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共财政理论的中国研究
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体系的问题,自1998年提出以来,(1998年12月15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决策层做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决定:构建中国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代表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并且从那个时候起,作为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目标的明确定位,公共财政建设正式进入了政府部门的工作议程。)学术界讨论热烈,现将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公共财政,就是市场财政,指的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或模式。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财政,其实质就是市场经济财政,简称“市场财政”。公共财政理论,或称公共财政学,实际上就是市场财政学。公共财政包括以下两个基本要求:(1)它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国家财政或政府财政,而财政的“公共性”的具体体现就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2)它是财政的一种类型或模式。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公共财政,就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与预算有关的经济行为。其要点:一是明确公共财政是以政府(国家)为主体;二是明确公共财政的内容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与预算有关的经济行为;三是公共财政的目的是实现政府的职能。
第三种观点认为,所谓公共财政是指为市场或私人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商品的政府财政,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的基本选择与必然要求,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或类型。它仅存在于市场经济环境中。
所谓公共财政简而言之,就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旨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它是与市场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这种公共财政运行机制或财政类型,主要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一是财政运行目标的公共性。即把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组织国家财政活动的主要目标或基本出发点。这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运行的基本取向,也是国家财政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边界或指导性原则。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实体,或者说是由多元化投资者、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组成的竞争性社会,政府包括国家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就是面向全社会并为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便为全国不同地区,多种经济成分,多元市场主体和经济实体,提供必要的社会投资及生产经营的公共性基础条件,以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从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家还应通过收入分配的调节或再分配,通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为促进全社会的公共分配,为社会公众福利的增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挥应有的职责和积极的作用。
二是财政收支活动的公共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收入模式或财政收入来源,是以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为主体的,涉及的社会面有限,广大的城乡居民几乎与国家财政收入特别是与税收无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收入,则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市场主体、法人实体和城乡居民依法缴纳的各种税赋,从而使我国的财政收入来源同过去相比较,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公共性。因此国家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与此相关联,国家财政支出的安排,也就主要集中于国家政权机构的运转、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和科教文卫发展需要、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以及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性支出方面。而且,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或发展时期,还应把满足这些公共支出需要的适应性程度或水平作为组织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重要边界,以及衡量财政收支规模适当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是财政行为的规范性和法制性。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政权的物质或财力基础。从本质上讲,财政职能是国家职能,是由政府的事权范围决定的。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各项事权则往往是通过立法程序来规定,通过相关的法律来加以明确界定的。因此,由国家职能特别是政府事权所决定的财政行为或财政活动,往往也具有法制性、规范性和公共性特点。
另外,公共财政除了具有以上三个典型特征外,还应具有弥补市场失效,是非市场营利性的财政的特征。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有五项:一是支持经济体制创新的职能;二是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三是建立财政投融资管理体系的职能;四是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五是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
但也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提倡在中国实行“公共财政”者的本意是让财政退出竞争性资源领域,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但结合当前实际,有些问题也值得商榷:其一,主张财政退出竞争性投资领域是对的,但不能不考虑我国当前实际,我国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处于发展中阶段,面临着艰巨的结构性调整任务,而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证明,结构性调整不可能靠市场自发来实现,只有发展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才是最佳的途径。其二,所谓竞争性领域也应作具体分析,诸如钢铁、煤炭、化工、铁路、民航以及高新技术等支配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产业部门,既具有垄断性,又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在我们这样一个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国家,也只能通过发挥财政的配置资源的职能,才能得到加速发展。其三,我国竞争性部门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企业的出路是实行股份制改造,面向市场,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在当前形势下,尚需要财政投入资本金或实施某些优惠政策给予支持。 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或模式。是指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财政,其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在我国深化财政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提出和强调公共财政问题,主要是为了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为了适应当前和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具体讲,一是为了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相适应;二是为了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三是为了与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相适应;四是为了与财政运行模式转变相适应。
第二种观点认为,搞市场经济就要搞公共财政。综观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国家的财政运行机制,尽管形式各异,侧重点多样,但其基本的模式是相似的。即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我国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环境变了,财政运行机制显然要按照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模式去构建。
第三种观点认为,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建立公共财政,就不仅仅是财政模式的变革问题,而且它反过来直接引起我国政府行为的变革,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关键性步骤,将大大地加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进程。否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目前我国要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财政管理制度下支出包揽过多,公共财政缺位、国有资本财政越位并存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的定位问题,并没有否定“国家分配论” 认为的财政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分配行为,国家具有政权行使者和国有经济代表者两种身份,行使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两种职能以及社会主义财政特有的“一体两翼”格局(国家税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成为财政这一机体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这是对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扬弃,是财政体制的创新。基于此,实行公共财政绝不能忽视“国有资本财政”,也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国内学术界关于中西方公共财政区别的研究观点归纳起来,大体如下:
其一,如果不考虑两类公共财政所处的社会形态的差异,仅从两者的分配主体的本身来看,它们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作为政治权力行使者的政府。但是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我国存在国有资产财政,而西方财政则不存在。这样,我国的公共财政仅是整个财政的一部分,而西方的公共财政则是整个财政。因此,我国公共财政的运作必须结合国有资产财政的运作,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国家仍负有对国有企业的建立、生产运营的支持、引导、监督、调控、资产保值和增值,以及取得和合理分配使用收入等职责。
其二,从公共财政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来说,由于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因而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为主体的公共财政所反映的经济的性质也不同。资产阶级财政学把政治、党派、宗教等一切都归结为经济范畴。在我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明确提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工作处于经济工作的统帅和灵魂的位置。
建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是对政府财政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财政)对应的概念,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这里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指广大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公共财政行为目的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财政与私人财务的区别所在。从行为特征上看,公共财政是一种收入和支出活动,这构成公共财政与其他公共行为的本质区别。
显然,我们这里对公共财政概念的定义与传统说法有一定差异。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就是公共经济,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由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公共财政几乎成了政府的同义词,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在这里,我们将公共财政表述为一种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是强调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收支活动的行为寓意,也是突出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与政府本身在概念上的区别。
