特、高泽塔以及基奥坐在窗边的圆桌旁,从这里可以看到几个街区以外的可口可乐公司总部。瓦西迪餐馆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连锁店的可口可乐消费商。可口可乐仿佛就是从可口可乐公司总部汩汩流淌到这儿的。
“我们以红色和白色为主色调,因此,我在桌子上铺了红白相间的桌布,在瓦西迪的食品托盘上放了一些红色的秋海棠。”希姆夫人说。“他们都是非常坦诚相见的人……巴菲特点了热狗、洋葱圈和炸薯条,他很喜欢这些食品……我们把这些放在纸盘子上……他们买了6瓶樱桃可乐。那是他最喜欢喝的。
“他们在这里呆了大约1小时或1个半小时。自己谈论自己的众多企业,谈论喜饴糖果公司、内布拉斯加家具公司,他说他喜欢收购那些管理有方的企业,然后放手让他们按照过去的方式继续经营。”
她说:“他的性格表明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独一无二的人。我正希望他能用他最后的10亿美元买下我的快餐店。”
对于巴菲特而言,买下瓦西迪餐厅只是笑谈而已,但他仍然回答道:“她很聪明,不会卖掉它的。”
像吉米.卡特,乔治.布什和比尔.克林顿这样的人都曾经到过瓦西迪餐厅来拉选票。重量级拳击比赛的前冠军依凡得.霍利费尔德——现在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代言人,曾来过这家快餐店,还有伯特.雷诺兹,露西.保尔和亚瑟.高德夫里也来过这儿。尼普斯.罗素也曾一度在这里工作。巴菲特被提名担任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之后就来到了亚特兰大。
1989年4月,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年会结束后,巴菲特来到博希姆珠宝店,在这里他见到了他的股东们。他刚买下可口可乐公司10亿美元的股份,有人问他会不会长期持有,因为在年度报告中没有提到这一点。
巴菲特说:“我还不想这么快就将它列入那份名单。”但是相信时间不会太长,他就会把它称为一个永久持有的投资品种。毫无疑问,对伯克希尔公司来说,它正向着永久持有的方向发展。
100多年来,可口可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一世界知名品牌诞生于1886年5月8日,当时,药剂师约翰.斯迪斯.彭伯顿在亚特兰大玛丽爱特街107号他家后院,用一只三脚铜壶第一次调制出可口可乐糖浆。
他提上一壶新产品来到雅各布药店所在的那条大街,这里有亚特兰大的主要苏打水销售店(与现如今的亚特兰大地铁站相隔不远)。这一新产品一杯卖1分钱。雅各布药店的威尔斯.维那波是第一个卖可口可乐的人。第一年,每天可卖6杯可口可乐。第一年的总销售额为50美元,而这一年的成本费是73.96美元。所以,彭伯顿赔钱了。
再后来,这种饮料就成为了“美味和清爽”的代名词。
彭伯顿于1886年5月29日在《亚特兰大日报》上登了一则广告说,这种饮料美味可口、清新凉爽、令人振奋、激发活力。
传说,1886年11月15日,一个宿醉的人要买一种能减缓头疼的药。彭伯顿于是把他的饮料作为头疼药出售。不知道是故意还是巧合,碳化水加入糖浆制成的饮料减轻了这位顾客的头疼症。
格雷厄姆女士写道,自从儿时经历了一场意外事故,从满载的马车上摔了下来,又被车轮碾过了头,亚撒.康德勒就穷其一生都在寻找一种可以医治头疼的药。
彭伯顿研究可口可乐配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研制出一种医治头疼的药。在可口可乐问世的前10年,它都是被当作一种药。康德勒在19世纪90年代登了一则广告,将可口可乐称做是“大脑和神经的神奇药物、疗效显著的治疗药剂。”
1887年,一个名为“可口可乐糖浆浓缩液”的产品申请了专利.
