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线教育为什么要融资
融资是公司需要更好的发展,一步一步的拓展各方渠道。不仅仅是在线教育行业需版要融资,各行各业都需权要有融资。资本的进入,才会使得这个行业进一步的提升品质。洛基英语 在线教育就完成过融资。融资带来的也有一定的风险,还是需要领航人有着娴熟的风险操控能力。
『贰』 教育行业怎么融资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指出,自2002年《民专办教育促进法》出属台以来,中国民办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办教育日益受到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国内有超过370家民办教育机构获得了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教育上市公司的资金募投,涉及金额超过190亿元。
民办教育行业的兼并收购形式主要有同治化并购和产业链的并购两种。其中,同治化并购即在区域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的教育机构,通过横向的并购同一类型的教育机构,以实现快速扩张,并且快速上市;产业链的并购即为了完善教育产业链而横向、纵向的整合资源,如新东方在上市之后通过收购快速的进军高考复读市场、在线教育市场和学历教育市场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望采纳谢谢
『叁』 在线教育行业现状是怎么样的
行业规模上,自2010年以来,我国在线教育用户保持着10%以上速度高速增长。2014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7796.90万人,同比增长16.03%,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998.00亿,同比增长速度为18.85%。
格局上:主要的在线教育平台已经形成,分别是K12教育平台、职业教育平台。
融资上:在线教育平台受到资本高度热捧。2015年前11个月,在线教育融资已经接近18亿美元,在线教育资本盛宴已然开启。众多细分领域中,K12、早教、职业培训、语言培训与出国留学是资本关注的热点。
『肆』 疯狂布局在线教育领域,BAT更看好什么样的企业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
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迎来热潮,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和投资人,虽然BAT没有大规模收购教育公司,但近来,他们不仅推出了各自的在线教育分发平台,还对优质的教育内容进行争抢,3家的平台布局已经初具规模,只是特色各有不同。有分析认为:网络要做的是平台,凭着其网络文库的流量积累,这个不成问题;腾讯主要依仗其社交工具,所投项目服务于旗下的微信;而阿里照目前逻辑看来是在补齐其所欠缺的短板。
未来,BAT等巨头会继续通过并购或者入股的方式融合更多垂直教育企业以布局各自的生态教育圈。
且来看看三巨头目前在教育领域的布局:
【网络】
网络“连接人与服务”的使命涵盖方方面面,它所投在线教育项目基本是服务于旗下建立的教育平台。网络对教育企业的投资都在千万元量级上下,均参股,不控股,“不给创业者当老板”。
网络较早布局教育市场,上线自有平台
网络在在线教育市场的布局相对较早,2012年10月网络文库正式推出文库课程,2013年4月推出外语培训网站learning..com,此为网络最初在教育领域的探索。
2013年8月网络上线课程平台网络教育,由入驻的教育机构提供免费视频直播或点播课程,内容涵盖职业培训、语言培训、IT培训、中小学教育等类别,目前已经入驻了中大网校、学大教育、中公网校等教育培训机构。2014年1月网络教育增了“度学堂”模块,以直播形式,提供中小学、IT、艺术等门类的课程。
2014年7月,网络视频联手多家教育机构推出网络视频教育频道全力进军在线教育市场,其涵盖市场上的正版教育视频课程。
作业帮
作业帮于2014年1月上线,被寓为“垂直教育版的网络贴吧”,是网络知道专门为中小学生创造的应用,功能版块有问作业和学生圈以及全新上线的名师视频课程。今年8月,作业帮从网络拆分,更名为小船出海,互联网教育研究院院长吕森林分析,作业帮此举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融资,最后打包上市。
网络投资的教育企业有:
并购传课网,作为分支频道
2013年6月,网络对传课网进行1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2014年8月网络正式并购传课网,改名“网络传课”,估值近3000万美元。
