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融资铜为什么会造成铜价的下跌
铜价的下跌不是单单因为融资而下跌,铜价的下跌是根据各个地区的囤积量,和建设用量有关的,所以铜价下跌不能认为是融资这方面造成的
❷ 铜掌柜完成A轮融资,什么是A轮融资
网络上摘录的,总的来说按企业成长的周期分:
天使投资:种子期,可能只有一个概念什么都没开始,或者刚开始运营,还没有出来产品,或者出来了产品却没有大规模开卖。此时浇浇水,种子会长大,你就是一个天使。
种子会长大,成长的过程之中还是有许多的风险,需要更多的呵护。
于是Venture Capital就有了风险投资的名字,A轮之后就是B轮。
如果你愿意还可以有C、D、E、F、G轮。
当然,A、B、C、D、E的名字只是一个俗称。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叫做鼠、牛、虎、兔、龙、蛇、马、羊轮投资。
或者叫做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
❸ 铜未来趋势怎么样
铜及铜合金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耐寒、耐蚀和加工性能,尤其是铜具有良好的合金化能力,几乎可与所有元素形成各具特色的合金系列,满足现代工程对材料强度、低温韧性、弹性、耐蚀、耐磨、抗软化、切削加工等特殊性能的要求。铜还具有其他金属所不具备的抗菌性能和再生性能,因此其不仅可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还可作为功能材料被使用。目前广泛应用的铜及铜合金品种有256 种,形成了以管、棒、型、线、板、带、箔、条为代表的八大类、上万种规格的加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力、汽车、建筑、电子仪器仪表、国防、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行业。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铜材的需求变化主要取决于制造业的兴衰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分析数据表明:当西方国家GDP 的增长超过2.4%时,铜材的消费量才会增加,且GDP 每变化1%则铜材的消费量变化3.24%,铜材的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经济的发展程度。世界范围内,铜材的消费结构并不平衡。世界人均铜材消费量3 千克,发达国家人均铜材消费量是世界人均平均水平的3~5 倍,世界80%以上的铜材消费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亚洲、欧洲、北美地区,其中经济快速发展的亚洲铜材消费量增长最快,消费比例已占到世界消费总量的49%。但是在人均铜材消费量方面,目前中国的铜材消费水平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中国的铜产业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❹ 融资铜的融资过程
首先,当伦敦以及上海两地铜比价合适时,先在伦敦金属市场上做一个买入交易,业内人通常将其称为“点价”。所谓两地比价合适,对于不同的企业尺度不同。通常情况下,上海铜价格与伦敦铜价格的比值在8.3以上,就是合理比价,有利于进口。不过由于存在无风险套汇和套利,一些企业融资后去投资的项目收益率很高,这一比价可以向下调整,进口的比价可以根据企业的目标收益做出一定的调整。
在伦敦点价的同时,企业需要在沪期铜市场上做一个相应的空头头寸,也可以称做“保值头寸”。这样就可以锁定进口、卖货整个融资过程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和收益。比如,一批在某年12月点价买入的1,000吨货,运输需要1个多月,在次年1月底被卖出。整个过程中,国内期铜价格从12月的54,000元/吨涨至1月时的60,000元/吨附近,在期货市场的空头头寸大约亏了600万;不过在现货市场上,进口铜的成本大约为54,000元/吨,1个多月后在现货市场上约以61,500元/吨的价格抛出,在这当中,企业赚了约750万元,风险和收益基本都被两地的期货市场锁定。
其次,企业在同外方签订了进口合同之后,就可以向银行开立信用证。所谓信用证,企业可以先不交付给外方货款,由银行先垫付,直到信用证承兑日到期后,企业才将货款支付给银行。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信用证承兑日可以分两种:90天和180天。银行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会在开立信用证时,让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信用证保证金。一般信誉好的企业,保证金比例大约在15%至30%之间。
