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南邵阳市邵阳县平均房价水平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撑杆”。实践经验证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之路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加快工业发展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更是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工业的发展,带动和影响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全局;工业化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邵阳县的工业一度有过较为辉煌的一页,由于受到地域、市场和产品质量的制约,加之国企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邵阳县工业经济一度滑坡,成了最伤心的“短腿”。1995年比1991年,邵阳县工业增加值增长11.3%,比全市增幅高5.6个百分点;2000年比1996年,邵阳县工业增加值增长8.5%,比全市增幅低3.4个百分点。 2002年,县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工业邵阳”的目标,把发展工业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摆在首要位置,着力实施以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方略,取得了积极稳健的成效。本文依据2004年末邵阳县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综合性地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下工业和个体工业的实际状况进行评述,并与外县、市相对比,希望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现状与特征
1、现状
2004年末,全县共有工业2130家(户),从业人数1880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0958.3万元,净值26487.5万元,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95783.6万元,增加值44754万元。
按规模分: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47家,现价总产值54594.8万元,从业人数781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923.2万元,增加值19111万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共2083家(户),从业人数1099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835.1万元,现价总产值41188.8万元,现价增加值25643万元。
按性质分:内资企业330家,其中国有企业12家、集体企业10家、股份合作企业3家、集体联营企业1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2家、股份有限公司5家、私营企业297家、港、澳、台合资经营企业1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家、个体工业1795户。
按行业分:邵阳县工业企业共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行业中类。采矿业165家,其中煤炭开采企业65家、黑色金属矿开采业83家、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家、非金属矿(砂石)开采业16家;制造业157家,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3家、食品制造业4家、纺织业3家、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4家、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品业17家、家具制造业3家、造纸及纸制品业5家、印刷业2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5家、医药制造业2家、轮胎制造业1家、塑料制品业6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3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家、金属制造业12家、通用设备制造业4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家、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2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0家,其中电力生产业5家、电力供应业1家、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家。其他1798户个体工业,主要集中在制造和加工行业。
2、地位
2004年,邵阳县现价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16.75%,比2003年提高0.8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2.3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现价工业增加值占7.15%,比2003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2.72个百分点;规模以下现价工业增加值占9.6%,比2003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0.63个百分点。
3、主要特征
(1)产业水平的初级性。一是全部为小型工业企业,无1家被认定为国家中型以上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只占全部工业企业个数的12.3%;二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国家40个行业标准中,邵阳县工业主要为采掘业、冶炼业、造纸业、五金机械制造业、鞋帽服装皮革纺织业、医药化工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建材业、水电发电供电业、木材加工业,传统行业占98%以上,传统产品占92%以上;三是经营管理模式粗放。据对30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调查显示,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12家,占40%;财务管理基本上都是“口袋”账,如湘宝汽配公司、湘中制革公司虽然从2003年起聘用了一名会计,也只是每月两、三天做账,以应付税务审计的需要,财务记录很不规范。四是工业产品以初加工、低品位、低附加值为主,邵阳县工业产品主要为烟煤、锰、石膏、硅锰铁、钻花、内衣服装、波鞋、汽车飞轮、输电管配件、大米加工、中成药、红砖、砂石为主,虽然品种不少,但是大多处在初次加工阶段,利润率不高。如邵阳县兴旺玛钢厂生产的输电管配件,由于没有取得自主出口权,由外贸部门代理出口,每只8元贱卖给出口商,出口商每只16元销售给外商,外商以16美元的价格投入欧美市场,出厂价只相当于市场价的6.2%。其它如富晟鞋业公司、县玛钢厂、三泰金刚石厂、湘宝汽配公司等企业产品都是“为他人做嫁妆”,自己挣小钱,别人赚大钱。
(2)产业资源的依赖性。邵阳县工业中,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工业企业占据重要地位。全县65家煤矿开采企业,2004年末产值19064.7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23.34%;83家锰矿开采企业产值5904.2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7.22%;16家砂石开采企业产值2499.8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3.06%;64家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业产值4347.2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5.32%;5家硅锰冶炼企业产值1929万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2.36%。消耗本土资源型的企业综合产值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41.3%。
