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因为疫情的关系,哪些企业不堪往日大幅下降营业额
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明显受到日本媒体多次报道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挑战。新冠状病毒业务支持中心主任秋本昭二说,从2月中旬开始,“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经营咨询增加很多,每天都会接受地区中小企业和店屋的经营咨询。”
三.制造业:
作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此次疫情对日本制造业的产业链产生了影响,即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采购问题。秋元先生接待了多家咨询制造厂。一些从事树脂加工的企业表示,材料采购中断。3月下旬,库存将耗尽,不得不停止生产。为了调整生产,一些工人不得不停在家里。幸运的是,中国的总体疫情正在放缓。大多数企业已经恢复生产,恢复工作。日本的供应链问题应该很快得到解决。
日本政府宣布,将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就业调整补贴,并在日本政策性财政公共财政中设立5000亿日元的紧急贷款和担保额度,以支持旅游业等中小企业。除了进一步支持资金周转外,还出台了促进道孚自治区设备购置和在线服务使用的扶持措施。这场流行病对经济造成了影响。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Ⅱ 去日本旅游需要提交多少个人资产和保证金
资产证明这部分看你签证类型。团签5万存折复印件即可。单次旅游个签,银行流水证明年薪10万(主要是工资代发那一项,如果过7000就好办,如果不够你就需要提前做下流水,比如提前每月往里存点钱)。
拓展:
1、个人资产,在我国,指公民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手段取得的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及其他合法财产。其所有权归公民个人。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个人财产。
2、保证金是指用于核算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各种保证金性质的存款。在法律对于保证金缺乏明确规范的背景下,探讨保证金的类型,对于备用金类型的保证金、预付款类型的保证金、租赁保证金、装修保证金、定金类型的保证金、保有返还请求权的保证金、无双倍返还效力的保证金分别界定,确定各自的法律效力,十分必要。在证券市场融资购买证券时,投资者所需缴纳的自备款。
Ⅲ 有没有关于日本经济泡沫和香港经济泡沫 介绍的 书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此後,日元迅速升值。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後的1美元兑120日元。由於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於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另外,当时还有下列背景:1. 从1970年代後期开始,日本的银行烦恼于向优良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案件,於是开始倾向於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融资。2. 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形成了股票市场的上升通道。加速上扬由於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其中,受到所谓「土地不会贬值」的土地神话的影响,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当时东京23个区的地价总和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水平,而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此外,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帐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1985年到 1986年期间,随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的投机气氛依然热烈。1987年,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高涨,那麼经济就不会衰退,而且市场也鼓励人们不断购买股票,声称股票从此不会贬值。当时日本媒体为了给这种经济繁荣状况命名,还希望募集像岩户景气、神武景气类似的名称。但当时也出现了少数反对论点,认为土地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日本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从经济学原理来说,土地价格上升,导致租用土地的工厂或写字楼的企业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购入债券,因此会带来土地需求下降。根据供求理论,价格终将趋於均衡。但是日本企业普遍实行以帐面价值计算土地资产的做法,因此从表面上看企业的收益率也并无变化,而帐面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差额就导致了帐面财产增加,从而刺激日本企业追求总资产规模而非收益率。