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书有介绍私人银行业务杂志呢
1、《走进私人银行》
什么是私人银行?国外私人银行的登陆,为什么引起了国内金融实务界的高度关注?私人银行离中国有多远?随着国内居民家庭财富的积累,特别是高收入群体的不断发展壮大,私人银行服务必将成为中外资银行争夺的焦点,国内私人银行服务也必将在未来几年内得到迅猛发展。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尽量摈弃深奥晦涩的学术用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国际私人银行的经营状况,以最新的资讯数据解剖私人银行的最新发展态势。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是来自金融实务界的研究人员对中国发展私人银行服务的理性思考。
私人银行是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富裕人士所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本书着重介绍了:瑞银集团、汇丰集团、花旗银行等10家当前国际领先的代表性私人银行的经营实践;国际私人银行业的产品服务、业务流程、组织体系以及管理方式;国际私人银行的经营状况和最新发展态势;中国零售银行业的发展脉络以及构建中国私人银行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等。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贯通,是来自金融实务界的研究人员对中国发展私人银行服务的理性思考。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私人银行服务概况
第一节私人银行的定义
第二节私人银行的服务对象
第三节私人银行的核心业务
第四节私人银行的服务体系
第五节私人银行与一般零售银行业务的区别
第二章私人银行服务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瑞士私人银行业的发展与演进
第二节欧洲电子私人银行业的发展
第三节私人银行服务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瑞银集团及其私人银行服务
第一节瑞银集团概况
第二节瑞银集团的成长与发展
第三节瑞银集团的财富管理
附录
第四章瑞士信贷集团及其私人银行服务
第一节瑞士信贷集团成长概况及其技术变革
第二节瑞士信贷集团的“一个银行(OneBank)”战略
第三节瑞士信贷集团的私人银行服务
附录
第五章百达银行及其私人银行服务
第一节百达银行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百达银行私人银行服务
第三节百达银行的家庭办公室
第六章汇丰集团及其私人银行服务
第一节汇丰集团的成长与发展
第二节汇丰集团对私人银行业务的整合
第三节汇丰集团旗下的几家私人银行
附录
第七章德意志银行及其财富管理
第一节德意志银行简介
第二节德意志银行财富管理的总体概况
第三节德意志银行私人财富管理部对财富管理的认知
第八章花旗集团及其财富管理
第一节花旗集团简介
第二节花旗集团个人金融业务的特点
第三节花旗集团的财富管理
附录
第九章亚洲私人银行服务
第一节韩国最佳私人银行——韩亚银行
第二节印度最佳私人银行——ICICI银行
第三节恒生银行财富管理
第四节渣打银行财富管理
第十章私人银行服务与传统银行理论审视
第一节银行的基本职能:是融资中介,还是资金流动的管道?
第二节银行的契约性质:是市场契约还是关系契约?
第三节银行的治理逻辑:是股东逻辑还是利益相关者逻辑?
第十一章中国零售银行业务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中国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第二节个人理财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
第三节中国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经济金融背景
第十二章私人银行离中国有多远?
第一节中国的高收入群体
第二节中国都市高收入群体理财行为与趋向
第三节中国缺失真正的私人银行服务
第十三章加快发展中国私人银行服务
第一节银行层面:几方面多管齐下
第二节政府层面: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三节社会层面:树立家庭投资新理念
附录A《欧洲货币》2004年度最佳私人银行排行榜
附录B书中专有词汇中英文对照
销售地址http://book.yoyobao.com/68711/
2、《全球私人银行业务管理》
简介
提高乃至仅仅是维持水平都不可能单纯依靠金融市场的表现来实现。许多理财业者的应对战略是不断地变化,变动的节奏正在加快,几乎每周都有新方案出现。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理财业者绘制一张海图,以助其通过这一全新的、日益汹涌的波涛。作者意在対那些关乎成败的关键问题,但产江试图涵盖财富管理的所有方面。沿此思路,作者希望能吹去一些笼罩着理财业的迷雾。值得欣慰的是,展望未来,这一行业的内在基础依然坚实,财富管理业仍然有厚利可图。同时,应该清楚的是,私人银行业和理财业的管理将更非易事。
本书全面介绍了私人银行业务,引人入胜。作者还对理财市场进行了强有力的分析。本书在整体发展、当前经济效益、竞争状况,以及未来的增长领域等诸多方面,为财富管理业提供了综合指南。本书也是帮助理财业者绘制一张海图,以助其通过这一全新的、日益汹涌的波涛。
② 私人银行服务的主要业务
私人银行服务最主要的是资产管理,规划投资,根据客户需要提供特殊服务,也可通过设立离岸公司、家族信托基金等方式为顾客节省税务和金融交易成本。因此私人银行服务往往结合了信托、投资、银行、税务谘询等多种金融服务。该种服务的年均利润率可达到35%,远高于其他金融服务。
此外通过私人银行服务,客户也可以接触到许多常人无法购买的股票、债券等。而私人银行服务的客户们往往可以拥有投资一些私人有限公司的机会,并获得许多优先购买IPO的机会。私人银行服务最早由几家大型的国际金融公司和银行提供,目前最大的私人银行服务提供者是瑞士银行,瑞士也是世界私人银行服务最发达的国家。此外包括JP摩根、摩根史坦利、花旗银行、高盛、汇丰等著名金融机构也提供此类服务,美林公司是私人银行服务赢利最高的企业。
③ 高大上的私人银行是怎样的体验
