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2014年全国融资担保行业

2014年全国融资担保行业

发布时间:2025-02-05 02:33:06

Ⅰ 金融行业怎么样

现在正在进入互联网金融
2014年,互联网金融进入一个野蛮生长的时期:P2P网贷平台一边以惊人的速度涌现,一边又惊现倒闭潮;”宝”类产品在经过一番凶猛的疯长后,收益渐趋平缓;众筹的玩法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并出现许多VC、PE进入众筹创业领域……在经历了一年的狂欢之后,2015年,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将进入一个沉淀、理性思考的阶段,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P2P:从喧嚣中沉淀
2014年,P2P行业十分热闹,大量的P2P平台在一年里经历了从出生到死去,整个行业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中,实现了行业的自我淘汰。进入2015年,P2P在热闹之后,将逐渐回归理性,依稀显露出行业的发展方向。
1、行业快速洗牌
2014年,P2P行业一方面是涌现大量的线上平台,一方面则是”倒闭潮”席卷整个行业。这是整个行业在初期发展阶段正常的优胜劣汰现象,与投资人非理性追求高息、政策监管不严、违法成本低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目前,大部分的P2P平台都还缺乏资质认证,P2P业内,政策监管的呼声一直不断。据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杨晓军透露的时间表,P2P监管细则或将于2015年初出台,届时,一批不规范的P2P平台将面临着淘汰。
另一方面,大量资本涌入P2P行业。2014年,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到10月,已有30余家P2P平台获得投资,这些吸引到资本投资的P2P平台实力将大大提高,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
2、去担保化成趋势
2014年,P2P行业去担保化一直是业内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目前,P2P平台与担保公司合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这种模式已经成为P2P行业发展的阻碍,去担保化已经成为必然。
一些P2P平台没有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但由于有担保公司作为挡箭牌,依然能够吸引大量投资者。一旦担保公司出现问题,P2P平台就不堪一击,瞬间失守,出现倒闭、跑路等恶性事件。其次,第三方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用很高,通常都在2%-5%左右,间接提高了融资成本。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担保制度反而成为P2P行业自我发展、强健的一个阻碍。
3、大数据征信成核心竞争力
P2P平台去担保化,就意味着要回归其作为中介的本质,而作为一个网贷中介平台,风险管控能力,将是它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已经有一些P2P平台开始尝试利用客户在社交媒体、电商交易平台上留下来的数据,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未来,一些P2P网贷平台将借助技术和大数据的力量,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化风控模型,采用大数据来分析和判断个人或者企业是否具备偿还能力。这也将成为P2P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在未来,会有一部分P2P平台在大数据征信方面具备足够的实力之后,向专业征信机构转型。
4、产业精细化
目前,P2P行业已经成为一片红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产品精细化,走差异化路线,是未来P2P突围的关键。
现在,整个P2P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专业市场区间已经开始划分,包揽市场的业务模式将很难持续,单个P2P平台也没有能力覆盖各大专业市场,只有精细化、专业化才是P2P企业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
实际上,目前行业内领先的P2P企业都有自己精准的市场定位,一些平台主要为环保企业融资,一些平台与拍卖行合作推收藏品融资,还有的侧重医疗、汽车、旅游等行业的融资。
众筹平台走向综合服务
2014年4月19日,众筹平台点名时间宣布放弃众筹模式,转而成为智能硬件的首发平台,未来,点名时间将针对一些优秀的众筹项目,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众筹支持,包括项目包装、媒体公关、投资人推荐、渠道对接”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专业的定制服务。不仅是点名时间,像股权众筹平台天使汇、云筹,都选择撕掉众筹的标签,强调自己的非众筹属性。
这并非众筹已经没落,而是众筹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众筹平台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融资环节,而是将服务延伸到整个链条。这不仅抓住了项目方的需求,也有利于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对于众筹平台来说,也打破了盈利模式的桎梏。
移动支付带动虚拟货币的发展
随着NFC(近场通讯)技术的突破,苹果、三星、华为等推出的高端机型已经全面覆盖NFC功能,尤其是iphone6推出的ApplePay,凭借着iphone的市场地位,它在移动支付市场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并有可能与虚拟货币一起,对传统的纸币提出挑战。
据了解,目前全美已有22万商家加入ApplePay的阵营,占全美商家的5-10%;12家银行宣布与ApplePay合作,这12家银行负责全美83%的信用卡指出。ApplePay有望成为移动支付领域的老大。
而虚拟货币也将受益于移动支付。虚拟货币植根于互联网,消费者只要有移动设备,就可以进行虚拟币的交换,而ApplePay的出现,将培养消费者移动支付的习惯。
与传统货币相比,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高度流动的特点,它不属于某一个银行,无需经过金融监管机构的审核认证;只要技术支持,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进行虚拟货币的转移和交易。这些都是虚拟货币优于传统货币的特点,移动支付的快速出现,令虚拟货币如虎添翼,实现大的飞跃。
现在,Blocktrail、Coinalytics等比特币分析初创公司已经拿到融资,他们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比特币。当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虚拟货币的优点时,也许传统纸币将逐渐被取代。
移动互联网金融元年
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的话,2015年或将迎来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元年。

