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金融资产继续涉入综合

金融资产继续涉入综合

发布时间:2021-10-13 20:33:08

A. 关于金融资产转移 继续涉入的计量 问题! 中财注会书 p59-61页的

(1)甲银行出售了2项:90 000 000元的本金; 90 000 000元本金9.5%的利息,
保留了3项:10 000 000元本金;10 000 000元本金10%的利息;90 000 000元本金0.5%的利息。
(甲银行保留的目的是为了“内部信用增级”,这属于次级权益。在交易过程中之所以甲银行还保留一部分权利,主要是为了保证将来信托公司利用这批贷款发行债券时,因为甲银行的一部分权益在里面,银行的信用等级相对比其他金融机构更高一些,就会产生内部信用增级,就有利于债券的发行,因此甲银行还保留一部分权益。)

甲银行转移了该组贷款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如重大提前偿付风险),但由于设立了次级权益(即内部信用增级),因而也保留了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并且能够对留存的该部分权益实施控制。根据金融资产转让准则,甲银行应采用继续涉入法对该金融资产转移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甲银行收到的91 150 000元对价,而出售部分的公允价值为90 900 000(即101 000 000×90%),那么售价超过了出售部分的公允价值,这个差额可以理解为一种继续涉入负债,属于递延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转移的90%贷款及相关利息的对价,即90 900 000(即101 000 000×90%)元;另一部分是因为使保留的权利次级化所取得的对价250 000元。此外,由于超额利差账户的公允价值为400 000元,从而甲银行的该项金融资产转移交易的信用增级相关的对价为650 000元。
(超额利差,指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总收益减去证券化应支付的利息,必要的服务费和违约等因素造成的坏账损失后的超额收益.它是承受损失的首要防线,当超额利差为负时,表明现金流已明显不足,这时需要动用其它形式的信用增强措施. 超额利差账户是由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收益所支持,作为以后可能的损失补偿的现金准备。)

假定甲银行无法取得所转移该组贷款的90%和10%部分各自的公允价值,则甲银行所转移该组贷款的90%部分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算见书上的表.
甲银行该项金融资产转移形成的利得=90 900 000-90 000 000=900 000元,
甲银行仍保留贷款部分的账面价值为10 000 000元。
甲银行因继续涉入而确认资产的金额,按双方协议约定的、因信用增级使甲银行不能收到的现金流入最大值10 000 000元;另外,超额利差账户形成的资产400 000元本质上也是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
因继续涉入而确认负债的金额,按因信用增级使甲银行不能收到的现金流入最大值10 000 000元和信用增级的公允价值总额650 000元,两项合计为10 650 000元。

据此,甲银行在金融资产转移日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①确认转移贷款部分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存放同业 90 900 000(101 000 000×90%)
贷:贷款 90 00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900 000
②实际收到的对价与转移贷款部分公允价值的差额(信用增级的处理):
借:存放同业 250 000(91 150 000-90 900 000)
贷:继续涉入负债 250 000
(分录中的250 000元可以理解为甲银行因保留了1000万元贷款的本金及其10%的利息对应的公允价值,也可以理解为银行信用的价值。)
③保留10 000 000元本金权利的处理:
借: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10 000 000
贷:继续涉入负债 10 000 000
(在企业保留收取1000万元本金的同时,又承担了义务,根据题目条件:“如该组贷款发生违约,则违约金额从甲银行拥有的10 000 000元贷款本金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不能相互抵销)
④保留90 000 000元本金0.5%的利息权利的处理:
借:继续涉入资产——超额账户 400 000
贷:继续涉入负债 400 000
(分录中的400 000元可以理解为甲银行因保留了9000万元贷款本金05%的利息对应的公允价值确认为继续涉入资产,同时,甲银行又承担了义务,因为题目条件给定:“如果该组贷款被提前偿付,则偿付金额按1:9的比例在甲银行和受让人之间进行分配”,所以又形成了继续涉入负债。

上述几笔分录合并,就是教材中的分录:
借:存放同业 91 150 000
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10 000 000
——超额账户 400 000
贷:贷款 90 000 000
继续涉入负债 10 65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900 000

(2)金融资产转移后,甲银行应根据收入确认原则,采用实际利率法将信用增级取得的对价650 000元分期予以确认。

(3)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对已确认资产确认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比如,在20×7年12月31日,已转移贷款发生信用损失3 000 000元,则甲银行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次级权益 3 000 000
()
借:继续涉入负债 3 000 000
贷: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3 000 000
(因为未来担保金额下降,所以同时调整继续涉入负债和继续涉入资产,使其反映剩余担保的金额。)
(因为发生了贷款信用损失,说明这部分收取的权利减少了,同时义务也减少了,因此要同时将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同时调减。)