公共财政存在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公共利益和这种利益的载体枣公共需要的存在,这是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共财政作为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手段存在的必要性。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其实施主体是一定时期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国家和政府存在的条件下,主体的责任自然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来承担。因此,国家财政必然是公共财政。
国家财政的社会公共性首先是由国家和政府的社会职责和功能决定的。国家及代表国家的政府是社会管理者,当然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体现公共利益并使之得到实现,是国家和政府的一项最为重要的职责,因此,国家财政必须是公共财政。不体现和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政府财政是不正常的和有缺陷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公共财政是对政府财政的一种客观要求。
(二)公共性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
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存在是市场机制天然存在的缺陷使然,也就是说,由于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有一些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因而需要政府出面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对市场缺陷加以弥补。显然,这里是将市场经济当作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表现形式。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公共财政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特殊性质,而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因为体现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政府财政的共同出发点和归属,不论任何社会形态的政府财政都是如此,在这里所不同的只是由生产力水平差异决定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层次,以及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范围。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即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涉足了大量私人财务的事务,它是否具有公共财政的性质,如有例外,如何解释公共性作为政府财政一般性质的论点。笔者认为,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仍然是公共财政。在这里,主要的问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私人的个别需要被控制到了最狭小的范围内,相当部分个别需要被异化为公共需要,或者被采取了公共实现的形式,正是这种私人需要的个别性与其实现形式公共性的不协调,才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在提供私人产品,满足个别需要方面的低效率,这种低效率正好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公共属性。我们不能因为某种机制在操作上的不正常而否认机制本身的存在,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代行了许多私人财务的职能而否认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
(三)公共财政的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
之所以要强调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是因为公共财政对政府财政作了合理定位,它明确了政府财政的职责范围和主要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将政府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及其分工作了合理的划分。公共财政强调纳入政府财政范围的应该是具有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事务,对那些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政府只能为其正常实现提供外部条件,而不必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因为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有其自身的实现机制,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使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的实现具备了充足的微观动力,因而政府不必直接介入其实现过程;同时,个别需要所体现出的千差万别的个体偏好,使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此外,个别需要的实现完全可以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个人之间进行,这种等价交换的过程一方面满足了购买者对商品物质形态的个别需要,另一方面则满足了售卖者对商品价值实现的追求。与此不同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很难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其实现的责任只能主要由政府承担。可见,社会成员的个别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不必也不能由政府财政来实现,而社会公共需要则应该主要通过政府渠道得到满足,政府财政实质上是为满足公共需要而存在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界定了政府配置资源的范围,即政府财政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应该在公共需要的领域内,其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它强调政府财政的社会公共性,并在概念上将政府财政与私人财务区别开来。
『贰』 从国土管理角度解读国发(2014)43号文件
10月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即国发43号文。该《意见》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不仅关乎地方政府举债偿债问题,还将影响到上万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和命运问题。
一、文件内容
《意见》共有七个部分,可以划分为总体要求、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和存量债务处理三个重要方面。
首先,本《意见》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有效发挥地方政府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建立规范的债务管理机制,而发挥积极作用、防范化解风险和促进健康发展则是其目的所在。要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是“疏堵结合、分清责任、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稳步推进”二十字方针。
其次,对于如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意见》也给出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分别是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和完善配套制度等四个方面。
通过明确举债主体、规范举债方式、严格举债程序等措施,解决好“怎么借”的问题;通过控制举债规模、限定债务用途、纳入预算管理等措施,解决好“怎么用”的问题;通过划清偿债责任、建立风险预警、完善应急处置等措施,解决好“怎么还”的问题。此外,完善配套制度则从完善债务报告和公开制度、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和强化债权人约束等三个方面,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机制提供保障措施。
最后,为确保改革平稳过渡,《意见》明确提出妥善处理存量债务,既要确保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又要切实防范风险,并就相关的组织领导工作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如果说,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机制是长效制度,那么消化存量债务,则是解决当前棘手的问题。《意见》还对妥善处理存量债务提出了明确措施:在清理甄别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基础上,一是对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举借的债务,以及企事业单位举借的债务中属于政府应当偿还的部分,纳入预算管理。二是对企事业单位债务中不属于政府应当偿还的部分,要遵循市场规则处理,减少行政干预。
二、要点分析
(一)一个机制约束政府负债
《意见》提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对之前粗放式的政府债务扩张进行约束。
“借”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借主体和形式。只有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的政府才可适度举借债务,市县一级政府举债需要通过省级政府代为举借,政府债务不能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其次,地方政府举债采取政府债券方式,通过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解决公益性事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此种形式已经非常接近美国市政债。
“用”严格限定了资金用途,并将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地方政府举借的债务,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政府债务要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建立起对违规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惩罚机制。
“还”主要明确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偿债主体和应急机制。明确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在应急机制方面,在地方政府通过变现资源、压缩开支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仍难以自行偿还债务的情况下,明确提出了地方政府要及时上报,本级和上级政府要启动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化解债务风险,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这种安排,可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盲目扩张。
(二)两个思路解决债务问题
根据截止到2013年6月底的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我国中央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约20%,而地方政府债务占比则达到32%左右,合计政府负债率约为52%,考虑到2013年6月后的增量债务,当前我国政府负债率正在逼近60%的国际安全警戒线。而地方政府还债的高峰恰恰就是2013年到2015年。另一方面,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达到42万亿,仍然需要举借大量政府债务。
如何处理存量债务的问题,《意见》给出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置换”。拿什么“置换”什么?如何“置换”?由于之前的《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多是间接持有,以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城投债等形式出现,利率较高,并且正面临偿债高峰。目前,地方政府债务中需要被“置换”的,就是这些亟待偿还的各类债务,尤其是银行贷款。
要“置换”这些债务,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个选择是在现有地方政府举债机制下借新债还旧债。当地方政府具有了发行债券的权力以后,就可以直接发行债券,这属于直接融资,利息较低而且期限更长。
“置换”旧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有两个好处。第一,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以低息债务置换高息债务,减轻利息负担。地方政府债券是以地方政府信誉担保的资产,理论上说其风险仅高于国债,但远远低于企业债券。因此,其利率一般也比较低。所以,用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银行贷款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第二,减轻地方政府短期还款压力,解决了今明两年还款高峰的问题。以长期债务置换短期债务,拉长还款期限,减轻目前的短期还款压力。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时,可以根据其预期收支情况确定债券的期限结构,这就使其可以用期限较长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期限较短的其他债务,减轻每年的还款压力。《意见》里明确指出,“对甄别后纳入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各地区可申请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以降低利息负担,优化期限结构,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
新的建设资金来源问题,《意见》将公益性事业划分为有收益和没有收益两种情况,通过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解决这一问题,没有收益的由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融资,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有收益的发行专项债券融资,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其次,推广使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解决新的建设资金来源。