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是国内第二家具有专营金融许可证的私人银行。自2010年成立以来,逐步建立起有效的私人银行客户服务模式,形成了完善的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体系,打造了一支具有较强专业服务能力的精英队伍,服务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和重要中心城市,在金融同业中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业务迅速发展。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3年9月末,全行私人银行客户达4.7万户。
产品销售规模日益增长。私人银行专属产品募集规模逐年翻番,客户产品需求得到满足。
经营机构逐步增加。农业银行辖属分行私人银行由成立之初的12家增加到目前20家,经营机构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步扩展至全国主要经济区域。
服务范围不断延伸。今年以来,农业银行又将私人银行服务延伸至未设私人银行的分行,在个人高端客户服务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客户维护更趋专业化。“1+1+N”私人银行客户服务模式初步形成,实现“一个客户经理、一个理财顾问、一个专属方案”的服务目标。
细分客户基础上制定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受到客户普遍欢迎。根据行业、职业、身份等特征,将私人银行客户细分为传统行业企业主、新兴行业企业主、上市公司股东等十类,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产品不断丰富。建立起私人银行独有产品线,私人银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投资类产品涵盖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基金专户等类型。融资类产品推出了个人股东股票收益权理财业务,既满足了上市公司股东融资需求,又满足了私行客户投资需求,同时,还推出了信托融资、股权融资等第三方融资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特色服务日臻完善。跨境金融服务稳步推进,成功为私人银行顶级客户提供境外投融资、资产配置等服务。
上市公司股东综合金融服务成效明显,已为多家上市公司提供包括限售股解禁、税务咨询、资产配置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
增值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与多家境内外知名星级酒店、权威医疗机构、高端旅行等各类服务商合作,形成了出行管家、健康管家、休闲管家、品鉴管家、社交管家等五大类增值服务。
高品质客户活动获得客户认可,先后举办了财富管理沙龙、文化体验、系列品鉴等多种类型的高品质客户活动。
当前,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制定了新的三年发展规划,着力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个人高端客户“四位一体”的分层营销服务体系,致力于将私人银行打造成为个人高端客户产品研发和服务中心。
④ 求助!中国私人银行的市场分析写论文用的,像客户的心理分析,市场细分什么的都可以啊
【摘要】私人银行(Private Banking)是专门面向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
投资与管理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随着 20 多
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的居民私人财富不断积累,中国内地
拥有百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家庭数量已从2001年的12.4万上升到2006年
底的31万,跃居全球第五。个人财富的剧增、综合的高端理财服务需
求促使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发展。目前已有多家外资银行逐渐在中国
开展此项业务。本为以中国大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其与香港的市
场,分析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发展的空间、潜力,进行可行性分析。
私人银行(Private Banking)是专门面向富有阶层的个人
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
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
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个性化理财
产品组合。私人银行业务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进入门槛高。
私人银行业务的进入门槛较高。从已有的资料看,开户“门槛”最
低为50 万美元,最高为500 万美元,且有些银行在不同地区的规
定不同。(2)服务个性化。为满足顶级富裕阶层的各种需求,私
人银行业务的个性化特征非常突出,强调产品与服务的深度和广
度。(3)私人银行面对的客户,大多坐拥亿万财富,协助管理如
此庞大的财富,自然要求保证其私密性。
香港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已趋于成熟,从地区发展看,亚洲
或亚太区内,除日本外,在私人银行业务处于领先地位的地方是香
港及新加坡。香港作为目前亚太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私人银
行及资产管理一直是金融业一项重要的内容。香港一直是亚洲最多
富人、尤其是华裔富商选择居住的主要地方,同时也因免资产增值
税、利息税及低遗产税等原因吸引了不少周边的财富流入,因此也
是亚洲地区最大的私人银行离岸市场。估计目前在香港营运的私人
银行管理的资产总额达3000 亿美元。而当前中国大陆的私人银行
业务刚刚起步,2005 年9 月,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的著名私人
银行瑞士友邦银行,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代表
处,这也标志着外资私人银行正式进入中国。国内也有几家银行如
招商银行也相继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但中国大陆的市场前景如何,
是否真的具备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的条件,下面本文将通过比较中国
大陆和香港的一些基本情况,来分析中国市场的可行性.
