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慧聪网中报显示出哪些信息
8月16日晚间慧聪网(02280.HK)发布公告,披露慧聪网2016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4.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与2015年中报相比,营收增长率止跌回升,并达到2014年慧聪网历年来最高的半年营收业绩。这一业绩得益于郭江B2B
2.0布局初见成效,也象征着慧聪网的L型发展或已开始触底反弹。
营收结构中首现2.0业务
转型效果初步显现
慧聪网从2014年底开始推进B2B
1.0单一业务向B2B
1.0+B2B
2.0的混合模型发展,更是于去年底明确了相关业务指标,今年要达到2.0业务GMV
300-500亿。在中报中,慧聪网实现GMV152亿,稳稳实现半年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慧聪网对外披露GMV为50亿有余,这意味着在二季度实现了翻番。抛除家电城的GMV贡献,慧聪网B2B
2.0业务仍然实现了大量的GMV贡献。
发展模式的变革同时带来了营收结构的变化。在中报中,互联网服务业务中出现了B2B
2.0的营收,加入了“透过其O2O平台就中国化学及塑胶材料提供线上到线下交易及代理服务”——慧聪网MBO的买化塑业务的相关数据。对于慧聪网而言,这一阶段与钢联转型之初相似,营收结构开始发生积极变化。相较1.0业务,2.0业务为中小企业带来真实客户、达成销售,在价值链中找到位置,实现自身增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在B2B行业整体投入巨额补贴以提升撮合与自营/寄售业务的背景下,慧聪网7000余万的成本显得中规中矩。在补贴价值存疑的当下,慧聪网较低的融资成本与良好的财务控制,将利于其在这场消耗战中走得更远。
B2B
2.0业务仍未全面开花
互联网式批发市场将成未来驱动力
在中报中,有关家电城项目的营收暂时仍然没有相关数据,这与慧聪网三年免租的承诺一致。反过来看,家电城以交易佣金取代档口租金的收费方式大有可为。举一个例子,慧聪网318家电城开业三天达成2亿交易额,若家电城一年完100亿交易额、1%抽佣计算就有1亿的入账,这对于慧聪网目前的营收规模而言无疑是一利好。实际上,批发市场的价值一直以档口租金年年上涨的形式得到认可,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慧聪网互联网式批发市场的贡献将不可估量—而这只是慧聪网顺德一个家电城项目,余姚的家电城项目会有类似的发展前景。
2.0业务纳入财报对慧聪网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慧聪网第一次转型,在传统商情之外出现了互联网收入,当时的主体产品是买卖通会员产品;而这一次是在B2B
1.0基础上叠加2.0业务,资源的整合能力更强。根据当前垂直B2B业态的发展看,2.0业务独立发展模式并不健全。像慧聪网、上海钢联这样的媒体+交易+金融的全业务模型有望走得更远。
上海钢联在业务转型之后几近于妖股,慧聪网是否有同样的机会我们拭目以待。尽管主操港股的机构对于B2B认知存在盲区,但作为符合深港通要求的股票,或许一波港股的互联网+将成为慧聪网价值投资的新契机。
❷ 房地产业包含哪些副产业
房地产包含的副产业,那应该只是第三产业吧,像销售、服务、等等,但要是说关联产业,那就多了。
房地产业的关联度具体表现为:1、房地产业发展需要国民经济中许多部门和行业提供物质资料,与之配合发展。我国建筑成本中70%是材料消耗,由其他部门和行业出售产品配合的。发展房地产业需要国民经济中的建材、设备、机械、冶金、陶瓷、仪表、森工、化塑、玻璃、五金、燃料动力等许多物资生产部门和服务行业的产品生产和劳务提供相配合,从而拉动其发展。2、房地产业发展结果的房地产产品即房屋,为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场所。如为商业、家具业、家用电器业、房屋装修业、园林花木业、家庭通讯业、搬家公司、房屋金融保险业、物业管理业、家庭特约服务业、房屋买卖中介业等等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场所,促进了各个产业的发展。3、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系。金融业与房地产业关系紧密,无论是从生产还是从消费两方面看.房地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我国的房地产金融近几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相比,金融服务明显滞后,已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尽快建立房地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并调整融资结构,从过去只注重生产融资转向生产与消费并重,逐渐增加消费融资的比重,以促进房地产持续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强烈的波及效应,有多方面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根据国际上中立第三方机构的统计和测算:工业发达国家房地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单位.