(三)三条界限划分责权主体
《意见》明确划分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平台、政府与市场之间责权利主体间的界限。首先,实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切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央政府不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兜底,把中央政府从地方政府债务中隔离开来,避免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逼迫中央政府兜底从而转化为国家债务危机的可能性。第二,实现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的切割。明确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企业债务不得推给政府偿还,切实做到谁借谁换、风险自担。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第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体系,使资金更好地在部门间、地区间、经济单位间流动,得到有效配置。
三、融资平台公司未来何去何从
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特定时期中国特色的产物,融资平台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组建以来,作为政府推进城市建设、改进民生的重要手段,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然而我们清晰地看到平台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尤其在经历2009年的爆发式增长后,规模虚增、负债高、盈利差等问题凸显,潜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近几年的政策走向已趋近明朗,平台公司的路在哪里,做如下解读。
(一)融资平台存量债务处理
《意见》要求“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性债务”,平台公司的“代政府融资”职能将不可持续,意味着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将被逐步剥离,这是中央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规范管理的持续,未来融资平台公司将会进行渐进式地调整、改造。
1、政府性债务的剥离。对平台公司的既有债务进行分类,按“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由平台公司举债,实际投向公益性项目的债务,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直接偿债责任,按《意见》要求,可依靠省政府代市县级政府发行债券进行置换;由平台公司举债,投向供水供气、垃圾处理等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准经营性项目的债务,可将债务和资产打包,由地方政府或平台公司作为主体进行PPP社会化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对于由平台公司自身运营和发展,及与公共服务无关的市场行为而形成的债务,由平台公司自行偿还,政府不承担兜底责任。
2、增强自身融资能力。《意见》明确“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企业债务不得推给政府偿还”,一直以来银行等资金机构看重的融资平台“政府背景”将逐渐失去价值,政府背书、政府信用等将逐渐失去效用,未来平台公司将作为一般性企业,其融资能力将取决于有效资产、未来盈利能力等。例如江西省2014年9月出台的《江西省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政府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说明平台公司债务将不再视作“无风险”。
(二)平台公司的发展转型
平台公司是特殊时期的特有产物,具有生命周期。随着城市建设高峰的过去,某些平台在完成了某个领域的投资建设任务后就应该历史性地退出舞台,要么关闭要么转业成为经营实体。而从改革成本和改革稳定性的角度来看,推动平台公司转型是更佳方案。未来平台公司将会去平台化运营,作为一般性的竞争性和地方性国有企业存在,平台公司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实体化、市场化和规范化转变,参与市场化竞争。
1、宜涉足的领域
一是产业引导和国有资产管理,即按照地方政府产业布局要求,积极引导政府投资的方向,履行政府投资导向的职能,同时在公用事业、轨道交通、广告经营、能源开发、地产置业以及文化旅游、环保产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充分运作,规范企业经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是城市运营管理,即运用市场手段,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等)、城市资源性资产(主要是城市土地)和城市无形资产(如广场、道路冠名权)在内的城市资产开展的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活动,以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为目标,充分经营和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发挥融资平台公司公共产品提供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作用;
三是城市金融服务,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银行、金融机构的支持,平台公司作为地方性国有企业应着力打造金融板块,可参股银行与银行联姻,亦可涉足小额贷款、金融租赁、产业投资基金、担保公司等多种金融业态,金融板块将成为一些融资平台公司未来的经济增长极,不仅能为其盈利能力注入新动力,还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未来的发展路径分析
虽然融资平台公司目前还无法做到完全撤出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但他们发展的脚步正在逐步远离单纯的政府性融资平台公司。在业务发展方面,平台公司应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向多元化、跨区域化发展,进一步夯实业务能力,并购和整合将成为平台公司发展的常态,生存下来的平台公司将以新形象和新境界展现在人们面前。
(1)跨区域发展方向
在融资平台公司的初步发展阶段,公司的发展主要是在本地完成。而进入转型阶段之后,有能力的融资平台公司开始实施横向扩张战略。如通过整合城区近郊及各县的各类中小水务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实现规模经济;利用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如工程管理等各种专用知识、技术,对区域外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工程代建、工程项目管理等业务。
(2)多元化发展方向
目前融资平台公司都在尝试战略转型,一方面随着其所在城市的发展,继续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一级开发业务;另一方面积极投资实体产业,进行多元化发展。大多数融资平台公司的转型选择依然围绕土地开发相关产业链,进行土地一级二级联动开发。条件成熟时,融资平台公司可凭借地方政府独特的资源、机遇,大胆进行非相关多元化的拓展,向产业投资、资产管理、金融控股、城市运营、城市旅游等多元化业务转型,不断发展壮大平台经营性业务板块,增强平台自我造血能力,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经营收益反哺公益性项目,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3)纵向整合方向
依托融资平台公司既有的专业能力,积极在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燃气等产业培育立足本地、面向市政公用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较大规模的集投资建设、运行管理、技术创新产业为一体的集团,带动整个市政公用产业向集团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健康发展,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市县的行业性公司兼并重组等将为常态。
(三)平台公司的能力培养
1、理清与政府的关系
融资平台公司应厘清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根据市场规则,明确平台公司的服务提供商和地方政府的服务购买者关系,同时在债务和平台公司运作方面,对平台公司进行定位。
(1)债务方面
按照国务院及人民银行、银监会的要求,金融机构对融资平台公司项目逐个开展重新评审和风险排查,梳理落实贷款项目审批、项目资本金、还款来源和抵押担保情况,地方政府在此背景下应针对融资平台公司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督导融资平台公司做到已发放贷款与具体项目挂钩,落实项目资本金,为融资平台公司减轻债务包袱。
(2)做实资本
政策伊始,地方政府应尽快为融资平台公司注入有效可变现资产、特许经营权、税收返还等以增加公司现金流覆盖程度,做实资本金,为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运作提供资金基础,实现既有债务与地方财政彻底剥离,也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型提供保障。
(3)资产整合与平台重构
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规范和重组,按未来公司的发展定位,对于与业务不相关的公益性资产、享受政策支持的项目等进行剥离,为平台公司减轻运作包袱;同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通过对区域内国有资产和资源的重组和整合,将城市资源和国有资产集中进行归集,全力打造综合性城建融资实业型平台公司,做大业务规模,培养专业能力。在此之上此外,积极探索区域投融资平台的协同发展,尝试区县平台整合和跨地市区域的平台整合。
2、规范企业运营
(1)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机构
融资平台公司需构建产权清晰、权责统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科学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推动融资平台公司由事业法人向公司制法人转型,真正确立其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完全市场化运作。
(2)优化内部管理,做实管理基础
充分考虑融资平台公司未来的职能定位、业务板块等,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及授权体系,并清晰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分工等,做实平台公司的内部管理架构,提高运营效率。同时,针对集团化运营的融资平台公司,应结合平台的职能定位、业务发展规划等,对下属参控子公司进行系统梳理并分类,针对性地设计管控模式,充分激活各子公司的发展动力。
(3)强化人力资源团队建设
做好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多渠道市场化吸引人才,实现各方面人才在管理思想、经验及发展潜力的合理搭配,形成既具有管理能力、又具有发展动力的人才团队。注重人才梯队的培养,确保引进的人才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的要求。
(4)推进平台公司的改制
建立产权机制,通过管理层持股、技术入股、职工持股等手段,推动企业股权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革,激发内在活力。
四、总结与前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相关要求。5月20日,国务院转批国家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的通知》(国发18号文),提出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6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总体要求。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法》修正案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规范举债的规定。10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全面部署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10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45号文),根据新修订的预算法部署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切事物都是时代的产物,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和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运而生,对我国城市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时移世易,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原有财政体系下异军突起的融资平台公司,在未来财政体系的变革下,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虽然前行的道路还需要摸索,但方向已然确定。我们预测,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国家将出台政策,全面放开省级地方政府债券的自发自还。此外,国发45号文的出台有着非常强烈的信号指向,因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我们认为财税体制改革将在今明两年取得决定性进展,并将在2016年基本完成,而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范管理和融资平台的职能调整,也将配合着调整到位。
当融资平台债=地方政府债=中央政府债的逻辑链条被斩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将失去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和土地财政的支撑,独自面对市场的竞争。当然,这个转变不是一蹴而就,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改变。对于政府融资平台而言,在适应国家政策调整的基础上,未雨绸缪,早做谋划,为未来成功转型打基础,这是当务之急。
『叁』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历程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中小企业的发展都绝对是一个长期性、国际性的话题。环顾当今世界,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已成为或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众所周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发展一度停滞,而这段时期正是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