再次,企业将这些进口铜在国内市场上按照市场价抛出,将资金套现。这部分资金由于可以在90天或者180天后才偿还,在此期间,企业的这部分货款就相当于一个短期的贷款。如果企业投资的项目收益很高的话,可以将以上的流程在接近90天或180天时,再操作一次,这样新获得信用证的资金可以偿还之前的信用证资金,前后衔接,就相当于一个更长时间的融资贷款。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进口融资以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内外货币利差的存在,有不少企业还可以从中进行套利交易。开立进口信用证后,银行是以外币(大部分情况都为美元)交付给国外卖方,而买方可以在承兑期后以外币支付给银行,同样也可以通过购汇以人民币支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之下,90天后或者180天后的汇率肯定是有利于购汇方的,因此企业都选择后者,即以购汇方式还款。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7%,按照这样预期,90天后,这些融资者从汇率兑换套利中也能获得1.75%的收益,180天这种收益则为3.5%。
❺ 什么叫 融资铜
信物宝了解到:
进口来的铜,借助一张银行远期信用证,摇身成为部分国内企业获取低息资金的重要手段。而这些铜也有了一个专属名字“融资铜”。一参与进口铜融资的进出口企业人士,向记者具体解析了融资过程。
首先,当伦敦以及上海两地铜比价合适时,先在伦敦金属市场上做一个买入交易,业内人通常将其称为“点价”。所谓两地比价合适,对于不同的企业尺度不同。通常情况下,上海铜价格与伦敦铜价格的比值在8.3以上,就是合理比价,有利于进口。不过由于存在无风险套汇和套利,一些企业融资后去投资的项目收益率很高,这一比价可以向下调整,进口的比价可以根据企业的目标收益做出一定的调整。
在伦敦点价的同时,企业需要在沪期铜市场上做一个相应的空头头寸,也可以称做“保值头寸”。这样就可以锁定进口、卖货整个融资过程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和收益。比如,一批在去年12月点价买入的1000吨货,运输需要1个多月,在今年1月底被卖出。整个过程中,国内期铜价格从12月的54000元/吨涨至1月时的60000元/吨附近,在期货市场的空头头寸大约亏了600万;不过在现货市场上,进口铜的成本大约为54000元/吨,1个多月后在现货市场上约以61500元/吨的价格抛出,在这当中,企业赚了约750万元,风险和收益基本都被两地的期货市场锁定。
其次,企业在同外方签订了进口合同之后,就可以向银行开立信用证。所谓信用证,企业可以先不交付给外方货款,由银行先垫付,直到信用证承兑日到期后,企业才将货款支付给银行。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信用证承兑日可以分两种:90天和180天。银行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会在开立信用证时,让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信用证保证金。一般信誉好的企业,保证金比例大约在15%至30%之间。
再次,企业将这些进口铜在国内市场上按照市场价抛出,将资金套现。这部分资金由于可以在90天或者180天后才偿还,在此期间,企业的这部分货款就相当于一个短期的贷款。如果企业投资的项目收益很高的话,可以将以上的流程在接近90天或180天时,再操作一次,这样新获得信用证的资金可以偿还之前的信用证资金,前后衔接,就相当于一个更长时间的融资贷款。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除了进口融资以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内外货币利差的存在,有不少企业还可以从中进行套利交易。开立进口信用证后,银行是以外币(大部分情况都为美元)交付给国外卖方,而买方可以在承兑期后以外币支付给银行,同样也可以通过购汇以人民币支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之下,90天后或者180天后的汇率肯定是有利于购汇方的,因此企业都选择后者,即以购汇方式还款。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7%,按照这样预期,90天后,这些融资者从汇率兑换套利中也能获得1.75%的收益,180天这种收益则为3.5%。
信用证承兑日之前买方需承担的利息为:Libor+100点,1月份美元的Libor利率大约在4%左右,那么这笔资金半年使用的成本大约在年利率5%左右,而我国目前人民币贷款年利率在6.57%,这之间又存在着1.57%的利差收益。随着美元的继续降息,这一利差套利空间将会更大。
❻ 融资铜的介绍
融资铜,进口来的铜,借助一张银行远期信用证,摇身成为部分国内企业获取低息资金回的重要手段。而这些铜也答有了一个专属名字“融资铜”。中国国内企业通过授信银行开立远期信用证给境外贸易商,到单T/R (信托收据)得到货权单证,“转卖”其他贸易商(通常就是原境外贸易商)或通关后国内市场销售,即期获得相应货款,信用证到期后再偿还银行资金,此做法给企业带来了几个月的流动资金,这就是所谓的融资铜、融资铝、融资锌、融资橡胶、融资油等等。
