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民间融资相关书籍

民间融资相关书籍

发布时间:2021-10-13 06:51:30

Ⅰ 民间借贷的调解书,法院那边需要多久才能做好正常规定时间是几天

没有规定几天,只规定必须在审限内完成(立案后三个月到六个月)。不过一般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一两天,两三天就会出正式文书。

Ⅱ 打民间借贷官司,需要买哪些法律方面的书

主要是【民事诉讼法】,不过条理错中复杂,而且名目繁多,也不是普通人能够都理解的,建议还是咨询律师比较好!

Ⅲ 民间借贷授权委托书怎么写 个人对个人

委托书内容包括:

(1)委托人姓名、身份证号、地址、联系电话

(2)受委托人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地址、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3)具体委托事项、委托范围。

(4)上述各项内容,需书写(复印)在同一页纸内。

(5)如《委托书》由二张纸及其以上构成的,属无效委托,不予认可。

委 托 书

委托人XXX因申请强制执行XXX一案,特委托XXXX律师事务所律师XXX为委托人的强制执行阶段代理人,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即代为承认、变更、放弃执行请求,提供财产线索,参加执行听证,申请复议,选定评估、拍卖机构,进行执行和解,签收法律文书等。

特此委托。

委托人:

年 月 日

(3)民间融资相关书籍扩展阅读

民间借贷关系的存在,由出借人举证证明

出借人应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或者其他证据。即便出借人持有的债权凭证上没有出借人的姓名或名称时,一般可推定其与债务人之间存在民间借贷关系。如被告要否定未载明债权人姓名或名称的持有人身份,不能通过简单否认的形式,而必须采用有事实依据的抗辩形式。

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经审查现有证据无法确认借贷行为、借贷金额、支付方式等案件主要事实,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

Ⅳ 民间借贷纠纷起诉书的格式

格式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1、原告与被告个人资料。

2、诉讼请求,列出借贷的事实和理由。

3、具人签名和起诉日期。


如果借贷关系很明确,不需请代理律师。可以到当地司法所找法律服务工作者代书,收费很低(一般100元),有的还可以免费服务;也可以口头诉讼,由法院立案庭记录本人签定;或可以去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4)民间融资相关书籍扩展阅读:

起诉书写作方法

1、首部

包括标题、起诉书当事人(包括代理人、代表人)身份情况、案由等。标题要写明案件性质和文书种类名称,如写“刑事诉状”、“民事诉状”或“行政诉状”。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双方,写时依照先原告人后被告人的顺序,分别依次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如系机关、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的全称、所在地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与职务。案由要写明案件名称,如离婚、继承、损害赔偿等。

2、正文

包括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诉讼请求事项要写明请求法院解决有关民事、刑事或行政权益争议的具体问题,如要求与被告离婚、赔偿损失、履行合同等。

3、尾部

在正文下面,另起一行写明致送机关,而后在其右下方由具状人签名或盖章,注明具体的年月日。如是律师或他人代书,应写明代写人姓名和工作单位。

4、附项

应具体说明起诉状副本的份数和证据的种类、名称、数量以及证人的姓名、住址等。

Ⅳ 哪里可以学习民间借贷的知识

可在网络搜“民间借贷培训”,我已参加

Ⅵ 求推荐一本书 关于p2p互联网金融法律的。

《互联网金融》比较适合
下面是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互联网金融概述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概况................3
1.1 互联网金融概述................3
1.1.1 互联网金融定义................3
1.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5
1.1.3 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概述................7
1.1.4 互联网货币代表——比特币................10
1.2 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15
1.2.1 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15
1.2.2 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17