(3)产业发展的自主性。邵阳县332家工业企业(个体工业除外),10年前开业成立的104家,占31.3%;1996年至2002年开业成立的企业35.36%,而2003年至2004年新开业成立的企业为33.34%。改革开放前,邵阳县工业企业的发展由政府为主导,企业的创立和发展由县、乡两级操作,大多数企业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前瞻性,有些企业的创办纯粹是为解决就业问题。改革开放后,由于政策宽松,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有些企业业主抱着“哪行赚钱干哪行”的念头,办企业“一窝风”,甚至有些行业“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2003-2004年,邵阳县域内涌现出83家锰矿开采企业,由于国家政策整顿及资源贫乏,很快,这些企业有50多家就“销声匿迹”了;2003年,邵阳县河伯乡境内有大小木材加工企业和个体户35家,2004年,就只有12家了。加之,金融部门近年来存贷比例严重失调,对工业投入尤为少得可怜,不足贷款额的10%;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部门因部分企业缺乏诚信,未能及时还贷,影响了信用担保公司作为架通银企桥梁作用的发挥,以致工业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发展还是以民间融资为主要路径。因此,邵阳县工业企业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民间自发为主;二是发展方式和方向由投资者自主决策;三是企业的融资行为具有明显的个人特性。
二、问题、差距与原因
1、工业经济总量偏小。2004年末,邵阳县现价工业总产值9.57836亿元,仅占全市县域工业现价总产值136.3亿元的7.02%。工业经济总量仅高于新宁、武岗、隆回三县;现价工业增加值44754万元,仅占当年全县GDP的16.75%,为邵东县的22.63%。与省内其他兄弟县市相比,更是相形见绌。2004年邵阳县工业增加值为长沙县的4.26%、浏阳市的8.75%、石门县的31.62%、望城县的15.7%、湘乡市的18.63%、衡南县的15.96%。与全国工业强县—广东省佛山市的顺德市相比,仅为该市的0.63%。由于工业总量小,全县工业经济在低基数的情况下虽然有较快幅度的增长,但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增量的快速扩张。
2、集约化程度较低。邵阳县工业存在着“弱、小、散”弊端,产业和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小。
(1)企业分散。主要表现为小而全、行业多,分布散。全县工业企业涉及15个门类,674个产品,行业的高度分散和小模生产,无法形成产业和产品的聚集效应。五峰铺棉毛公司其实是上千家加工户的“代名词”,没有统一的品牌,以每条3至6元贱价批发给经销商,实行薄利多销;多年来,邵阳县塘渡口镇白羊铺村以档发加工闻名远近,但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有14户,除永利档发厂、美莎发制品公司较有规模外,还有12户一直各自为战,厂址在邵阳、白羊铺等地“流动”,产品你销往河南,我卖向安徽,甚至在价格和规格上相互冲突。
(2)产品档次低。邵阳县工业企业生产的品种单一,品质不高。全县674种产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山秀医药公司1个。富晟鞋业公司、兴旺玛钢厂、县玛钢件厂、兴隆包装工具厂、松鹤钻头厂、湘中制革公司及档发厂生产的产品名义上都是出口企业,实质上由代理商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后委托代理;湘宝汽配公司生产的正川飞轮也只是玉林柴油机厂的零部件。龙华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型号PO32.5产品,一直未升级换代。
(3)基地和工业园区尚未具备规模。工业园区进展缓慢,配套设施跟不上;招商引资量小,入园工业企业数量少,投资额小,科技含量不高。全市51个工业园区或基地,其中省、市认定的县级工业园区9个,县、乡自设的工业基地和园区42个。邵阳县经省批准的园区或基地“空白”,经市批准认定的红石工业园区,入园工业企业还只是“星星点灯”状态;县设立的九公桥工业园区、白仓工业园区、霞塘云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偏小,企业入户率不高,2004年工业基建投资和技改投入2200万元,只相当于城步的55%、武岗的62.8%。因此,邵阳县工业园区和基地在县域经济中尚未发挥出强劲的带动作用。
3、产业基础薄弱。据对全县332家工业企业调查显示,1950年至1977年设立的企业35家,1978年至1991年设立的企业39家,1992年至1995年设立的企业29家,占332家企业的31.3%。这些企业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初建时起点很低,大部分属“五小”企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是企业难以发展壮大的“绊脚石”。2004年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县47家规模工业企业共各类机器设备1642台(套),其中1980年前出厂的设备100台(套),占6.1%;1980至1989年出厂的设备449台(套),占27.34%;1990年至1999年出厂的设备489台(套),占29.78%;2000年后出厂的设备604台(套),占36.78%。并且无一台国外出产的机器设备。另一个“箝制”工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电力能源滞后,全县还有9个乡镇位于小水电地域,用电供求矛盾大。白仓工业园区内有重点工业企业5家,由于地方电力配套跟不上,难以满足工业和农村用电的需要,以致北大铁合金厂等用电量大的企业经常处于停电状态,大部分时间只能在“零点”后作业。
4、企业效益不高。2004年末,全县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41.3%,在全市处于第8位;劳动生产率为34523元/人,在全市处于第10位;亏损企业9家,亏损面为19.1%;销售利润率为2.5%,在全市处于第12位。
5、人才素质不强。全县332家工业企业中(1798户个体工业除外),从业人员1701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从业人员2人,占0.012%;具有本科学历的从业人员67人,占0.4%;具有大专学历的从业人员447人,占2.6%。而96.98%的从业人员为中专以下学历。全县共拥有高级技术、技师、高级工、中级工等专业技术人才4842人,其中工业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019人,仅占21.04%。特别是民营工业企业缺乏吸纳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其中民营工业企业共有从业人员11691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99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7092人。从业人员中男性 8935人,女性2756人,男女比例1:0.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男性从业人员2681人,女性从业人员1918人。男性占58.3%,女性占41.7%。 规模以下企业中,男性从业人员6254人。女性从业人员838人,男性占88.1%,女性占11.9%。每100名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0.119人,尤其是女性仅0.008人;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3人,女性仅0.2人。每100名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师只有0.16人,女性仅0.005人;技师只有0.35人,女性仅0.001人。邵阳县家家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开向社会招聘300名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业务熟练的技术工人,但是符合条件的很少,
