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跨境并购有哪几种主要的融资方式
一、内部融资
(一)内部融资的概念
1、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内源融资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2、内部融资是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筹措所需资金。如果收购方在收购前有充足的甚至过剩的闲置资金,则可以考虑使用内部资金并购。但是,由于并购活动所需的资金数额往往非常巨大,而企业内部资金毕竟有限,利用并购企业的营运现金流进行融资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内部融资一般不能作为企业并购融资的主要方式。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企业外源融资分为直接融资为主或以间接融资为主,除了受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外,还受国家融资体制等的制约。
(二)内部融资的优点
1、自主性
内部融资来源于自有资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时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即可,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约和影响。
2、融资成本较低
公司外部融资,无论采用股票、债券还是其他方式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比如券商费用、会计师费用、律师费用等。而利用未分配利润则无需支付这些费用。因此,在融资费用相对较高的今天,利用未分配利润融资对公司非常有益。
3、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权
未分配利润融资而增加的权益资本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权,同时还可以增加公司的净资产,支持公司扩大其它方式的融资。
4、使股东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如果公司将税后利润全部分配给股东,则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相反,少发股利可能引发公司股价上涨,股东可出售部分股票来代替其股利收入,而所缴纳的资本利得税一般远远低于个人所得税。
二、外部融资
外源融资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外源融资分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此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属于外源融资的范围。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内源融资,二是外源融资。外源融资是指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融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源融资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
Ⅱ 并购融资的决策
并购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一部分,首先必须遵循一般的融资原则;同时由于并购融资区别于一般的企业融资,因而会对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权益价值产生一些特殊的影响。因此,对于并购企业来说,在选择融资决策的过程中,除了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企业情况及并购项目的融资方式以外,还应当分析不同的融资方式及融资结构安排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而选择出适合本企业并购的融资决策。 并购企业面对不同的融资政策,面对各种各样的融资方式,如何选择和形成何种融资结构,都必须由企业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来做出判断。影响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并购动机
并购企业都希望从并购活动中获取收益,但并购的动机不同,其收益的来源也有所不同,从而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比如并购企业有意长期持有目标公司,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引起效率的提高,从而获取收益,那么并购企业会对目标企业注入长期资金,形成一种紧密的生产、经营上的协作关系。基于此,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企业会以稳重型为主。如果并购方只是为了利用并购中的某些财务效应而将目标企业注入长期资金,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则可能会以投机为主,那么企业可能会采取激进的融资政策。
(二)并购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和对待风险的态度
并购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将决定企业的进一步融资方向。这表现在融资方式和期限结构两个方面。如果并购企业自有资金充裕,动用自有资金无疑是最佳选择;如果企业负债率已经较高,则应尽量采取股权式融资而不宜增加企业的负债;如果企业的未来前景好,为了不稀释股东权益,也可以增加负债或用优先股进行融资,以保证未来收益全部由现有股东享有;并购企业如果短期资金充裕,而长期负债较多,则相应地在并购中尽量避免长期性的债务安排,尽量采取可获取长期资金的融资安排。相反,如果并购企业在将来有较多的现金流入,则可采取相反的做法。
并购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也会影响融资方式的选择。喜爱风险的企业将采取激进型的融资政策,在融资中更多地利用短期资金来源;而厌恶风险的企业则倾向于采取稳健型融资政策,会更多地利用长期资金来源融通资金。
(三)并购的支付方式
