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研究一一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数据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研究一一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数据

发布时间:2021-10-01 14:06:45

㈠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相关数据在哪里可以查到

设施功能股权的在融资,在股票软件里面都可以查询到详细信息

㈡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怎么回事啊

所谓股权分置,通俗地讲,就是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股票享有不同的权利(同股不同权)。

㈢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中,股权融资、债权融资1991-2011年的数据在哪里找哪个数据库可以搜得到

证交所应该能查到,但是你限制了年限的话也可以到国家统计年鉴网站上去看看~不知道你要这些数据是做什么,要是用来写论文的话一般不会有人特意去查你这个数据的正确性,其实只要符合你论文的基本观点就行啦,数据只是支持论点的嘛~

㈣ 请问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恢复市场融资功能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国民经济建设筹集资本,为社会资金保值增值提供渠道,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也是市场发展的根本途径。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是离不开融资的。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是上市公司获得资金的重要途径。同时,上市公司不发行新的证券,那么就难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新的投资机会。因此,长期停止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是对投融资双方都不利的。
此外,从中国证监会“新老划断”分三步走的安排看,只有先恢复上市公司再融资,才能最后恢复待上市公司的融资。从中国上市公司的构成看,境内市场如果长期不能恢复发行新股,那么境内A股也存在被边缘化的可能。因此,首先恢复上市公司再融资,也是境内资本市场长治久安的需要。
股权分置改革进程过半的背景下,逐步让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有着多重意义。诚如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所言:“恢复上市公司再融资是‘新老划断’的一个重要步骤,既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了重要的阶段性进程,也标志着市场创新发展在新机制下的启动。同时,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优先安排再融资,也是兑现改革政策、扶持改革后公司做优做强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征求意见稿具体的制度安排看,恢复上市公司再融资,不是简单的再融资重新开闸,而是证券市场的一项重要变革,是在新运行机制上的新发展。中国证监会曾在《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历史问题,更在于为资本市场其它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创造条件。”征求意见稿反映了这样的几个新特点:一是强化公开发行证券的市场约束机制。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东的利益基础趋于一致,以价格信号为导向的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将逐步发挥作用。二是严格募集资金管理,鼓励回报股东。三是进一步完善再融资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融资效率。如发行人获得发行核准后,可在六个月内自行选择发行时机;对两次融资的时间间隔不再限制,可以更多地由股东大会决定,等等。这些指导思想,都是原来的有关规定所没有的。
原有基于股权分置环境下制定的以财务指标和行政管理为主要监管手段的再融资规则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情况,因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强化公开发行证券的市场约束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实现:一、按确定市价发行原则,适度降低财务指标要求;二、配股引入发行失败机制。这样,以往增发时折价发行的情形,就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配股失败的成本,也会引起上市公司的郑重考虑。因此,改变以财务指标为主要监管手段的再融资规则,并不等于上市公司可以大规模再融资。综合来看,再融资的门槛实际上还有所提高。

㈤ 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价值有何影响

1、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有利于消除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障碍,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提高公司价值.使证券具有吸引力,就必须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公耐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对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的考核,主要以上市企业的净资产增长率为标准,而本应很好反映企业价值的市场价格。却由于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使参照物缺失或失真。这种考核机制,使管理者重融资而轻经营,一时间市场中资本运作盛行,损害小股东的事件频繁发生。因此,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对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考核,有机会使大小股东利益趋于一致,使经营者注重提升公司业绩。
2、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推行期权激励机制也即将推出。证监会明确提出,上 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可以购买公司股票以维护市场稳定.这样就为公司实施经营者期权激励提供了可能。同时,对管理层实施期权激励的方式,将因管理层业绩评估得以通过全流通的资本市场而实现.可以解决近几年来久未解决的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此次,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中有7家借股权分置改革之机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可见股权激励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上市公司参与股权分置改革的积极性。
3、《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
公司优先安排再融资,同时改革再融资监管方式,提高再融资效率。大批将融资与股权分置改革挂钩的公司已经争取率先股改了.一些原先没有明确提出再融资计划而具备再融资资格的公司,股改后也会提出再融资方案。

㈥ 2012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统计表。就是包含流通股之类的,这个资料哪里可找国泰安有么,我有那个数据库

亲,现在没有这个区分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类为:总股本、流通股、非流通股、限售股。其中流通股又分为流通A股、流通B股、流通H股。限售股又分为限售A股、限售B股等。非流通股主要是指尚未完成股改的股票(S股)中非流通的部分,比如S仪化等。具体数据:
上市公司总数2,494
总股本(亿股)38,487.682
流通股本(亿股)31,318.945 占总股本的比重为81.374%
其中:流通A股(亿股)24,498.948,占总股本的比重为63.654%,占流通股的比重为78.224%,
流通B股(亿股)278.894,占总股本的比重为0.725%,占流通股的比重为0.890%,
流通H股(亿股)6,559.463,占总股本的比重17.043%,占流通股的比重20.944%。
非流通股(亿股)147.258,占总股本的比重0.383%
限售A股(亿股)6,997.636,占总股本的比重18.181%,
限售B股(亿股)3.482,占总股本的比重0.009%。
做了一张表格,可惜不显示啊。

