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业融资方式有哪些
企业融资相对可行的方式:
1、债权通道有:银行获得各类法人信用内贷款只要容信用良好都可贷,各类抵押贷款各大银行都有类似产品可以直接去银行官网了解,第三方金融机构推的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都可以去了解一下。
2、股权融资有:通常直接到机构官网进行BP投递,如果没有回复则表示你的项目还达不到他们机构的投资标准,加线下沙龙活动但这种一般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容易接触到,如果接触不到投资人资源可以去一些能直接找投资人对接的融资平台,向投资人直接发起投递沟通申请,到云对接试试。
3、政策融资:如果你的高尖人才手握高科技项目现在各地政府都有对这些人才和项目直接进行落地奖励数额也不小。
❷ 股权融资的方式有哪些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股权融资是中小企业理想的一种融资途径。那股权融资方式主要有:
一、吸收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英文缩写VC)是指风险基金公司用他们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他们认为可以赚钱的行业和产业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对象多为高风险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对风险项目的选择和决策也是非常严谨。在国外,签约的项目一般只占全部申请项目的1%左右。
二、私募股权融资
私募股权融资(英文缩写PE)是指融资人通过协商,招标等非社会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人出售股权进行的融资。私募股权融资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一是在融资上,主要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或个人募集,绝少涉及公开市场的操作;二是权益型融资;三是私营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居多;四融资期限较长,一般可达3至5年或更长;四是投资退出渠道多样化等等。
据一份权威报告显示,目前湖北省中小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总规模在3000~4000亿元之间,占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总额的50%~55%。私募股权融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融资之首选。
三、上市融资
现在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也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新的希望,但企业上市是一项纷繁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提前一到二年时间(甚至更长)做各项准备工作。他也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例如需要编写的各项文件资料就多达40种以上。所以按国际惯例,在企业股改上市过程中都需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帮忙运作。
以上任何一种股权融资方式的成功运用,都首先要求企业具备清晰的股权结构、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优秀的管理团队等各项管理能力。所以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将是各项融资准备工作的首要任务。
❸ 常见的融资手段有哪些
现代企业经营者,是应当具有强烈的筹、融资意识和筹、融资技能。
现代经济中融资的具体方式可以分为:企业内部融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证券、融资租赁等等。企业经营者只要认真掌握其技巧自然可在商海中纵横捭阖,解除资金上的后顾之忧了。也可以说只要“谋借”成功,就为会今后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
企业内部融资有哪几种形式?
具体来说,企业内部融资是指企业筹集内部资金的融资方式,企业的内部融资属于企业的自有资金。’而自有资金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自身积累逐步形成的,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企业内部融资最大特点,就是融资成本最低,所以在具体操作中,这一种融资方式应处于企业主的首选位置。
当前我国企业可借鉴国外经济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企业变卖融资
企业变卖融资,是指将企业的某一部门或部分资产清算变卖以筹集所需资金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1)资产变卖融资的过程是企业资源再分配的过程,也就是企业经营结构和资金配置向高效益方向转换的过程。
.