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增加1.5单位到2个单位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对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研究表明.我国住宅业每投入增加1亿元,其他23个相关产业增加1.479亿元的投资.其中建材、j台金、农林业、机械工业等四部门就增加投入O.70亿元,房地产业的拉动能量可见一斑放,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❸ 一直很"2b"的b2b 为什么今天才火起来
最近这十余年来,中国互联网界电子商务舆论基本上是B2C压住了B2B,看看哪些科技媒体,科技博客,基本上都是阿里的马云,京东的爱情故事,然后什么唯品会,什么聚美之类的,如果算是网络,腾讯等面向个人社交,搜索的业务。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在玩2C的事情。至于2B,总是那么低调,除了阿里巴巴,慧聪,方欣云商,敦煌等极少数几个有点曝光(数据量少的可怜)外,其他基本就是泯然众人,不为外人所知也。
为何突然在2015年火了起来?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角度来阐述一下。
天时:
整个产业环境成熟度在今年才算成熟起来。以前大家提电子商务,虽然也说B2B,B2C之类的话,但真正玩起来,玩到极致的还是在B2C领域,马云早就把B2C的支付,信用等B2C最大问题解决了,B2C的天时早就具备了。经过多年的准备,这些B2B垂直电商在信用,支付等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突破,2015年才算具备了初步的天时条件。今年产业成熟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O2O在线交易的带动,大家都开始玩在线交易了,不在满足以前的纯信息展示模式了。B2B行业也开始顺着这个风向转动了,产业逐渐由在线展示到在线交易。
地利:
B2B行业以前不怎么受资本待见,大家总觉得这个行业被马云等人吃的差不多了,新入局的人没多大机会了。以至于多年来在B2B行业发生的投融资等行为比较少,今年在整个行业大趋势带动下,找钢网融资了,找煤网融资了,化塑网融资了,一大串融资名单,基本上弄到一个大的品类,做出流水,找到撮合交易的模式,资本就能顺利入局。投融资环境比之前好太多了。
人和:
几个B2B行业典型的带动作用,行业人才的逐渐成熟。线下人才的互联网化,互联网人才的线下化融合加速。以前的互联网人才基本上就是纯互联网人才,和线下的深度融合很少,最多的交叉就是地推。可现在不同了,需要互联网做在线交易了,而且不像B2C交易,一件衣服几十元,即便是亏了,还能承受,可B2B交易一单都不容闪失。所以对人才要求比较高,对懂得线下业务的人才要求比较高。经过这两年互联网思维的教育,很多传统行业人才走进了互联网行业,为行业提供了人力支持,也是这些企业提供在线交易的底气。
❹ 摩贝的D轮之路 经历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化学品有反应路线图,化学品公司也有相互交叠、层层迭代的成长路径。
MOLBASE摩贝今年5月宣布了数亿元D轮融资,在化塑B2B电商中首先进入D轮。摩贝2009年从数据起家,2013年上线商用版网站MOLBASE.cn,再到今天集合采购、销售、支付、仓储、物流、技术、金融的综合服务平台,摩贝CEO常东亮却说——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交易下沉”,如何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我们才刚刚开始。
1、
在2009年,摩贝希望建立一个商用型的化学数据中心,和研究型的数据库形成错位发展。当时的背景是,我国虽为最大的化学品基地,却没有系统的化学品数据库,而国外的数据库偏重于研究或封闭式发展,没有开放平台。
适合于实验室的数据未必符合工业生产的原则,商用和研究型数据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化合物的性质或反应路线图,而是结合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比如成本高不高、是否有商业变现点,供应量能否完成工业生产流程。
大多数据库封闭且需付费,2013年,摩贝上线商用版网站的同时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把数据库做成一个开源的数据库,供应商可以在开放平台上管理自己的数据。很快地,大量的数据沉淀在了平台上。
但找不出规律和变现点,不能完成价值重塑的海量数据是无意义的,在常东亮看来,数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转化数据”,可以转化成交易;另一类是“可变现数据”,隐含着一些更深的规律,可转化为商业信用,链接到规范的金融体系中去。在网站上可见的,只是用户愿意公开的浅层数据,就像一个“漏斗模型”,再往下是非公开的深层数据。
2、
有了数据之后,如何和交易产生关联?
