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民币国际化结算和中国通货膨胀二者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外贸结算都是用美元进行,由于我国实行外汇管制,实行紧盯美元的外汇政策,我国大量出口外汇在在国内换成人民币流通,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举例来说,比如外资企业向美国出口100万美元的商品,得到100万美元的外汇,如果要在生产中使用,必须换成人民币才行,这就造成中国必须增发680万人民币。中国目前外汇达2万亿美元,按照6.8:1的汇率,相当于向国内增发了13.6亿人民币,这些财富对应的不是实物,而是外汇,所以造成通货膨胀。
如果采用人民币结算,其他国家势必储备人民币,可以有效减轻、转移国内通货膨胀。
『贰』 人民币国际化是什么意思
第一,首先,利用美、欧、日这三大世界 货币走入低谷的情势,扩大人民币在国际 贸易中结算的范畴,改变中国“贸易大国 、货币小国”的尴尬 第二,为我们的 外贸企业 规避风险。以前 就 国际贸易 来说,都是拿美元来结算的, 美元结算完了以后有一个换汇,强制性换 汇,换成人民币,这其中有一个汇率的变 动,在当前国际 金融市场 波动很大的情况 下,为了防范汇率的波动,所以我们采用 人民币的直接结算。出台这个措施从短期 来看,主要是为我们的 外贸企业 规避汇率 风险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第三,对于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也提供了很 好的基础,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国资 本的国际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一定 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以后, 中国的金融体系才会国际化。从这个意义 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是先头部队,我们金 融市场的大发展, 金融市场 国际化是后援 部队,这两个全面完成了,中国的金融就 崛起了。同时也可以提振中国在国际货币 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发言权; 第四,降低当前海量 外汇 储备的风险,适 当减少 外汇 储备的规模,规避捆绑美元所 致的损失,为人民币摆脱依附美元,并使 其成为完全可流通和国际储备货币
『叁』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将产生何种影响
中国现有的资本还不足以流通世界,应该依靠大国身份创立“亚元区”。影响是
会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产生减速作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肆』 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投资规模较小、效益参差不齐、风险管理薄弱等,因此,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尤为重要。例如,金融机构可对“走出去”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为其提供融资与结算便利、境内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降低经营成本,以及规避投资风险、理财增值等方面的服务。“走出去”企业的迅速发展,将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2.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国际化步骤,而是一种服务于双边实体经济的金融安排,其目的在于促进双边贸易发展,规避金融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和出口成本。此举的积极意义为:首先,协议的签署表明中国的贸易伙伴对人民币地位和稳定性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其次,其作用已经超出了双边贸易的范畴,人民币已开始成为各方认可的结算货币甚至储备货币。
3.开展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在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条件下,如何做到既不匆忙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又能把握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一条可行的途径是: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贸易大国的有利条件,在国际贸易中绕过美元,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在与有关贸易伙伴进行货物贸易时以人民币结算,表明人民币已开始转向发挥区域结算货币的角色,这将可能是人民币走向区域化、国际化并实现自由兑换的重要一步。
4.发行人民币债券。发行人民币债券对中国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二是由美国来承担部分美元贬值的损失;三是有助于中国在不显着放开资本项目管制的前提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此举将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提高人民币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5.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其服务国际贸易及投资的功能,这些功能都可通过香港先行试验,为进一步全面推广奠定基础并且降低风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通道、是人民币走向区域化进而走向国际化的最佳“实验地”。国家可以考虑采取双轨制”改革模式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过去几十年的金融改革过程中,内地多次采取“双轨制”的改革模式。此模式可以用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条轨在内地,按照宏观情况,按自己的节奏来开放资本账户;一条轨在香港,用较快但可控的步伐实现人民币的非居民可兑换性。配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鼓励香港及外国的企业用香港的银行系统进行人民币贸易融资、结算。内地放水进香港这个蓄水库,通过我们的国际银行网络,提供人民币贸易结算、融资等服务,把人民币推到亚洲甚至全球。
『伍』 怎样才算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规模较小、效益参差不齐、风险管理薄弱等,因此,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尤为重要。例如,金融可对“走出去”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为其提供融资与结算便利、境内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降低经营成本,以及规避风险、理财增值等方面的服务。“走出去”的迅速发展,将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2.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国际化步骤,而是一种服务于双边实体经济的金融安排,其目的在于促进双边贸易发展,规避金融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和出口成本。此举的积极意义为:首先,协议的签署表明中国的贸易伙伴对人民币地位和稳定性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其次,其作用已经超出了双边贸易的范畴,人民币已开始成为各方认可的结算货币甚至储备货币。