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中小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自此,“中小企业”开始成为我国学术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当然,中小企业的发展也碰到了很多问题,融资难就是这些年一直被广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包括研究制定《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并通过加大信贷支持、鼓励上市等手段,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本文的主题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障碍及其创新研究。论文主要从制度的视角比较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论文在论述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与融资方式、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状况,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社会信用环境不理想,企业间的信用也不发达,迫使中小企业转向民间资本市场。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外部的金融制度的供给约束。中小企业资金的很大来源是间接融资,然而,在金融市场处于一定程度的抑制状态下,对中小企业来说,国有商业银行的门槛是很高的。本文期望通过立体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以及中小企业自身良好的信用制度建设,加之政府适度的支持,能够有助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全文基本结构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并对国内外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综述。国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银企模式的选择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西方在中小企业和银行的关系型借贷方面,有“小银行优势”假说,即从总量上看,由于大型银行占有的金融资产数量大大高于中小银行的占有数量,所以大型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绝对数量要高于中小银行提供的绝对数量;但从向中小企业贷款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以及对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例两项指标来看,大银行的比率要低于中小银行的比率。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关于境外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在操作层面的经验介绍和比较借鉴,这类文章较多但系统性不够好。第二,以国内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与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全面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第三,国内近几年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很多探讨,主流的结论是中小企业的信用度和信息透明度低,容易引发信息的不对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所以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与融资方式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一般特征。
本章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融资效率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国外中小企业的资本构成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自筹资金的比重相对大企业要高得多),其次是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美国等自由主义意识较重的国家一般是直接融资的比重高于间接融资的比重;而英国、日本等国家则呈现出间接融资比重高于直接融资比重的现象,而政府的扶持资金比重最小,一般仅占企业总资产的5%~10%左右。但是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机制讲求的是效益和利益最大化,资金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其市场流向也必须符合这一要求。如果没有其他机制的干预。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在资金市场上是难以与大企业竞争的。从保护市场公平的原则出发,政府有必要通过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进行适当的干预。
第三章在以上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了一般性的分析后,开始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论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制度障碍,进而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质性问题:资金的供需状况,指出我国中小企业今后将面临越来越大的资金需求,且在结构上呈现长期性和权益性特征。而同时还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向民间资本市场融资较高的原因,凸现了发展民间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在资金供给方面,直接来源的有效资金供给不足;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
在第四章中,针对第三章所提出的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和供给现状,作者试图从制度供给的角度找出原因,指出我国金融制度的供给存在着非均衡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金融监管体系的非均衡性;(2)金融结构体系的非均衡性。在金融制度的供给约束下,金融抑制不可避免,而金融压抑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
第五章研究分析了以金融制度创新解除金融抑制,从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金融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组织制度的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创新。在金融工具的创新上,本文提出大力发展票据融资可以较好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在金融组织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大力发展中小民营银行解决中小企业向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的困难;在金融市场创新上,本文提出设立立体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市场细分为多层次、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投资者、融资者、中介机构相对分开,各得其所,市场的风险程度、上市条件、监管要求也有差别,但市场之间又是连通的,不断发展、经营业绩好的上市企业可从下一级市场升到上一级市场,最终构成一个“无缝”的市场。就像一座金字塔,最顶端是主板市场,接着是二板市场、柜台交易,民间金融市场等。
第六章从研究中小企业的外部制度供给转向了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制度建设。在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现状及原因后,从交易费用、不确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担保融资体系的形成。并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1)构建与经济结构相匹配的金融体系(2)建立有竞争力的中介服务市场(3)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信息体系(4)完善公民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和破产机制。最后,提出了信用文化的建设是改善解决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的保障。
第七章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支持。论文首先论述了中小企业政策作用机理,回顾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比较及启示,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政府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活动中的作用。提出政府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提供的三种“公共产品”:第一种是由政府资金支持的信贷担保体系(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的一种主要形式);第二种是政府确保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市场发挥作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及市场维护制度;第三种是信息服务体系。这三种公共产品对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都有十分主要的作用。作为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手段,本文最后提出,加大针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段。
『肆』 为什么纯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提供
收费存在困难,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特征,我们根本不可能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来为社会提供无利可图,准确地说,是无直接利益可图的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性:非竞争性(在既定的生产条件下,向一个额外的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和非排他性(对这种商品的使用进行收费是不可能的,或是耗费极大的)。
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纯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在市场上,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公共产品的帕累托最优的供给,为了增进社会福利,必须由政府财政来提供这类产品。
政府主要是通过无偿征税来提供公共物品。但是,征税是可以精确计量的,如按率征收或定额征收,而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纯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的条件为每个社会成员从公共产品中获得的边际收益的总和(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林达尔均衡是对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一种实证性解释,它描述了社会集团通过讨价还价来决定公共产品成本分担的情况。社会成员偏好显示困难成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得以实现的主要障碍,因而会出现“免费搭车”,强制性融资方式是解决免搭车问题的有效途径。
『伍』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及特点
1、通过直接生产公共物品来实现供给。包括中央政府直接经营、地方政府直接经营和地方公共团体经营等三种情形。
2、通过某种方式委托私人企业的间接生产方式来实现供给。包括签订合同、授予经营权、经济资助、政府参股、法律保护私人进入、社会资源服务等六种情形。
3、建设-经营-转让。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5)公共产品融资理论扩展阅读:
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供应的,整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它的效用。公共物品一经生产出来,提供给社会,社会成员一般没有选择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换句话说,公共物品不是自由竞争品,它具有高度的垄断性。
公共物品的这一性质,提醒人们必须注意公共物品的质量和数量。公共物品的废品、次品决不能流入社会,一旦流入社会,其危害性远远大于私人产品。公共物品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其危害性也是明显的。公共物品生产供应过度,对社会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陆』 考研考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研究生考什么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试科目如下: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外语(201 英语一、202 俄、203 日、240 法语、241 德语、242 西班牙语、243 阿拉伯语、244 意大 利语、245 葡萄牙语、246 朝鲜语);
③ 303 数学三(全国统考);
④ 811 经济学(自命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考试大纲(考试内容范围说明):