当时为了取得大都市周边的土地,许多大不动产公司会利用黑社会力量用不正当手段夺取土地,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毫无收益可能的偏远乡村土地也作为休闲旅游资源被炒作到高价。从土地交易中获得的利润被用来购买股票、债券、高尔夫球场会员权,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动产(如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名贵的艺术品和古董、豪华跑车、海外旅游景点等等。当时这种资金被称为「日本钱」(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经济的关注和商家的追捧。当时随着股票价格上升,日本国内购买法拉利、劳斯莱斯、日产CIMA等高档轿车的消费热潮也不断高涨。周边各国苏联由於阿富汗战争以及美苏军备竞赛,加之东欧诸国剧变,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欧洲,由於严重的高失业率和东欧民主化,国际和社会秩序也非常混乱。美国:经过1980年代中期的经济周期,逐渐走入低谷。住房金融产业出现危机,社会信用危机日益严重。此外,经常性国际收支趋向平衡,但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也不断上升,财政赤字创下历史纪录。在这样的世界形势中,政治经济都比较安定的日本出现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全体国民预感到「日本的时代」即将到来。当时在世界各国的印象中,三十年前仍然是一个普通发展中国家的日本,已经迅速成为了遍地黄金的富裕国家。潜在问题期待通过资产价值上升而获得利润的手法,随着资产价格的上升会越来越难以奏效。当资产价格最终停留在高水平时,最终的资产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收益。但可怕的不仅如此,一旦资产价格回落到之前的水平,那麼资产持有者将承受与其所有前手所获得的利润相当的亏损。因此,缺乏持续性的资产价格逐渐进入平稳状态。另一方面,对於推崇一户一屋的日本都市来说,地价上升带来了严重的住宅不足问题。对於居住在大城市中心的普通劳动者,根本无法承担高额的地租和房租,只能被迫迁往郊区。当时这种状况导致了人们早买早赚的心理,进一步刺激了地价上升。当时地价带来的住宅问题,也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关注。之後政府采取平抑地价的政策,对金融机构也施加了压力。泡沫破裂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於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撑,所谓泡沫经济开始走下坡路。一旦投机者丧失了投机欲望,土地和股票价格将下降,因此反而导致帐面资本亏损,由於许多企业和投机者之前将上升的帐面资本考虑在内而进行了过大的投资,从而带来大量负债。随着中央政府金融缓和政策的结束,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於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这一人为的急刹车导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经济加速下落,并导致支撑日本经济核心的长期信用体系陷入崩溃。此後,日本银行也采取金融紧缩的政策,进一步导致了泡沫的破裂。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股价达到最高38915.87点,此後开始下跌,土地价格也在1991年左右开始下跌,泡沫经济开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经平均股价跌破2万日元,仅达到1989年最高点的一半,8月,进一步下跌到14000点左右。大量帐面资产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化为乌有。由於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对日本金融造成了严重打击。
Ⅳ 日本不动产投资有哪些优势
01.可获得更高的利润
与国内房地产市场不同的是,日本房地产市场稳定、利润丰厚。拿东京大阪来说,花2000万日元左右的资金购买的物业,年利润为6-15%。而中国的利润极低,仅为2%左右,不到市场的平均水平,除去各种费用以后,利润更是微乎其微。
02.更适合投资的经济环境优势
在2012年初到2014年初的时间里,人民币对日元升值约35%,日元资产价格明显下落,是中国国民投资的最佳时机。
03.境外投资,分散投资风险
为分散国内投资的风险,在相对稳定的日本不动产市场部署。还可以进行日本房产购买,作为公司的办公地点,为企业进军日本夯实基础。购买新开发的事业用地或宿舍公寓也是不错的选择。
04.资金安全性高
日本不动产市场是全球经济一片狼藉时资金安全的去处,平均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超高的出租率是投资家最看重的。另外一点就是大家看好它的未来性,日本的房价低的与它的国际身份严重不符。所以,与其经济危机来临时候束手无策,还不如早人一步投资长远可靠的日本不动产,保值升值的同时还可以赚得可观的租金,实在是一举两得。
05.日本房产品质高价格低
中国在售的大部分商品房是都是毛坯房,是不带装修的。日本的在售房都是精装修,采用最新的建筑施工,并且配全套设备。与国内相比,日本房产的价格低廉,具有更大的优势。在北京的中心地区,总价在5000万日元以下的房产寥寥无几,在大阪,市中心的也可以用2000多万日元(约120万人民币)置业,到市郊甚至能买栋别墅。
06.土地永久产权优势
中国土地多为国家所有或集团所有。土地的使用年限,多是根据土地的适用类型来划分。住宅用地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而到了日本,不用纠结土地属性的同时,可以拥有永久所有权!