这是个据说股民需要看的关于可口可乐公司的故事
还有一个是可口可乐被百事可乐恶搞的视频网站:http://blog.anyp.cn/diary/070519083644562
❸ 美国的花旗公司是干什么的
花旗集团(Citigroup)是当今世界资产规模最大、利润最多、全球连锁性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它是由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于1998年合并而成、并于同期换牌上市的。换牌上市后,花旗集团运用增发新股集资于股市收购、或定向股权置换等方式进行大规模股权运作与扩张,并对收购的企业进行花旗式战略输出和全球化业务整合,使花旗集团在短短五年时间里,总资产规模扩大了71%,股东权益增加92%,资本实力不断提高;总收入提高72%,利润增长 2.6倍,表现出不凡的盈利能力;其股票在进行一次送股(每3股送1股)和 22次分红派息(每股分红共计$3.82)的情况下,每股净值仍提高了一倍,价格翻了一番。花旗股票是纽约股市著名的绩优蓝筹股,如其业务品牌一样著名。
花旗集团作为全球卓越的金融服务公司,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约为二亿客户服务,包括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服务从消费银行服务及信贷、企业和投资银行服务、以至经纪,保险和资产管理,非任何其它金融机构可以比拟。现汇集在花旗集团下的主要有花旗银行、旅行者人寿和养老保险、美邦、Citi-financial、Banamex和Primerica。
英国《银行家》杂志对世界前1000家银行2002年各项指标排名中,花旗集团以一级资本590亿、总资产10970亿、利润152.8亿美元三项排名第一,盈利水平占1000家大银行总盈利2524亿美元中6.1%。根据花旗集团最新年报显示,花旗集团2003年一级资本已达669亿、总资产12640亿、利润 178.5亿美元,比上年又分别增长了13.4%、15.2%和16.8%。
在过去的 10年里,花旗集团的股票价格、盈利能力和收入复合年增长均达到两位数字,而且盈利增长高于收入增长。尤其令同行所叹服的,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和反恐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1000家大银行总体盈利水平分别下挫14.9%和29.7%的情况下,花旗集团仍达到3%和 4.5%的增长,显示了花旗金融体系非凡的抗风险能力。
花旗集团目前是全球公认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不仅是因其在全球金融服务业盈利与成长速度最高的企业中连续占据领先地位,更由于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务连锁公司。花旗集团为100多个国家2亿多位顾客服务,每位客户到任何一个花旗集团的营业点都可得到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资产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务,平均每位客户的产品数在全球同行企业中排名第一,因此花旗集团的客户关系服务网络是花旗不可估量的一种资源,桑迪·维尔就曾骄傲地说过:“这个网络是我们唯一拥有的真正有竞争力的优势,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能找到一家花旗银行的机构可以为你服务。”
[编辑本段]花旗历史
在花旗的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名字:花旗银行(Citibank)、花旗公司(Citicorp)和花旗集团(Citigroup),它代表着花旗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的,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月改为现名。
纽约花旗银行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1812年由斯提耳曼家族创立,经营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1865年该行取得国民银行执照,改为纽约花旗银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斯提耳曼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牢牢地控制了该行,将它作为美孚石油系统的金融调度中心。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后,纽约花旗银行脱离了洛克菲勒财团,自成系统。当时,由于业务每况愈下,曾一度依附于摩根公司。到了40年代,纽约花旗银行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机,大力恢复和扩充业务。战后,纽约花旗银行业务不断扩展。50年代,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企业兼并浪潮,纽约花旗银行在竞争中壮大起来,于1955年兼并了摩根财团的第二大银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随后更名为第一花旗银行,此时该行资产急剧扩大,实力增强,地位迅速上升,成为当时美国第三大银行,资产规模仅次于美洲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
2. 花旗公司