第二章 金融业的发展与变革................24
2.1 金融业的基本概述................24
2.1.1 金融的含义................24
2.1.2 金融业的定义................24
2.2 传统金融业的发展................25
2.2.1 商业银行的产生................25
2.2.2 商业银行的职能................25
2.3 现代金融业的兴起................26
2.3.1 金融机构变革................26
2.3.2 现代金融业的定位................31
2.3.3 现代金融业战略地位极大提升................32
2.4 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变革................33
2.4.1 金融创新的含义................33
2.4.2 金融创新的动因................33
2.4.3 金融创新的发展阶段................35
2.4.4 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影响................37
2.5 我国金融体系现状与未来................40
2.5.1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40
2.5.2 我国目前金融体系结构................45
2.5.3 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49
2.5.4 我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50

第三章 互联网发展引发的金融变革................52
3.1 互联网发展状况................52
3.1.1 互联网定义................52
3.1.2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52
3.2 互联网引发的社会变革................54
3.2.1 互联网引发的生活变革................55
3.2.2 互联网引发的商业变革................58
3.3 互联网引发的金融业变革................60

第二篇 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65
4.1 第三方支付概况................65
4.1.1 第三方支付定义................65
4.1.2 第三方支付业务流程................65
4.1.3 第三方支付的价值................67
4.1.4 第三方支付发展历程................68
4.1.5 第三方支付行业规模................70
4.2 第三方支付运营模式................72
4.2.1 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73
4.2.2 有交易平台的担保支付模式................79
4.2.3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85
4.3 第三方支付对金融业发展态势的影响................86
4.3.1 促进金融行业服务变革................87
4.3.2 蚕食银行中间业务................88
4.3.3 开创新的融资方式................89
4.4 第三方支付风险分析................92
4.4.1 操作风险................92
4.4.2 法律风险................93
4.5 第三方支付风险防范建议................95
4.5.1 开展第三方支付平台评级工作................95
4.5.2 推进立法,加强监管................96
4.5.3 将第三方支付平台纳入反洗钱监控范围................96
4.5.4 依靠高科技手段加强信息系统安全................96
4.5.5 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管理................97
4.6 发展趋势................98
4.6.1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98
4.6.2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98
4.6.3 支付方式不断创新................99
4.6.4 业务模式多元化................99

第五章 P2P 网贷................100
5.1 P2P 网贷概况................100
5.1.1 P2P 网贷定义................100
5.1.2 P2P 网贷交易流程................100
5.1.3 P2P 网贷国外发展概况................101
5.1.4 P2P 网贷国内发展概况................104
5.2 P2P 网贷模式分析................110
5.2.1 纯平台模式和债权转让模式................110
5.2.2 纯线上模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113
5.2.3 无担保模式和有担保模式................119
5.3 P2P 网贷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125
5.3.1 规范民间借贷、抑制高利贷................125
5.3.2 促进直接融资发展................126
5.3.3 加速“影子银行”市场化................127
5.3.4 推动征信系统建设................128
5.3.5 创新金融业风控手段................129
5.3.6 促进金融监理念改革和监管方式创新................129
5.4 P2P 网贷风险分析................130
5.4.1 操作风险................130
5.4.2 流动性风险................131
5.4.3 法律风险................133
5.4.4 信用风险................134
5.5 P2P 网贷风险防范建议................135
5.5.1 设立准入门槛,加强政府监管................136
5.5.2 第三方资金托管,清结算分离................136
5.5.3 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实现信用信息共享................137
5.5.4 明确法律性质,确定监管主体................137
5.6 P2P 网贷发展趋势................138