①初试: 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学专业《经济学》课程考试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每一部分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微观经济学部分: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市场供求理论及应用,弹性理论及应用,消费者选择理论及应用(消费者均衡,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均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均衡(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及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市场的博弈分析方法),公共产品、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应用。
宏观经济学部分:宏观经济学中的主要经济指标(GDP,CPI,失业率);长期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菲利普斯曲线);货币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的 IS-LM 模型、AD-AS 模型及政策应用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均衡理论及政策分析;消费理论、企业投资理论(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②复试笔试:
考试科目名称:
货币金融学。参考书目:《货币金融学》,戴国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三版。
③复试口试:
经济学、金融学、英语综合口试。 参考书目:《货币金融学》,戴国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三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六版。
『柒』 比较优势理论的新进展
比较优势理论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对外生比较优势这一主流理论的完善和挑战。在近年来关于比较优势的诸多研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为代表,在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体系批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新主流(Helpman and Krugman,1985;Grossman and Helpman,1989,1990),而其他学者们又在批评这一新主流的基础上,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博弈以及演化等不同的角度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拓展。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Helpman and Krugman,1985)。他们发展了一个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将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决定。在自给自足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产品多样性数目很小,而贸易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同时如果贸易增加了消费者的需求弹性,那么单个厂商的规模效率也能改进。这样,单个厂商通过规模经济作用确立了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实际上,克鲁格曼更早时候(Krugman,1980)就提出国内市场规模会影响一国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他论述了在几种背景下具有大的该国市场的厂商更能有效利用规模经济从而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出口商通常比内销的厂商规模更大,厂商和产业的规模与出口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沿着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思路,梯伯特(James R.Tybout,1993)进一步总结并集中论述了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increasing internal returns to scale)作为比较优势的源泉。他认为具有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的模型在三方面优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学说:一是该模型建立了一个从专业化中获取收益的新基础,即使贸易伙伴们具有相同的技术和要素比例这种专业化也存在。第二,该模型认为具有大的国内市场的厂商在世界市场中有竞争优势。第三,该模型有助于理解贸易、生产率和增长之间可能的联系。
规模经济并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充分解释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规模经济并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充分解释。多勒尔(Dollar and Wolff,1993)等提醒我们,用规模经济来解释比较优势主要是针对近年来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这些国家的贸易模式体现了很高的专业化程度。但是,他们认为,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可以部分解释这种专业化,但不是全部。在大多数产业中,一些不同的公司共同贡献了一个国家的出口成绩,并且每个公司又有很多工厂,因此公司或工厂的规模经济不能解释全部的国家专业化。他认为技术差异是对发达国家专业化程度日益深化的合理解释 (Dollar,1993)。日本、德国和美国的许多出口品之所以被看做是高技术产品,是因为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中研发所占的比例很高,以及员工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很大比例。但是,多勒尔也认为,尽管技术差异能很好地解释比较优势,但这种解释只是针对短期有效,对长期比较优势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
因为任何一门专有技术最终会变成国际性的公共产品。那么,什么才能成为高技术产业长期比较优势的源泉呢?多勒尔认为是在现有基础上产生新技术和训练补充性技术劳动力的制度。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研究思路
有的学者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了质疑(Hummels and Levinsohn,1993)。质疑从赫尔普曼(Helpman,1987)的论文《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入手。赫尔普曼在该文中发展了一个简单的产业内贸易模型,用以说明国家规模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该文最重要的理论洞见是指出了,当每一种产品仅仅在一国内生产时,国家的规模是世界GDP构成的唯一决定因素。并且赫尔普曼在OECD的资料基础上分析并得出,当国家的规模越来越相似时,贸易群体之间的贸易量也不断增加。该文中模型的假设是:每一种产品只在一国生产;所有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所有国家的偏好一致。对此,哈迈斯和莱文森认为这一假设过于苛刻,该模型不适用于每年的每对贸易国。他们认为,距离会增加差别化产品贸易的摩擦成本。距离相近的国家从事产业内贸易是因为喜好多样化。远距离国家中的消费者愿意消费国外的多样化产品,但高运输成本将限制这种贸易。此外像边界贸易、季节性贸易、贸易限制以及语言文化因素都会影响产业内贸易。而且他们还进一步用OECD和非 OECD(14个国家)的资料作对比,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产业内贸易占总贸易量的比例在OECD国家为25.3%,而在非OECD国家仅为0.5%。他们认为这一实证结果也说明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进而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不充分,可能有别的更重要的因素。
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从研究与开发(R&D)的角度推进了比较优势理论(Grossman and Helpman,1989,1990)。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将原来盛行的对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扩展到动态分析。他们发展了一个产品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多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通过R&D产生的比较优势和世界贸易的跨期演进。在他们的模型中,公司引进新产品会发生资源成本。前瞻性的生产者引导 R&D进入具有获利机会的市场。新产品不完全代替老产品,并且当更多的商品可买到时,价格、利率和贸易模式会跨期演进。贸易有产业内的和产业之间的,前者受制于R&D支出,后者受制于资源禀赋。国际资本流动用来为R&D融资,在一些情况下跨国公司会出现。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的动态分析尽管是建立在许多原有的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如克鲁格曼(Kmgman,1979)与狄克西特和诺曼(Dixit and Norman,1980),但同先前的文献相比较又有很大不同。他们不仅推进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分析,而且就动态分析而言,他们的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早些时候对具有产品创新的贸易的动态研究。这些研究(Kru~nan,1979b;Dollar,1986等)对贸易均衡(当产品由北方最初开发后来被南方模仿)的稳态性质提供了有用的洞见,但由于没有考虑到所有一般均衡的相互影响和驱动产品创新率的经济因素,从而使分析不够完全。而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的框架很明确地处理了对私人投资 R&D的激励和R&D活动的资源要求。资源通过分配到R&D部门,会导致差异化产品和同质产品的生产,然后就会形成沿着贸易均衡动态路径的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式。这种贸易模式,会导致比较优势的发展。 杨小凯和博兰(Yang and Borland,1991)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于分工提高了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速了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关于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被置于一个将交易成本和分工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之中。按照这一框架,经济增长并不单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而是经济组织演进的问题,市场发育、技术进步只是组织演进的后果。该框架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动态均衡过程,并阐释了斯密和扬格(Anyn Young)的思想: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专业化带来的收益流的贴现值低于由专业化引起交易成本增加所导致的现期效用的损失,因此专业化水平将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熟能生巧效应将使专业化带来的收益逐渐增加,因此将会出现一个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内生比较优势随之不断增强。应当强调的是,他们的框架不同于标准的新古典框架,后者对比较优势的分析主要基于规模经济,而他们的框架将专业化和分工置于分析的核心,并且严格区分了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从而发扬了斯密关于分工和内生比较优势的核心思想。
此外,格罗斯曼和麦吉,(Grossman and Maggi,2000)还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国际间的比较优势。他们发展了一个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间贸易竞争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分配对比较优势和贸易的影响。他们发现,具有相对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互补性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当所有的任务被相当好地完成时,要比一部分任务被极好地完成而另一部分任务完成得很差时的有效产出更大。高效率的生产组织要求具有相似才能的人力资本匹配,这在有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性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对杰出人物的公司完成一些任务,而另一些任务由才能相对较低的人组成的公司来完成。那么,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特征的国家,如果杰出人物有更大的比例,将会在对杰出人物敏感的产业中占有比较优势。
克莱里达和芬德莱(Clarida and Findlay,1992)分析了政府对比较优势和贸易的贡献。他们的观点同传统的经济理论以及以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都不相同。他们认为,政府介入教育和科研、交通和通讯以及其他经常性社会部门将会显著提高私人公司的生产率,一些经济部门无疑会从中受益。这是因为众所周知的“搭便车”问题和公共产品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私人公司没有动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供给。
还有的学者从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理论。费希尔和卡卡尔(Fisher and Kakkar,2002)认为比较优势是开放经济长期演进过程的结果。在李嘉图理论和阿尔钦框架的基础上,他们系统化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论认识,提出了自然选择会淘汰无效企业,并且能促进产生稳定的甚至是高效的世界贸易模式。他们没有假定存在瓦尔拉斯拍卖者,而是探讨了协调贸易与企业的匹配过程。他们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伴随比较优势的专业化(更大的国家可能不完全专业化)是世界经济演化的唯一稳态。
『捌』 有关各种项目融资模式在中国应用的思考的论文
BOT模式及其对甘肃省铁路融资的思考发表时间:2009-12-5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年11月上旬刊供稿
[导读]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三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建设—经营—移交”