在实践中,企业并购主要采取现金收购、股票收购和债券收购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对并购融资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1.现金收购。在现金收购中,并购企业安排的融资均是以获得现金为目的。但由于现金(如贷款)支付会涉及到应付利息抵减所得税问题,为减轻税负,同时也减轻并购企业一次性支付的困难,企业往往会安排进行分期支付,这将会影响并购融资的期限结构。
2.股票收购。股票收购是指以通过发行本公司的股票,替换目标公司的股票以达到收购目的的一种出资方式,在股票收购中,虽不收回现金,但却收回代表目标企业控制的股票,这同样是一种融资方式。如果采取这种方式是否会稀释股权、持股人的每股收益,是否会被看成是并购者的股票价格高于价值的信号(否则,并购者宁愿选择使用负债或现金交易)。
3.债券收购。债券收购是指收购公司的支付方式是以现金、股票以外的债券支付的,这些债券可以直接发售给目标企业或是其他提供资金的机构,这既避免大量的现金支付,又可防止控股权的转移,因此较为常用。采取这种方式必须选择好各种融资方式的种类结构、期限结构以及价格结构,以求成本最低、效果最好。
(四)融资环境
企业进行融资时,融通资金的需求量、难易程度乃至该次融资成功与否都会受融资环境的影响。融资环境包括很多方面,诸如资本市场、货币的汇率、有关并购融资的法律等等。这些并购企业周围的融资环境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
例如资本市场。完善而成熟的资本市场为并购融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及融资成本的降低都有赖于资本市场的成熟。一般来说,资本市场不尽完善时,企业多依靠内部筹资和金融机构信贷等。资本市场也制约着企业的筹资规模,因为只有通过资本市场才能迅速地集中大量的资金,其他途径都没有如此效果,这一点在杠杆收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再如汇率问题。随着跨国并购交易的增长,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最突出的就是货币的汇率问题。货币汇率首先和最主要是通过影响融资中收到或偿还的资金价值来影响并购融资的。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取得融通资金,并购融资活动最起码会以一种货币表明并购价款。在任何随时间支付价款的融资活动中,货币的价值都可能会改变。如果提供和获得融资资金的企业分别使用不同的货币,这同样会影响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是选择现金收购、股票收购还是债权收购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汇率而产生的损失,甚至还可能从中获取收益;选择何种融资方式才能更好的运用一种或几种金融衍生工具来防范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进而实现融资活动的收益最大化。
(五)各种融资方式的成本
在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时,企业也必须考虑各种融资方式的成本。债务融资资本成本包括债务的利息和融资费用,债务利息计入税前成本费用,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企业并购时使用的权益资本主要就是股票。发行股票的资本成本主要是股票的发行费用以及支付的股利。由于股利是企业在税后支付股利的,没有抵税的作用,因而权益融资成本往往要高于债务融资资本。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企业不可能只使用某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往往需要考虑多种融资方式的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ACC)的分析,选择出最适合本企业的融资组合。 大多数融资决策都包括风险收益的权衡问题,并购融资也不例外。公司首先应该估计在当前的财务结构下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情况,然后决定合并后是维持这种平衡,还是在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改变这种平衡。一个公司现金的减少增加了风险,但是,由于现金是非获利资产,把现金转换为其他资产时也就增加了盈利性。相反的,运用额外的负债提高了利润率或股东净值的盈利性,但是更多的负债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发行新股的冲击:这会引起股权稀释吗?因此,企业在做出融资方式选择以前必须了解各种融资方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从而做出适合本企业的决策。
(一)债务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完全使用债务融资进行的并购交易中,由于任何新的债务都是由并购企业与新收购的企业来共同承担的,因此,对于财务状况影响的分析总是针对特定的交易而言的。并购企业对于债务融资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所带来的杠杆效应,随着债务比率的提高,融资企业的权益报酬率随之升高,精明的融资企业可以把这种杠杆利益发挥到极致。
当然,合并后企业的负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预见,以负债提供融资的交易很可能会导致并购企业的权益负债率过高,使权益资本风险增大,其结果就是会对股票价格产生负面影响,这又与并购企业希望通过债务融资避免股权价值稀释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在利用债务融资方式时,并购融资企业应当特别重视在杠杆利益发挥与负债比率升高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二)权益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如果完全使用股票进行交易,主要会涉及两个问题:
1.股权价值被稀释问题
影响这种情况发生与否的因素主要在于支付给被收购企业股票的数量与这部分股票能为合并后企业增加的盈利的价值的比较。
尽管存在着使被收购企业的股票盈利能力受损的因素,对于并购企业来说,仍然可以获得以权益融资进行交易的保障。因为一般而言,目标企业在被收购后通常都会有一定的盈利或潜在的盈利增长。这种盈利能力的削弱在初期发生后,也会随着盈利状况的改善而逐步消除。另外也可以通过收购企业市盈率的作用,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被收购企业的交易市盈率高于收购企业交易前的市盈率,收购者就会遭受到初期盈利能力的稀释以及市价的下落。这种情况就如同企业在做一项大规模的新产品项目一样,投资初期会引起现金的流出,但经过一段时期后会有现金流入。因此,并购投资项目也必然会引起最初盈利的减少,但最终将会带来股价升高的回报。