07.人性化融资服务
在日本,只要有旅游签证的用户就可以进行日本房产购买,中国银行东京/大阪分行为在日本购房的中国居民提供贷款服务。如果有数额较大的投资品,投资者可以以匿名的形式投资,以此来获得银行的低息。这种做法没有追索贷款,投资房产享受信托受益权,以此来达到资本的高回报率。
08.为了下一代
希望子女将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更为安稳,可以在日本购房,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加舒心的空间。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自费外国留学生生活实情调查”结果显示,有56.3%的留学生希望毕业后在日本就业。业主自住后,如果子女毕业或者有空房,还可以挣租金或者高价出售。
09.可获取日本经营管理签证
在日本开设公司投资不动产,每年的投资在500万日元以上,基本上就能获得日本经营管理签证的续签。获得续签后,再在日本居住超过5年,就可以申请日本国籍或者取得永久居住权了。
10.可获取日本经营管理签证
在日本开设公司投资不动产,每年的投资在500万日元以上,基本上就能获得日本经营管理签证的续签。获得续签后,再在日本居住超过5年,就可以申请日本国籍或者取得永久居住权了
Ⅳ 日本“购房文化”发生改变,去日本投资要注意什么
投资日本房产首先记住这一句话:“长租选东京,民宿选大阪,京都是情怀”。
真的,对日本进行投资,看准最紧要的三座城市:东京、大阪和京都。
东京首都圈的人口2020年高达3675万,而且其都市圈人口密度是世界之最,而人口密度又维持了东京租赁行业的基本盘。而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能促进租赁行业良好的发展,而租客的租金支付能力正是由较高的人均收入来保障,投资东京长租公寓的收益,远比其他日本城市更加稳定~投资日本房产讲究的一份价钱一份货,市中心地段的房产投资回报率必然会比郊区的要高,想要获得多少收益的日本房产取决于买家的投资预算有多少。假使你打算投资日本房产的话,不妨瞅瞅此文,免费估算一下你投资日本房产能达到多少收益率【算一算投资日本房产回报率】
如若有想法投资民宿项目选大阪!
民宿的收益情况主要看旅游业发展状况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大阪在日本中,是为数不多的民宿特区,民宿经营的没有天数限制,一整年都有办法正常营业~
最后,如果你是喜欢日本文化、想要追寻中国唐宋古都的历史遗风,那具有历史性的京都町屋就非常不错。在日本匠人代代相承、纯手工打造的日式町屋中,饮一壶古茶,坐听风吹雨,也是很有一番韵味的。
只不过各位要明白,投资日本房产并不是稳赚的,我见过买了3年升值30-40%的房产,买了三年的房产,送出去都没人要。出现了什么问题?
因为很多第一次投资日本房产的小伙伴,用在国内买房的方式去投资日本的房地产,那就完全不对了。我们在国内买房投资关注的是是否低价买高价卖,但是日本房产重视的是怎么样利用出租的方式获得长久稳定收益,因此在选房时侧重的是地段佳、优质、能长期出租的房子。事实上在日本怎样的房产值得投资呢?不是很着急的小伙伴,不妨看一下我最近整理的一些好的房源信息【日本值得投资的楼盘】
而且第一次投资日本房产的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风险----空室风险。空室直接影响购房后好几十年的租金收益。今天也许十万块钱就买一套房子,感觉成本不是特别高,如果十年都租不出去,这钱就相当于扔大海里了。如果说真的要投资日本房产,有很多风险需要引起我们注意,针对新手们还是比较容易踩坑的,希望大家在考虑是否投资时,不妨点击下方链接看一下学姐总结的投资日本房产经验【买日本房产不懂这些,小心被坑】
投资日本房产是件大事,有问题或者是想进一步了解的,都可以点击文中链接留下联系方式我会一一回复,反正是免费的~最后,祝愿大家买到的房子都可以称心如意!