传课网是一个C2C在线教育平台,创始人为前金山词霸CTO王海明、COO童合心。传课网定位于中小学教育领域,主要针对K12应试市场,引入一线教师,采用网络互动直播和点播的授课方式。业务包括 C2C 课程发布和交易平台、支付服务、在线互动教室和 IM 服务。主要产品有传课网、传课 KK、传课网络直播教室。
目前可以看到,网络传课正式作为网络教育的一个分支频道,补充网络在线课程分享平台的内容。
投资万学教育,优势互补
2014年7月,网络对万学教育进行C轮投资,金额约在数千万美元级别,万学拥有了网络三级域名。
万学教育创立于2006年,于2007年正式运营,是一家面向大学生的教育机构,提供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招录考试、职业发展等培训业务,旗下有海文考研、金路公务员等品牌。2008年2月,万学教育获来自红杉资本和联想集团投资的2000万美金A轮融资;2011年2月,获来自DCM、红杉资本、联想集团投资公司和新加坡凤凰基金共同注资的2000万美金。
万学教育拥有丰富的线下资源,能够完善网络在教育市场的闭环构造,网络有互联网思维和流量优势,足以帮助万学教育将线下资源带到线上,实现在线教育O2O的布局,二者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
投资智课网,瞄准外语培训市场
2014年9月,网络对智课网进行1060万美元的A轮投资,这轮融资过后智课网估值也接近1亿美元。
智课网于2014年2月上线,由原新东方高管韦晓亮、翟少成联合创办,是出国考试线上学习平台,为学员提供名师课堂、热门题库逐题精讲和免费直播大讲堂。并与2013年上线的兄弟产品极智批改网共同为学员提供集“学习+练习+管理”于一体的在线学习闭环服务。
据网络投资总监Maggie表示,投资智课网是基于以下2个原因:第一,在线教育中,外语培训是很大的市场,行业前景非常大;第二,看中了智课网一系列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使用户能够在线实现个性化教学方案。手握雄厚资本、拥有很大流量的网络可以通过此举壮大自己的阵营,与智课网的教学内容研发优势与在线教育闭环服务形成合力。
投资沪江,壮大阵营
2014年9月,DCM、网络、浩然资本对沪江进行1亿美元C轮投资,这一消息于今年2月由沪江创始人伏彩瑞首次披露。目前沪江估值达10亿美元,据悉现在仍与网络洽谈新一轮融资,并积极筹备A股上市。
沪江网成立于2001年,2006年开始公司化运营,是国内大型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旗下业务包括互联网门户媒体、网络SNS社区、B2C电子商务以及国内首创的在线互动学习平台沪江网校等。同时,沪江也是上海市唯一一家获得由国家教育部直接颁发现代远程教育资质的互联网教育企业。
2015年,沪江网改名沪江,进行品牌升级,“沪江”将作为公司的母品牌,串起各条业务线、厘清品牌体系:1) “沪江网”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学习资讯; 2)“ 沪江社团” 是用户的专业学习社区;3)学习工具如CCTalk、开心词场、小D词典、听力酷等;4)两大学习平台:录播平台“沪江网校”和直播平台“CC课堂”。
【阿里巴巴】
众所周知,马云有很浓厚的教师情节,阿里在在线教育端的布局自然不容小觑。阿里并不缺乏平台,但垂直细分领域并不出色,这也是马云在教育领域的投资逻辑。
阿里自有教育平台——淘宝同学(教育)
2013年,阿里旗下推出淘宝同学,采用直播互动运营模式搭建混合型(2B+2C)教育平台,汇集教育机构、教师、课程等资源。淘宝同学拥有一系列录播和直播课程,机构可以提供教学资源,用户也可以自己发布课程或申请在线直播。由于当时的在线教育整体不够有序,淘宝同学创办的初衷在于整合在线教育市场。
今年5月,淘宝同学改名淘宝教育,利用平台的优势帮助线下机构向线上机构转型。目前,环球网校、沪江教育、优米网等150家培训机构已经入驻,其发布的课程主要以在线视频课程为主。
阿里投资的教育企业有:
投资TutorGroup,构建平台之外的内容体系
2014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与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启明创投共同对在线英语学习平台VIPABC母公司TutorGroup集团进行1亿美元B轮融资。
据了解,VIPABC 所在的TutorGroup(麦奇教育)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在线学习业务的平台,由 Eric Yang 和 Ming Yang 两兄弟创立,研发总部设在硅谷。TutorGroup旗下有4个品牌,除了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VIPABC 外,还有TutorABC和TutorABC Jr.两个英语教学品牌以及TutorMing汉语教学品牌。VIPABC是一个真人在线英语学习学习平台,根据专业人士的需求,透过众包模式来建立教材系统。2012年5月TutorGroup完成了来自启明创投的1500万美元融资。
