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2013年全球风电产业及融资概况

2013年全球风电产业及融资概况

发布时间:2021-10-02 16:46:46

⑴ 风电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风电一直是世界上利用增长最快的能源,到2003年初,全球风力发电机容量达3200万千瓦,即其总量已经相当于32座标准核电站。风力发电的发展速度给人们很大的惊喜。在欧洲,风能发的电已经能够满足4000万人生活的需要。在亚洲的一些国家,近年来风力发电也取得较快发展。中国的风力发电还有待提高。目前,风力发电的主要成本在于发电装置的维护上,如果能够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则风力发电将会发挥更大的潜力。

⑵ 风电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其实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我国将持续优化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布局,在继续推进集中式基地建设的同时,全力支持分布式风电、光伏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海上风电。

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推动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

创新和技术在风电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GIS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和智能应用等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给风电行业前景带来更大的价值提升,解决着困扰风电行业的深层顽疾。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打通了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让风电行业与数字化实现深度融合。

图扑软件(HIghtopo)打造风电场远程集控中心可视化系统,建立风电场远程监控自动化,实现风电场运行管理、检修管理、经营管理和后勤管理集中化,是风电发电场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保障风电场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的方式。

伴随着风电开发的深入发展,偏远山区,高海拔地区、海上风电正在成为风电的主要方向,而在这些地区的运维人员,必然面对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其次,在大型的风电场中有几十台甚至上百台风电机组,同时一个风力发电公司拥有多个风电场,多个风电场分散于不同的区域,如需对每个风电场单独进行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给电网的调度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诸多问题。通过结合GIS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和智能应用等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让运维感知更透彻、互通互联更全面、智能化更深入,可以大大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风电的实用价值

1、实现能源管理绿色化

利用HT的可视化技术,以及结合GIS技术的应用,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建设,让风电场的监控更为直观,控制更加精准,提高风电场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运维效率,推进风电场的绿色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进程。

2、运营管理精细化

可实现整个风电场系统的过程管理和运行管理,提高了风电场系统的管理效率。通过数据面板信息实时了解风电场的运行情况实现精准的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及风电模型仿真技术,定量分析运营过程中的各项运营指标,用数字驱动风电机的运营管理与决策。

3、监测管理透明化

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值守,通过远程智慧控制,只需在集控中心就能实现均衡输送、精确调节,并能及时发现风电机损耗情况,及时检测修复,保障风电场的安全运维。

⑶ 2013年国家出台了哪些激励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政策

2013年11月11-20日,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波兰华沙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指出,大会将落实和开启两个议题:一是落实从2007年开始巴厘路线图所确立的各项谈判任务、各国已经达成的共识以及各国作出的承诺;二是开启德班谈判,确定从2020年到2030年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行动、政策、措施。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祝建梅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总结分析,认为虽然我国在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瓶颈和问题,如国际贸易保护对我国光伏产业的打击;风电并网难,弃风限电问题严重;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较低,核心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对我国核能、地热能等发展的限制。但我国新能源产业仍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显示,在风能方面,2012年我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0MW,同比下降26.5%;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75324.2MW,同比增长20.8%。2012年我国风力发电量为1004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同比增长35.5%。
我国传统能源形势十分严峻。我国的煤炭储采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45年下降至2012年的31年;截至2012年底,我国的石油储采比为11.4年;天然气的储采比整体也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为28.9年。随着传统能源可采年限的不断减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刻不容缓,同时全球性的气候问题,也促使清洁型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对调整我国能源产业结构,缓解能源瓶颈,实现节能减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为我国新能源提供了广阔的需求市场。由此可见,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将为新能源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或将引领新能源发展的新高潮。

⑷ 对风电企业现状及前景是怎么认识的

风电属于新能源行业,前景不错,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风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离地10米高的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千瓦,5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比10米高度多一倍,为5亿多千瓦;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千瓦。
2008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24.6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15.3万千瓦,成为全球第四大风电市场。
目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新能源振兴规划。预计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达到3万亿元,其中用于风电的投资约为9000亿元。根据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届时,风电将成为火电、水电以外的中国第三大电力来源,而中国也将成为全球风能开发第一大国。