目前,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已经开始朝着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转移。据支付宝钱包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移动支付日交易笔数超过4500万笔,在支付宝整体占比中已经超过50%;有97%的用户在转账时,都是在手机上进行操作的。过去传统的理财产品,也从理财页面向App转化。
互联网金融移动化的另一个催化因子,是支付宝等产品的出现,使得原来高大上的金融开始将触角伸向屌丝人群,让金融理财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接轨,人们随时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pad等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进行投资理财,移动支付、购买保险等。当一个领域与日常生活越接近,它的移动化程度也越快。

Ⅱ 揭秘担保公司倒闭潮原因

揭秘担保公司倒闭潮原因

近期,要报道称担保公司陷入倒闭潮,下面我就为大家揭秘一下具体原因。

对有着4年担保公司从业经验的部门经理李林(化名)来说,消息来得有些猝不及防,2015年12月14日下午3点,同事在电话里告诉他:老板欠钱跑路了!

他有些不相信地反复确认,随后拨通老板电话,发现已是关机状态。

“没想到以这样一种方式做垮”,1月22日,李林对记者说,“公司代偿金仅3000万元左右,按照杠杆比例来算并不高。”

李林告诉记者,公司的担保资本金为3亿元,按照担保公司1:10的放大规定,该公司可担保贷款30亿元,3000万元左右的代偿金仅占担保金的1%,并未达到业内“做不下去”的水平。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他赶到公司一看,一群债权人已经围住公司高层,讨要公司向他们募集的3个多亿的私募基金本息。这时,李林和公司人员才知道,公司以发行“私募基金”为名在外融资的金额已超过3亿,“估计会更多,在核算自身资产还不上欠债后,老板就跑路了”。

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代偿破产、自融自担……近日,多位担保行业人士告诉记者,民营担保公司“倒闭潮”频发,几乎已经陷入“不转型等死”的状态;国营担保公司的盈利和代偿情况也不容乐观。

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截至2014年12月,全国融资担保公司为7898家,在保余额2.74万亿元;相比于2012年,全国融资性担保公司减少692家。

“担保、小贷、信托这些‘类金融机构’做的业务和银行业务类似,但它们自身却不像银行有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1月20日,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兰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业务操作方面,担保公司有很多不正规的情况出现,比如风险控制能力差、追求高收益高风险的比重大,随着目前国内一些非金融企业负债规模扩大,担保公司等金融派生机构受影响,出现“跑路”、“倒闭”的情况。

资金链断裂、跑路频现多家担保公司“半歇业”

在目睹了本地5家以上保额超过5亿元的担保公司“垮了”之后,华中地区一家注册资金2亿元的民营担保公司部门经理李林,在去年12月底遭遇到“老板跑路”的冲击。

事实上,李林的“遭遇”并非孤立,一场担保行业的寒冬正席卷大江南北。

1月13日,黑龙江省一位国营担保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当地民营担保公司处于“只关不开”的状态,一些担保公司正在处置债务人的抵押资产,弥补客户还不上钱而担保公司被迫代偿的资金。

安徽省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安徽共有融资担保机构353家,而2011年底,安徽省融资担保公司为404家,2012年底下降至386家,此外有100多家民营融资担保机构不能与银行正常合作。

从担保公司跳槽至财富投资公司的王超(化名)告诉记者,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担保公司特别是民营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代偿破产等情况逐渐出现,而2015年到达一个爆发高潮。王超预计,2016年情况将会进一步恶化。