第六章 大数据金融................141
6.1 大数据金融概况................141
6.1.1 大数据金融定义................141
6.1.2 大数据定义................141
6.1.3 大数据与金融的结合................146
6.1.4 大数据金融的优势................148
6.2 大数据金融运营模式分析................150
6.2.1 平台模式................150
6.2.2 供应链金融模式................156
6.3 大数据金融对金融业发展态势的影响................162
6.3.1 数据成为衡量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163
6.3.2 冲击金融业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164
6.3.3 创新产品和模式,辅助金融决策................166
6.3.4 大数据金融同传统金融业态结合................167
6.4 大数据金融风险分析................167
6.4.1 技术风险................167
6.4.2 操作性风险................168
6.4.3 法律风险................171
6.5 大数据金融风险防范建议................172
6.5.1 加快立法进程,加强行业自律................172
6.5.2 实现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隐私应用之间的平衡................173
6.5.3 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分工专业化................173
6.5.4 强化数据挖掘................174
6.6 大数据金融发展趋势................174
6.6.1 电商金融化,实现信息流和金融流的融合................175
6.6.2 金融机构积极搭建数据平台,强化用户体验................176
6.6.3 大数据金融实现大数据产业链分工................177

第七章 众筹................179
7.1 众筹简介................179
7.1.1 众筹定义................179
7.1.2 众筹分类................179
7.1.3 众筹活动参与者................180
7.1.4 众筹活动运作流程................180
7.1.5 众筹模式的优势................183
7.2 众筹平台运营模式分析................185
7.2.1 奖励制众筹................186
7.2.2 募捐制众筹................189
7.2.3 股权制众筹................193
7.2.4 借贷制众筹................204
7.3 众筹平台对金融业发展态势的影响................206
7.4 众筹平台风险分析................209
7.4.1 法律风险................209
7.4.2 信用风险................212
7.5 众筹模式风险防范建议................214
7.5.1 法律制度的与时俱进................215
7.5.2 建立健全我国的信用体制................216
7.5.3 实际操作中的风险规避方法................217
7.6 众筹平台发展趋势................219
7.6.1 众筹模式发展趋势预测................219
7.6.2 中国众筹的未来................222

第八章 信息化金融机构................224
8.1 信息化金融机构概况................224
8.1.1 信息化金融机构定义................224
8.1.2 金融机构信息化历程................224
8.1.3 信息化金融机构的特点................225
8.2 信息化金融机构运营模式分析................227
8.2.1 传统业务的电子化模式................227
8.2.2 基于互联网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229
8.2.3 金融电商模式................233
8.3 信息化金融机构对金融业发展态势的影响................238
8.3.1 信息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升到战略层面................238
8.3.2 金融服务竞争战场转移................240
8.3.3 中小金融机构“逆袭”的机会................242
8.3.4 混业经营趋势明显................243
8.4 信息化金融机构风险分析................244
8.4.1 信息化金融机构风险特点................244
8.4.2 系统性风险................245
8.4.3 法律风险................245
8.4.4 操作风险................246
8.5 信息化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建议................248
8.6 信息化金融机构发展趋势................249
8.6.1 服务机构虚拟化................249
8.6.2 服务对象平民化................250
8.6.3 金融机构平台化................252
8.6.4 金融服务个性化................253

第九章 互联网金融门户................255
9.1 互联网金融门户概况................255
9.1.1 互联网金融门户定义................255
9.1.2 互联网金融门户类别................255
9.1.3 互联网金融门户特点................256
9.1.4 互联网金融门户历史沿革................258
9.2 互联网金融门户运营模式分析................260
9.2.1 概述................260
9.2.2 P2P 网贷类门户................261
9.2.3 信贷类门户................265
9.2.4 保险类门户................268
9.2.5 理财类门户................271
9.2.6 综合类门户................273
9.3 互联网金融门户对金融业发展态势的影响................277
9.3.1 降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277
9.3.2 改变用户选择金融产品的方式................278
9.3.3 形成对上游金融机构的反纵向控制................278
9.4 互联网金融门户风险分析及风控措施................279
9.4.1 互联网金融门户面临的风险................279
9.4.2 互联网金融门户的风控措施................282
9.5 互联网金融门户发展趋势................283