Ⅵ 为啥很多国人去日本投资房产
简明扼要的说,日本房产作为很值得投资的项目有下列原因:
一、 投资日本房产大势所趋
很多中国人都开始考虑日本房产了,找到投资的新方向。在疫情尚未出现的时候,就有很多的国人喜欢投资日本房产了。2018年他们在日本房地产上的交易金额比2017年增长了30%。到了2019年,仅第一季度中国买家询问日本房产的数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3倍!
二、日本房产投资回报率高
近日有发布关于全球城市租金回报率排行的报道,榜单里有日本三大都市圈的东京、大阪、名古屋,并且排名前十!最低也能达到5.57%的平均毛租金回报率。而中国的四大发展最好的城市,租金回报率全部不到2%。只有1.49%的深圳最低。从2019年开始三大都市圈的房租和租金在持续升高,特别是东京,二手房价已经连涨10个月。投资日本房产讲究的一份价钱一份货,市中心地段的房产投资回报率必然会比郊区的要高,想要获得多少收益的日本房产取决于买家的投资预算有多少。假如你准备投资日本房产的话,不妨瞅瞅此文,免费测算一下你通过投资日本房产能获得多少收益率【算一算投资日本房产回报率】
三、持有日元资产避险抗通胀
日元在全世界是大家一致认为的避险资产,当你买下一个东京、大阪的房产,它就不断地在给你赚取日元。这些投资房到手的收益能在4%-6%差不多。近期工商银行的4.1%理财产品暴雷的新闻红遍全国,而今拿这钱去投资东京房产,有可能利润可观。
四、日本房贷利率低
想在日本向银行贷款买房,工作稳定就非常容易,一般来讲,贷款利率在1-2%,更有甚者,有些人0首付买房,对比国内,房贷利率都差不多要破6%了,
可是有一点我要说,投资日本房产并不是稳赚的,我见过买了3年升值30-40%的房产,房产买了三年,送别人,别人都不要。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好多第一次投资日本房产的伙伴,遵循在国内买房的方式来投资日本房产,那可就非常不正确了。我们在国内买房投资关注的是是否低价买高价卖,然而日本房产重视的是怎么样利用出租的方式长久稳定获利,因而地段佳、优质、能长期出租的房子是选房时注意的。在日本终究应该投资哪些房产呢?不太忙的朋友,不妨看一下我最近整理的一些好的房源信息【日本值得投资的楼盘】
而且第一次投资日本房产的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风险----空室风险。假如房子属于空室对租金的影响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哪怕你今天只花10万买房,看似成本极低,如果说十年还租不出去,那这钱就白花了。投资日本房产要注意的风险还有很多,新手们容易踩坑,希望大家在考虑是否投资时,看看我多年来了总结的投资日本房产经验【买日本房产不懂这些,小心被坑】
投资日本房产是件大事,有问题或者是想进一步了解的,都可以点击文中链接留下联系方式我会一一回复,反正是免费的~最后,祝愿大家买到的房子都可以称心如意!