李林表示,“倒闭潮”并不只席卷中小型民营公司,据他介绍,行业内一家2013年对外公布保额超25亿元、在当地排名前十的民营担保公司,目前正官司缠身,各项业务暂停。

记者查询其所提及的民营担保公司发现,该公司2014年卷入北京一家P2P平台跑路风波中,尽管该公司声明跑路平台网站上刊登的`担保函、担保合同等“均系伪造”,但涉事调查仍不能避免。

此外,记者粗略统计该公司牵涉的法院判决文书,发现该公司仅在2015年被10家银行或银行分行上诉,同时卷入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还款纠纷超过15次,除了1、2月份,几乎一年内每月都有2-3场官司要打。

为防控风险银行斩断民营担保公司资金源

“为防控风险,2015年银行全面清理和一些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1月15日,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我们银行和民营担保公司合作减少70%,凡是之前出现过一次问题或者是与其他银行出现过一次担保问题的公司,我们全部都压缩退出了,更多只选择和国营担保公司合作。”

事实上,2012年年初发生的北京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卷款跑路事件,就使得多家银行对民营担保公司警惕加深。

上述银行人士表示,民营担保公司容易和民营企业相互“勾结”,将本不符合贷款条件或可贷额度不够的企业信用程度做大,从银行方“套取”更大的额度,然后再进行利益分成。

银行人士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记者查询的上述大型担保公司法院判决书中便有疑似这类情况。

一家农牧公司被上述大型担保公司告上法庭,令其偿还到期后担保公司代偿的400万元贷款及55734元利息。该农牧公司辩称,其不仅向该担保公司支付了8万元的担保费用,而且还支付了60万元保证金,实际到手的本金仅340万元,故而上述担保公司实际代偿的本金应是340万元及利息44933.53元。

不过,因被告方并无证据证明其实际到手的本金为340万元,法院最终判决被告支付给担保公司4055734元。

横亘在银行和担保公司之间的不信任,还与频频出现的“过桥贷款”灰色操作模式有关。

在李林所在的担保公司客户中,有一位做卫浴产品代理的女老板,旗下所拥有的房产和库存经考察仅能向银行借贷500万元,但为争取到该客户,公司为其提供担保从银行贷款700万元,而后,又因客户从其他银行借的300万元到期,担保公司追加了300万“过桥贷款”给该客户偿还银行借款,累计为其融资担保达1000万元。

“眼看自己还不上钱,企业老板就跑了,这成了公司最大一笔坏账,等我们报案时,发现她还将房产和库存抵押给其他公司。”李林称,企业主反复抵押“骗贷”、“补窟窿”,担保公司为赚取担保费等帮其“过桥”延续银行授信,俨然成了行业乱象。

“目前除了本地银行,已经基本没有大型国有或商业银行再跟民营担保公司合作。”一家知名担保公司湖北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的信贷如果更偏紧的话,担保企业更难再生存下去。”

众多担保行业人士称,民营担保行业依赖银行生存,银行资金源为担保公司最为稳定、安全的渠道。一旦银行中止与担保公司合作,就意味着担保公司要么不能再做大额度的企业贷款担保业务,要么只能从民间去找钱,“找钱成本很高。”

“银行没有授信额度的话,担保就无法开展业务。”上述知名担保公司湖北分公司负责人表示,“而且目前经济下滑情况下,银行信贷进一步收紧。”

李林告诉记者,目前在民间融资的年利息在15%以上,短期借贷的利息更高,月息达到5-6%,“企业自有资金和净利润根本达不到这个增速,会越陷越深。”

左手担右手 转型陷“自融”灰链模式

行业“洗牌”大背景下,各地担保公司纷纷转型寻谋出路。

“现在担保公司正在整合,民营担保公司同国营担保公司合作、同小额贷款公司合作、建立自己的P2P平台等。”1月14日,上述担保公司湖北分公司负责人对记者介绍,困境重重的担保公司正在往互联网化、专业化、集团化方向转型。

例如,2014年7月,西部地区最大的国有担保公司——重庆市三峡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P2P融资平台“金宝保”正式上线。2014年底,民营担保龙头的瀚华担保旗下互联网平台“瀚华云”机构信息服务平台和“来投”个人金融服务平台先后上线。

不过,担保公司的跨界,也并非想象中那么顺利。

“担保公司另外申请互联网金融牌照和小贷牌照,就可以不再依靠银行自筹资金。”王超表示,“但这种玩法也有可能玩垮。”