三、对策与建议
提升工业化水平,以工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是邵阳县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全县上下的强烈愿望和共同呼声。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对于邵阳县来说,振兴工业经济,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邵阳县地处湘西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在工业,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
一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邵阳县工业发展有一定的优势:(1)已有一定基础。邵阳县的建工钻行业在省内很有名气,鼎盛时期达到年产钻花2亿支的规模,产品曾占领国内市场的60%以上,远销欧美12个国家;县皮鞋厂生产的产品曾荣获过国家金奖。(2)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工业园区已初具雏形;(3)工业化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工业化率为24.2%,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靠近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期,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工业的比重呈现上升势头。(4)有相对丰富的资源。邵阳县是农业大县, 2004年粮食产量达37.34万吨,2005年达39.45万吨,年均出栏生猪80万头,这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石膏矿已预查储量3.4亿吨;黄荆的“墨玉”、下花桥的“红玉”大理石储藏量较大,开发价值较高;煤炭资源、水能资源也相对较为丰富。(5)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区位优势日逐显现。洛湛铁路和潭邵高速公路已通车,县板黄公路提质贯通及乡、村道建设步伐加快,二广高速、207国道改扩建、邵阳至衡阳高速公路动工和兴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邵阳县的“外无出路、内无好路”的旧貌,为邵阳县发展工业打破了交通“瓶颈”。(6)部分优势行业、优势产品效益突出。邵阳县建工钻、高档薄页纸、车用系列冷却泵、中华烫伤油等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
二是创新特色,找准路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将追求数量型工业尽快向质量效益工业转变,加速推进,加快发展。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产业为主导,以县城为中心,培育西部矿产资源、北部医药和农副产品及南部服装和冶炼三条产业带,构建全县工业总体框架;二是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以特色为主线,依托县域内的资源发展特色工业;三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工业向规模化发展。实行扶持政策,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品牌效应,鼓励企业利用品牌、技术和资本等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拓宽融资、加大投入。邵阳县不少企业由于缺资所限,又碍于金融机构融资门槛和实际融资成本预期较高,而在金融部门筹措不到资金,以致丧失了发展机遇。政府要加大对工业的投入,从财政税收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县域工业发展基金。同时,采取税收优惠、贷款贴息、担保服务等形式增加对工业的投入;并要加大银企协调力度,真正发挥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作用。尤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激活民间资金,增强企业的社会融资能力。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缓解全县工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
四是开放带动、民营兴业。坚持引资和引“智”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创汇能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和一批战略投资者,借助外力加快工业发展。切实落实市委提出的“凡允必进”、“凡强必扶”、“凡办必畅”、“凡利必保”的要求,推动全县工业健康发展,实现企业、政府共赢。
❷ 长沙有哪些国有担保公司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❸ 长政发2015 1号文件
长政发 这个文件号真乱。长沙市、长寿镇、长兴县都用。你没说文件标题或文件内容,猜你可能是要长沙市的。贴在下面。请采纳答案。长沙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长政发〔2015〕1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有关单位: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4〕2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发展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长沙强力实施“三倍”,率先建成“三市”,加快现代化进程形成新的战略支点。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社会为主体的,设施齐备、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9064”养老格局(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6%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4%的老人依赖机构养老)更加健全,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1.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100%的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0张以上,全市养老床位总数达到6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达30%以上,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床位达70%以上;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互联互通,居家呼叫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
2.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创树2-3个全国知名的老年用品长沙品牌,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培育3-5个规模较大的连锁服务公司,打造2-3个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1-2个依托生态旅游资源的候鸟式养老基地,争取1-2个国内外知名养老服务机构落户长沙,争取国内养老高端会展落户或巡展长沙。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提供2万个以上就业岗位,拉动就业6万人。
