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变动为什么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却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不会像对交易性金融资产那样积极管理。如果企业打算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卖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那么就应该将这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归为短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则其形成的汇兑差额也应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
⑵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为什么要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到投资收益
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变卖,由刷新公允价值变动产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利润就变为确定的了,所以要将他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中。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的业务处理,应按实际收到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在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本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相应地转入当期损益,即将原计入资本公积(新准则是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金额转入投资收益账户
因处置投资,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投资方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也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剩余股权应当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随之成本法核算转为公允价值计量。剩余股权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类似之处,但也有不同。具体而言:
1、初始确认时,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2、资产负债表日,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通常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⑶ 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是什么科目
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定义是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企业在计算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应当扣除所得税影响;在计算合并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除了扣除所得税影响以外,还需要分别计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
这是一个由新会计准则中新设定的科目,替代以前“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用途。
(3)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出售扩展阅读: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况: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也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
以及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对于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进行摊销或于处置时转出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减少。
二、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其他综合收益
⑷ 其他综合收益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一般会计分录:
1、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如果是股权投资则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债券投资则此分录调整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溢价时)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折价时)
2、可供出售债券的利息计提
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只需替换总账科目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
(1)如果是股权投资
期末公允价值高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期末公允价值低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反之即可。
(2)如果是债券投资
①期末公允价值高于摊余成本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如果是低于则反之。
②需特别注意的是,此公允价值的调整不影响每期利息收益的计算,即每期利息收益始终用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当初的内含报酬率来测算。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一般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反冲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其他综合收益
5、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见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讲解
6、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1)如果是债券投资
借:银行存款
其他综合收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调整额可能列借方也可能列贷方)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调整额可能列贷方也可能列借方)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倒挤额,可能借方也可能贷方。)
(2)如果是股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
其他综合收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调整额可能列借方也可能列贷方)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调整额可能列贷方也可能列借方)
投资收益(倒挤额,可能借方也可能贷方。)
⑸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影响营业利润吗
影响。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需要将之前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影响营业利润。
⑹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对损益对损益和营业利润的影响
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损益类科目,而其他综合收益不是损益类科目。两者处理时候,都要转入投资收益,但是前者不会影响营业利润,后者会。
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损益类科目,投资收益也是损益类科目,两者一增一减,对营业利润不会造成影响,就如这样的分录:
借 管理费用
贷 财务费用
两个科目最终都影响利润,但是一增一减就不会影响营业利润。
而其他综合收益不是损益类科目,这样导致他会影响营业利润。
⑺ 处置可出售的金融资产的时候,其他综合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对不对急求
正确,企业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时候,要讲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结转到投资收益科目
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属于权益类科目,不计影响摊余成本”如何理解啊
是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是不影响摊余成本的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本期支付的利息。是跟公允价值变动无关。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入账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外币股权投资因资产负债表日汇率变动形成的汇兑损益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等。
(8)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出售扩展阅读
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正常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在资产负债表日,除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⑼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为什么要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到投
你混淆了不同层次的问题,如果母公司自身账面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还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但是如果是他控制的或者重大影响的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累计变动则应计入母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该部分其他综合收益在股权处置时应转出为“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