2. 企业控制权问题
权益融资中除了要关注对EPS与市盈率等指标的影响以外,并购企业还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企业控制权的分散程度对股东的影响,必须设定一个可放弃控股比例的最高限度,以避免控制权旁落。 在外部融资的几种方式中还有一个共同性的综合选择程序,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 种类选择。证券种类的选择必须结合企业的资本结构。融资企业应当在债务融资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之间寻求一种合理的均衡。这种均衡就是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通过各种数量分析方法,以资金成本率为基础,可以建立起良好的资本结构。
2. 期限选择。作为并购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筹措资金的目的来选择证券的期限(就发行股票而言,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并做出初步的决定。
3. 利息选择。即要按实际情况进行股息和债券利息选择。对于股票利息,需要选择其种类及支付方式;对于债券利息需要选择付息形式、频率和利息水平等。企业一方面要使发行的证券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又要降低证券的发行成本。也就是说,要在证券的吸引力和本身的财务负担之间寻找一种合理的均衡。
4. 发售技术的选择。主要是关于发售价格、发售对象以及发售方式等的选择。这些问题除了需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决策以外,更多的是要依赖于金融、证券机构等的协助。
总之,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并购企业往往会选择多种融资工具进行融资。企业应该尽量使资金成本减少,融资风险得到合理的控制。当债务融资的比例较高时,财务杠杆的作用就较大,对于融资企业来说就意味着较高的融资风险。而如果以较高的股票融资来减少融资的财务风险,融资成本就会升高,并且由于股权数额的增加,又可能会导致股权价值被稀释。由此可以看出,融资企业一方面要在降低杠杆比例带来的利益和EPS稀释的代价之间进行权衡、做出判断;另一方面又要在财务杠杆作用的发挥和债务资本比重之间进行权衡。这一过程就是并购企业根据本身的评估结果和市场实现条件来规划合理的资本结构,以便达到使整个并购融资成本与风险的最小化。
Ⅲ 并购有哪些融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1、以来自有资产为抵押向银行进源行流动资金进行融资然后并购。手续比较繁复如融资数额较大可能会被银行拒绝。自有资产不足银行融资额度不够。贷款期较短2、融资租赁公司以被并购企业资产作为售后回租项目。手续比较简单,贷款期限比较长。3、如是上市公司向被并购公司定向发行股票。股权可能被分散。无需还款但需要支付股票分红。
Ⅳ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企业要选择好并购目标。
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为了品牌技术,还是为了市场资源。并购行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购对象之间的匹配程度,一定要选择与企业并购目的相符合的目标企业。其次,企业要考虑自身是否有足够的资本实力、并购目标企业的环境和目标企业的价值所在,要看价值导向,不能盲目收购便宜企业,被机会导向影响。
第二,在实施跨国并购前,企业要确定好自己的并购战略规划,并对自己和目标企业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估。
在决定并购之前,应从宏观环境与目标企业微观环境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估,并对并购目标受众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确定自己的并购战略是资源型、品牌型还是市场拓展型并购。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信息的全面和准确。
第三,企业要有优秀的海外人才。
人才是一个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跨国经营管理人才也是并购企业之必须。专业的有国际化经验的优秀人才,敬业称职,熟悉国际谈判,熟悉跨国公司企业文化运作和HR体系,有利于被并购企业的营销和管理,同时能够帮助解决企业跨国并购带来的诸多问题,有利于企业合并后的发展。
第四,企业要注意并购中的法律问题。
并购作为特殊的法律交易过程,其中必将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法律问题,例如知识产权和股份收购问题等。这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必须全面了解法律制度,尽可能避免收购后企业在法律问题方面受到不利影响。
第五,注意研究国内外政治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差异,了解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
在全面了解跨国并购经验之后,并购企业才能更好地规避政治环境风险、营运风险以及体制风险。同时,企业在并购之后也要做好内部整合,做好双方企业的文化融合,建立包容,共同的企业文化。
第六,跨国并购后的企业要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跨国公司一般具有技术、金融、管理、资源等方面的整体优势,企业要好好发挥自己的优势,趋利避害。同时,还要注重培养整合后的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Ⅳ 急急急我的毕业论问题目是《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案例分析及建议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涉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飞速增长,涉及钢铁、金融、水泥、啤酒、零售、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但对于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社会各界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专家学者援引各种例证,认为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并针对如何限制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提出了很多建议;而另一部分专家学者则依据经济学理论,认为并购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对跨国并购的限制不但难以收到保护民族经济的效果,反而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立足于跨国并购的具体案例,对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Bpa财经教学网