由于美国银行法对银行与证券业务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规定商业银行不许购买股票,不允许经营非银行业务,对分支行的开设也有严格的限制。为了规避法律的限制,1968年花旗银行走出了公司战略决策的重要一步--成立银行控股公司,以其作为花旗银行的母公司。花旗银行把自己的股票换成其控股公司即花旗公司的股票,而花旗公司资产的99%是花旗银行的资产。数十年来,花旗银行一直是花旗公司的“旗舰银行”,20世纪70年代花旗银行的资产一直占花旗公司资产的95%以上,80年代以后有所下降,但也在85%左右。花旗公司共辖13个子公司,提供银行、证券、投资信托、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按照当时法律要求,非银行金融业务所占比例很小)。通过这一发展战略,花旗公司走上了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道路,并在198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单一银行控股公司。
3.花旗集团
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合并组成的新公司称为“花旗集团”,其商标为旅行者集团的红雨伞和花旗集团的兰色字标。
旅行者集团前身旅行者人身及事故保险公司(The Travelers Life and Accident Insurance Company)成立于1864年,一直以经营保险业为主,在收购了美邦经纪公司(Smith Barney)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证券经纪、投资金融服务领域。1997年底又以9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门·美邦投资公司,该公司已居美国投资银行的第二位。
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成的花旗集团,成为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有1亿客户,拥有6000万张信用卡的消费客户。从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
[编辑本段]花旗发展
花旗银行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派克大道399号的花旗银行,是华盛顿街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1812年7月16日,华盛顿政府的第一任财政总监(Commissioner of the U.S. Treasury )塞缪尔.奥斯古德(Samuel Osgood)上校与纽约的一些商人合伙创办了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今日花旗集团的前身。当时,该银行还是一家在纽约州注册的银行。在创建之初,纽约城市银行主要从事一些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1865年7月17日,按照美国国民银行法,纽约城市银行取得了国民银行的营业执照,更名为纽约国民城市银行(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此后,纽约国民城市银行迅速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银行之一。
20世纪初,纽约国民银行开始积极发展海外业务,1902年,该行在伦敦开设了它的第一家国外分行,到1915年持有万国宝通银行之前,纽约国民城市银行已在拉美、远东及欧洲建立了37家分支机构(Muro,1984,p.47)。万国宝通银行成立于1901年,当时主要是为了发展对中国及菲律宾的贸易,次年它在上海成立了美国在华的第一家银行分行,不久又相继在远东其他地区设立海外分行32家。通过兼并万国宝通银行,纽约城市银行的海外分支网络扩大了近一倍。到1939年,花旗银行(1927年以后,纽约城市国民银行的中文行名改为花旗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已达到100家。
20世纪20年代花旗银行开始开拓零售银行业务。1921年成立了第一家专对个人服务的分行,1928年成为首家提供个人贷款的商业银行,70年代花旗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它成为美国VISA卡与万事达卡的最主要发行者之一。1977年,花旗银行率先大规模将ATM机引入银行系统,目前,花旗银行已是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发行者。为把零售金融业务推向全球化同时扩展分销渠道,花旗集团于2000年11月收购Associates First Capital设于15个国家的共2,600家分行,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零售金融企业。
1929年和1930年,花旗银行先后收购了农民信贷与信托公司和纽约美国国民协会银行,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花旗农民信托公司,1959年花旗农民信托公司改名为第一花旗信托公司(First National City Trust Co.),两年后合并于第一花旗银行,成为其信托部的一个组成部分。
1955年3月,花旗银行兼并了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同时更名为第一花旗银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合并后的第一花旗银行成为仅次于美洲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的美国第三大银行,1962年第一花旗银行更名为第一国民城市银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1961年第一花旗银行率先推出了大额可转换定期存单(CD)业务,该业务使花旗银行能够与政府债券竞争资金,花旗银行取得了新进展。同时,花旗银行进一步国际化,到1982年底,花旗银行已在94个国家拥有1490余个分支机构,海外机构的资产和收益占花旗银行全部资产和收益的60%。