罗旭 (兰州理工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BOT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近年来,BOT项目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蓬勃发展,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非常看好BOT方式,并被当作一种各国通用的模式而广泛运用于大型项目,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甘肃省地处内陆,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铁路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BOT模式为改变这种现状提供了一个途径。
关键词:BOT BOT模式 融资方式 基础设施 铁路融资
1 BOT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三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建设—经营—移交”。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BOT代表着一个完整的主要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模式。
BOT融资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对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Concession Agreement)作为融资的基础,把原本属于政府支配、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委托财团法人(主要指私营部门)进行一揽子承包投资,由本国公司或者外国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并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目在限定的时间内——在特许期内经营该项目并获取商业利润,然后根据协议在特许期届满时将该项目转让给所在国的政府机构。
BOT既是一种融资方式,又是一种投资、建设和经营方式,BOT项目融资只是利用BOT方式进行公共项目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并不是全部过程。BOT实际上至少包括以下几种基本方式:
1.1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移交”,是最典型的形式,通常称之为“标准BOT”。当政府给予某些公司新项目建设的特许权时,通常采用这种形式。私营机构愿意自行融资建设某项基础设施,并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该设施(但无所有权),然后将其移交给政府部门或其它机构。
1.2 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意为“建设—拥有—经营—经交”。私营机构或某国际财团融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成后在规定期限内拥有所有权并进行经营,期满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项目公司在特许期内既有经营权又有所有权。
1.3 BOO(Build—Own—Operate):意为建设—拥有—运营。这种方式是开发商按照政府授予的特许权,建设并经营某项基础设施,但并不将此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或公共部门。
尽管叫法不同,具体操作上也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的结构与BOT并无实质差别,所以习惯上将上述所有方式统称为BOT。
融资功能是BOT模式的主要功能。BOT系列项目的投资主体是私营公司项目主体,是东道主政府的基础性项目。因此出现了带资承包方式,即由私营公司及财团进行融资承包建设项目,这种功能不仅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使发展中国家摆脱债务危机的困扰,使项目风险分散或转移。从融资方式看,有汇集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出口信贷、银团联合贷款以及与有经济实力的外国公司合作承包等。
2 BOT模式的优缺点
BOT是一种集融资、建设、经营和转让于一体的多功能投资方式。对地方政府来说,BOT融资方式有以下明显优势:
2.1 便于筹集与利用项目的急需建设资金。一般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严重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需要政府加以改善,而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巨额的资金,但政府又无力解决,采用BOT方式就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满足其基础设施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的矛盾。因而BOT方式是减轻政府公共部门负担,缓解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矛盾的有效方式。
2.2 可以有效转移风险。由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具有长期性和不定性的特点,在项目的整个建设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风险,采用BOT方式后,风险转移到项目承建者和运营者,对于政府来说,无疑可以避免因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2.3 减轻相关连带责任。由于BOT项目融资的全部责任转移到项目发起人或项目承建者,不需要政府对有关项目借款、担保、保险负连带责任,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使政府不必为偿还债务而承受大的压力。因此,BOT方式是减少政府债务特别是减轻外债责任的一种良好形式。
2.4 实现对成本预算的控制。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完成国有项目建设都特别容易超支,工程结算总是需要调整概算。而采用BOT方式,通过承包人的投资收益与他们履行的合同的情况相联系,以防超支,有利于承包人通过有效的设计,严格控制预算,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2.5 满足公众的公共需求。采用BOT方式,可使本来急需建设而政府目前又无力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因其他资金的进入,在政府有能力建设前就提前建成并发挥作用,从而可以提前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同时,一旦项目进人实施阶段,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效率都比较高,这就使项目的承办者或运营者以更好的服务或更低的价格使社会和公众受益。
2.6 可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BOT项目常常是由国外、境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实力的私营机构来承包,因而必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实施先进的管理。所以,政府可以从项目的建设运营中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当然,采用BOT方式,其存在潜在的负面效应也不应忽视。对东道主政府而言,同样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密切关注:
由于BOT方式是将基础设施项目在一定期限内全权交由承包商建设运营,所以在特许权规定的期限内,政府将失去对项目所有权及经营权的控制。
由公营机构转移过来的某些风险将在私营机构较高的融资费用中得到反映。一般情况下,私营机构借款的费用高于国家借款的费用;同时,私人投资者在承担投资风险的同时,要求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公营机构要求的回报)。
尽管采用BOT方式后项目建设进程加快了,设计也比较好,但项目投标的实施过程比较长,政府很容易失去对设计过程的控制。
如果承包商是外国的,而项目产品又基本上在本国市场销售,那么在BOT项目完成以后就会有大量的外汇流出。
3 BOT模式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BOT项目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蓬勃发展,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非常看好BOT方式,并被当作一种各国通用的模式而广泛运用于大型项目,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向世人展示了它良好的绩效。如英法海底高速铁路隧道工程项目就是发达国家运用了BOT融资相当成功的案例;在20世纪末的10余年时间里,亚洲地区每年的基建项目标的高达1300亿美元。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引进BOT方式进行基础建设,如泰国的曼谷二期高速公路、巴基斯坦的Hah River电厂、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都是发展中国家经营BOT模式成功案例之一。发展中国家通过经济改革,将大量的国际资本运用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起了积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并迅速增长,同时也面临人口增加、资源短缺、城市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巨大压力,在能源、交通、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方面投资需求剧增,国家公共部门投资难以满足需求,利用私人力量进行投资建设成为必然。由于BOT项目的最终所有权属于政府,保证了国家对基础设施项目的主权,因此,BOT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地区减少主权借款和吸引国内外直接投资基础设施的有效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 甘肃省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随着我国建设资金短缺和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采用国际上流行的BOT方式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国铁路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资金短缺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甘肃省铁路建设尤其滞后。甘肃省铁路位于全国铁路网西部东端,是西北路网枢纽,处于亚欧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重要区段,东连西安,西通乌鲁木齐,南接西宁,北往银川,是西北交通运输和经济建设的大动脉。有陇海线:天水—兰州西、兰新线:兰州西—柳沟、包兰线:惠农—兰州东、兰青线:兰州—海石湾、干武线:干塘—武威南、宝中线:崇信——迎水桥6条干线及红会(红会—白银西)、石汝(石嘴山—汝箕沟)、嘉镜(绿化—镜铁山)、玉门南、银新(银川—新城)等5条支线。甘肃省境内全长2013公里。(铁道年鉴2008年版)而到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79687公里,(2009年6月1日,2008年铁道统计公报)甘肃省铁路营业里程仅为全国的2.526%,差距非常突出。
5 BOT模式融资的思考
铁路建设的决策部门应充分认识到BOT模式的积极应用价值,如BOT方式运用于经营性铁路建设项目中可以减少这类项目对国家投人的依赖,还有利于铁路建设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同时BOT方式把融资者、承包商等各方面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往往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潜能,引进或创新技术,从而缩短工期、节约资金,还可以避免国家的债务风险。BOT项目的贷款风险由私人财团承担,政府不须提供项目投资、贷款的担保,从根本上避免了国家的债务风险。国家可以集中资金进行长大干线、路网枢纽和国土开发等公益性较强的铁路建设。因此,BOT方式的出现,已成为铁路建设融资的新途径,并为进一步深化铁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铁路项目的经营效率,起到积极作用。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利用BOT方式的积极性也很高,如海南省以股份制公司形式,向国内外筹资,进行东线高速公路、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的建设,采用的就是BOT融资方式。此外,广东沙角B电站、广州北环高速公路也是采用BOT方式建设的。甘肃省已有兰州市数座污水处理厂——西固、雁滩、盐场等污水处理厂也采用BOT项目签约。不过,在铁路建设方面,BOT投融资方式的应用还是空白。甘肃省在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这无疑给我们把BOT投资方式引人铁路建设提供了契机。所以我们应该在未来铁路建设中充分利用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成功经验,借助BOT方式的优势,开拓我国地方铁路投融资的新局面。
我们要重视BOT投融资模式对公共项目建设的积极意义,在甘肃省铁路项目建设中积极引入BOT模式,充分发挥其能有效分担风险,控制成本预算,满足公共需求的长处,可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铁路行业利用BOT模式存在的不少制约因素。如有关BOT融资模式的管理机构和法规有待建立,尚未研究制定铁路项目实施BOT的发展政策,项目实施规划以及具体的法规如政府管理机构,审批程序等,也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来规范和指导BOT的实施;并且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滞后,而铁路项目实施BOT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工作,进行详细深入的财务和技术可行性研究。目前铁路项目立项审批仍须国家计划安排,远未市场化,且缺少有深度研究的项目储备。由于BOT投融资模式还必须涉及到政府、贷款人、投资商、金融机构和运营管理机构等众多部门和组织,具体操作中的谈判程序比较复杂,前期谈判成本费用比较高,因此,利用BOT模式必须稳妥谨慎,事前要选择好合适的项目,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何晓洁,彭莉.我国铁路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J].科技与管理.2007年(5).
[2]李玉珍.BOT模式在铁路项目融资研究[J].科技风.2008年(1).
[3]张锦宏.BOT项目融资模式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08年(28).
[4]项纯.西部地区铁路建设、融资问题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0年 (3).
[5]宋玉琪.浅议BOT融资方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实施[J].丹东纺专学报2003年(3).