根据相关信息,2013年阿里淘宝课程的销售额为2亿元,远没有真正发挥淘宝的力量,相信领投VIPABC的母公司也是为了在阿里已有的平台之外去构建自己的内容体系。此外,由于阿里的介入,VIPABC的行业地位确实有所提高,还迎来了代言人姚明,各个场景的宣传都很到位。
领投超级课程表,看重学生教育社交市场
2014年6月对超级课程表获得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
超级课程表成立于2012年8月,由余佳文创办,是一款针对大学生的课程表及社交应用,通过对接高校教务系统,快速录入课表到手机以实现校内跨院系蹭课。2013年8月27日,超级课程表获得徐小平真格基金数百万元人民币投资;2012年12月获得深圳创新谷天使投资。
超级课程表因为余佳文要分给员工1亿元利润而迅速走红,很多人评论阿里的此次投资是“看走眼”。然而,拥有评估一个团队、一个产品的整套科学体系阿里,投资超级课程表,可能是看重学生社交市场,将其作为一个O2O入口与阿里巴巴的本地生活打通。
【腾讯】
腾讯自有教育平台——腾讯课堂
2014年4月,腾讯上线了在线课程的分发平台腾讯课堂,聚合教育机构、师资和课程资源,为QQ用户提供语言学习、技能培训、考证考级等方面的课程培训。用户报名课程后,直接可以通过QQ群收听直播课程,并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腾讯也已经为QQ群开通了在线支付功能。作为开放式的平台,腾讯课堂计划帮助线下教育机构入驻,共同探索在线教育新模式。
腾讯投资的教育企业:
与新东方成立在线教育公司,推出产品优答
2014年7月,腾讯与新东方共同成立了在线教育公司“微学明日”,并于12月推出在线答疑产品“优答”。优答是一款题库 + 答题类产品,倾向于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提供更为智能化的英语训练,未来优答还会进入全学科,让学生能够在纯线上的环境中完成学习。
做智能化学习平台,新东方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技术,但腾讯有多年的直播技术积累,已经很成熟,未来或许可以期待更多的移动端在线教育产品。
投资跨考教育,完善生态链
2014年8月,跨考教育获得了包括腾讯基金在内的3000万人民币B轮投资,并且集团更名为锐职教育,进入在线职业教育市场。
跨考教育成立于2004年,是集考研、MBA、专业硕士及考博培训、网络服务、图书出版与高端个性化辅导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服务集团,专注研究跨校、跨专业考研、专业硕士。
跨考教育以传统方式切入细分考研市场,线下的运营能力是最基本的生命线,但互联网冲击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投资易题库,补足群体教师流量短板
2015年1月,腾讯产业基金对易题库进行数千万元A轮投资,用于积累师资和课题资源,以及技术更新和人才招聘等。
易题库于2014年3月上线,是一款智能选题组卷测评系统,属于在线教育中的题库型产品。
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的主要业务是孵化和收购优质企业,构建腾讯的生态链。显然,腾讯投资易题库的主要目的,是看中易题库发展前景以便构建自己的生态链。教师群体的流量是腾讯的一个短板,把握作为主导的教师用户入口;而易题库可以充分利用腾讯带来的流量,以在众多的题库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投资疯狂老师,对教育O2O平台早有看好
2015年6月,腾讯对疯狂老师进行B轮投资,在教育O2O领域迈出第一步,此轮融资后,疯狂老师估值达亿美金。
疯狂老师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2O中小学课外辅导信息服务平台,它打通了线上线下环节,用户可线上选择老师、线下上门教学,从而省去了传统线下机构的中介费与第三方手续费,旨在帮助家长找到适合的老师。据悉,疯狂老师曾于2014年10月完成天使轮融资,随后又先后获得了IDG资本合伙人章苏阳、腾讯副总裁吴宵光等投入的数千万元A轮投资。
今年以来,家教O2O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这类企业的蓬勃发展其实暗合互联网“去中介化”的趋势,腾讯此前在O2O领域动作频频,投资疯狂老师是在教育O2O领域迈出的第一步。
『伍』 为什么说国内在线教育还做不起来
和直播等新兴行业不一样的是,在线教育是一个相对“古老”且拥有庞杂传统体系的行业。这里面已经有各种已经赚钱和正在赚钱的教育大鳄,也有各种健康运作的销售体系能触及到终端用户。但群雄并起的在线教育市场,似乎仍然缺少一个全面爆发的绝佳契机。
“互联网”不叮无缝的鸡蛋,国内的在线教育是否没破扎?又是否是一个还未需要烧钱介入的青果子?尚未做大做强的在线教育,还需多长时间摆脱“扶不起的阿斗”这样的头衔?
