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级会计实务求大神
(1)借:其他权益性工具投资-成本602
应收股利 10
贷:银行存款 612
(2)借:银行存款10
贷:应收股利10
(3)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58
贷:其他综合收益 58
② 2018CPA会计中,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新创了三个科目,请问5者之间关系
这五个科目没任何联系。建议忘掉之前的四分类,重新学习这一章,强行的一一对应,反而会误导之后的工作与学习。毕竟会计准则是人编的,只是为了让如今的上市公司财务核算更加合理。
③ 201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真题及答案
会计是CPA中比较难的一科,大家还是有必要做一下试题。
领取CPA历年试题
④ 注册会计师 注会 cpa 真题求解
答:注册会计师 注会 cpa
真题:cpa和注册会计师都是指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
cpa是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的英文缩写,意为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也是财会行业的顶级证书,中国唯一官方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资质,唯一拥有签字权的执业资质。
⑤ 会计分级分为多少级啊
1、会计分级分为3级;
1、会计岗位等级分为:助理会计师、中级职称、高级职称;
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资格考试,是做会计的门槛;
3、所谓会计,就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
(5)2018年注会金融资产的分类扩展阅读:
会计职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通过一定的会计方法,遵照会认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正确地、全面地、及时地、系统地将一个会计实体单位所发生的财务会计事项表现出来,并通过科学的分类方法,将不同性质的会计事项分门别类的、集中的表现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本质之目的。
现代会计的反映职能是现代会计工作的基础,其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既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决策者,又是会计部门参与决策的依据。既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又服务于投资者,以及与企业工作相关的财税、金融及审计部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会计
⑥ 关于2018注会《会计》教材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成本计量问题。
考试根据教材来吧,初中级已经改了,初级还是中级哟,两段话关于这个的句子只改了一段,不晓得昨个起的。注会没注意,注会都还没改啊........
⑦ 注册会计师,第一次考哪几个科目
考生们在选择报名科目的时候需要依据自身情况选择报名科目的数量,学习时间充裕、自主能力强、基础较好的考生可以选择一次报4科以及4科以上科目,争取早日通过考试。其他情况的考生一次报2—3科是最合适的,用2—3年通过专业阶段。⑧ 如何学好注会金融工具
2018年cpa的会计教材有很大的改变,像金融工具这个章节的改动是非常大的,根据政策的变动而变动,当然也有很多的考生提出金融工具这个章节完全看不懂啊如何是好呢?
一、变动大的章节尤其要注意
根据往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规律,一些新增的,改动大的章节都是考试的重点,所以金融工具这个章节一定要非常的重视!当然会计科目中还有其他的章节,像政府章节的会计这些都是新增的!所以也要格外的重视起来!
二、金融工具应该怎么学习
金融工具各小节知识点时间上的一个规划:
金融工具概述:1.5小时
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4.5小时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4.5小时
金融工具的计量:4.5小时
金融资产的转移:4.5小时
套期会计:4.5小时
学习金融工具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1)金融资产的分类跟重分类。(2)各类金融资产的初始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及其区别。
虽然新增套期会计,对金融资产转移的内容做了一定的改变,但是主要的考点还是集中在金融资产的分类和会计处理这块!
1.在金融工具的处理中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细节,这个章节是不涉及长期股权投资以及货币资金的金融处理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的问题!
2.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这些问题!
想要学好这个章节,一定要有充足的时间,这个章节历年的分值占了5分左右,比例还是非常大的,所以首先就是重视!接下来就是用心!
三、实在看不懂找名师
很多的考生反映实在看不懂金融工具这个章节,这样的情况之下千万不能拖,拖的越久拿下的可能性越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寻名师!
⑨ 2018年怎样备考CPA会计科目
2018CPA如何备考?
认真听课
第一遍听课各位的脑海里对于整本书的知识体系必然一片茫然,万不可听信其他答主所言的“抓大放小”法,大刀阔斧的搞战略放弃,因为此时的你不可能清楚哪些是“大”,哪些是“小”,本本分分的地毯式学习之后再说。
在听课时,一旁要备好笔记本,将老师提到的“重点”和自己没听懂的知识点【按顺序】记下来;因为分录是会计的核心,所以最好单另写一个“分录本”,同样是【按顺序】来记录。两本笔记请务必保证顺序,方便后续查阅。每章课件听完,打开经典题解,翻开之前做好的笔记对照题解上的知识点精讲把本章知识点吃透后再做题,若还是吃不透,作红色标记留待以后击破。
(注意:初次听课一定要重视速度,偶尔几个知识点听不懂切忌死磕,因为老师总会在后面的课程中复述之前重要的知识点,久而久之熟悉度上来了盲点就不攻自破了)
做题时,先把单选多选一次性做完,答案一次性对完后逐个改错理解,吃不透的答案依然是作红色标记后放下;计算题每做一道对一道的答案;综合题小题同计算题对待,遇到特大量的题可以每小问便对一次答案。
总而言之做题的大原则就是在对题目的印象最强烈时对题,这是加深理解最效率的方式。
当基础班听完后,注意这个非常重要的姿势:
先听冲刺班,再听习题班!先听冲刺班,再听习题班!先听冲刺班,再听习题班!
基础班过完后大家的脑海中已经有了整本书的基本印象,但碍于听课顺序是按照章节进行,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平行舒展排列开的,这样松散的结构其实极不稳定,很容易忘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们再“聚集”一遍。抽象点来讲,就是把一堆长短粗细的各异的木柴,整理分类并打捆。
我的具体办法是,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分录特点归为一类;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租赁、非货币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按照期间核算或处置分录的特点归为一类;同理,资产章节和资产减值、所得税可归一类,收费利与或有事项、债务重组归一类等等等等。
总之大原则是把各章的同类知识点拆开打包并重新组合成体系来记忆。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你会发现浩繁的28章松散的知识点在你的脑海里赫然压缩成7、8章结结实实的知识体系,这为之后重难点的攻破也打下了稳健的基础,这之后破解的盲点会有“一通百通”的感觉。这时候的脑海里已经对整本书有了体系化的认识,再去谈战略放弃什么的就很好掂量了。
至于最终的习题班,就是个查漏补缺的过程,根据自身情况把尚待掌握的难点按轻重缓急排开,像金融资产、减值、收费利、非货交、所得税、差错更正、合并报表这样相关性强的重要难点放在前面优先攻破,把财务报表、职工薪酬、股份支付、借款费用、外币折算、每股收益这样的独立的知识点放在最后拿下。整本书需要特别深入理解的概念点并不多,多的只是机械性的记忆和默写,代表性的像金融资产的三阶段分录与合并报表的“六大笔”分录,在纸上写个十来遍就能掌握,到了考场下意识的写出分录后基本就只是去填数了。
最后的最后,根据预算的时间,选择近3~5年的真题来演练估分,这里注意一定要掐时间,此阶段的目的只有一个:熟悉真题的解题方法和出题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