上述多位担保人士表示,自筹资金后,操作不规范的企业极有可能出现“资金池”,“毕竟好项目难找,一旦钱投不出去或者投后收益难以偿付平台用户的利息,‘自融’就会成为‘庞氏骗局’,后面融进的钱就是为了给前面的钱兑付本息。”

据网贷之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累计问题平台达到1263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3858家(含问题平台),跑路型问题平台占比达到32.7%。

“一些担保公司开始放弃企业客户转而专门做个人业务。”李林告诉记者,当地有家规模相近的担保公司,在意识到企业贷款偿还困难、风险增大的行业现状后,将很大一部分业务员和精力转向做个人房贷、车贷业务,这种“走量”方式,使得该担保公司2015年代偿和资金链情况较同行要好。

此外,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也成为担保公司规避风险突围的方向之一。上述担保公司湖北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诉讼保全担保、工程履约担保是公司2016年发展的“重头戏”,“拿到一级工程资质的企业,本身来说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企业,我们通过这种标准来筛选,来提高客户的质量,降低风险。”

“传统担保行业业务单一,在互联网金融、股权基金、新三板扩容的当下,过去单纯依靠银行放贷的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和贷款融资日渐多元,很多担保公司失去了生存空间。”1月22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除开‘左手担右手’这种违法操作,一个包括担保、小贷、P2P、资产管理等产业的大型集团,下面各子公司隔离风险,相互独立运行,注重信用和品牌,将更有发展机会,或成担保行业发展的常态。”


;

Ⅲ 担保行业的前景如何

担保通常是指经济和金融活动中,债权人为防范债务人违约而产生的风险,确保债务得到清偿,降低资金损失,由债务人或第三方以财产、权益或信用提供履约保证或承担相应责任,保障债权实现的一种经济行为。

全景图:担保机构是最重要主体

担保行业主要包括担保机构、被担保企业和资金供给方三类市场主体。其中但保机构是但保行业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但保业务的供给者,目前我国担保机构按性质划分可分为三种,分别为政策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被担保企业一般是但保市场上的资金需求者,也是但保业务的需求者;资金供给方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

产业现状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解决行业痛点

2018年10月29日银保监会批复了《关于开发银行等四家银行投资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其主要内容是批复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邮储银行等四家银行投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其金额不超过
20亿、10亿、10亿、20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分别为
3.0257%、1.5129%、1.5129%、3.0257%,所需资金从资本金中拨付,并要求加强风险隔离制度,坚持“投治”并重原则。基金公司股东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公司的担保对象是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企业。根据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测算,随着后续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将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的贷款目标,今后三年基金累计可支持相关担保贷款5000亿元左右,约占全国融资担保业务的1/4,着力解决好小微企业等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公司从2015年7月被提出到2018年10月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其演进过程也并非是连续的,国家层面上的文件或会议在2016年并没有将这一举措提上日程,而是直到2017年9月才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被提起。具体政策推进过程见下表:

——细分产品不断涌现

我国担保行业起步较晚,自1993 年第一家信用担保公司成立以来,再到1999 年开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经过20
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总体而言中国担保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步探索阶段(1993-1997年)、基础构建阶段(1998-2002年)、持续发展阶段(2003-2008年)、规范整顿阶段(2009年至今)。行业四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特点与颁布的主要法规如下表所示:

中国担保行业发展至今,行业细分业务品类呈井喷式涌现。我国担保业务按照担保业务品种分类可分为直保、反担保、再担保。中国担保市场业务主要由直保业务和再担保业务构成,通常商业性担保机构仅从事直保业务,再担保业务由政府审批的为数不多的政策性再担保机构承接。

另外一种担保业务比较少见,成为反担保业务,反担保是指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同时,又反过来要求债务人对自己提供担保的行为,即是为担保人提供的担保。我国担保业务详细分类情况如下图所示:

——担保业务规模增速回升

近两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影响,担保行业在保余额增速显著放缓。一般认为,担保业务规模和社会融资规模呈正相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担保规模扩张的快慢。

但2019年开始,担保业务存量上升速度开始回升。2020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2017—2020年12月,金融担保机构金融产品担保余额呈持续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12月,金融担保机构担保责任余额为7182.49亿元。