常东亮告诉36氪,如果把整个交易流程切分为前、中、后三段,交易前,用户需要了解非常多的市场信息。行业每年大约有30%的信息和产品革新相关,产品革新意味着原料组成、制备路线、配方、供应量、商业可行性都将发生变化,这是前期的互动。在交易中,决定采购和交割合同的因素是多维度的,比如拿现金、汇票、金融账期去买货,价格可能不同;大批量和小批量之间,同样存在价格差。在交易后,涉及到采购物流配送+质量保障体系,需要一个高效率的供应链。
这就回到了数据本身,B2B交易本身的复杂性,需要数据带来的效率提升。
2005年后,第一批B2B信息服务商上市,代表性的公司有中国化工网、慧聪、阿里。但摩贝发现,信息服务占用的是企业市场营销费用的一部分(会员费和广告费),但是当客户发现在网上卖不出东西的时候,续费意愿在降低。企业更大的痛点在交易端,摩贝做出的选择是,想往交易端走。
2014年摩贝正式开始做交易,定位“化学品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这个逻辑是“服务于采购端”的,摩贝涉及基础大宗、精细化学品以及化学试剂全品类的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工厂什么都需要”。自营之外,发现非常多的交易不能转化为订单,于是有了供应链金融;不能完成有效交付,于是介入物流;量逐渐增加,交割时间可能出现问题,于是做仓储集散进行有效置换。由此,建立了一站式的服务平台。
3、
不涉及石油、汽车轮胎的橡胶生意,摩贝切入的是和自身数据库相关的、有机和无机化学品7万亿市场。
“这是中间商最多的市场之一”,常东亮表示,行业下游太多,需要形形色色的服务。当摩贝开始介入交易,主要围绕行业内4万个有分销属性的品类,以及千万级的长尾散货做了两类事情。
其一,在大宗、次大宗品类上,把市场末端的诉求匹配到大供应商,“批发+直销”模式实现链条缩短带来的流通利润再分配。
其二,散货匹配。工厂对于“打包采购”有强诉求,当数据库量越来越大,能够对接更多供应商的散货库存时候,匹配效率就越高,考验的是平台对现货数据的掌控能力。
而在选品逻辑上,摩贝把市场看成一栋楼,倾向于选择“电梯类型”的产品,通用、高频、应用面最广。这是摩贝选择的打法:“先以高频将客户引入场内,再收割长尾。”
4、
“本质上,还是转化率的问题。”常东亮说。
就散货而言,如果供应商的仓库非信息化,能否做数据对接?如果不是现货,如何转化成一个订单?
而对于大宗/次大宗品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中间商承担的垫资、分销、采购代理、仓储物流等职能,是否能完全被平台取代?规模做到什么程度,能够击穿上一级价格体系?
这是一个过程,而摩贝,一直在交易下沉的过程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到2017年,摩贝的平台业务完成了闭环。在这个过程中,摩贝没有直接做“流量来的也快、去的也快”的撮合交易,而是通过自营(代运营模式)提升服务能力,从客户管理、订单处理、物流匹配、钱款结算、供应链金融,建立完整的流转体系。
2015年是B2B的春天,可以说开始有了竞争的味道。而如今竞争愈演愈烈,有慧聪的大化工版块,全面转型的中国化工网,以及金联创、有料网、化塑汇、找塑料网、快塑网等一众化工B2B平台。
潮水在涌动,未来我们希望看到的不仅是群雄逐鹿,而是这背后带来的新的产业结构和格局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