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跨国并购案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跨国并购不但没有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做大做强,反而使得该企业被外方完全收购,失去了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具体情况如下:Bpa财经教学网
1996年之后,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陷入困境。因此同世界第三大轴承公司德国FAG公司进行接触。而考虑到当时世界第一大轴承公司——瑞典SKF公司已在我国设立了合资公司,铁道部寻求建立一新的合资企业,借以打破铁路轴承独家合资企业垄断局面,从而扫清了政策层面上的障碍。Bpa财经教学网
双方谈判所达成的初步协议对我方是相对公平的。协议规定,公司总资本2000万欧元,德方占51%,中方49%。德方最初投资仅到位3000万人民币(含100万欧元技术投资),中方以原铁路轴承公司6000万元资产整体进入新公司,其中一半资产由合资公司购入,另一半作为投资进入新公司。新公司工人从原企业员工中挑选,双方协商。中方委派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财务、销售、采购、行政正职或副职等人员,产品全部国内销售,由中方负责利用原来的铁路轴承零配件加工生产线向该公司优先提供零配件,并收取劳务加工费用。商标前3年使用西北轴承的“NXZ”,待各项指标达到德方标准后使用“FAG”。Bpa财经教学网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德方资金迟迟不到位。西北轴承相关领导遂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请示,答复是“要从招商大局出发,坚决把合资工作搞下去”。其后在选聘录用员工、旧职工安置、经营管理策略等方面,合资双方存在诸多分歧,且合资企业经营绩效并未根本好转。虽然西北轴承曾提出回购股份的建议,但考虑到自治区招商引资大局等因素的影响,最终西北轴承将所拥有49%股权卖给德方,合资公司从此变成了德方独资企业。Bpa财经教学网
这一案例是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典型案例。通观整个案例,可以发现,在整个谈判中,德方一直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行事的。西北轴承具有德方急需的无形资产(专有轴承生产技术、销售网络和规模经济的能力),但却缺少走出困境的资金。因此,德方为获取这些无形资产,一方面要求在合资公司中控股(决策权控制),另一方面采用种种手段试探中方底线。按照市场规律,我方必须尽量高估无形资产价值,力争控制企业决策权才能达到即能走出困境,又能保持原有的企业结构和生产体系的目的。但在我方进行决策时,却没有能够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行事,“政府驱动”的特征非常明显。在外方资金迟迟不到位时,我方决策者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而非企业经营者。而由于政府和企业的职能不同,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效用函数和企业经营者不可能相同。因此,在德方违反合资协议而对合资企业的任职和用工数量单方面采取行动时也忍气吞声。而铁道部为了打破铁路轴承市场只有一家瑞典合资企业的局面,只允许国内再组建一家合资企业,这一做法也值得商榷。一个市场的垄断程度如何,并不是仅仅以有几家合资企业来断定,而有着一套国际通用的指标体系。铁道部的做法看似既维护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也打破了轴承市场的外资垄断,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其次,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也是跨国并购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原因。在上述案例中,跨国公司的一系列行为带有明显的破坏公平竞争性质。因此《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完全可以对这类跨国并购进行有效的限制措施。最后,企业参与并购经验不足,缺少防范意识也容易导致外资恶意并购成功。在上述案例中,跨国公司都采取了各种商业手段来获取企业的控制权,比如控股权要求、利润转移、增资扩股等等。我国企业对这些国际并购中常用的手段明显缺乏防范意识,对维护被并购方利益的相关手段使用较少,因此也容易处于弱势地位。Bpa财经教学网
因此,为减少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有关管理部门宜尽快摈弃那种片面侧重招商引资规模的政绩观,增加企业自主权,减少政府对于企业并购策略的直接干预;减少行政管理手段,代之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以维护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尽快出台各种法律法规规范跨国并购,构建完善的跨国并购反垄断制度,设立独立的执法机构执行反垄断权力,并使其享有准立法权和准司法权,保证反垄断的有效性和专业;Bpa财经教学网
完善资产评估制度,强化评估工作,尤其要加强并购过程中对无形资产的评估,防止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提升民族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提高民族企业在跨国并购谈判中的地位。
Ⅵ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和挑战。
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成功主办
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