⑸ 南京风电的南京风电产业信息

“风电”也就是风力发电,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
风力发电所需要的装置,称作风力发电机组。这种风力发电机组,由风叶、发电机、齿轮箱、控制系统、铁塔和其他配件组成,生产这些主要配件的企业统称为“风电企业”。
整机制造企业:南京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京风电)等
齿轮箱生产企业:南京高精齿轮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宁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等
电机生产企业:南京长风新能源有限公司、南京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帕威尔电气等
风叶生产企业:南京江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材科技等
控制系统提供企业:南瑞集团、国电南自、南京苏耐格风力发电设备厂等

⑹ 中国风电行业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稀土价格主要是多直驱电机影响比较大。目前国内风电的主要问题一是研发能力不足,所谓自主知识产权基本上是自欺欺人;在就是恶性价格竞争。

⑺ 风能的经济前景

利用风来产生电力所需的成本已经降低许多,即使不含其他外在的成本,在许多适当地点使用风力发电的成本已低于燃油的内燃机发电了。风力发电年增率在2002 年时约25%,现在则是以38%的比例快速成长。2003年美国的风力发电成长就超过了所有发电机的平均成长率。自2004 年起,风力发电更成为在所有新式能源中已是最便宜的了。在2005 年风力能源的成本已降到1990年代时的五分之一,而且随着大瓦数发电机的使用,下降趋势还会持续。
西班牙
位于西班牙东北方Aragon的La Muela,总面积为143.5平方公里。1980年起,新任市长看好充沛的东北风资源而极力推动风力发电。近20年来,已陆续建造450座风机(额定容量为237MW),为地方带来丰富的利益。当地政府并借此规划完善的市镇福利,吸引了许多人移居至此,短短5年内,居民已由4,000人增加到12,000人。La Muela已由不知名的荒野小镇变成众所皆知的观光休闲好去处。
法国
另法国西北方的Bouin原本以临海所产之蚵及海盐著名,2004年7月1日起,8座风力发电机组正式运转,这8座风机与蚵、海盐三项,同时成为此镇之观光特色,吸引大批游客从各地涌进参观,带来丰沛的观光收入。
台湾
台湾的苗栗县后龙镇好望角因位处滨海山丘制高点,早年就是眺望台湾海峡的好去处,近几年外商在邻近区域,设置了21座高100米的风力发电机,形成美不胜收的景致。该公司在2003年,看中苗栗沿海冬天强劲东北季风,着手在后龙、竹南等地设立风力发电机,其中后龙成立了大鹏风力发电场,建置21座风机,发电总装置容量达4.2万瓩,是目前全台容量最大的风场,2006年6月竣工启用后,俨然成为观光新景点,吸引不少人前往探访。好望角位在半天寮顶端居高临下,向北可看到4、5座风机,往南也可望见3、4座风机,加上海线铁路从山下行经,面临宽阔的台湾海峡,风景相当引人入胜,也成为欣赏风力发电机最佳景点之一。 ①水平轴风电机组技术。因为水平轴风电机组具有风能转换效率高、转轴较短在大型风电机组上更突显了经济性等优点,使它成为世界风电发展的主流机型,并占有95%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期发展的垂直轴风电机组,因为转轴过长、风能转换效率不高,启动、停机和变桨困难等问题,目前市场份额很小、应用数量有限,但由于它的全风向对风和变速装置及发电机可以置于风轮下方(或地面)等优点,近年来,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和开发也在不断进行并取得一定进展。
②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近年来,世界风电市场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世界主流机型已经从2000年的500~1000千瓦增加到2004年的2~3兆瓦,目前世界上运行的最大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为5兆瓦,并已开始10兆瓦级风机的设计与研发。
③海上风电技术成为发展方向。目前建设海上风电场的造价师陆地风电场的1.7~2倍,而发电量则是路上风电场的1.4倍,所以其经济性仍不如陆地风电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海上风电的成本会不断降低,其经济性也会逐渐凸显。
④变桨变速、功率调节技术得到广泛采用。由于变桨距功率调节方式具有载荷控制平稳、安全和高效等优点,今年来在大型风电机组上得到了广泛采用。
⑤直驱式、全功率变流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无齿轮箱的直取方式能有效地减少由于齿轮箱问题而造成的机组故障,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因而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⑥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并采用了新型结构和材料,达到微风启动、无噪声、抗12级以上台风、不受风向影响等优良性能,可以大量用于别墅、多层及高层建筑、路灯等中小型应用场合。以它为主建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电力输出稳定、经济性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也解决了太阳能发展中对电网的冲击等影响。 风力发电自80年代开始受到欧美各国重视以来,至今全球风电发电量以每年30%的惊人速度快速成长。世界各国的再生能源推动制度,主要可分为:
固定电价系统(fixed-price systems):由政府制订再生能源优惠收购电价,由市场决定数量。其主要之方式包括:
1.设备补助(investment subsidies):丹麦、德国及西班牙等在风力发电发展初期,皆采行设备补助的方式
2.固定收购价格(fixed feed-in tariffs):德国、丹麦及西班牙
3.固定补贴价格(fixed-premium systems)
4.税赋抵减(tax credits):美国
固定电量系统(fixed quantity systems ):又称再生能源配比系统(renewable-quota system ,美国称为 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由政府规定再生能源发电量,由市场决定价格。其主要之方式包括:
1.竞比系统(tendering systems):英国、爱尔兰及法国
2.可交易绿色凭证系统(tradable green certificate systems):英国、瑞典、比利时、意大利及日本
两种推动制度之用意为形成保护市场,透过政府的力量让再生能源于电力市场上更具投资效益,而其最终目的为提升技术与降低成本,以确保再生能源未来能于自由市场中与传统能源竞争。 德意志银行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全球风电发展正在进入一个迅速扩张的阶段,风能产业将保持每年20%的增速,到2015年时,该行业总产值将增至目前水平的5倍。
从目前的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来看,风能最具竞争力。从中期来看,全球风能产业的前景相当乐观,各国政府不断出台的可再生能源鼓励政策,将为该产业未来几年的迅速
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根据预计,未来几年亚洲和美洲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将实现每年30%的高速增长,印度风能也将保持每年23%的增长速度。印度鼓励大型企业进行投资发展风电,并实施优惠政策激励风能制造基地,目前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第5大风电生产国。而在美国,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出台,风能产业每年将实现25%的超常发展。在欧洲,德国的风电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其中风电设备制造业已经取代汽车制造业和造船业。在近期德国制定的风电发展长远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风电要实现占电力总用量的25%,到2050年实现占总用量50%的目标。
而一直以来在风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欧洲国家增长速度将放慢,预计在2015年前将保持每年15%的增长速度。其中最早发展风能的国家如德国、丹麦等陆上风电场建设基本趋于饱和,下一步主要发展方向是海上风电场和设备更新。英国、法国等国仍有较大潜力,增长速度将高于15%的平均水平。
目前,德国仍然是全球风电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德国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球的28%,而德国风电设备生产总额占到全球市场的37%。在国内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出口已成为德国风电设备公司的主要增长点。
德国政府将通过价格补贴等手段支持该行业通过技术创新保持领头羊地位。今年,德国将再次修订《可再生能源法》,将海上风电场入网补贴价格从每千瓦时9.1欧分提高到14欧分。
在中国,2006年国家发改委会、科技部、财政部等8部门联合出台了《“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依据十项节能重点工程的标准以及政府支持环保节能产业的政策导向,未来工业设备节能更新改造、建筑节能、节油及石油替代以及可再生能源这几大节能领域将获得快速发展。
目前,根据行业杂志《风能世界》载录,中国市场最热的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等产业。风能资源则更具有可再生、永不枯竭、无污染等特点,综合社会效益高。而且,风电技术开发最成熟、成本最低廉。根据“十一五”国家风电发展规划,2010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而2006年底,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约91个风电场,装机总容量仅260万千瓦。可见,风机市场前景诱人,发展空间广阔。

⑻ 丹麦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原因是

丹麦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原因是包括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等。

1、丹麦自然资源较为匮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铁等矿产全部靠进口。丹麦在北海大陆架的石油蕴藏量估计为2.9亿吨,天然气蕴藏量约2000亿立方米。因此丹麦利用石油天然气进行发电成本较高,动力不足。