3.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业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行业标准科学规范,准入、退出和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意识显著增强,支持和参与养老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为老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养老传统和文明新风得到弘扬。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1.全面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培育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法律援助等定制服务。加快推进城区老年人助餐点建设。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网络建设。(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广新局、市商务局、市司法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不断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社区要无偿提供办公服务用房,引入各类专业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组织,为社区老年人开展日间托老、医疗康复、集中就餐、文体娱乐、老年学习等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项目。发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养老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发挥综合效益,社区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都要向老年人开放。2017年底,各街道至少建成一所日间照料中心或小型养老机构。(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3.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土地供应政策,建立财政补贴制度,引导鼓励各类所有制投资主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市场的主体。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规模不一、档次各异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为经济承受能力不同、需求标准不一的社会寄养老人提供多样化、人性化、专业化的有偿养老服务,优先满足失智失能、空巢独居等老年人的刚性需求。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和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对企业厂房、闲置校舍、宾馆、招待所、公办后勤服务设施等进行整合和改造,用于养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改造成医养融合的老年护理院。鼓励发展养老地产,既可开办营利性养老机构,也可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鼓励建管分离,养老服务设施由投资商兴建,由专业养老机构运营。支持有意向的投资商按养老布局规划启动项目建设,确保到2020年新增4万张床位。(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4.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保障作用,重点为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提供无偿供养和护理服务,为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失独老人提供低偿服务。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市属公办养老机构提质改造工作;各区县(市)采取政府投资、民建公助等方式,均要建成一家300张床位以上的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建设三年工作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开展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市场化改革试点,实施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和财政补贴制度。(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二)统筹发展城乡养老服务设施。
1.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制订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照人均用地主城区不少于0.1平方米,望城区和各县(市)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新建小区按照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产权及其移交责任和义务,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须知中公告并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约定。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要拿出一定比例面积用于养老服务,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每百户20平方米标准要求的,各区、街道要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用房。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建应相对独立,并方便老年人开展活动。要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支队、市残联、市质监局、市城管执法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统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要充分利用闲置的学校、乡镇办公楼和村民服务中心、医院用房以及民房等资源,按照乡镇办敬老院、村办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院)、家办托老所等形式,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敬老院提质改造,提倡乡镇敬老院在满足五保老人入住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提高运营效益,使之升级转型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区县(市)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将农村幸福院建设和运营纳入财政资金补贴范畴。(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三)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教育培训。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对社区和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提高工作待遇。推动养老机构改善养老护理员工作条件,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市、区县(市)人社部门适时发布养老护理员工资指导价位,推动建立工龄补助制度,依法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努力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设立长沙市“养老护理员节”,每年推选 “十佳护理员”和“百名优秀护理员”。(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3.增设公益岗位。在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办养老机构和街道(乡镇)、社区(村)为老服务机构中开发公益性岗位,公益性岗位应优先安排以特困人员为重点的就业困难人员,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比例不低于60%的为老服务机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四)发挥为老服务社会组织作用。