(一)中国大陆富裕人士基本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GDP 从
1997 年的3624.1 亿元增长至2006 年的209407 亿元,增加了57.
7 倍。人均GDP 从1978 年的379 元增长到2006 年的15930.7 元,
增加了40.1倍。美林集团和凯捷咨询联合发布的《亚太区财富报
告2007》显示亚太地区富裕人士的财富总值达8.4 万亿美元;中
国大陆与日本占亚太地区富裕人士财富总值的64%。中国富裕人
士财富总值居第二位,总值达17,300 亿美元,所占比率达20.
6%,仅次于日本;香港的富裕人士财富总值排名第四,财富总值
为460 亿美元。 富裕人士人数排名第六,06 年增长为12.2%。中
国大陆成为九个研究对象中的第二大富裕人士及财富之集中地。
同时,《亚太区财富报告2007》显示香港和中国大陆06 年富裕人
士财富总值分别排名第二、第四。而富裕人士平均净资产分别列
居第一、第二,均值超过5 百万美元。中国大陆和香港富裕人士
的财富集中度都较高。中国的34.5 万富人拥有 17,300 亿元的
资产,超富裕人士占该市场富裕人士总人数,中国为1.44%,集
中度仅次于香港(1.53%),高于新加坡(1.39%)。并且,中国70%
以上的富裕客户都集中在中国五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
圳、杭州),而私人银行业务本身的特点就是从中心城市向卫星城
镇辐射。由以上数据表明,富裕人数之多,财富总量之大,完全
可以和香港市场相比,中国大陆完全可以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二)财富来源及人口结构特征
中国大陆富裕人士财富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经营和员工配股,
年龄集中在41-55 岁,男女比率大约为2:1。香港富裕人士财富
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经营和继承,年龄集中在41-55岁和56-70岁,
男女比率约为2:1。在这些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大陆与香
港的富裕人士背景还是非常相似的。
财富来源不同,决定了富裕人士对于投资的倾向。据调查,
财富来源是通过继承,他们的投资组合结构与策略较为复杂,会
偏好采取低风险的投资方式。财富来源于企业经营权或收入所得
的,通常会把很高比例的财富放在其企业上,因此需要的极强的
变现。同时,这些富裕人士对于投机性投资、创业投资与私募股
权也较勇于尝试。资深富裕人士的态度则比较保守。
(三)富裕人士投资倾向
在中国大陆,保值型产品受到高收入群体的特别青睐,房地
产是高收入者最青睐的产品。调查结果表明,房地产、子女教育
基金、股票、保险储蓄、国债等列前6 位。房地产以14.78% 的比
例成为最受青睐的投资产品,但是其比例与排在后面的几个产品
差距并不是很大。这说明高收入群体在投资上倾向于保值型产品,
显示出其成熟的心态和投资的理性,同时说明其投资并不是只投
资与一种产品,而是能很好的兼顾多种产品。此外,子女教育基
金排在第二位,说明高收入群体比较重视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承,
表明高收入群体在投资收益、流动性与其线组合的合理性方面的
综合考虑在增强,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他们对理财投资专业性的
需求。《亚太区财富报告2007》显示06 年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富裕
人士投资倾向类似,香港和中国大陆大部分富裕人士主要投资于
股票和房地产,另外另类投资的比率也呈上涨趋势。
由上述几点可以看到,中国大陆在很多方面都具备和香港一
样的条件,并且在市场空间上中国大陆具有更大的市场前景。中国
大陆财富的剧增,个人富裕人士量和质的变化,富裕人士的投资倾
向,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大陆开展完全具有可行性。 同时,金融市
场的不断完善也给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经
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
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
系。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在产品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推进下保持了
快速健康发展,市场运行平稳。金融市场创新继续稳步推进,已有
创新产品发展迅速;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涵盖面和影响力
不断增强;金融市场改革进展顺利,市场功能日趋深化;金融市场
结构不断优化,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通过对我国的市场分析,可见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已经具备
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不过私人银行业务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鲜
业务,我国的商业银行如何来做大做强这项业务呢?就我国目前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现状而言,要从个人理财业务过渡到现代私人
银行理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加快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应考虑重点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法律建设力度,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打造良好的
法律基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是私人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要加强监管,私人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是
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应当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
然后,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改革,加强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优
化金融市场结构,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最后,在业务方面,可以借鉴香港私人银行快速发展的经
验。要摒弃传统的经营理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打造我国
私人银行业务的全新经营理念,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金融产品
品牌;加快私人银行业务的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一支产品经理
队伍。
作者:李虹;刘宇兴
载自: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