2、丹麦三面环海,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经常受到大西洋吹来的西南风影响,广阔的丘陵几乎纵贯整个半岛,东部沿岸夹湾和沟谷横切其中,东海岸没有直接受到强风浪的冲击,这为风力发电提供了自然条件的基础。

3、丹麦开展风力发电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丹麦风力发电的装机总量一直都位居世界前列,据丹麦风电协会2010年1月25日颁发的数据,风力发电。2009年丹麦的西门子风电公司和威斯塔斯风电体系公司简直供给了欧洲海优势电场装机容量的90%.而人均风能具有量居世界首位。

4、风力发电具有较多优点:成本较低,环境效益好;风力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

(8)2013年全球风电产业及融资概况扩展阅读

丹麦是最早开始风力发电的国度之一。由于丹麦缺乏自然动力,早在1891年就先河风电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石油缺乏安慰了丹麦风电发展。至1918年,25%的乡下发电站用的是风电,其时的风机功率多为20-35 kW。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石油再度危急,风电重又盛,丹麦的Lykkegtheirrd和Smidth两家风电公司一时间著名遐迩。

二战后,欧洲各国就未来欧洲的石油供给题目展开咨询,促使丹麦进一步索求如何开发风电

1973、1979年的石油禁运、动力危机以及绿色环保认识的增强,推动了风电产业发展;加上丹麦是世界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国度之一,丹麦政府对环境掩护题目极端器重,近年来温室效应的出现、环境的好转更使丹麦看到风能在完成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⑼ 风能的利用概述