❼ 融资铜的融资铜与融资矿的三点差异
首先,融资铜的主体多数是贸易商,而融资矿的主体是钢厂和贸易商,但钢厂占比略高。据我们了解,很多钢厂通过有信用额度的矿贸商来开立信用证。铜贸易商进口铜需要马上卖出或在期货市场卖出保值,价格下跌过程不易出现现货集中抛压的局面。而对钢厂来说,进口铁矿石既可以用来生产,也可以用来融资,因此我们看到2013年12月份BDI指数、铁矿石的进口量均开始出现攀升。如果2014年钢材下游需求能如期释放,那么融资需求产生多余的铁矿石或会通过增加开工率消耗掉,但是今年钢材下游需求释放程度明显逊于往年。在银行收紧贷款资金和信用证额度的情况下,信用证到期了钢厂多余的铁矿石只能通过现货市场卖出兑现来给银行还钱,这加剧了对铁矿石价格的抛压,去年11-12月份铁矿石融资的信用证恰好今年3-4月份需要还钱给银行,这就不难理解近期铁矿石现货价格跌跌不休的原因了。
其次,和融资铜多数参与了套期保值不同,融资矿通过期货市场保值的比例或不大。由于融资铜市场和铜期货市场发展时间较长且成熟度较高,很多融资铜的贸易商会对现货铜进行卖出保值。国内融资矿市场和铁矿石期货市场发展时间均不长,成熟度都不太够。同时,铁矿石期货市场总体量能比较小,截至3月7日,大商所铁矿石期货指数空头持仓约2500万吨,而融资矿量约4500万吨,期货持仓中再扣除部分投机的头寸,可见融资铁矿在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的量很小。这意味着,在铁矿石现货价格不断下跌的时候,融资的铁矿石价值在不断下降,没有保值的结果必然逼迫融资方通过抛售铁矿石减少损失。
最后,铁矿石现货市场的流动性远不如铜,仓储运输成本高,没有铜容易保存。铜市场成熟度较高、现货流动性较好,而铁矿石作为大宗干散货,很多买卖都是双方长期建立起来关系的延续,违约成本高决定了新的商家不易介入,铁矿石流动性很差。与铜相比铁矿石的单价比较低,这意味着单位价值的仓储和运输成本远高于铜,目前日照港港杂加上港建费29.6元/吨,2个月的免费存放期,2个月后每天0.1元/吨,一年后增加至0.2元/吨,若持有等待行情反弹,单位价值的成本高昂。
❽ 进口铜为什么有融资功能
一参与进口铜融资的进出口企业人士,向记者具体解析了融资过程。
首先,当伦敦以及上海两地铜比价合适时,先在伦敦金属市场上做一个买入交易,业内人通常将其称为“点价”。所谓两地比价合适,对于不同的企业尺度不同。通常情况下,上海铜价格与伦敦铜价格的比值在8.3以上,就是合理比价,有利于进口。不过由于存在无风险套汇和套利,一些企业融资后去投资的项目收益率很高,这一比价可以向下调整,进口的比价可以根据企业的目标收益做出一定的调整。
在伦敦点价的同时,企业需要在沪期铜市场上做一个相应的空头头寸,也可以称做“保值头寸”。这样就可以锁定进口、卖货整个融资过程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和收益。比如,一批在去年12月点价买入的1000吨货,运输需要1个多月,在今年1月底被卖出。整个过程中,国内期铜价格从12月的54000元/吨涨至1月时的60000元/吨附近,在期货市场的空头头寸大约亏了600万;不过在现货市场上,进口铜的成本大约为54000元/吨,1个多月后在现货市场上约以61500元/吨的价格抛出,在这当中,企业赚了约750万元,风险和收益基本都被两地的期货市场锁定。
其次,企业在同外方签订了进口合同之后,就可以向银行开立信用证。所谓信用证,企业可以先不交付给外方货款,由银行先垫付,直到信用证承兑日到期后,企业才将货款支付给银行。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信用证承兑日可以分两种:90天和180天。银行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会在开立信用证时,让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信用证保证金。一般信誉好的企业,保证金比例大约在15%至30%之间。
再次,企业将这些进口铜在国内市场上按照市场价抛出,将资金套现。这部分资金由于可以在90天或者180天后才偿还,在此期间,企业的这部分货款就相当于一个短期的贷款。如果企业投资的项目收益很高的话,可以将以上的流程在接近90天或180天时,再操作一次,这样新获得信用证的资金可以偿还之前的信用证资金,前后衔接,就相当于一个更长时间的融资贷款。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除了进口融资以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内外货币利差的存在,有不少企业还可以从中进行套利交易。开立进口信用证后,银行是以外币(大部分情况都为美元)交付给国外卖方,而买方可以在承兑期后以外币支付给银行,同样也可以通过购汇以人民币支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之下,90天后或者180天后的汇率肯定是有利于购汇方的,因此企业都选择后者,即以购汇方式还款。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7%,按照这样预期,90天后,这些融资者从汇率兑换套利中也能获得1.75%的收益,180天这种收益则为3.5%。