相关: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成功主办 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
2005年12月18日,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联合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成功举办了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
欧美同学会是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的全国21个群众团体之一,肩负着党和政府联系全世界中国留学人员的重要工作。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WRSA Entrepreneur Alliance)是欧美同学会的下设组织,由具有海外留学、进修或培训经历的企业家组成。主要为留学人员中从事经济工商业管理的人士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2005年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高潮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家联谊会联合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共同举办了此次论坛。此次论坛的议题包括: 2006年世界及中国宏观经济前景展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发展趋势、法律环境、立法和政策导向,全球企业并购的概况及发展趋势,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趋势及对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中国本土企业在海外兼并收购的实际经验。论坛为与会人员与来自全球金融巨头、商界和政界精英提供了面对面交流及磋商合作的场合。通过参加此次论坛,与会人员了解了最新官方发布的海外投资和境内外收购兼并的政策信息和规则及境内外并购战略、趋势、方法、途径、策略、监管、制度的要求和条件。同时,为企业寻求海外投资市场和拓展境内外并购实践交流了经验、想法和心得。
论坛由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美中投资中心董事局副主席徐昌东先生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总顾问王忠禹先生、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先生、摩根斯坦利副总裁季卫东先生、瑞银集团(UBS)中国区总裁李一先生、联想集团副总裁白慧敏女士、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冯志成先生在论坛上发言。在华跨国企业、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500强、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投融资公司的总裁、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等高级工商业管理人士及国内几家重要新闻媒体均参加了此次论坛。会议规模达100余人。
论坛结束后,举行了“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晚宴酒会”。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冯志成学长在酒会上致祝酒辞,历时两个小时的酒会,气氛融融。有关单位的领导、上百位国内企业家、来自各个方面的朋友欢聚一堂,畅谈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会者纷纷表示这样的论坛,对于推动国内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起着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也将一如既往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培育民族品牌、贡献自己的力量。
Ⅶ 如何选择并购的融资方式
一、当收购企业决定在市场上发动对目标企业(target)的并购战时,它首先要面对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支付问题;二是融资问题。支付问题是指收购企业应以何种资源获取目标企业控制权;融资问题是指收购企业应该利用何种金融工具筹集用以实施并购所需的资源。
融资方式所涉及的是筹集并购资源的金融工具:它主要有内部融资(internal financing)和外部融资(extemal financing)两大渠道。
1.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收购企业利用留存盈余(retainedearnings)进行并购支付,其对应的支付方式主要是现金支付方式。
2.外部融资外部融资是指收购企业通过外部渠道筹集资金进行并购支付。外部融资包括债务融资(debt financing)和权益融资(equity financing)。
(1)债务融资。债务融资指收购企业通过举债(issue debt)来筹集并购所需的资金,该融资方式对应于债券支付方式和杠杆收购方式。
(2)权益融资。权益融资指收购企业通过发行权益性(issue equity)证券(如股票)筹集用于并购支付的资金,这种融资对应于股票支付方式或交换方式。
二、并购融资的方式
1、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获利并积累所得的资金。内源融资主要指企业提取的折旧基金、无形资产摊销和企业的留存收益。
内源融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并留存在企业内可供使用的“免费”资金,资金成本低,但是内部供给的资金金额有限,很难满足企业并购所需大额资金。
2、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从企业外部筹集所需的资金,外源融资根据资金性质又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
3、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为取得所需资金通过对外举债方式获得的资金。债务融资包括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务融资相对于权益性融资来说,债务融资不会稀释股权,不会威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债务融资还具有财务杠杆效益;