(2)速度快,适应性强。
(3)资产变卖的价格很难精确地确立,变卖资产的对象也很难选择,因此要注意避免把未来高利润部门的资产廉价卖掉。
第二,利用企业应收账款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是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来筹措资金的一种方法,具体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应收账款抵押
应收账款抵押融资的做法:由借款企业(即有应收账款的企业)与经办这项业务的银行或公司订立合同,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在规定期限内(通常为一年)企业限向银行借款融资。
(2)应收账款让售
这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出让给专门的购买应收款为业的应收款托收售贷公司,以筹集
一、像日本一样,商业银行可向证券公司提供“经纪人贷款”,证券金融公司向证券公司提供新股认购贷款、在并购交易中向投资银行提供过桥贷款等。
二、发行长期债券。在海外成熟资本市场,负债融资是投资银行的主要融资渠道。
三、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指对于一些信誉优良的证券公司,可以通过发行有抵押或无抵押有担保的信用商业票据来融通短期资金。目前,美国金融机构的商业票据已达2240亿美元。
四、组建证券金融公司。证券金融公司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为发展证券市场普遍采用的一种为证券公司融资服务的方法。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和日本、韩国的早期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分业经营、市场不发达、个人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投机气氛比较浓厚等。借鉴日韩的经验,我国组建证券金融公司,由证券金融公司统一向证券公司融资是必要而又可行的;证券公司还可以通过收购兼并实现效率优化、低成本扩张,从而扩大规模、增强业务和融资能力,盘活不良资产
❹ 企业的融资方式几种,哪种融资方式的成本最高,最低
企业融资(一): 国内市场如何IPO
IPO指的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英文缩写,目前国内市场主要包括主板和中小板两部分组成。主板市场即所谓的二级市场,也就是目前的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交易的市场;中小企业板于2004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本篇文章诸多内容是笔者在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基础上,进行论点阐述的,如有不解,还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他最新法规。另外笔者参考了很多上市公司的一些公开案例及一些相关的公开IPO材料,在此表示感谢。
一、公司IPO的理由
公司IPO一般基于四大考虑,其中包括财务考虑,控制权考虑,公关效应考虑和公司激励考虑。其中财务考虑包括可以建立直接融资的渠道,筹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资金;建立业务发展的融资平台,有利于稳固公司财务基础;公司股价能达到尽可能高的价格,确立企业的市场价值;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提高股东投资的流动性,充分体现公司股权的价值。控制权考虑包括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维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建立适应规模扩张需要的治理结构,以及以股票为支付手段,实现并购扩张。公关效应考虑包括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获得较大的声誉;当股票发行的范围更广,获得客户的认可和尊重,取得政府的尊重和信任。公司激励考虑包括通过上市,达成股权激励计划,建立企业长效激励机制,达到吸引人才,构筑人才核心竞争力。
二、公司IPO前的评估
企业上市前必须作好各项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上市条件的评估、资本市场的以及上市时机的选择。上市条件的评估,包括各个资本市场对企业上市均有最低的条件限制。上市是企业的大事,不仅要耗费一定的财力,还要耗费一定的精力。为确保所耗费的财力和精力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拟申请上市的企业必须在正式提出上市申请之前聘请保荐机构对自身是否具备上市条件进行预评估。资本市场的选择,不同的资本市场具有不同的特点,可根据不同特点而进行设计选择。上市时机的选择,资本市场具有循环周期,企业也有自己的发展阶段。企业上市的目的很多,其中发行价格是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股票发行价格因素不仅受资本市场大势的影响,也受企业的行业特点、所处发展阶段、行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上市只有选择适当的时机上市,才能达到企业上市的目的。
三、公司IPO的条件
国内证券市场IPO的条件将从发行主体、财务数据、独立性、规范运作、财务会计、募集资金使用及规避其他障碍条款等方面来规范。以下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理解,进行部分或者全部的解读。
(一)、发行主体
1、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国务院批准除外。
2、对股权及出资要求,股权清晰,不存在重大的权属纠纷;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所持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或被质押。
3、注册资本缴足,实物出资产权已经全部过户到公司名下,并不存在产权纠纷。
4、最近三年公司的主营业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5、对股东的要求,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自然人通过有限公司间接持股的,应累加计算;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不得为上市公司;不允许存在职工持股会持股、工会持股、信托持股和委托持股等情况。
(二)、财务数据
1、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2、最近一期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❺ 融资方式所占比例