1967年花旗银行组建了控股公司——第一花旗公司(First National Corporation),1971年第一花旗公司改组为多银行持股公司,1974年3月28日更名为花旗公司(Citicorp),花旗银行也同时更名为Citibank,N.A.。花旗银行是花旗公司的核心附属机构,资产在70年代中期占整个控股公司资产的95%以上,以后有所下降,在80年代改比例在85%左右,目前约占60%左右。花旗银行的董事长、总裁也同时是花旗公司的董事长和总裁。
20世纪80年花旗公司先后兼并了Diner’s Club、加州忠诚储蓄银行(Fidelity Savings)、芝加哥第一联邦银行(First federal of Chicago)、迈阿密比斯肯联邦银行(Biscayne Federal)、华盛顿特区的国民永久储蓄银行(National Permanent Savings)。同时,其跨国业务业有了进一步进展,海外分支机构扩展到了芬兰、新西兰等国。
20世纪80年代末,花旗银行由于在海外及商业房地产方面的不良贷款而陷入了困境。1990年至1992年3年内,信贷损失准备达到100多亿美元,1991年税后利润亏损9.14亿美元。不过,经过里德领导的三年复兴计划(1992-1994),花旗银行迅速调整了资本结构、恢复了资本实力。1995年,花旗银行净收入达到创纪录的35亿美元,资本总额也上升到了277亿美元。花旗银行的一级资本上升到了192.4亿美元,占总资产的11.9%。
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宣布和旅行者集团合并。旅行者集团原是一家生命与财产保险公司,后来它通过收购一家美国投资银行—史密斯?邦尼(Smith Barney)公司,把业务范围扩大到了投资银行、商业信贷、融资服务等领域。1997年,该公司又以90亿美元兼并了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新组建的所罗门?史密斯?邦尼(Salomon Smith Barney)公司一跃成为美国第二大投资银行。旅行者集团目前的业务范围主要有:生命与财产保险、投资银行、商业信贷、私人理财、资产管理等。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起企业兼并案,合并后组成的新公司成为“花旗集团”,其商标为旅行者集团的红雨伞,合并后花旗集团的总资产达到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通过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花旗集团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公司之一,由1997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58位一跃升至1998年的第16位。
1999年,花旗集团与日本第三大证券行日兴证券于日本共组合营企业-日兴所罗门美邦。该合营企业自成立以来各项排名均突飞猛进,2000年更于股票及相关交易界别中荣登榜首。在2001年上半年,日兴所罗门美邦于日本市场安排股份配售交易所占的市场份额为55%,超过所有竞争对手的总和。2000年4月,集团的投资银行旗舰所罗门美邦成功收购宝源投资,建立了一家一流的泛欧洲投资银行,令花旗集团于欧洲市场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为把零售金融业务推向全球化同时扩展分销渠道,花旗集团于2000年11月收购Associates First Capital设于15个国家共2,600家分行,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零售金融企业。2001年,为壮大其在墨西哥以至其它拉丁美洲国家的地位及业务表现,花旗集团以逾120亿美元收购墨西哥第二大金融机构Banamex。
历经近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花旗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资产达1兆美元,于全球雇有二十七万名雇员,为逾一百多个国家约二亿消费者、企业、政府及机构提供品种繁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包括消费者银行和信贷、企业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服务。以红色雨伞为标志的花旗集团旗下的主要品牌包括:花旗银行、旅行家集团、所罗门美邦、CitiFinancial及Primerica金融服务公司。集团2000年的核心收入达140亿美元,2001年收入达146亿美元,为全球盈利最高及财政最稳健的公司之一,其股本总值达880亿美元(2001年),一般股本回报率为20%。雄厚的资本促使集团能运筹帷幄,顺利过渡逆境并于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大展鸿图。在2001年、2002年《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1000家公司排名中,花旗集团皆名列第5位,在全球金融界中排名第一。
[编辑本段]主要业务范围
花旗银行,作为惟一一家推行全球业务战略的银行, 不单为遍及56个国家的5000万消费者提供服务,也在近100个国家为跨国、跨区及当地的企业客户服务。
除了花旗银行, 没有哪家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资源足以在如此之多的地方,应付如此之多的需要。 花旗银行已成为金融服务的世界品牌。花旗银行的名称即意味着服务, 不仅是满足客户的需要,更要比客户预期的做得更好。 主要的业务范围包括: 电子银行业务。通过花旗银行的计算机, 自动柜员机或花旗电话银行,在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内都可得到安全而便捷的服务。
信用卡业务。世界范围内, 花旗银行的信用卡客户都可通过花旗银行发行的信用卡, 或花旗银行与其他知名机构共同发行的信用卡满足其消费需求,并适应其不同的财务状况, 花旗银行是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发行机构。