但债务融资具有还本付息的刚性约束,具有很高的财务风险,风险控制不好会直接影响企业生存。
在债务融资方式中,商业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并购时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其他融资渠道不畅或融资成本太高。
此外,并购活动也往往是政府“引导”下的市场行为,解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比较容易获取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
4、权益融资
权益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优先股等方式取得的资金。
权益性融资具有资金可供长期使用,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
但权益融资容易稀释股权,威胁控股股东控制权,而且以税后收益支付投资者利润,融资成本较高。
三、企业并购融资风险
1.资金的支付方式、时间和数量安排不合理
支付方式的选择对并购双方来说都是重要的,能以最低成本达到控制目的的支付方式就是恰当的。目前我国企业间的并购还很依赖现金支付,主要是因目标企业所有者抱有“现金为王”的信条。对于并购方而言,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特别是采用银行信贷的方式,还本付息压力过大就是财务危机来临的前奏。而企业在支付并购资金时大都显得过于草率,经常缺少科学的计算和合理的安排,对由此而来的风险估计不足就有可能导致并购的失败。
当然,在信息时代及时准确地掌握自己所需的信息,也是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由于融资时机掌握不好,会使企业因此而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协议式并购的融资量一般变动较小,而在证券市场上对股权收购的融资量及并购后的注资是个变量,且变动的幅度可能很大。在并购融资量连续变动的情形下,融资量的确定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并非单纯通过压缩并购融资量就可以追求到最理想状态。
不能准确预算企业并购融资所需的资金数量,已成为企业融资时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大多数企业为了尽快筹到并购所需资金,忽略了企业自身所处发展时期,对融资策略的安排也并非讲究,盲目求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徒增融资成本。
2.融资渠道过于单调
合理的融资方式,可以使并购企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方式选择不当,就有可能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甚至会影响并购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并购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内部股留存、增资扩股、发行债券、杠杆收购和无偿划拨等方式。但由于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和我国金融工具落后,使上述并购企业可采用的融资方式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进而限制了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
从内部融资来看,我国只在1984年以后,企业才开始有很小比例的利润留成,真正意义的企业内部积累直到1993年才开始。企业要想在这短短的十几年,积累到并购其他企业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又谈何容易。
在增资扩股方面,我国采取国家机关层层审批的核准制股票发行机制,即使是已上市的企业在增资扩股中仍然受到一系列的法律制约。在发行债券方面,我国发行债券的主体只能是上市公司和重点国有企业,允许发行债券的国有企业大多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和基础产业,如三峡债券。至于可转换债券在我国也只能称“试验”阶段。
对“小吃大”式的企业并购虽在我国也有发生,但大部分并购资金都是通过融资负债取得的,真正意义上的杠杆收购几乎没有,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实行杠杆并购的条件。至于行政手段无偿划拨,虽在当前产权交易中还有身影,但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操作方式终究是真正市场经济所抵触的。
3.投资银行媒介作用的弱化
并购活动的融资,往往要涉及到投资者、金融机构、政府和外商等多方主体,而投资银行的优势在于在长期交往中,它与各类投资者及有关部门建立了多维度的联系,是将各方投资者、机构联系在一起的媒介,通过它可以有效地进行资金的融通和协调。从跨国并购业务来看,多由投资银行来扮演收购经纪人和金融顾问的角色,特别是在资金的筹措方面,后者角色尤为重要。目前,在我国企业并购中,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投资银行的参与力度均不够。
4.对国际融资中诈骗行为的忽视
国际融资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种种骗术也就接踵而来。当我们为能走出去融资而欢欣鼓舞时,我们自己的钱袋儿也有可能成为别人“融资”的对象。当面对诸如“国际财团中国总代理”这样吓人的头衔或“几天内就可以划款”这种诱人的说法,以及“出具担保就可融资成功”之类的听起来简洁但却违反我国政令要求的承诺时,总会有一些企业因为急于融资而盲动,忽视了融资风险而交了昂贵的“学费”。
5.对汇率变动风险分析力度不足
未来汇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融资成本的大小。国际金融市场是复杂多变的,在进行跨国并购时,随时会有各种变化的发生,汇率变动就是其中的一种。如何准确预测汇率变化,也就成为影响净现值大小进而影响并购方案本身取舍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汇率变动风险本身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甚至是掌控的,只是囿于我国涉足汇率变动的研究领域较晚,重视程度低,专业人员少,经验不足,对因汇率变动而导致的融资风险控制力比较薄弱,因此承担了更大的汇率变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