1.积极培育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建立一批长沙特色品牌的老年产业协会、老年产品开发联盟、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养老服务企业商会、老年护理研究会等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加强老年协会建设,全市形成覆盖城乡、上下联动的四级老年协会组织网络。(市商务局、市老龄办、市卫生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机构建设运营、养老产品开发、养老服务提供,使社会组织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力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教育培训、研究交流、咨询评估等服务,承担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制定、服务质量评估、服务行为监督、第三方认证等事务,发挥其在行业自律、监督评估、服务中介、风险分担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财政补贴制度,支持基层老年协会运营管理农村幸福院,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邻里互助。(市老龄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3.鼓励开展为老志愿服务。建立为老志愿服务登记制度、回馈制度,积极倡导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大中小学学生参加养老志愿服务活动,扶持各类为老服务志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服务窗口创建“敬老文明号”活动及评选全市“十大孝星”活动,以孝老爱亲风尚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老龄办、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五)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1.开发老年产品用品。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和文化娱乐等需要,开发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保险等产品。(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金融办、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打造养老服务产业链。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老年大学、休闲旅游、社区商业、健康服务、法律服务、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建设一批功能完善、服务优质、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养老服务企业和养老基地,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打造养老服务完整产业链。鼓励房地产商建设集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年医院、老年社区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文广新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老干局、市司法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3.培育养老产业集群。将养老产业纳入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制定长沙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规划引导,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创立长沙养老品牌,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三、扶持政策
1.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将养老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并在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予以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土地用途确定为医卫慈善用地。营利性的老年公寓、老年酒店等参照经营性用地管理。由民政部门认定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与公办养老机构执行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集体建设用地。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应采用招拍挂等公开出让方式供地,对利用单位自有用地兴办养老服务设施项目的,需符合城市规划及养老产业专项规划的有关要求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年限均不超过50年。新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依据规划单独办理供地手续的,每宗地面积原则上不超过3公顷;集中配建医疗、保健、康复等医卫设施的,不得超过 5公顷。(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享受划拨用地政策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变更为营利性养老机构,变更性质时,可办理协议出让(租赁)土地手续,补缴出让金(租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转让,其地上所建养老服务设施应整体转让,不得分割转让和分割销售。严禁将养老设施建设用地改变规划条件进行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项目的开发,对于拟改变土地用途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应当由政府收回处置。(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
2015年开始, 对社会力量提供的床位数在200张、500 张和1000 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投资项目,可分别列入各级服务业重点项目,优先给予用地保障。鼓励将闲置的厂房、仓储用房、学校、培训中心、度假村、农庄等存量房产和土地改建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2.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对经认定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符合条件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其所缴配套费全额由财政预算安排专项支出,通过市民政局预算安排给养老机构,营利性养老机构其所缴配套费的50%由财政预算安排专项支出,通过市民政局预算安排给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确有困难,依照《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可以到所在地残联申请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养老机构用水、用气(燃料)等与居民用户实行同质同价,用电按居民生活用地计价。