㈦ 2006年以来的牛市与我国上市公司妥善处理股权分置改革“国有股持减”有关,什么叫股权分置改革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股东所持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称为流通股,而公开发行前股份暂不上市交易,称为非流通股。这种同一上市公司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状况,为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所独有
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就是政府将以前不可以上市流通的国有股(还包括其他各种形式不能流通的股票)拿到市场上流通。 以前不叫股权分置改革,以前叫国有股减持,现在重新包装了一下,再次推出。
非流通股与流通股这二类股份,除了持股的成本的巨大差异和流通权不同之外,赋于每份股份其它的权利均相同。由于持股的成本有巨大差异,造成了二类股东之间的严重不公。 这种制度安排不仅使上市公司或大股东不关心股价的涨跌,不利于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越来越影响到上市公司通过股权交易进行兼并达到资产市场化配置的目的,妨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

㈧ 请问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中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比例

你好,关注你的这个问题,需要了解一下我们国家股票市场历史上发生的一件事,就是股权分置改革。我们国家在2005年左右,进行过一次股权分置改革,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将非流通股全部转化成为流通过的一次历史性改革。

改革之前,我们国家将股票明确划分为流通股及非流通股,情况很复杂,不过简单而言,大致一是国有股是非流通,原因是国有资产管制较为严格,禁止流通;二是上世纪90年代形成的内部职工股、法人股是非流通,这部分由于当时国有转民营的规定乱,执行方法更乱,所以造成了众多产权不清的情形,因此禁止流通。而公司上市新发行的股票则可以流通,但取得成本较高。

改革之后,我们国家将消灭非流通股,情况也很复杂,不过简单而言,就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补偿现金、股票或其他承诺的形式,补足流通股股东高成本取得股票的价差。补偿之后,全部非流通股转变为流通股。截止目前,应该没有几家上市公司还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了。

那么我们再看一下你的问题,你所研究的文章肯定有一部分是2005-2007年以前的,那么那个时候,非流通股问题确实非常多,非流通股的存在使得股权不能同股同权,其中,国有股不能流通,而且国有股占比一般较高,所以国有控股人在给公司作出决策时不会考虑流通股希望股票上涨的意愿,只为完成国家利税任务考虑,直接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出现问题,所以当时的很多研究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其次,非流通股占比如果较小,那么问题也没有这么尖锐,而实际情况是90年代上市的公司一般都是国有企业,即使现在民营了,当年也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因为民营企业当时拿不到上市指标。所以国有非流通股一股独大,成为当时公司治理结构的另一大问题,也被当时的研究者所热捧。

现在,虽然不存在非流通股了,但是这个词仍频繁出现,因为现在上市的企业存在限售的股份,比如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所持股份在上市后36个月不能转让,这部分股份还叫流通股,但是限售,一大部分人就会笼统地称其为非流通股,比如市面上流行的“大小非”,这个“非”,指的就是非流通的意思,但事实上,他们都应该被称为流通股,只不过是限售流通股。

概念说完了,我认为你的论文不应该再去研究流通与非流通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已经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而逝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将会被更多人遗忘。目前的股权结构研究更多集中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家族性等的研究方面,我更推荐你多看一些2007甚至2009年以后的新论文,这对你理清和整理股权结构的热点问题及主要思潮会比较有帮助。如果你对限售有兴趣,我能给你的提示就是,你可以考虑一下限售条件对公司核心领导层变动的影响问题,这倒比较新颖。比如……由于限售条件的存在,创业板首先出现了高管上市半年后离职的情况等等,这类问题是目前困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研究一一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数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资本杠杆比率 浏览:219
金融机构法律界定 浏览:999
币诺交易所 浏览:184
长安银行的理财怎么样 浏览:415
第一家开展网上个人理财业务的银行 浏览:171
山东中小企业融资 浏览:893
雷亚尔对美元远期汇率 浏览:672
首开股份2015年中报 浏览:103
炒期货的人多么 浏览:489
信贷杠杆 浏览:318
外汇余额2017 浏览:290
支付宝中基金和理财区别 浏览:544
浮动汇率下的减税 浏览:635
沈阳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152
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储备 浏览:105
银行间外汇市场什么时候收盘 浏览:285
汽车融资租赁过程中担保公司倒闭 浏览:595
安通物流中航信托 浏览:681
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 浏览:992
信托100事件追踪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