3.开展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在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条件下,如何做到既不匆忙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又能把握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一条可行的途径是: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贸易大国的有利条件,在国际贸易中绕过美元,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在与有关贸易伙伴进行货物贸易时以人民币结算,表明人民币已开始转向发挥区域结算货币的角色,这将可能是人民币走向区域化、国际化并实现自由兑换的重要一步。
4.发行人民币债券。发行人民币债券对中国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二是由美国来承担部分美元贬值的损失;三是有助于中国在不显着放开资本项目管制的前提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此举将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提高人民币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5.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其服务国际贸易及的功能,这些功能都可通过香港先行试验,为进一步全面推广奠定基础并且降低风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通道、是人民币走向区域化进而走向国际化的最佳“实验地”。国家可以考虑采取双轨制”改革模式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过去几十年的金融改革过程中,内地多次采取“双轨制”的改革模式。此模式可以用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条轨在内地,按照宏观情况,按自己的节奏来开放资本账户;一条轨在香港,用较快但可控的步伐实现人民币的非居民可兑换性。配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鼓励香港及外国的用香港的银行系统进行人民币贸易融资、结算。内地放水进香港这个蓄水库,通过我们的国际银行网络,提供人民币贸易结算、融资等服务,把人民币推到亚洲甚至全球。
『陆』 人民币国际化与其他货币国际化的异同
人民币国际化与其他货币国际化的相同之处在于目标相同,都是要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国际化后,本币国际化的国家,均可以享受国际铸币税;拥有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为外贸和对外投资活动提供便利,改善贸易条件;为本国金融机构带来新业务收入; 为该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起到推动作用。此外,都需要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做支撑。
不同之处主要是实现国际化的路径不同。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依赖的是一个全球性的货币汇率制度安排,也就是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欧元国际化则以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为基础,以相近的文化为纽带,依托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较大影响。而日元国际化走过的是一条金融深化与发展的道路,通过外汇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经常账户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利率与金融市场自由化使日元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普遍使用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实际上选择了日元国际化的模式,即从货币可自由兑换着手,深化金融改革与发展,依托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来实现国际化。
『柒』 人民币国际化对外汇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我国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来计价和结算,这样讲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美元等外汇储备的收入;进口产品可以用人民币支付,这样可以用纸币换来实物性的商品。
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货币国际化后如人民币国际化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捌』 人民币国际化是什么意思
人民币国家化的意思就是人民币成为各国储备货币,能够走出国内在国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随着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币再国际上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从2015年12月1日,IMF正式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那一刻,人民币就朝着国家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在SDR篮子中,人民币比重仅次于美元,欧元排名第三,占比达10.92%,一举超越日元。
当然纳入SDR并不代表人民币真正国际化,就目前全球的官方储备中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分别占63.8%、22.5%、4.7%和3.8%,人民币在1.1%左右。占比还相对较少,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提升,各国都会越来越重视人民币,新加坡在今年6月也会把人民币纳入其储备货币也从一定程度了认可了人民币的国际化。
当然人民币要真正国际化,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包括人民币可自由兑换,逐步放开资本可兑换项目,允许资本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这些都需要不断深入改革,要达到欧美那样成熟的金融市场还需时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