BAT的数十亿进去了,怎么还不冒泡?
作为下一个风口和金矿,除了创业团队和中小互联网企业之外,互联网巨头BAT等也始终保持着对在线教育的极大热情。对这些各自掌握电商、搜索、社交等刚需领域的互联网巨头而言,在线教育是极少不在它们掌控范围内的新兴领域。其庞大的潜力,让互联网巨头趋之若鹜。若是能够产生垄断效应,将会是这些巨头又一具有杀伤力的筹码,从而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而为了抢占主动权,BAT纷纷投下重注。去年6月,疯狂老师完成腾讯独家投资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而在今年6月16日,疯狂老师宣布获得包括腾讯在内等企业投下的1.2亿元C轮融资。2月,新东方在线也获得了腾讯3.2亿人民币的投资。5月31日,猿辅导宣布获得腾讯公司4000万美元投资。2014年智课网获得网络106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沪江获得网络1亿美元的C轮融资。2014年阿里巴巴领投在线教育机构TutorGroup集团,联合投资的总规模近1亿美元……
而这些,还仅仅只是不完全的统计数据,并且没有计算BAT自身搭建平台的投入。但在投入数十亿的资金后,在线教育并没有像预料之中疯狂增长。与火爆的直播行业相比,在线教育显得非常低调。对于BAT来说,在线教育虽然是长线投资,但应该在短期内就会看到一定效果。但连个水泡都没冒出来一个,自然让BAT大失所望。
建平台是一个很大的坑 泛切入是一条很长的路
归根到底,目前的在线教育发展方向尚不明朗,仍然处于蓄势和摸索状态。总的来看,在线教育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势。一方面,是BAT等巨头拼命搭建平台,试图掌握在线教育市场入口,设置竞争壁垒;另一方面,则是众多创业团队和中小企业玩转泛切入,从在线教育的各个细分角度切入,推出不同的在下教育模式。
以平台为例,目前主要有腾讯课堂、网络传课、淘宝教育等。这些在线教育平台往往是既做内容,又做入口,想两手一起抓。但这样做,往往是两面都不讨好。BAT按照以往的投资手段想要在庞大的在线教育市场依靠平台完成垄断,短期内是难以做到的。在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看来,“在线教育把内容和平台一起做,最后肯定要死。”俞敏洪认为未来最大的网络教育体系的确是平台提供商,但真正伟大的平台商出现还需要五到十年时间。
在泛切入层面,主要表现在众多在线教育APP和网站的涌现。猿题库、作业帮、学霸君、超级课表、沪江网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往往只是关注在线教育的一个细节层面或节点。虽然能够深入下去,但离推动在线教育大踏步向前发展,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10%的公司频繁洗牌 揭示创、投们的不安寂寞
作为当下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在线教育是很多人都不愿错过的。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5年国内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1192亿元,2018年有望达到20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不断杀入,就是火爆发展势头最好的证明。
但现实却很残酷,在线教育依然是不赚钱,乃至赔钱的行业。数据显示,国内在线教育机构中70%的K-12在线教育企业处于亏损状态,15%企业营收持平,10%企业死亡,盈利的企业只占5%。具体来看,以家教O2O平台老师来了为例,其成立于2014年7月,9月就获得IDG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2015年3月又获200万美元A轮融资。依靠补贴短期内获得大量用户,但因B轮融资失败,最终在去年以倒闭收场。
创、投们的不甘寂寞,其实也是在线教育市场混乱的体现。在长时间不能完成盈利的目标时,又有多少企业能够坚持下来?或许在烧钱之后,资本寒冬之下,经过洗礼的在线教育市场才能够重获新生吧。(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微信:khxx-wk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陆』 亿万融资催熟“在线教育”,家长该如何正确抉择机构
首先教育机构的师资水平必须上去,并且证件,资质完善;所教学的内容必须符合孩子所学的内容。在收费上要合理。
『柒』 线上教育溢米辅导凭什么能得到精锐教育的融资
首先是溢米辅导的创始人是原来精锐教育的联合创始人吧,有交情在里面;其次也是上市公司精锐教育看好溢米辅导的发展吧,要不也不能靠交情烧钱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溢米辅导是精锐教育的在线版,和精锐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材库是通用的!