从金融担保机构代偿方面来看,由于金融担保机构披露程度不同,因此仅可获取表1中金融担保机构应收代偿款规模数据,受之前年度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的释放以及担保机构业务结构的调整,整体行业代偿规模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6月末,应收代偿款规模增长的金融担保机构共5家,其中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增速较快,2020年6月末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11.31%、11.56%和19.81%。

从代偿规模来看,代偿规模较大的担保公司分别为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应收代偿款分别为12.73亿元和12.99亿元,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属性偏政策性,扶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代偿规模偏高;

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代偿偏高主要系产业债担保客户代偿规模增加所致。未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金融担保机构代偿压力仍较大。

竞争格局

——企业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较高

目前我国担保公司按性质和目标可划分为三类,分别为政策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三种性质的机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2017—2019年,前十大金融担保机构金融产品担保余额占市场份额的比重分别为83.89%、83.45%和78.82%,总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以来下降幅度较大;2020年12月占比为71.71%,较2019年末进一步下降,但行业集中度仍属较高,业务集中于全国性金融担保机构及大型省级平台金融担保机构,2017—2020年12月,前十大金融担保机构变化不大,截至2020年12月,前十大金融担保机构担保余额和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持续提高的趋势,由2012年的0.95%持续提高到2019年1.86%。当前我国融资性担保的主体仍是银行贷款,且利用担保增信的企业相对整体来说资质更低,产生不良贷款的几率更高,担保行业代偿率目前已高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两者间的差距或将进一步拉大,资本实力弱、风险管理不到位的担保企业将受到进一步冲击,我国担保行业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区域竞争格局:江苏省保持行业第一位

从担保业务发生额省份分布来看,近年来江苏省占比总体始终保持在行业第一位,且行业占比相对稳定。安徽省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相比2017年占比下降9.77个百分点降至2.85%,截至2020年12月相比2019年小幅上升至3.71%。2017-2020年12月份,四川省担保发生额行业占比持续稳定增长,已经由2017年的6.75%稳定增长至2020年12月的17.09%,并成为目前占比第二大省份。

从所担保债券省份分布来看,截至2020年12月,债券担保余额最高的三个省份依次为江苏省(占19.29%)、四川省(占12.45%)和湖南省(占10.83%),江苏省占比较2019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四川省和湖南省占比较2019年末分别上升2.33个百分点和0.71个百分点。整体看,各省份余额占比情况较2019年末变化不大。

发展趋势

——担保机构业务发展趋于平缓

担保机构业务发展趋于平缓,新成立担保公司以省级担保公司居多,成立融资担保公司或是解决区域内主体发债困难的路径之一,担保机构政策性职能加强。

考虑到目前国家提倡普惠金融,同时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家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对抗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短期内间接融资性担保业务规模将有所增长,债券担保业务增速趋于平缓,整体担保责任余额增长。预计未来受市场波动因素影响及部分规模较大的担保机构放大倍数接近监管要求影响,整体行业发展保持稳定。

受近期出台政策影响及外部信用风险的上升,担保公司单一客户集中度将进一步下降,行业集中度或将维持在现有水平,以债券担保业务为主的金融产品担保机构客户质量将逐步向上迁徙,担保机构业务进一步向注册地及主要经营地收缩,区域集中度将更为显著。

——省级平台担保公司积极建设担保体系

一方面,省级担保公司向上积极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向下与省内区县级担保公司合作,建立三层担保体系,进一步优化省内担保体系。由省级担保机构牵头积极开展小微及三农担保业务,有效解决小微及三农融资难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从事债券等金融产品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在外部信用环境逐渐暴露的背景下,存量项目的风险排查频次增加,新项目开展更加谨慎,整体经营压力加大,担保机构亟待调整低层客户结构,业务发生额或将出现一定的下滑。

综合来看,区域经济较强省份的担保机构在省内政策扶持力度大及被担保客户质量相对较好加持的情况下,整体信用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

——企业违约风险仍高,金融担保机构代偿压力仍大

目前来看,一方面,由于担保业务规模增速趋于平缓,间接融资性担保业务规模虽将有所增长,但考虑到费率受政策引导有所下降,同时监管加强对担保机构资产分类要求,保障其流动性,委托贷款业务规模下降,整体盈利规模增幅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宏观经济下行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综合影响,外部信用水平加剧下滑,2020年以来多次出现债券等金融产品违约情况,2021年,违约风险仍在不断加大,不排除出现集中违约较大的融资担保公司,担保机构表内核销力度将有所加大,未来随着债券担保业务到期兑付规模的增加,或将对金融产品担保机构盈利造成一定的侵蚀。根据公开可获得资料显示,2019年从事金融产品担保机构资产减值损失合计较上年大幅增长141.03%。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担保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Ⅳ 2014北京十大担保公司有哪些