3.完善投融资政策。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应加大投入,安排财政性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区县(市)两级福彩公益金50%以上要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体育彩票公益金要为老年活动阵地配备健身器材。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投资等方面的扶持资金以及医疗卫生资金、就业资金、社会保障基金等,发挥投入合力,采取投入资本金、直接补助、项目补贴、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金、产业发展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加速进入养老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有效信贷投入。鼓励养老企业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市金融办、市发改委、市文广新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4.完善医养融合政策。制定卫生、医保支持老年护理院发展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老年护理院,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医疗服务。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申请设立医疗机构或老年护理院,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不具备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应与周边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到养老机构工作,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聘用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卫生技术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5.调整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分级分类补助标准,经验收达标,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补贴按照一、二类标准,市财政一次性分别补贴10万元、8万元;运营补贴按照一、二类标准,市财政每年分别补贴5万元、4万元。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贴按照一、二类标准,市财政每年分别补贴3万元、2万元。区县(市)财政投入不得低于市级财政补贴标准。(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6.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提标扩面。对本市户籍的城区困难老年人实施基本养老服务补贴,服务补贴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年满60周岁的失能半失能低收入家庭老人以及百岁老人,可申请每月300元的服务补贴;年满60周岁的失能半失能低保老人、失独低收入老人,年满70周岁的低保老人、失能半失能低收入老人,可申请每月400元的服务补贴;年满60周岁的失能半失能散居“三无” 老人,年满70周岁的散居“三无”老人、失独低收入老人,获市级以上劳模称号的低收入老人,可申请每月500元的服务补贴。服务补贴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1:2分摊。服务补贴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上述对象入住养老机构的,服务补贴可抵扣入住费用。农村困难老人和县市城镇困难老人的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由各区县(市)具体制定实施办法。(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老龄办、各区县市政府)
7.建立养老机构建设财政补贴制度。对区县(市)社会福利中心,市福彩公益金应给与重点支持。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财政部门按每张床位按照新建1万元、改建5000元的标准给予建设补贴,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雨花区、长沙县和高新区,市、区(县)财政按4:6的比例负担。岳麓区、望城区、浏阳市和宁乡县,市、区(县)财政按6:4的比例负担。(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8.建立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度。公办民营和社会办养老机构收住本市户籍社会寄养老人,运营补贴按实际入住老人数每床每月补助160元,由市、区(县市)两级财政按照建设补贴的比例负担。社会办养老机构经批准收住“三无”、“五保”老人的,区县(市)财政部门按公办养老机构标准全额补贴的基础上,上浮10%。上述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机构(含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补贴市、区两级财政均要建立自然增长机制。(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9.建立财政补贴保费制度。支持和鼓励养老机构购买养老机构责任险,将养老机构场地责任险和“三无”、“五保”老人意外伤害险纳入财政补贴范围。鼓励老年人投保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民政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10.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健全养老服务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业行业标准,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强化区县(市)对养老机构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和服务收费的日常监督。公办养老机构实行政府定价,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市场定价机制。量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建立养老服务业统计体系和需求评估体系。开发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准确、及时、全面反映养老服务发展规模、水平、行业结构等基本情况。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建立全市养老机构数据直报系统,加强养老机构信息采集、储存、统计和分析。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政府资助的养老项目和补助对象进行养老需求和服务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政府支持的层级类型和轮候顺序。(市民政局、市物价局、市统计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长沙市发展养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研究室、民政、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老龄、规划、国土资源、教育、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工商、税务、金融、质检、公安消防、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成立长沙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承担对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指导工作,负责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其人员编制在市民政局内部调剂解决。区县(市)政府参照设立发展养老服务业工作机构。