B. 注会-金融资产继续涉入的例题,有一点看不懂,求解答!!!

这个比较麻烦,我现在用手机上的,一会回去电脑码字。先占楼。

C. 继续涉入金融资产

看你的意思 是B给A提供担保吧?那到时候出事情的话 是B给A 100万吧?需要再把事情说清楚 比如B怎么转移给A 谁给谁的什么东西提供担保之类的

D. 继续涉入和金融资产部分转移

问题1:没有转移不就是保留了吗?没有保留不就是转移了吗?
没有转移也没保留这两个是并列的条件,比如就资产整体转移不对等的收益和风险,如对方收益30%,承担20%损失,或者部分转移权利保留部分风险等等,
问题2:继续涉入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举例说清楚吗?
继续涉入主要是看是否保留了资产的风险,并且对资产进行控制。金融资产都是有风险的,风险和收益并存,比如贷款又收不回来的风险。假定银行贷款利率10%,同期无风险利率如国债利率5%,那么银行为多收取5%的利息就要承担相应风险,他不想承担风险的话就不会放贷而是直接买国债了。但如果银行已经放贷,但后来发现对市场判断不准贷款要亏,他就想把这个贷款卖掉给信托机构,让信托来收取高收益和承担高风险,这样他就只能根据无风险利率计算的价值卖掉这些贷款,这就是转移了几乎所有风险和收益。但如果银行根据市场判断觉得贷款风险还可以承受,全都放弃比较可惜,还想获得8%的收益,相应他只想承担8%对应的风险,那么剩余的2%的收益和风险就由信托来承担。这叫为转移全部风险和报酬。对资产控制。举个例子银行对贷款客户有提前追偿的权利,这就是控制的手段。如果前述转移贷款给信托,但不转这个权利,人家信托肯定不干,因为没有这个控制,贷款收回的风险会很大,所以控制与否是风险转移的重要指标。
问题3:继续涉入与金融资产的部分转移好像很相似,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两者的差别就在于权利和实体的分离,比如房屋贷款中的优质客户和普通客户,两者的风险评级不同,他们共同组成房贷类贷款。我可以转移普通客户类房贷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这叫部分转移。但也可以根据问题2所述,转移房贷整体的2%的风险和报酬。

E. 金融资产转移继续涉入中信用增值是什么意思

你看的题目版本是错的
正确的版本里 贷款出售给乙银行 售价为990万元,这就是990万的出处。

根据《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第二十二条 应当对因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形成的有关资产确认相关收入,对继续涉入形成的有关负债确认相关费用。继续涉入所形成的相关资产和负债不应当相互抵销,其后续计量适用《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这里只说资产和负债不能抵消,没说“相关收入”和“相关费用” 没说不能抵消
其实就是轧差部分看在借方还是贷方,这个例题里出现在借方
所以确认“相关费用”,而这个相关费用 对于金融来说 就是其他业务成本了

F. 求解一道cpa书上的例题,关于金融资产继续涉入的问题

你看的题目版本是错的正确的版本里贷款出售给乙银行售价为990万元,这就是990万的出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对因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形成的有关资产确认相关收入,对继续涉入形成的有关负债确认相关费用。继续涉入所形成的相关资产和负债不应当相互抵销,其后续计量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这里只说资产和负债不能抵消,没说“相关收入”和“相关费用”没说不能抵消其实就是轧差部分看在借方还是贷方,这个例题里出现在借方所以确认“相关费用”,而这个相关费用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就是其他业务成本了

G. 哪位大神给我解释一下 注会书中 金融资产转移那一章 继续涉入那块 有一个例题

通俗的讲,甲银行找个信托公司让贷款证券化,为了让这个证券销路好有保障,甲银行保留了1000万的本金和利息收入,以后就是这个贷款发生违约造成损失就从这个1000万中扣除,信托公司为了让银行承担这个义务,所以在给他钱的时候就多给了25万(9115-9090),作为这个次级化的对价。
而银行收到了这个25万的钱,就要承担以后贷款违约损失的义务,所以在这确认为继续涉入负债。
希望你能明白

H. 注会-金融资产继续涉入的例题。相当的看不懂。求详细分析。

就是风险还没有完全转移,就需要继续涉入。这部分不是重点,现在还有一个多月就考试了,如果不明白,也不用在这个上面下工夫了,去看看重点内容

I. 会计准则讲解2010中关于通过担保方式继续涉入条件下金融资产转移的问题

你看的题目版本是错的
正确的版本里 贷款出售给乙银行 售价为990万元,这就是990万的出处。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对因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形成的有关资产确认相关收入,对继续涉入形成的有关负债确认相关费用。继续涉入所形成的相关资产和负债不应当相互抵销,其后续计量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这里只说资产和负债不能抵消,没说“相关收入”和“相关费用” 没说不能抵消
其实就是轧差部分看在借方还是贷方,这个例题里出现在借方
所以确认“相关费用”,而这个相关费用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就是其他业务成本了

阅读全文

与金融资产继续涉入综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做期货推广好不好 浏览:596
交易所平台 浏览:423
电信托管服务器价格 浏览:489
支付宝的基金和理财哪个收益好安全 浏览:232
郑醇期货1909最新价格 浏览:173
陕西煤业历史最高价格 浏览:450
陈浩指标 浏览:327
长江证券上市咨询 浏览:606
2019兴业银行最新理财产品 浏览:228
天津瑞茂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浏览:452
恐怖融资界定始终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浏览:50
硫醇甲基锡的价格 浏览:369
宏源期货乌鲁木齐营业厅客服电话 浏览:519
晋中银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572
工行法人理财产品最新 浏览:155
股票市场 浏览:879
股东查账如何发现问题 浏览:236
融资融券打新举例 浏览:900
2019公司境外汇款的规定 浏览:616
600664股票价格 浏览: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