信用证承兑日之前买方需承担的利息为:Libor+100点,1月份美元的Libor利率大约在4%左右,那么这笔资金半年使用的成本大约在年利率5%左右,而我国目前人民币贷款年利率在6.57%,这之间又存在着1.57%的利差收益。随着美元的继续降息,这一利差套利空间将会更大
❾ 铜的资源、产量、未来市场需求及保证程度
一、铜的资源概况
世界铜矿资源较为丰富,据美国矿业局1993年统计,世界陆地铜资源估计为16 亿吨,深海结核中铜的资源为7亿吨。1992年世界铜储量为3.10亿吨,储量基础为5.90亿吨。其中储量最多的为智利,其次为美国、俄罗斯、波兰、墨西哥(表1-3-1)。
我国是世界上铜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截止至1997年底,保有铜储量6273万吨,其中工业储量(A+B+C)2525万吨(表1-3-2)。与国外的储量基础相比,在世界上大概排第四位(表1-3-1中我国储量数据为美国矿业局的估计,可能偏低)。
世界上铜的矿床类型较多,其中斑岩型、砂页岩型、黄铁矿型和硫化铜镍型这四大类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勘查和开采类型。尤其是斑岩型和砂页岩型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55%和24%。
表1-3-1 世界铜储量和储量基础(金属量/万t)
表1-3-2 中国铜储量表(金属量/万t)
我国的地质背景造就了许多类型铜矿床,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砂页岩型),铜镍硫化物型和黄铁矿型,分别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 41.1%、27%、10.7%、6.4%和5.5%。
二、铜的开采量(矿山产量)
据英国《世界金属统计年鉴》统计,1991年至2000年间,世界铜矿开采量(以铜精矿含铜总量计)由916万吨增至132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2%(表1-3-3)。我国铜矿开采量由30.4万吨增至58.8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7.9%(表1-3-4)。我国的统计数据与表1-3-4数据基本相同。
三、(精炼)铜产量
据英国《世界金属统计年鉴》统计,1991年至2000年世界精炼铜的产量由1069万吨增至147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7%(表1-3-3)。我国由56.0万吨增至132.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0.8%(表1-3-4)。
图1-3-1 中国铜生产、消费和净进口量示意图
以世界现有铜储量与1998~2000年平均年开采量相比较,世界铜的静态保证年限为25年,与2001~2010年世界原生铜累计需求量相比较,其比值为2.3;以基础储量与2001~2010年累计原生铜需求量相比较,其比值为4.2;表明到2010年世界铜资源基本可以保证需求。
1991~2000年我国铜消费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4.6%,若以此增长率预测,2010年铜的需求量约为720万吨,与2000年美国(297.9万吨)和日本(188.3万吨)消费量对比,上述估计值显然是大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大于世界发达国家,近几年经济增幅在7.5%左右,我们预测2001~2010年间铜的需求量亦以每年7.5%增长,到2010年铜的需求量为344万吨。我国1995~1997年再生铜在精铜产量中份额为38%,若2001~2010年以30%计,那么2010年原生铜需求量为241万吨。2010~2020年预测铜需求量年均增长5%,则预测铜需求量为561万吨,其中原生铜393万吨(表1-3-7)。
以1997年我国铜保有(工业)储量与1998~2000年铜平均年开采量相比较,铜的静态保证年限为47年,与2001~2010年原生铜平均需求量(175万吨)相比较,铜的静态保证年限为14年,与2001~2010年累计原生铜累计需求量相比较,其比值为1.40。以保有储量与2001~2010年累计原生铜需求量相比较,其比值为3.1。由上述分析可见,在2001~2010年我国铜资源基本可以保证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多数铜矿品位较低,不少大型矿床地处西部边远,矿山开采量较低,如2000年铜矿开采量为58.85万吨,若按7.5%的增长率,至2010年铜矿开采量为121万吨,只能满足相应年份预计原生铜需求量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