第三篇 互联网金融发展思考
第十章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289
10.1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289
10.1.1 系统性风险................290
10.1.2 流动性风险................293
10.1.3 信用风险................296
10.1.4 技术性风险................296
10.1.5 操作性风险................299
10.1.6 市场风险................302
10.1.7 国别风险................303
10.1.8 法律风险................305
10.1.9 声誉风险................306
10.2 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常用方法................306
10.2.1 系统性风险控制方法................308
10.2.2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类别及分析................313
10.2.3 其他风险管理常用技术方法................317

第十一章 互联网金融监管探索................322
11.1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322
11.1.1 金融监管理论基础及发展演进................322
11.1.2 金融监管模式分析及主要内容................327
11.1.3 金融监管体制及监管主要方法................332
11.2 世界互联网金融监管探索................335
11.2.1 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336
11.2.2 欧洲互联网金融监管................338
11.2.3 英国互联网金融监管................339
11.2.4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340
11.3 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探索................343
11.3.1 系统性风险监管................343
11.3.2 流动性风险监管................344
11.3.3 信用风险监管................347
11.3.4 技术性风险监管................349
11.3.5 操作性风险监管................351
11.3.6 声誉风险监管................351
11.3.7 国别风险监管................352

第十二章 国内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环境分析................354
12.1 法律环境现状................354
12.1.1 六大模式发展进程不一,存在大量法律空白................354
12.1.2 现有法律位阶较低,效力覆盖范围有限................355
12.1.3 部分法律僵硬滞后,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356
12.2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建议................356
12.2.1 尽快确定监管主体,加强流程监控................357
12.2.2 探索实施行业准入制度,完善退出机制................357
12.2.3 逐步填补法律空白,改革落后规则................358
12.3 行业公共体系环境现状及发展建议................358
12.3.1 征信体系现状及发展建议................358
12.3.2 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情况及相关建议................363
12.4 产业政策环境与建议................365
12.4.1 产业政策环境................365
12.4.2 产业政策建议................365

后 记................367
附录一 《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清单................371
附录二 已获牌照第三方支付企业清单................377
附录三 部分 P2P 网络借贷企业清单................386
附录四 部分众筹平台清单................390
附录五 部分互联网金融门户类企业清单................392
附录六 部分政府领导及企事业人士对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摘录................393
参考文献................397

Ⅶ 民间借贷员工培训 或者相关的书籍推荐下

网上查《借贷》系列的书,描述的是四川成都资金生意的许量,书的内容不错,现在已经出版四本,应该还在陆续出版,你可以看一下。

Ⅷ 民事案件民间借贷的抗诉书什么写

伪问题,民事案件中不存在抗诉。
抗诉特指检察院行为。

Ⅸ 想买一本关于民间借贷法律相关条款的书籍,还有民事拘留或者民事诉讼的书籍

网上查阅就可以了,买书没有必要。如果需要用时,自己又记不住,可以网上下载。

Ⅹ 求资本之鹰系列全书,《借贷》、《放贷人》、《资本》、<资本之鹰》和《民间资本》电子书

可以去品品品资源站 有 借贷 这本书的PDF全文版,其他的要看可以到该论坛的求助版求助试试

阅读全文

与民间融资相关书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汇汇率与现钞汇率的关系 浏览:43
金融信息咨询服务是干嘛的 浏览:301
杠杆的阻力点和动力点 浏览:947
铜产品的出厂价格 浏览:156
盐酸能溶解贵金属吗 浏览:166
做期货推广好不好 浏览:596
交易所平台 浏览:423
电信托管服务器价格 浏览:489
支付宝的基金和理财哪个收益好安全 浏览:232
郑醇期货1909最新价格 浏览:173
陕西煤业历史最高价格 浏览:450
陈浩指标 浏览:327
长江证券上市咨询 浏览:606
2019兴业银行最新理财产品 浏览:228
天津瑞茂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浏览:452
恐怖融资界定始终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浏览:50
硫醇甲基锡的价格 浏览:369
宏源期货乌鲁木齐营业厅客服电话 浏览:519
晋中银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572
工行法人理财产品最新 浏览: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