[6]张晶.浅析BOT模式在兰州轻轨交通开发建设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7年(9).
2008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合资铁路建设的若干产权理论研究》阶段性成.
『玖』 王健教授提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理论很多,概括起来有哪几个的理论
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新型的资源环境管理模式,是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创新的重要内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有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生态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生态补偿机制的实现路径主要有:①加快立法进程,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法律保障;②全面开展评估工作,使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③加强生态服务功能研究,为补偿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④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为生态补偿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拾』 投融资风险定量分析和评价方法有哪些
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一、不确定性分析 项目经济评价所采用的基本变量都是对未来的预测和假设,因而具有不确定性。通过对拟建 项目具有较大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基本变量的增减变化引起项目财务或经济 效益指标的变化,找出最敏感的因素及其临界点,预测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使项目的投资 决策建立在较为稳妥的基础上。 二、风险分析 风险是指未来发生不利事件的概率或可能性。 投资建设项目经济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项目实施后偏离预期财务和经济效益 目标的可能性。经济风险分析是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识别,采用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估计各 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揭示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风险因素,提出项目 风险的预警、预报和相应的对策,为投资决策服务。经济风险分析的另一重要功能还在于它 有助于在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改进或优化项目设计方案,直接起到降低项 目风险的效果。风险分析的程序包括风险因素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与防范应对。 三、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由于人们对未来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可获信 息的有限性以及未来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建设项目的实施结果可能偏离预期目 标,这就形成了投资建设项目预期目标的不确定性,从而使项目可能得到高于或低于预期的 效益,甚至遭受一定的损失,导致投资建设项目“有风险”。 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可以找出影响项目效益的敏感因素,确定敏感程度,但不知这种不确定性 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借助于风险分析可以得知不确定性因素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给 项目带来经济损失的程度。不确定性分析找出的敏感因素又可以作为风险因素识别和风险估 计的依据。 四、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内容 盈亏平衡分析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条件下,通过盈亏平衡点(Break-Even-Point, BEP) 分析项目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系。 敏感性分析是投资建设项目评价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技术,用以考察项目涉及的各种不确 定因素对项目基本方案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找出敏感因素,估计项目效益对它们的敏感程 度,粗略预测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为进一步的风险分析打下基础(敏感度系数、临界点分 析)。 四、风险分析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一)经济风险的来源 (二)风险分析过程 风险识别 风险估计 风险评价 风险应对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的基础,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项目进行全面考察综合分析,找出潜在的 各种风险因素,并对各种风险进行比较、分类,确定各因素间的相关性与独立性,判断其发 生的可能性及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按其重要性进行排队,或赋予权重。 风险识别应注意的问题 投资建设项目的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有所不同; 风险因素依项目不同具有特殊性; 对于项目的有关各方(不同的风险管理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风险; 风险的构成具有明显的递阶层次,风险识别应层层剖析,尽可能深入到最基本的风险单元, 以明确风险的根本来源; 正确判断风险因素间的相关性与独立性; 识别风险应注意借鉴历史经验,要求分析者富有经验、创建性和系统观念。 2.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又称风险测定、测试、衡量和估算等,风险估计是在风险识别之后,通过定量分析 的方法测度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对项目的影响程度。 风险估计与概率 风险估计是估算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因此,风险与概率密切相关。概 率是度量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它是随机事件的函数。必然发生的事件,其概率 为1,不可能事件,其概率为零,一般的随机事件,其概率在0 与1 之间。风险估计分为主 观概率(估计)和客观概率(估计)两种: 在项目评价中,要对项目的投入与产出进行从机会研究到投产运营全过程的预测。由于不可 能获得足够时间与资金对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大量的试验,又因事件是将来发生的,也 不可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很难计算出该事件发生的客观概率,但决策又需要对事件发生的概 率做出估计,因此项目前期的风险估计最常用的方法是由专家或决策者对事件出现的可能性 做出主观估计。 3.风险估计与概率分布 风险估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确定风险事件的概率分布。概率分布用来描述损失原因所致各种 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分布情况,是显示各种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函数。概率分布函数给出的分 布形式、期望值、方差、标准差等信息,可直接或间接用来判断项目的风险。 常用的概率分布类型有离散概率分布和连续概率分布。当输入变量可能值为有限个数,这种 随机变量称为离散随机变量,其概率称离散概率,它适用于变量取值个数不多的输入变量。 4.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项目经济风险进行综合析,是依据风险对项目经济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项目风 险分级排序的过程。它是在项目风险识别和估计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项目风险的系统评价模 型,列出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及概率分布,确定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项目 的关键风险,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为如何处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风险评价的判 别标准可采用两种类型: 以经济指标的累计概率、标准差为判别标准财务(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的 累计概率值越大,风险越小;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 财务(经济)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累计概率值越大,风险越小;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 以综合风险等级为判别标准 风险等级的划分既要考虑风险因素出现的可能性又要考虑对风险出现后对项目的影响程度, 有多种表述方法,一般应选择矩阵列表法划分风险等级。 5.风险应对 在经济风险分析中找出的关键风险因素,对项目的成败具有重大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 措施,尽可能降低风险的不利影响,实现预期投资效益。选择风险应对的原则 贯穿于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全过程。可行性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经济风险来源于技 术、市场、工程等各个方面,因此,应从规划设计上就采取规避防范风险的措施,才能防患 于未然。 针对性。风险对策研究应有很强的针对性,应结合行业特点,针对特定项目主要的或关键的 风险因素提出必要的措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可行性。可行性研究阶段所进行的风险应对研究应立足于现实客观的基础之上,提出的风险 应对应在财务、技术等方面是切实可行的。 经济性。规避防范风险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提出的风险应对所花费的费用远大于可能造成 的风险损失,该对策将毫无意义。在风险应对研究中应将规避防范风险措施所付出的代价与 该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权衡,旨在寻求以最少的费用获取最大的风险效益。 6.决策阶段的风险主要应对 提出多个备选方案,通过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对有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潜在风险因素提出必要研究与试验课题,准确地把握有关问题,消 除模糊认识; 对影响投资、质量、工期和效益等有关数据,如价格、汇率和利率等风险因素,在编制投资 估算、制定建设计划和分析经济效益时,应留有充分的余地,谨慎决策,并项目执行过程中 实施有效监控。 7.建设或生产经营期的风险可建议采取回避、转移、分担和自担措施 案例分析 企业投融资决策方法 -----投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基本程序及方法 一、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的历史沿革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987 年版)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993 年版)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三版) 两个层次的评价 经济评价(费用效益分析) 财务评价 二、两个评价层次的概念和作用 1.