『捌』 开家教机构有什么融资风险
如果开教育机构的话,进行融资风险在于是否有目标客户。还有聘请的老师,是否是真才实学的?
『玖』 为什么国内的在线教育还做不起来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
“互联网”不叮无缝的鸡蛋,国内的在线教育是否没破扎?又是否是一个还未需要烧钱介入的青果子?尚未做大做强的在线教育,还需多长时间摆脱“扶不起的阿斗”这样的头衔?
BAT的数十亿进去了,怎么还不冒泡?
作为下一个风口和金矿,除了创业团队和中小互联网企业之外,互联网巨头BAT等也始终保持着对在线教育的极大热情。对这些各自掌握电商、搜索、社交等刚需领域的互联网巨头而言,在线教育是极少不在它们掌控范围内的新兴领域。其庞大的潜力,让互联网巨头趋之若鹜。若是能够产生垄断效应,将会是这些巨头又一具有杀伤力的筹码,从而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而为了抢占主动权,BAT纷纷投下重注。去年6月,疯狂老师完成腾讯独家投资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而在今年6月16日,疯狂老师宣布获得包括腾讯在内等企业投下的1.2亿元C轮融资。2月,新东方在线也获得了腾讯3.2亿人民币的投资。5月31日,猿辅导宣布获得腾讯公司4000万美元投资。2014年智课网获得网络106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沪江获得网络1亿美元的C轮融资。2014年阿里巴巴领投在线教育机构TutorGroup集团,联合投资的总规模近1亿美元……
而这些,还仅仅只是不完全的统计数据,并且没有计算BAT自身搭建平台的投入。但在投入数十亿的资金后,在线教育并没有像预料之中疯狂增长。与火爆的直播行业相比,在线教育显得非常低调。对于BAT来说,在线教育虽然是长线投资,但应该在短期内就会看到一定效果。但连个水泡都没冒出来一个,自然让BAT大失所望。
建平台是一个很大的坑 泛切入是一条很长的路
归根到底,目前的在线教育发展方向尚不明朗,仍然处于蓄势和摸索状态。总的来看,在线教育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势。一方面,是BAT等巨头拼命搭建平台,试图掌握在线教育市场入口,设置竞争壁垒;另一方面,则是众多创业团队和中小企业玩转泛切入,从在线教育的各个细分角度切入,推出不同的在下教育模式。
以平台为例,目前主要有腾讯课堂、网络传课、淘宝教育等。这些在线教育平台往往是既做内容,又做入口,想两手一起抓。但这样做,往往是两面都不讨好。BAT按照以往的投资手段想要在庞大的在线教育市场依靠平台完成垄断,短期内是难以做到的。在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看来,“在线教育把内容和平台一起做,最后肯定要死。”俞敏洪认为未来最大的网络教育体系的确是平台提供商,但真正伟大的平台商出现还需要五到十年时间。
在泛切入层面,主要表现在众多在线教育APP和网站的涌现。猿题库、作业帮、学霸君、超级课表、沪江网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往往只是关注在线教育的一个细节层面或节点。虽然能够深入下去,但离推动在线教育大踏步向前发展,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10%的公司频繁洗牌 揭示创、投们的不安寂寞
作为当下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在线教育是很多人都不愿错过的。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5年国内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1192亿元,2018年有望达到20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不断杀入,就是火爆发展势头最好的证明。
但现实却很残酷,在线教育依然是不赚钱,乃至赔钱的行业。数据显示,国内在线教育机构中70%的K-12在线教育企业处于亏损状态,15%企业营收持平,10%企业死亡,盈利的企业只占5%。具体来看,以家教O2O平台老师来了为例,其成立于2014年7月,9月就获得IDG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2015年3月又获200万美元A轮融资。依靠补贴短期内获得大量用户,但因B轮融资失败,最终在去年以倒闭收场。
创、投们的不甘寂寞,其实也是在线教育市场混乱的体现。在长时间不能完成盈利的目标时,又有多少企业能够坚持下来?或许在烧钱之后,资本寒冬之下,经过洗礼的在线教育市场才能够重获新生吧。
『拾』 教育行业融资能处置吗
融资是公司需要更好抄的发展,一步一步的拓展各方渠道。不仅仅是在线教育行业需要融资,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融资。资本的进入,才会使得这个行业进一步的提升品质。 融资带来的也有一定的风险,还是需要领航人有着娴熟的风险操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