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为1300亿千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埃及、中国、古巴比伦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公元前利用风力提水、灌溉、磨面、舂米,用风帆推动船舶前进。由于石油短缺,现代化帆船在近代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到了宋代更是中国应用风车的全盛时代,当时流行的垂直轴风车,一直沿用至今。在国外,公元前2世纪,古波斯人就利用垂直轴风车碾米。 10世纪伊斯兰人用风车提水,11世纪风车在中东已获得广泛的 应用。13世纪风车传至欧洲,14世纪已成为欧洲不可缺少的原动机。在荷兰风车先用于莱茵河三角洲湖地和低湿地的汲水,以后又用于榨油和锯木。只是由于蒸汽机的出现,才使欧洲风车数目急剧下降。
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即使在发达国家,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也日益受到重视。
美国早在1974年就开始实行联邦风能计划。其内容主要是:评估国家的风能资源;研究风能开发中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改进风力机的性能,降低造价;主要研究为农业和其他用户用的小于100kw的风力机;为电力公司及工业用户设计的兆瓦级的风力发电机组。美国已于80年代成功地开发了100、200、2000、
2500、6200、7200kw的6种风力机组。目前美国已成为世界上风力机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超过2X104MW,每年还以10%的速度增长。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已在夏威夷岛建成运行,其风力机叶片直径为97.5m,重144t,风轮迎风角的调整和机组的运行都由计算机控制,年发电量达1000万kw·h。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至1990年美国风力发电已占总发 电量的1%。 在瑞典、荷兰、英国、丹麦、德国、日本、西班牙,也根据各自国家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风力发电计划。如瑞典1990年风力机的装机容量已达350MW,年发电10亿kw·h。
丹麦在1978年即建成了日德兰风力发电站,装机容量2000kw,三片风叶的扫掠直径为54m,混凝土塔高58m,预计到2005年电力需求量的10%将来源于风能。德国1980年就在易北河口建成了一座风 力电站,装机容量为3000kw,到本世纪末风力发电也将占总发电量的8%。英国,英伦三岛濒临海洋,风能十分丰富,政府对风能开发也十分重视,到1990年风力发电已占英国总发电量的2%。
在日本, 1991年10月轻津海峡青森县的日本最大的风力发电站投人运行,5台风力发电机可为700户家庭提供电力。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濒临太平洋西岸,季风强盛。季风是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如冬季季风在华北长达6个月,东北长达7个月。东南季风则遍及中国的东半壁。根据国家气象局估计,全国风力资源的总储量为每年16亿kw,近期可开发的约为1.6亿kw,内蒙古、青海、黑龙江、甘肃等省风能储量居中国前列,年平均风速大于3m/s的天数在200天以上。
中国风力机的发展,在50年代末是各种木结构的布篷式风车,1959年仅江苏省就有木风车20多万台。到60年代中期主要是发展风力提水机。70年代中期以后风能开发利用列入“六五”国家重点项目,得到迅速发展。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先后从丹麦、比利时、瑞典、美国、德国引进一批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新疆、内蒙古的风口及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的岛屿建立了8座示范性风力发电场。1992年装机容量已达8MW。新疆达坂城的风力发电场装机容量已达3300kw,是全国目前最大的风力发电场。至1990年底全国风力提水的灌溉面积已达2.58万亩。1997年新增风力发电10万kw。目前中国已研制出100多种不同型式、不同容量的风力发电机组,并初步形成了风力机产业。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风能的开发利用还相当落后,不但发展速度缓慢而且技术落后,远没有形成规模。在进入21世纪时,中国应在风能的开发利用上加大投入力度,使高效清洁的风能能在中国能源的格局中占有应有的地。
全球风能产业的发展历经了几次兴衰交替终于峰回路转,将要迎来新一轮的热潮。
2013年对于全球风能产业来说无疑是个打击,但其中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在美国,风能产业最繁盛的当属德克萨斯州,这里已经拥有了1.24万兆瓦的风电装机量。风能对该州电网的贡献也与日俱增。
中国,在2010年已经实现超越美国的风电产能,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风能生产国。中国还计划新增39兆瓦的海上风电开发规模。
此外,在亚洲其他地区,风力发电项目也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巴基斯坦,2013年的风电装机总量比2012年增加1倍,增至100兆瓦,随着2014年上线的两个50兆瓦的风能项目落实,装机总量将会再翻一番。同样,泰国也在2013年使本国风电装机总量增加1倍,达到220兆瓦。而菲律宾在2014年竣工的7个项目,把该国的风电装机产能扩大到了450兆瓦的,增长达13倍之多。
