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自己的资产管理”体现的是什么原则
体现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销售商品的售后回购等都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有关。
2. 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并按月计提折旧,这种会计核算方法体现的是什么
.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所体现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固定资产核算)。
3. 什么是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为什么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指承租人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固定资产。
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由于在租赁期里承租企业实质上获得了该资产所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同时承担了与资产有关的风险。因此承租企业应将融资租入资产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计价入账,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并且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4. 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时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时会计分录:
1、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计提折旧时: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3、分期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银行存款
4、租赁期满时:
借:固定资产--XX设备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 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自有的固定资产,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以融资租赁的形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实质上看,企业控制了该项资产的使用权及受益权。所以在会计核算上,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这些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其最终结果将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
6. 对融资租入和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分别判断是否视同自有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
关键在于“分别判断”四个字上,因为经营租入的不需要判断。
作为一个判断题来说任何的错误表示该说法的错误,没有办法。
7.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企业自有资产,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吗
对的。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从法律形式上看承租企业不拥有所有权,但从经济实质看,承租企业能够实际控制此资产。因此,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自有固定资产,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
因为在实际的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固然重要,但有时外在的形式并不能完全并真实的反映出某些交易的实质内容。
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要结合根据交易事项的真实情况,根据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来如实反映,而并非只依据法律形式来核算。
比较典型的就是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租赁向其他企业租用,租赁本身不会拥有财产的所有权,只是在租用期间对资产拥有使用权。
8. 会计上将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资产,其所遵循的会计的原则是什么
遵循的会计的原则是:实质重于形式。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或因资金周转暂时困难,或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借助于租赁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而购入的固定资产。所有权不属于企业,但是企业实质上获得了该资产所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同时承担了与资产有关的风险。
因此,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将其视为企业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当在租赁开始日,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在租赁开始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入账的企业,应按最低租赁付款额,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
按期支付融资租赁费时,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