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托产品风险大吗
一、购买信托产品的风险:
① 市场风险:
1、政策风险: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等国家政策的变化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市场波动,从而影响信托计划收益,甚至造成信托计划财产损失。
2、行业风险: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行业发展状况对收益水平产生影响。
3、利率风险: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会导致证券市场价格和收益率的变动,并直接影响着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利润。从而导致信托计划收益水平可能会受到利率变化和货币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
4、购买力风险:信托计划的目的是信托计划的保值增值,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则投资于信托所获得的收益可能会被通货膨胀抵消,从而影响到信托计划的保值增值。
5、公司经营风险:如果信托计划所投资的公司经营不善,使得能够用于分配的利润减少,会信托计划收益下降,甚至造成信托计划财产损失。
② 保管人操作风险: 但若信托计划存续期间保管人不能遵守信托文件约定对信托计划实施管理,则可能对信托计划产生不利影响。
③信托公司操作风险:信托公司因违背资金信托合同、处理信托事务不当而造成信托财产损失。
④ 委托人投资于信托计划的风险:
1、委托人资金流动性风险:大多数信托计划,委托人需持有信托份额直至计划结束,因此委托人在资金流动性方面会受一定影响。
2、信托利益不确定的风险:信托利益受多项因素影响,包括证券市场价格波动、投资操作水平、国家政策变化等,信托计划既有盈利的可能,亦存在亏损的可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受托人不对信托计划的受益人承诺信托利益或做出某种保底示。
3、信托计划财产变现的风险:由于本信托计划终止,受托人必须变现信托计划财产所投资之全部品种,由此可能导致信托计划财产遭受损失。
⑤ 其他风险:
1、战争、自然灾害、重大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以及其它不可预知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信托计划财产遭受损失。
2、金融市场危机、行业竞争等超出受托人自身直接控制能力之外的风险,可能导致信托计划财产遭受损失。
二、信托产品风险控制措施
(1) 抵押或质押:融资方将其动产或不动产(房产、股权等)抵押或质押给信托公司,若融资方无法按期支付信托产品的本金及收益,信托公司可以拍卖抵押或质押物。一般情况下,融资方的抵押、质押物的估值会高于投资人的投资额和预期收益,以保障投资人的本金及收益;
(2) 担保:对于没有抵押(或质押)或者抵押率比较高的,信托公司往往会要求融资方对信托财产提供相应的担保。比如,担保公司担保、第三方担保(融资方的母公司或关联公司)、公司法人无限连带担保等;
(3) 结构化设计:所谓结构化设计就是将信托收益权进行分层配置,购买优先级的投资者享有优先收益权,购买次级和劣后级的投资者享有劣后收益权。信托期满后,投资收益在优先保证优先级受益人本金、预期收益及相关费用后的余额全部归劣后级受益人;若出现投资风险,也先由劣后级投资者承担。
(1)信托产品难卖扩展阅读:
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
信托(Trust)是一种理财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
B. 信托产品销售好不好做
不好做啊,信托产品起点就是100万,这需要有大量的有钱客户,要找到这样的客户就很难了,当然,如果你做的好,一年赚个2、30万也不是没有可能。
C. 如何去卖信托产品
卖还是买。买的话找大的公司,如果这方面了解的少,找个大的证券公司代理的品种,9%左右,不过门槛比较高。
卖的话找有钱人多的地方,了解其它的理财品种:股票、基金、现货、期货等等。
D. 为什么现在信托产品不好买到了
1、信托集合计划的项目少了。因为央行降准降息,导致市场资金便宜。很多融资方在发行项目之前临时叫停,说不缺资金了。在经济形势下降的情况下,国家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也是让企业的现金流充裕,不会被大形势拖累。投资人的投资报酬变少,也是为了让大家多消费少储蓄。
2、经济形势下降,导致多数信托公司风控更加严格。曾经在半年前还可以批下来的地产项目,现在风控趋紧都打了回去,增加增新措施或者不审批。
3、项目的额度在分散。如果融资方资金面不是很紧张,也会分批募集。比如3个亿的项目分两次募集等等。
4、利息下降。现在市面上一般都是利息高于8%/年以上。如果连这个利息都达不到的话,那么一定是级别比较高的信托项目,一般就走单一信托而不是向自然人募集的集合信托了。因此在原本不多的项目基础上,还会有一些因为收益达不到预期(也是安全边际非常高的项目)走单一信托(对接机构)。但如果未来大趋势都是负利率时代来临的话,那么信托收益为7的时间点也会往前移。
E. 信托产品可靠吗
我是信托者,聚焦信托!