2013年年末全市担保机构全部在保余额排行榜

担保机构名称 2013年末在保余额(亿元)

1、中国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1012.91
2、北京首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244.91
3、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172.65
4、中航鑫港担保有限公司 114.71
5、长安保证担保有限公司 65.74
6、中投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65.17
7、中鸿联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51.52
8、黑龙江省鑫正投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融资担保分公司 48.60
9、华尊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47.35
10、京银汇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39.06

Ⅳ 您对2014年我市融资担保公司的信用评级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

融资性担保公司信用评级:
银行与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贷款,这一系列贷款很有可能在短时期内集中产生违约风险。同时,必须通过担保机构才能够在银行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往往资产规模更小,抗风险能力更弱,这类企业在当前严峻经济环境下,出现违约的可能性更大。一旦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业务在一定时期内集中违约,将可能影响担保机构的代偿能力,并有可能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所以在针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评级工作时应该将代偿压力集中度、行业集中度、区域集中度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提前预测风险、规避风险,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自身业务

Ⅵ 担保行业的前景如何

近年来,我国担保行业经历了一段快速的发展时期,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至2011年期间,是我国担保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担保机构的数量大幅增加,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担保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仅为4200家,而到了2011年末,我国担保机构数量已经超越了8400家,增幅高达1倍。在机构数量快速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也在逐步暴露出来,行业存在严重的无序经营,一些担保公司打着“担保”的名义却从事着民间借贷的行为,甚至部分担保公司还涉及一些风投或直投业务,高风险业务无疑给担保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规范我国担保行业的运作,2011年,全国各地对担保行业进行整顿,担保业由备案制向经营许可制转变,此次整顿,为我国担保行业带来了一次行业“大洗牌”,使得我国担保行业的发展趋于规范,不少运作不规范的担保机构被市场所淘汰,例如,至2012年7月底,河南省1383家担保机构减少到了839家。而浙江省则在2012年5月发布的一份《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6年末,浙江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总数将从676家精简到400家左右。2012年,由于行业整顿,使得我国担保机构数量增加幅度较小,担保机构数量仅增加了188家,担保机构数量增幅明显回落。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在经历了行业整顿之后,我国担保行业运作确实逐步规范,但也仍然存在少部分投机运作的机构,使得担保行业违规事件依然频现。

近年来,担保机构接连不断的退市,行业的发展前景也被蒙上了一层阴影,越来越多担保机构由于对行业前景的担忧也最终选择了退市,尽管目前我国担保行业整体经营面临严峻形势,但是,事实上,退市对担保行业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从机构数量来看,目前我国担保机构数量庞大,一部分中小信用担保机构的退出,将使得我国担保行业两极分化的格局越来越明显。未来有实力的国有担保机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而大量实力较弱的民营担保机构则仍将面临着转型与退出。

在经历了行业的洗牌之后,前瞻产业研究院相信,未来我国担保行业将逐步走出市场阴霾,且随着行业的逐步规范及业务领域的不断创新,我国担保业也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总体来说,担保行业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目前担保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随着行业进一步的规范和业务领域的发展,我国担保行业的市场前景将会更加良好。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与2014年全国融资担保行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河南环境能源交易所 浏览:246
哥尔股份股票 浏览:336
反收购和融资手段 浏览:240
天津交易所现货铂金手续费 浏览:500
2014年全国融资担保行业 浏览:58
葡币对港币币汇率计算 浏览:678
通常股票讲的杠杆是什么 浏览:116
同花顺我的持仓在哪里 浏览:103
下列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浏览:218
初学者适合买什么理财产品 浏览:745
东融资产延期 浏览:923
英国韦德外外汇 浏览:523
中国股市有几个股票 浏览:251
今天股票回涨吗 浏览:92
中信证券与中信集团 浏览:491
项目融资评估目的 浏览:350
理财产品出事怎么报案 浏览:164
上海建设用地价格 浏览:110
九问投资理财 浏览:225
理财产品销售招聘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