可见,经过2013年的蛰伏,还有2014年的蓄力,全球风能产业将再次迎来发展的热潮,甚至创造出新的纪录。 所谓的海陆风也是白昼时,大陆上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流向海洋,到海洋上空冷却下沉,在近地层海洋上的气流吹向大陆,补偿大陆的上升气流,低层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称为海风,夜间(冬季)时,情况相反,低层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称为陆风。 在山区由于热力原因引起的白天由谷地吹向平原或山坡,夜间由平原或山坡吹向谷底,前者称谷风,后者称为山风。这是由于白天山坡受热快,温度温度高于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温度,坡地上的暖空气从山坡流向谷地上方,谷地的空气则沿着山坡向上补充流失的空气,这时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较快,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山谷,称为山风。
当太阳辐射能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大气层约吸收2*10^16W的能量,其中一小部分转变成空气的动能。因为热带比亚热带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产生大气压力差导致空气流动而产生风。至于局部地区,例如,在高山和深谷,在白天,高山顶上空气受到阳光加热而上升,深谷中冷空气取而代之,因此,风由深谷吹向高山;夜晚,高山上空气散热较快,于是风由高山吹向深谷。另一例子,如在沿海地区,白天由于陆地与海洋的温度差,而形成海风吹向陆地;反之,晚上由陆地吹向海上。 地球吸收的太阳能有1%到3%转化为风能,总量相当于地球上所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50到100倍。 上了高空就会发现风的能量,那儿有时速超过160公里 (100 英哩160 km/h 100 mph)的强风。这些风的能量最后因和地表及大气间的摩擦力而以各种热能方式释放。
风的成因:因太阳照射极地和赤道的不均匀使得地表的不受热;地表温的速度较海面快;大气中同温层如同天花板的效应加速了气体的对流;季节/的变化;科氏效应;月亮的反射比率,形成了风。
风能可以通过风车来提取。当风吹动风轮时,风力带动风轮绕轴旋转,使得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而风能转化量直接与空气密度、风轮扫过的面积和风速的平方成正比。空气的质流穿越风轮扫过的面积,随着风速以及空气的密度而变化。举例来说,在15°C (59°F)的凉爽日子里,海平面空气密度为每立方米 1.22 公斤(当湿度增加时空气密度会降低)。当风以秒速8米吹过直径一百米的转轮时,每秒能够使1,000,000,000公斤的空气穿越风轮扫过的面积。
指定质量的动能与其速率之平方成正比。因为质流与风速呈线性增加,对风轮有效用的风能将会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本例子中风吹送风轮的功率,大约为2.5百万瓦特。
因为风涡轮提取能量,空气减速,导致它对传播并且在风涡轮附近在某种程度上牵制它。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Betz, 1919年确定风涡轮可能提取至多将否则流经涡轮的横断面的59%能量。 不管涡轮的设计, Betz极限申请。 最近的工作在一个理论极限大约30%旁边为推进器类型turbines。实际效率从1%范围到20%为推进器类型涡轮,并且是一样高像35%为三维垂直轴涡轮像 Darrieus 或Gorlov涡轮。
有风变化,并且平均值为一个被测量的地点单独不表明风涡轮可能导致那里的相当数量能量。 要估计风速风土学在一个特殊地点,概率分布作用经常适合到被观察的数据。 不同的地点将有不同的风速发行。最频繁用于的发行模型塑造风速风土学是二参量 Weibull distribution 因为它能依照各种各样的发行形状,从高斯到指数。Rayleigh 塑造,例子,其中被密谋在右边反对实际被测量的数据集,是形状参量合计2 Weibull作用的一个具体形式和非常严密反映每小时风速的实际发行在许多地点。由于许多电能是由高风速所产生,可用的能量多来自瞬间大的风速。一大半可用的能量,却只有占运作时间的15%.所以无法像使用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可以依照用电需求来调整发电量。 由于风速并非常数,风力发电整年的发电量不是标示的发电率乘上所有的运转时间(一年内).实际产生的值与理论值(最大值)称为容量因子。安装良好的风力发电机,其容量因子可达35%.跟一般使用燃料的发电厂的涡轮机相比,标示1000kW的风力发电机,每年可发的电量最多到350kW.短时间的输出功率是难以预测,但每年发电量的变化应该几个百分比之内。 当储藏,如此的关于用唧筒抽水水力电气的储藏, 或其他形式的世代被用来 塑造 风力量 (借着保证持续的递送可信度),商业的递送代表大约 25% 的费用增加,屈从的有活力的商业表现。 风之强弱程度,通常用风力等级来表示,而风力的等级,可由地面或海面物体被风吹动之情形加以估计之。目前国际通用之风力估计,系以蒲福风级为标准。蒲福氏为英国海军上将,于 1805年首创风力分级标准。先仅用于海上,后亦用于陆上,并屡经修订,乃成今日通用之风级。实际风速与蒲福风级之经验关系式为:
V= 0.836 * (B ^ (3/2))
B为蒲福风级数,V为风速(单位:米/秒)
一般而言,风力发电机组起动风速为2.5米/秒,脸上感觉有风且树叶摇动情况下,就已开始运转发电了,而当风速达28~34米/秒时,风机将会自动侦测停止运转,以降低对受体本身之伤害。
更多关于风能的知识请参考张怀全编著的《风资源与微观选址:理论基础与工程应用》一书。

阅读全文

与2013年全球风电产业及融资概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期货的人多么 浏览:489
信贷杠杆 浏览:318
外汇余额2017 浏览:290
支付宝中基金和理财区别 浏览:544
浮动汇率下的减税 浏览:635
沈阳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152
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储备 浏览:105
银行间外汇市场什么时候收盘 浏览:285
汽车融资租赁过程中担保公司倒闭 浏览:595
安通物流中航信托 浏览:681
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 浏览:992
信托100事件追踪 浏览:677
融资融券保证金100解读 浏览:20
比特币杠杆公式 浏览:752
公司购买股东个人资产 浏览:530
2月港币汇率走势 浏览:549
上海代办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转让 浏览:256
小企业贷款目标 浏览:140
江西省旅游集团借壳上市 浏览:742
中国msci的股票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