私人银行业务。花旗银行在32 个国家中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员工可透过银行的人才、产品及策略网络, 令客户获得全球投资组合的第一手资料,花旗银行协助其寻求投资机会及识别投资风险。
新兴市场业务。花旗银行在新兴市场服务客户接近100年,源远流长,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因为花旗银行就像一家当地商业银行一样,持有营业执照,了解当地市场,并拥有训练有素的当地雇员,配合着跨区域性的优势向客户提供世界水平的银行服务, 这是花旗银行与从不同的优势。
企业银行业务。目前,花旗银行在100多个国家与全球性、区域性和地方性公司客户进行着合作。 花旗银行在世界各地的市场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是企业银行业务的基石。无论是在国内, 还是在世界任何地方,均可得到花旗银行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的建议。
跨国公司业务。 花旗银行同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之间的成功合作,是基于花旗银行数十年来所积累的银行业关系和经验。 这些公司大多希望向海外扩展,特别是向新兴市场扩展, 因为那里的消费者和商品市场欣欣向荣。
花旗银行在世界各地的深远发展是最具竞争力的特点。就规模,产品,能力,产业知识和经验而言, 花旗银行都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花旗银行的目标是将花旗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全世界。 简而言之, 花旗银行全球独一无二的网络可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其所需的服务。
[编辑本段]花旗大事记
1812年6月16日,后来发展成花旗银行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由纽约州政府特许设立,许可资本(authorized capital)200万美元,给付资本(paidin capital)80万美元。同年9月14日,城市银行在纽约市正式开业,为纽约商人服务。
1865年,加入新成立的美国国家银行体系(U.S. national banking system),并更名为“纽约国家城市银行”(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
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
1897年,在美国的主要银行中,首家设立外国业务部,并开始外币交易业务。
1902年,业务拓展到亚洲、欧洲、印度。并在上海、马尼拉等地设立办事处。
1904年,开创旅行支票(traveler's checks)业务。银行总部移至华尔街55号,并一直使用到1961年。
1913年,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首要参股人。
1914年11月10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设立分行,成为首家在外国设立分行的美国国家银行。
1915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设立办事处。成为美国有最大海外机构网的国际银行。
1918年,收购一家美国的海外银行“国际银行”(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oration)。
1919年,成为美国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银行。
1921年,在美国的主要银行中,首家采用复利法给储蓄帐户(savings account)计息。
1928年,在美洲的主要银行中,首家给存款人提供无质押个人贷款(unsecured personal loans)。
192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并购“农民贷款信托公司”(Farmers' Loan and Trust Company),并将之更名为“城市银行农民信托公司”(City Bank Farmers Trust Company)。
1936年,在纽约市的银行中,首家开办不需要最低余额的支票帐户(checking account)业务
1939年,在美国以外共有分布于23个国家的100间办事机构,成为最大的国际性银行。
1945年,在一系列战争贷款及胜利贷款活动中,售出了56亿美元的美国国库券(U.S. Treasury securities)。
1955年,更名为“纽约第一国家城市银行”(The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
1961年,发明negotiable定期存款(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成立“第一国家城市海外投资公司”(First National City Overseas Investment Corporation)作为海外分支及从属机构的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位于公园大道399号的新总部大楼建成。
1962年,在银行150周年庆之际,更名为较短的“第一国家城市银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1964年,进军租赁业务。
1965年,进军信用卡业务。
1966年,在伦敦市场开办Dollar Certificates of Deposit,是自1888年来,伦敦市场的首家negotiable instrument。
1967年,开办花旗银行的第一张信用卡“第一国家城市签账服务”(First National City Charge Service),俗称“囊阔所有卡”(the "Everything" card)。
1968年,一家银行控股公司“第一国家城市股份公司”(First National City Corporation,后更名为Citicorp)成为第一国家城市银行的母公司。
