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财务内部收益率如何计算
缺点:
财务内部收益率计算比较麻烦,对于具有非常规现金流量的项目来讲,其财务内部收益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存在或存在多个内部收益率。
㈡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是投资方案占用的尚未回收资金的获利能力,是项目到计算期末正好将未收回的资金全部收回来的折现率。它取决于项目内部,反映项目自身的盈利能力,值越高,方案的经济性越好。
财务内部收益率不是初始投资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盈利率,因而它不仅受项目初始投资规模的影响,而且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收益大小的影响。对常规投资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其实质就是使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计算
其数学表达式为:
财务内部收益率计算出来后,与基准收益率进行比较:
若,则项目/方案在经济上可以接受
若FIRR<ic则项目/方案在经济上不可以接受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可有不同判别基准。
㈢ 什么是融资前财务内部基准收益率
财务内部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是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参数。
在按时价计算项目支出和收入的情况下,基准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可归纳如下:
ic = (1 + i1)(1 + i2)(1 + i3) − 1
项目评价中基准贴现率的确定式中,ic为基准收益率;i1为年资金费用率与机会成本之高者;i2为年风险贴现率;i3为年通货膨胀率。
在i1、i2、i3都为小数的情况下,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ic = i1 + i2 + i3
在按不变价格计算项目支出和收入的情况下,不用考虑通货膨胀率,则:
ic = (1 + i1)(1 + i2) − 1
由上可知,基准收益率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是随上述诸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基准收益率的大小则是采用净现值法的关键,它决定了项目的取舍。因此,作为投资者来讲应慎重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大小。
㈣ 财务基准收益率有两个指标,一个是“融资前税前”指标,一个是“项目资本金税后”指标,有什么区别呢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财务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测算项目的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主要采用融资前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和项目资本金税后财务基准收益率进行对比
一、融资前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是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基本判据。其数值应由行业主管部门发布,也可以本行业投资的资金机会成本或银行长期贷款利率为基础,加上适当的行业和项目投资风险报酬率确定;二、项目资本金税后财务基准收益率,是投资者投入的自有资金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判据。其数值由投资者确定,一般为投资者的最低可接受收益率加上适当的行业和项目投资风险报酬率。
㈤ 当财务内部收益率刚好等于设定基准收益率时,如何计算临界点
首先计算临界点:
(基本方案的财务净现值*变化率)/(基本方案的财务净现值-变化后的财务净现值)
再计算临界值:
不确定因素变化前的数据*(1+临界点)
将临界值带入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和财务净现值的公式,这时财务内部收益率刚好等于设定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接近零。
不知能否理解
㈥ 基准收益率和内部投资收益率有什么关系
希望采纳
内部收益率(IRR),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实质上,它是能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IRR满足下列等式:
计算内部收益率的一般方法是逐次测试法。
当项目投产后的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的形式时,可以直接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计算内部收益率,公式为:
(P/A,IRR,n)=1/NCF
2.内部收益率的优点是可以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又不受行业基准收益率高低的影响,比较客观。其缺点是计算过程复杂,尤其当经营期大量追加投资时,又有可能导致多个IRR出现,或偏高或偏低,缺乏实际意义。
只有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资金成本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投资利润率
1.投资利润率,又称投资报酬率(记作ROI),是指达产期正常年度利润或年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润率(ROI)=年利润或年均利润/投资总额×100%
2.投资利润率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不能正确反映建设期长短及投资方式不同和回收额的有无等条件对项目的影响,分子、分母计算口径的可比性较差,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只有投资利润率指标大于或等于无风险投资利润率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ROI往往具有时效性--回报通常是基于某些特定年份。IRR(内部收益率)是一种用来表示年度
企业综合收益率的指标。
㈦ 财务管理中什么叫基准折现率什么叫基准收益率呢
1、基准折现率
基准折现率则是一个管理会计的概念,它实际上是折现率的基准,通常是用来评价一个项目在财务上,其内部收益率(IRR)、折现率是否达标的比较标准。
基准折现率也称基准收益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最低标准的受益水平,表明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价,是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是评价和判断投资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依据,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参数。
2、基准收益率
基准收益率(benchmark yield),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即选择特定的投资机会或投资方案必须达到的预期收益率。是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值。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既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又有投资者的主观愿望。基准收益率表明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价,是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是评价和判断投资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依据,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参数。
(7)融资前财务内部基准收益率扩展阅读:
计算公式:
1、基准折现率
基准折现率的计算公式:
ic = (1 + i1)(1+i2)(1 +i3)一1
式中,ic为基准收益率; i1 为年资金费用率与机会成本之高者; i2为年风险贴补率;i3为年通货膨胀率。
2、基准收益率
ic = (1 + i1)(1 + i2)(1 + i3) − 1
ic为基准收益率;i1为年资金费用率与机会成本之高者;i2为年风险贴现率;i3为年通货膨胀率。
在i1、i2、i3都为小数的情况下,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ic = i1 + i2 + i3
在按不变价格计算项目支出和收入的情况下,不用考虑通货膨胀率,则:
ic = (1 + i1)(1 + i2) − 1
由上可知,基准收益率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是随上述诸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基准收益率的大小则是采用净现值法的关键,它决定了项目的取舍。因此,作为投资者来讲应慎重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大小。
㈧ 什么是融资前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
财务基准收益率是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的最低要求,不同类别的项目对财务上可行的最低要求是不一样的,如高技术含量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财务基准收益率的期望值是十分不同的,一般地说,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应考虑项目融资成本、风险因素和投资者对项目效益的最低期望值三个因素。
在确定财务基准收益率时,融资成本是首先必须考虑的。融资成本是指项目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在项目融资成本测算时,可根据项目的具体融资方案分别进行计算。例如:
债务资金融资成本测算
债务资金融资成本由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组成。资金筹集费是指资金筹集过程中支付的一次性费用,如承诺费、手续费、担保费、代理费、佣金等;资金占用费是指使用资金过程中发生的经常性费用,如利息等。
债券融资成本测算
债券融资是指项目法人以自身的财务状况和信用条件为基础,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的融资方式。债券融资成本主要是债券的利息和融资费用。融资费用主要有债券印刷费、发行手续费、律师费、资信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广告费等。债券利息为资金占用费。
自有资金的融资成本测算
自有资金是指项目法人可用于项目的现金,对这部分资金也应进行融资成本的测算,一般地说这部分资金的融资成本应按这部分资金的机会成本来计算,当机会成本难以确定或不清楚时,建议按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执行的贷款利率水平计算自有资金的融资成本。往往项目融资渠道是多种融资方式的组合,为了反映整个融资方案的资金成本状况,在计算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基础上,还要计算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作为项目的融资成本,以此为基础来确定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