Ⅶ 请介绍日本泡沫经济的过程和现象。
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 85年-95年日经平均股价变动简图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这是日本战后仅次於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日语中「平成景气」基本与此同义,但有时也包括此后的经济萧条阶段。
日本泡沫经济的时代背景
广场协议的背后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此后,日元迅速升值。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由於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於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另外,当时还有下列背景: 1. 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银行烦恼于向优良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案件,於是开始倾向於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融资。 2. 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形成了股票市场的上升通道。
加速上扬
由於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其中,受到所谓「土地不会贬值」的土地神话的影响,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当时东京23个区的地价总和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水平,而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此外,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帐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1985年到 1986年期间,随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的投机气氛依然热烈。1987年,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高涨,那麼经济就不会衰退,而且市场也鼓励人们不断购买股票,声称股票从此不会贬值。当时日本媒体为了给这种经济繁荣状况命名,还希望募集像岩户景气、神武景气类似的名称。但当时也出现了少数反对论点,认为土地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日本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 从经济学原理来说,土地价格上升,导致租用土地的工厂或写字楼的企业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购入债券,因此会带来土地需求下降。根据供求理论,价格终将趋於均衡。但是日本企业普遍实行以帐面价值计算土地资产的做法,因此从表面上看企业的收益率也并无变化,而帐面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差额就导致了帐面财产增加,从而刺激日本企业追求总资产规模而非收益率。 当时为了取得大都市周边的土地,许多大不动产公司会利用黑社会力量用不正当手段夺取土地,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毫无收益可能的偏远乡村土地也作为休闲旅游资源被炒作到高价。从土地交易中获得的利润被用来购买股票、债券、高尔夫球场会员权,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动产(如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名贵的艺术品和古董、豪华跑车、海外旅游景点等等。当时这种资金被称为「日本钱」(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经济的关注和商家的追捧。当时随着股票价格上升,日本国内购买法拉利、劳斯莱斯、日产CIMA等高档轿车的消费热潮也不断高涨。
周边各国
苏联由於阿富汗战争以及美苏军备竞赛,加之东欧诸国剧变,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欧洲,由於严重的高失业率和东欧民主化,国际和社会秩序也非常混乱。 美国:经过1980年代中期的经济周期,逐渐走入低谷。住房金融产业出现危机,社会信用危机日益严重。此外,经常性国际收支趋向平衡,但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也不断上升,财政赤字创下历史纪录。 在这样的世界形势中,政治经济都比较安定的日本出现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全体国民预感到「日本的时代」即将到来。当时在世界各国的印象中,三十年前仍然是一个普通发展中国家的日本,已经迅速成为了遍地黄金的富裕国家。
潜在问题
期待通过资产价值上升而获得利润的手法,随着资产价格的上升会越来越难以奏效。当资产价格最终停留在高水平时,最终的资产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收益。但可怕的不仅如此,一旦资产价格回落到之前的水平,那麼资产持有者将承受与其所有前手所获得的利润相当的亏损。因此,缺乏持续性的资产价格逐渐进入平稳状态。 另一方面,对於推崇一户一屋的日本都市来说,地价上升带来了严重的住宅不足问题。对於居住在大城市中心的普通劳动者,根本无法承担高额的地租和房租,只能被迫迁往郊区。当时这种状况导致了人们早买早赚的心理,进一步刺激了地价上升。 当时地价带来的住宅问题,也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关注。之后政府采取平抑地价的政策,对金融机构也施加了压力。
泡沫破裂
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於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撑,所谓泡沫经济开始走下坡路。 一旦投机者丧失了投机欲望,土地和股票价格将下降,因此反而导致帐面资本亏损,由於许多企业和投机者之前将上升的帐面资本考虑在内而进行了过大的投资,从而带来大量负债。随着中央政府金融缓和政策的结束,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於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这一人为的急刹车导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经济加速下落,并导致支撑日本经济核心的长期信用体系陷入崩溃。此后,日本银行也采取金融紧缩的政策,进一步导致了泡沫的破裂。 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股价达到最高38915.87点,此后开始下跌,土地价格也在1991年左右开始下跌,泡沫经济开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经平均股价跌破2万日元,仅达到1989年最高点的一半,8月,进一步下跌到14000点左右。大量帐面资产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化为乌有。 由於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对日本金融造成了严重打击。
[编辑本段]日本泡沫经济之鉴
日元升值的背后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并非日元升值,而是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在日元升值过程中的失误,尤其是1986-1989年货币政策的三次重大失误 日本泡沫经济发生于1985-1990年,当时日本正处在改变增长模式、转变发展战略、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社会的初期。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毫无疑问,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制度、结构和政策等,但回到其定义,泡沫经济是指大量过剩资金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而造成的资产价格膨胀,因此这个故事将主要在宏观经济层面展开。 要说明日本泡沫经济的生成,还需要从日元升值说起。虽然从本质上讲,日本泡沫经济与日元升值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各有不同的原因,但由于二者出现在同一时期,有着相同的历史背景,因而产生了复杂的联系,以致使一些舆论误读了它们。 日元对美元升值的直接原因是日美贸易差额的变化;根本原因是日本对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正为“滞胀”所困扰,1980 年,美国的通胀率为13.5%,失业率为7%,经济增长率为-0.2%,财政赤字为738亿美元,贸易赤字为150亿美元。