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的流程和运行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财政参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从1978年的30.9%下降到1997年11.5%,从生产建设型财政逐步转变为举债和吃饭型财政,而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财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下降。(见表1)
(2)在金融与企业的关系中,金融由原先作为财政的“出纳”转向逐渐独立,并担当企业融资中介,通过“居民储蓄存款ü银行贷款给企业ü形成企业的负债资产”这样的间接融资方式成为社会投融资的主渠道,政府则从过去的对信贷规模和利率的严格控制转到现在的通过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和利率等金融杠杆来调节社会资金配置。由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固定资本投资来源结构来看,银行贷款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1985年“拨改贷”全面推开后,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和几乎所有流动资金都依靠信贷资金。(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后信贷资金占企业固定投资来源的比重始终在23%以上,而自筹资金中也有一部分事实上来源于信贷资金。这样,在经济运行中便形成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方式,而成为一种以社会资金为支撑、国家银行集中借贷、国家办企业的“借贷型经济”,表现出货币计划经济的特征。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转变(%)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政府 29 27 23 11 10
企业 6 7 8 28 29
居民 65 66 69 61 61
摘自 “1997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表2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
1981年 1985年 1990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投资总额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国家预算收入 38. 6 23. 98 13. 20 4.93 5.00 4.62
国内贷款 13.6 23.04 23.62 25.46 23.66 23.65
利用外资 5. 4 5.27 9. 11 7.11 7.89 6.73
自筹资金及其他 42.4 47.71 54.06 62.51 63.45 6 65.00
摘自: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
❻ 企业融资的模式分为几大类,包括哪些融资模式
企业融资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关系到企业资金是否充足,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甚至更快发展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与完善,企业融资环境逐渐宽松,融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那么,企业融资的模式主要分为几大类,包括哪些融资模式? 解答:企业融资模式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债权融资;第二类是股权融资;第三类是内部融资和贸易融资;第四类是项目融资和政策融资。 债权融资模式包括六种:1、国内银行贷款2、国外银行贷款3、企业发行债券融资4、民间借贷融资5、信用担保融资6、租赁融资 股权融资模式包括六种:1、股权出让融资2、产权交易融资3、增资扩股融资4、杠杠收购融资5、风险投资融资6、私募股权融资 内部融资和贸易融资模式包括十种:1、留存盈余融资2、应收账款融资3、资产典当融资4、商业信用融资5、国际保理融资6、信用证融资7、福费廷融资8、打包放款融资9、出口信贷融资10、补偿贸易融资 项目融资和政策融资模式包括六种:1、项目包装融资2、BOT项目融资3、IFC国际融资 4、高新技术融资5、专项资金融资6、产业政策融资
❼ 融资比例是什么意思
融资(保证金)比例是指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交付的保证金与融资交易金额的比例。
融资比例是1:2 代表,委托方付出一份保证金,拥有两份的融资交易金额。
根据《融资融券试点交易实施细则》,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融资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50%。
证券公司在不超过上述交易所规定比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融资买入标的证券在计算保证金金额时所适用的折算率标准,自行确定相关融资保证金比例。
例如,假设某投资者信用账户中有100元保证金可用余额,拟融资买入融资保证金比例为50%的证券B,则该投资者理论上可融资买入200元市值(100元保证金÷50%)的证券B。
(7)存量融资中占比最大的融资方式扩展阅读
股票一经发行,持有者即为发行股票公司的股东,有权参与公司的决策、分享公司的利益,同时也要分担公司的责任和经营风险。股票一经认购,持有者不能以任何理由要求退还股本,股票融资只能通过股票二级市场转让出售。
作为交易对象和抵押品,股票已成为金融市场上主要的、长期的信用工具,但实质上,股票融资股票只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它本身没有任何价值,不是真实的资本,而是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的虚拟资本。
融资是一个国家的工商企业在另一个国家发行股票筹集所需资金的融资形式。由于股票不可退股,只能转让,因此,股票融资国际股票融资筹集的是长期性资本,属于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活动。
随着20世纪80年代融资证券化趋势的出现,国际股票融资在国际融资中的地位正逐渐上升。股票融资有理由相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加深,国际股票融资将在国际融资中占据更大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