(二)健全体制机制。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典型示范、监督管理等职责,研究制订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任务要求,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民政部门要牵头履行业务监管职能,加强宏观引导、行业规范、业务指导、信息发布和监督管理。老龄工作机构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督促指导工作。发改部门要将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物价部门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定价机制。财政部门要逐步建立符合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公共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细则,加强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养老服务人员管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卫生部门要研究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规划、国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编制规划、落实政策,统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土地供应。税务部门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商务、金融、文化、体育、教育、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公安、消防、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创新政策,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三)强化督促检查。从2015年起,将重点任务(详见附表)分解并纳入对各区县(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和为民办实事工程,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市直有关部门和区县(市)政府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市政府适时组织专项督查。
五、本意见自2015年2月20日起实行。
附:《长沙市发展养老服务业配套政策制定任务分工表》
长沙市人民政府
2015年1月20日
❹ 长沙有哪些正规的担保公司
湖南中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湖南金科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湖南中达中小企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湖南浙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湖南同融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湖南鼎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湖南赛尔夫企业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 ,湖南省财邦担保有限公司,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湖南星沙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长沙岳麓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浏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湖南博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湖南广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一,个人或企业在向银行借款的时候,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不直接放款给个人,而是要求借款人找到第三方(担保公司或资质好的个人)为其做担保。担保公司会根据银行的要求,让借款人出具相关的资质证明进行审核,之后将审核好的资料交到银行,银行复核后放款,担保公司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二,由于投资担保公司业务经营的特殊性,所以融资担保业务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便是业务经营人员的项目运作能力和职业道德,共同构成的人员综合素质因素。这其中,业务经营人员的项目运作能力高,则对融资担保项目的整体把控程度就强。反之,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失控情况,就会造成出资人资金的损失。对担保公司而言,业务经营人员具备合格的项目运作能力,还只是为融资担保项目的成功运作上好一道保险。要想全面确保项目运作的成功,就必须重点关注到业务经营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毕竟内部人员的道德风险,是投资担保公司风险防控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担保公司在项目运作前期,就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如果说拥有雄厚的企业实力,是担保公司搏击激烈市场竞争的先天优势,那么经营管理体系更先进,业务办理流程更规范,则是担保公司获得各方认可,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如何从源头上有效杜绝资金安全隐患,不仅是出资人要面临的难题,更是作为项目第三方担保人的担保公司,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严谨、规范的业务办理流程的制定和实施,则能从源头上将不利于出资人资金安全的因素及早过滤掉。这就是那些业务办理流程不规范的担保公司,在项目运作上容易造成出资人资金损失的症结所在。
四,优选民营担保公司的第一条谷柯标准,就是选择企业实力更为雄厚的担保公司。可是,怎样的担保公司才算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呢,首先,我们要看的就是公司的注册资本金的多少。其次要看的是公司经营规模的大小。经营规模直接受到经营人员人数的制约,而经营人员人数又受到经营场地面积大小的制约,经营规模大的公司往往需要面积更大的经营场地来做支撑。当然,一些拥有自有产权经营场地的担保公司,在企业实力上也比租赁经营场地的公司更胜一筹。最后要关注的就是公司是否拥有更多的高质量融资项目,可供出资人进行比较和筛选。选择高质量的融资项目,不仅能保障出资人的资金更安全,还能保证出资人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
五,判定担保公司是不是信誉良好,业务办理流程规范的优选担保公司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在办理融资担保业务时,是否按照司法部《关于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的意见》规定,将借贷合同送至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出资人获得公证机关的合同公证保障后,可享受到的权利是,一旦用资人到期不能偿还出资人的借款,包括相应的利息时,公证处就可以根据出资人的申请,出具强制执行书,由出资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确保出资人的借款资金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