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各项:
一、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二、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三、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四、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五、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六、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七、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八、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九、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所以,所有金融资产都有可能发生减值,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B. 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例子
A公司于2010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发行的债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改债权5年期、票面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4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购入债权使的实际利率为4%.A公司购入债权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76.30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假定按年支付利息。2010年12月31日,该债权的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2011年12月31日,该债权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为1000万元并将继续下降。2012年1月20日,A公司将该债权全部出售,收到款项995万元存入银行。
要求:编制A公司从2010年1月1日起到2012年1月20日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1)2007年1月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0
应收利息50(1000×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36.30
贷:银行存款1086.30
(2)2007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50
贷:应收利息50
(3)2007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0+36.30)×4%=41.45(万元),应收利息 =1000×5%=5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50-41.45=8.55(万元)。
借:应收利息50
贷:投资收益41.4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8.5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1000+36.30)+41.45-50=1027.75(万元),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1027.75- 1020 =7.75(万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7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7.75
(4)2008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50
贷:应收利息50
(5)2008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27.75×4%=41.11(万元),应收利息=1000×5%=5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50-41.11=8.89(万元)。 注:在计算2008年年初摊余成本时,不应考虑2007年12月31日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应收利息50
贷:投资收益41.1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8.8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调整前的账面价值=1020-8.89=1011.11(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1011.11-1000=11.11(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8.86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11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75
(7)2009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50
贷:应收利息50
(8)2009年1月20日
借:银行存款99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8.86(7.75+11.11)
投资收益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18.86(36.3-8.55-8.89)
C.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原则: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构成其入账成本,并以公允价值口径进行后续计量。
2、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3、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4、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3)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资料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一般会计分录: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如果是股权投资则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企业在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D.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四个明细科目是哪些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四个明细科目分别是: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也可设置150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按其公允价值(不含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与交易费用之和,借记本科目(成本)。
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应交税费"等科目。
(二)未发生减值的可供出售债券如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可供出售债券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未发生减值的可供出售债券如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可供出售债券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资料扩展阅读:
一、企业在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1、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则其形成的汇兑差额也应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
3、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二、会计处理原则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构成其入账成本,并以公允价值口径进行后续计量。
2、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3、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4、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E.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哪些会计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综合收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也可以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方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回的减值损失等。
2、“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盈利或损失等。
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等;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等。
(5)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资料扩展阅读:
会计处理原则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构成其入账成本,并以公允价值口径进行后续计量。
2、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3、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4、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F.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别
有以下几点区别:
1、持有目的不同
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是为了短期内获益,而要相对持有一段时间;交易性金融资产则是为了短期内获益。
2、持有时间不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长一些,一般在一年以上;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则在一年内。
3、初始投资时的费用确认不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资本化,计入投资成本;而交易性金融资产计入当期损益;
4、持有期间计量不一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而交易性金融资产计入当期损益;
5、减值不一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进行减值;而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投机性强,不进行减值。
(6)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资料扩展阅读: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科目
1、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的过程中均以公允价值来计量,所以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则要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企业应当认为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围的变动,应将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资产形式不同而计入科目不同。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的,交易费用可直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的,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照面值计量,所以交易费用应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G. 注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这里可能是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的处理,如果是作为对价处置了,要结转其账面价值。
如果是计算处置损益,要用公允价值减去账面价值,还要结转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H.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的,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持股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处置该项目金融资产时,应按取得的价款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取得该金融资产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702
应收股利 100
贷:银行存款 802
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股利 100
2014年12月31日,确认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8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
2015年处置该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8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20 ( 702+18)
投资收益 8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
贷:投资收益 18
A公司从取得至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累积确认的投资收益 80+18=98万元。
取得该项金融资产时,其已宣告发放的股利不应计入投资收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