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对分期收款销售,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者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者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金额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即企业按应收合同或者协议的价款,借记“长期收款”科目,按应收合同或者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折现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❷ 判断 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应当按购买价款的现值作为固定资产
❸ 什么叫具有融资性质
具有融资性质是指某活动或事物涉及资金筹集或融资的行为或特点。
一、融资性质的核心含义
融资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一定渠道筹集资金的过程。具有融资性质,就是指某个项目、交易、活动或者产品本身涉及到了资金的筹集。这种性质的活动通常会涉及到与金融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合作,目的是获取开展业务或项目所需的资金。
二、融资性质的具体表现
1. 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债务融资或股权融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这些融资活动都具有明显的融资性质。
2. 金融产品的融资特点:某些金融产品,如债券、基金等,其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帮助投资者筹集资金,具有明显的融资性质。购买这些产品的投资者实际上是在为发行方的项目或运营提供资金支持。
3. 商业交易的融资环节:在商业活动中,如企业之间的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等,也体现了融资性质。这些交易往往涉及到资金的预付、赊销或贷款,以实现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融资性质的重要性
具有融资性质的活动对于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企业扩大规模、开发新项目、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同时,融资活动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和高效流动。
四、总结
简而言之,具有融资性质就是某个事物或活动涉及到了资金的筹集。这可以是企业为了发展而进行的债务或股权融资,也可以是金融产品或商业交易中的融资环节。理解融资性质的概念,对于企业和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决策至关重要。
❹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
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具体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
其中:期末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长期应付款的期末账面余额- 未确认融资费用期末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