1969年,“囊阔所有卡”改制成为“主人签账”(Master Charge,后更名为万事达卡,MasterCard)。
1974年,第一国家城市股份公司更名为花旗公司(Citicorp),以方便其国际业务。
1976年,第一国家城市银行变成“花旗银行国家协会”(Citibank, N.A.)(N.A.表示National Association)。
1977年,花旗银行开建花旗卡银行中心(Citicard Banking Center),利用花旗卡与自动柜员机(ATM)进行服务。24小时的自动柜员机不再仅是供紧急提现之用,而成为正常业务的一部分。
1979年,成为全球的首要外币交易代理。
1981年,收购“大来信用证”(Diners Club)。
1982年至1984年间,在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依利诺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收购储蓄(Savings)与贷款业务,使花旗集团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控股公司。
1984年,花旗银行伦敦分行成为钱伯斯清算公司(CHAPS Clearing Company)的创始成员机构之一。钱伯斯清算公司是仅次于美国Fedwire的全球第二大实时大体结算系统(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system)。
1985年,在纽约开办“直接连入”(Direct Access®)服务,通过个人电脑跟花旗银行连结。
1986年,在纽约与香港首次使用触屏式自动柜员机(touch-screen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1989年,成为抵押信用卡(securitized credit card receivable)的首要发行人。在纽约长岛市科特广场(Court Square)的一座新摩天大楼建成。
1992年,花旗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集团的分支机构遍布90多个国家。
199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及签帐卡的发行人与服务提供人。将1980年代收购的各家存款银行合并,并以“花旗银行联邦储蓄银行”(Citibank, FSB)之名统一运作。
1994年,开设俄国第一家外国独资商业银行。
1995年,在阔别45年后,在中国大陆开设第一家具备全面业务的(fullservic)分行,并在越南与南非开设分行。
1996年,拥有亚洲最多的信用卡。台湾是美国以外第一个信用卡数量超过100万张的地区。
1998年10月8日,花旗公司(Citicorp)与旅行家集团(Travelers Group)双方的所有属下合并成为花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itigroup Inc.)。花旗银行继续保持为花旗集团旗下的强势品牌。
2005年7月1日,花旗银行香港分行转移至在当地注册成立的花旗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2007年4月1日,花旗银行中国内地分行转移至在当地注册成立的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2007年4月9日,花旗银行宣布合并台湾的华侨银行,并以花旗银行为存续银行,华侨银行为消灭银行。
2007年11月27日,阿布扎比投资局以75亿美元入股花旗集团4.9%股权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2008年9月29日,收购美国第四大银行美联银行(Wachovia)的业务,花旗将会吸纳美联银行的3120亿美元贷款,但只会承担不超过420亿美元的亏损,成为美国最大的零售银行,但在10月3日富国银行0.1991普通股换取1股美联银行普通股,折算以每股7美元收购美联,涉资117亿美元,直接宣布花旗的收购方案告吹。
[编辑本段]花旗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核心花旗银行自创业初始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它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是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让员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园感”。花旗银行 CEO森地威尔的年薪高达1.52亿美元,遥居美国CEO的前列;再以花旗银行上海分行为例,各职能部门均设有若干副经理职位,一般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工作3年即可提升为副经理,硕士研究生1年就可提升为副经理,收入则是我国同等“职级”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客户至上:企业文化的灵魂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最优之处就是把提高服务质量和以客户为中心作为银行的长期策略,并充分认识到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要有吸引客户的品牌。经过潜心探索,花旗获得了成功。目前花旗银行的业务市场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亿多客户,服务品牌享誉世界,在众多客户眼里,“花旗” 两字代表了一种世界级的金融服务标准。
寻求创新:企业文化的升华在花旗银行,大至发展战略、小到服务形式都在不断进行创新。它相信,转变性与大胆性的决策是企业突破性发展的关键,并且如果你能预见未来,你就拥有未来。这就是说,企业必须永无止境、永不间断地进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