自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刚性兑付逐渐打破,之前投资者选择信托投资所依赖的法宝逐渐失去效力。从这个角度考虑,信托的靠谱与否是值得投资者重新审视的。盲目依赖“过去”,投资人一定会吃亏。
目前信托行业资管规模20万亿元,行业不良率在1.5%(同期银行理财不良率在1.7%(银行理财资管远超信托)),出现单体机构风险的机构有5家。
信托的相对靠谱如何体现呢??
三个维度去剖析:
一,信托行业层面:
从我国1979年成立第一家信托机构(现今的中信信托——行业龙头)算起,信托行业已经发展了40多年时间(与改革开放同龄),正是这40多年的行业发展和沉淀,一共6轮行业整顿使的上千家信托公司,一步步、一层层筛选至今日的68家信托公司,目前信托行业正在经历第7轮整顿,第69家信托公司或许将会来临,而5家单体机构风险的信托公司在这一轮种也会有新的“命运启示”,2007年银保监会明确不再增发信托牌照,单张信托牌照价值百亿,加之信托机构在国内是唯一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实体市场的金融机构,号称万金油,信托机构实控人或许会易主,但信托机构主体一定会仍旧存在,只不过时不时改头换面,争取最佳方式“面世”。
更有一法三规:《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使得信托行业在健康、有序的法律框架下发展(类似网贷P2P行业今日已经消亡),另有中国信登、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在结构功能上辅助、完善整个信托行业。
二,信托公司层面
股东实力强大——各家机构股东情况,见图所示
一言概之,非富即贵。
在信托业务发展、资源禀赋上,信托公司股东实力雄厚,都大有裨益。
三,信托项目层面
信托项目期限12个月-36个月,以18个月-24个月居多,期限不长而且资金量巨大,少则亿元多则百亿元,经过几十年的行业沉淀,信托资金投向多半为国内的成熟行业、领域。
按资金投向可划分为房地产信托、政府基建信托、工商企业信托、金融类信托
仅以房地产信托为例,过去十年是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而该类信托项目也是最受信托投资者的喜爱,风控措施完备:有实物抵押,如土地、在建工程;房企实际控制人担保、应收账款质押等等以确保项目如期兑付,而且收益在年化7—12%,市场上也是有口皆碑。
以上!!!
如有收获,感谢点个赞、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F. 为什么银行不卖信托产品
银行一直在售信托产品 只不过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在 也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售信托产品。
另外,就是银行用自有资金购买信托产品,拆分成短期理财产品。中间赚取差额。
G. 业务难做,信托三方怎么样才能活下去
大部分信托的门槛起点是100万,信托产品是受法律保护的。目前很多银行、回第三方理财机构,以答及券商、基金做的有些产品就是信托。信托公司也是一个金融平台,如果做阳光私募,需要在信托公司成立信托产品计划才可以,银行监管资金,私募公司运作资金,但不能转出,收益了28分成;如果是固定收益类信托类似,就是融资人通过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向资金充足的客户筹集资金,支付一定的利息(一般比银行高,这也是为什么限制银行存款少了很多,都是拿去做信托去了),这类信托一般都是有抵押有担保的,有风险,但是信托公司都会采取一定的风险监控措施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一般没什么问题。专户理财也会把自己的账户委托给他人代理,收益之后按约定分成。都是合法的。如果你您资金缺乏好的投资途径就可以选择机构来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