为了克服“滞胀”,里根政府以减税为核心,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高利率增加了美元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量资金流入美国市场,导致美元升值。1979年至1985年2月,美元对其他10个发达国家货币的多边汇率上升了73%. 美元升值扩大了美国贸易赤字。1980-1984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130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从 76.6亿美元增加到461.5亿美元。巨大的贸易差额在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的同时,也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1985年,日本对外净资产为 1298亿美元;美国对外债务为1114亿美元。 日元对美元升值的更深层因素是,二战后,美国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元成为“超级货币”;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已远远超过美国,美元开始衰落。1980-1985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平均约为0.4%,日本约为3%;美国经济增长率平均约为 1.5%,日本约为 4.8%. 也就是说,到1985年,日元升值与美元贬值都已经无法避免。实际上,1985年2月美元走低/日元升值的过程已经开始,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只是加快(而非启动)了这一进程。 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宏观政策的失误。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日本货币政策曾经失去平衡,出现过三次重大失误。
过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1986年,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实际上,“日元升值萧条”的时间很短,仅仅是日元升值后市场的自动调整,当年年底日本经济便恢复增长。但是,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萧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采取了错误的政策,再加上其他国际因素的影响,从1986年 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在市场缺乏有利投资机会的情况下,过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大幅上涨。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一次失误。
维持扩张性货币政策
1987年秋,世界经济出现了较快增长。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美国、西德等相继提高利率,日本银行也准备升息。恰在此时,1987年10月 19日,被称作“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灾”爆发。在西方国家的联合干预下,“黑色星期一”仅表现为一种市场恐慌,并且此后不久,人们原先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为乐观情绪所代替,各国经济均出现了强劲增长。 但日本经济的灾难却由此开始。当时美国政府担心,如果日本银行提高利率,资金不能及时向欧美市场回流,可能再次引起国际市场动荡,因此建议日本政府暂缓升息。日本政府也担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日本,推动日元升值,引起经济衰退。并且,当时日本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以较低的利率来增加国内投资,减少储蓄,缩小经常项目顺差。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银行决定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维持贴现率在2.5%的超低水平上不变,一直到1989 年5月日本银行才提高利率,这时距离“黑色星期一”已经19个月,距离日本实施超低利率政策已经27个月。 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二次失误,也是一次“致命的失误”。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日本“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长期的超低利率又将这些资金推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1985-1989年,日经平均股价上升了2.7倍;1986-1990年,东京、大阪等六大城市的价格指数平均增长了三倍以上。
硬着陆
1989年,日本政府感受到了压力,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至 6%.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日本银行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票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跌幅达40%以上,股价暴跌几乎使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紧跟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剧烈下跌,跌幅超过46%,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货币政策突然收缩,中央银行刻意挑破泡沫,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三次失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衰退。
实施长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原因
为什么日本政府长期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再一次回到日本泡沫经济的起点——1985年。在日本历史上,1985年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日本发生了许多足以影响日本历史、改变日本命运的大事。
一.日本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
战后日本的经济和金融都有着浓厚的“封闭”和“管制”色彩。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了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这一进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公告,揭开了日本经济、金融全面自由化、国际化的序幕。
二.日本政治国际化进程加速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而日美关系将成为“政治大国”的基石。在1985年的“广场会议”和1986年的“卢浮宫会议”中,日本均成为美国最坚定的盟友。
三.日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从1980年起,国际社会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1985年的日本《经济白皮书》指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日本必须扩大内需,以缓和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四.总结
1985年的日本,同时面临着三个重大的战略转变:由“管制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由“外需主导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如此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可能使宏观政策失去回旋的空间。当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国内政策协调与国际政策协调等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时,宏观政策的权衡、选择和调整会变得非常困难,可能会因失去平衡而出现严重失误。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我们需要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