经济评价(费用----效益分析) 经济分析包括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和费效果分析,是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分析项目的投资 活动所耗费的各种经济资源及所产生的各种经济后果,分析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率。对于需要 进行经济分析的项目,应对经济分析的相关内容进行评价论证,为国家投资决策及对企业投 资项目的核准提供依据。 2.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依据国家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采用市场价格,分析预测项目的财务 收入与成本、税费用,计算财务指标,分析拟建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据以判断项目 的财务可行性。 财务评价的结论是重要的决策依据之一。 财务主体 公司融资,可称企业融资,是以现有公司为基础开展融资活动,进行投资决策,承担投资风 险和决策责任。以这种融资方式筹集的债务资金虽然实际上是用于项目投资,但债务人是现 有公司,即以现有企业自身的信用条件为基础,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用于企业的项目投资。债权人不仅对项目的资产进行债务追索,而且还可以对公司的全部资 产进行追索。现有公司(企业)法人是财务主体。 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是指为建设和经营项目而成立新的独立法人--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完 成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还贷。对于无追索权项目融资方式,项目负债的偿还,只依靠项目 本身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量来保证,既使项目实际运作失败,债权人也只能要求以项目本身 的资产或盈余还债,而对项目以外的其他资产无追索权。对于有限追索权融资方式,一般要 求由项目以外的与项目有关的第三者提供某种形式的担保,以分散项目盈利的不确定性因素 所带来的风险。项目公司是财务主体。 投资决策 资金作为企业的一种稀缺资源,其数量总是有限的,理财人员应当通过科学的投资决策将资 金用到最有效的地方上去。财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即是为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提供概念 和方法上的支持,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投资决策所要考虑的一些基本问 题包括:企业现在或将来有多少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这些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或者所节 约的现金流量能否抵补投资支出并带来符合要求水平的盈利?项目的风险程度如何? 融资决策 投资决策一旦作出,理财人员必须进行筹资决策,为企业投资筹措所需要的资金。筹资 决策所要考虑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所需资金的数量有多大:需要短期资金还是长期资金? 筹资资金所能承担的最高资本成本是多少?筹措与偿还资金的现金流量与投资项目的现金 流量是否一致? 投资估算 资金筹措 经营成本及 总成本估算 收入及 税费估算 编全投资现金流量表及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 编损益、资金来源与运用 及资产负债表 盈利分析 清偿分析 计划 市场 流程 静态投资估+ 营运资金 经营成本 估算 收入及 税费估算 项目现金流量表 盈利分析 市场经济 现代理财 FIRR、FNPV 投资回收期 流程 总投资= 静态投资+营运 资金+涨价预备 费+建设期利息 总成本费用= 经营成本+ 折旧、摊销+ 财务费用 收入及 税费估算 编利润表、财务计划现 金流量表及资产负债表,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融资分析 市场经济 现代理财 流程 FIRR、FNPV 利息备付率等 资金筹措 方案 三、投融资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资金时间价值 有无对比 现金流量 1.有无对比 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是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进行的生产性长期投融资决策,它是企业发展规划 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建项目 在不同程度上利用了原有资产和资源,以增量带动存量,或以较小的新增投入取得较大的新 增效益。 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对项目的投融资决策有较大影响。 企业在生产经营或有在建工程,其现状况还在发生变化,因此项目效益和费用的识别、计算 较复杂。 2.有无对比分析应注意以下四方面问题 沉没费用 机会成本 对企业其他部门效益和费用的影响 “有、无项目” 的预测 3.现金流量是投融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决策分析 1.项目投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2.权益投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3.投资各方财务收益分析 五、融资方案分析 1.资金来源 (1)资本金 (2)债务资金 2.融资决策分析应遵循“总量”分析原则 建设项目的融资决策分析,包括融资方案、资本结构分析及债务偿还能力的分析等内容。融 资决策分析所谓遵循“总量”分析原则,是指在企业经营现状和财务现状的基础上对项目实 施后的财务状况作出评价,企业对项目所需的建设资金以及投产后偿还贷款的能力进行综合 分析. 应区别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的内容有所不同: 经营性(准公共产品)企业的建设项目,根据企业经营现状和财务现状分析企业的筹资能力, 政府投资介入的必要性、介入方式及金额,债务资金的来源及对债务偿还能力的分析; 私人产品企业的建设项目,根据企业经营现状和财务现状分析企业的筹资能力,债务资金的 来源及对债务偿还能力的分析。 对于经营现状和财务现状良好、银行信誉等级高的企业,其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来源,可考虑 全部用银行借款,此时只需分析企业对债务偿还能力。 当企业有多笔债务时,在债务偿还能力的分析中,应按借款偿还计划统筹考虑。 反映项目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1.利息备付率 2.偿债备付率 六、财务可持续发展分析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应遵循“总量”分析原则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通过编制项目实施后的企业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分析项目建设期、还款 期及还款后三个阶段净现金流量的余缺,来考察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应区别项目的具体情 况,分析的内容有所不同: 企业投资项目为准公共产品,净现金流量短缺时,一方面重新调整建设规模或修改融资方案, 另一方面在市场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产出品(服务)价格、降低成本费用或建议政府采取 补贴措施等。 企业投资项目为私人产品,净现金流量短缺时,一方面重新调整建设规模或修改融资方案, 另一方面在市场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产出品(服务)价格、降低运营成本费用。 案例1:企业并购项目财务分析 一、概念及内容 并购项目系指既有企业通过投资兼并或收购目标企业,获得目标企业部分或全部产权的项 目。并购的目的在于扩大既有企业规模,提高既有企业效率,减少竞争对手,取得管理、经 营、财务协同效益,增强既有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维持或改进目标企业原有的生产系统。 并购项目经济评价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目标企业所处行业地位、竞争对手、行业发展趋势、市场格局与前景; 2.分析目标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资产与债务结构、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并预测发展前景; 3.分析既有企业管理能力与水平、财务状况、品牌商誉、市场份额、融资能力、企业现状 等; 4.测算并购成本; 5.测算改组改造所需投资; 6.预测并购收益和经营费用; 7.构造并购后的现金流量表,依据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判断并购的可行性; 8.并购风险分析。 xxxxx 公司收购xx 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股权及技术改造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 1.股权收购 2.技术改造 3.融资方案 案例2:某新建公路项目经济评价 本案例是以我国西部地区某新建公路隧道项目为背景,演示了公路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财务分析以及风险分析方法的应用。 1.正确区分了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分析的范围:经济分析范围是项目直接与间接影响 的相关路网,财务分析范围仅为本项目21 公里收费路段。 2.采用“有无对比”方法,分析计算项目直接与间接影响相关路网的经济费用与效益,论 证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3.案例模拟了在交通部门现行的“政府投资、统收(费)统还(贷)”管理模式下项目的财 务生存能力分析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尽管收费收入纳入财政管理、免收各种税费、不计固 定资产折旧、公积金等,项目还贷资金仍不足,要长期依赖短期借款(18 年)或在“统收 统还”的情况下要利用其它项目的收入来弥补本项目的还贷资金不足,项目财务风险较大。 4.案例模拟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选择新的融资方案,来解决项目经济效益与财务效益 的差异,探讨由政府补贴部分投资,在满足投资者最低期望收益率的前提下,吸引企业投资, 采用企业经营管理的运行模式,解决项目的生存能力问题。 5.案例结合项目特点,对项目涉及的风险进行了识别、估计、评价和应对分析。利用专家 0>调查法对风险进行识别,判别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对发生后对项目的影响程度, 在调查资料汇总的基础上,利用概率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各个风险因素的主观概率分布。 在此基础上,案例利用CIM模型(可控制区间记忆模型),模拟了项目投资增加的风险;其 后,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项目财务可持续性的风险,求得各类风险因素对项目财务可持 续性影响的权重,然后再利用概率统计方法计算项目财务可持续风险的分布函数。 案例3 某新建铁路项目经济评价 1.案例重点演示在新的投资体制下,政府投资的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和财务分 析的方法。 2.本项目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公益性特征明显,票价率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调控, 难以按市场化运作,造成项目经济效益与财务效益较大差异,项目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 在财务上不具生存能力。 3.本案例重点分析研究,产生经济效益与财务效益较大差异的原因,分析项目对不同群体在 经济上的影响程度,提出改进项目生存能力的政策建议。 4.这类项目财务分析过程及财务报表的设置,与盈利性项目的分析过程有所不同。如财务分 析报表的设置完全根据财务分析研究的需要,只编制总成本费用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财 务计划现金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