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注册会计师第三章金融资产会计分录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购入金融资产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支付的价款扣除已到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后的余额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购入时所支付的相关交易税费,也应当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
因此,题中,实际支付1 076.30万元购入债券,其中已到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50万元,应当计入“应收利息”科目单独核算,而剩余的1 026.30万元,应当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实际支付2 010万元购入股票,其中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20万元,应当计入“应收鼓励”科目单独核算,而剩余的1 810万元,应当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在理解上述内容之后,我们就需要确定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的明细科目问题。
对于债券而言,其具有债权性质,需要按期确定相关的实际利息收入、票面应计利息,因此,我们应当将面值单独反映,即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而初始投资成本扣除面值后的剩余的部分,包括购入时发生的相关税费,全部作为溢折价处理,即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待以后的持有期间内分期摊销。
对于股票而言,其具有股权性质,不需要也不存在按期确定利息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将初始投资成本全部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即可。
总之,题中相关税费略有差异的会计处理,是由于债券、股票在会计核算上的差别所引起的。
❷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第六章 金融资产减值
第四十条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第四十一条 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各项:
(一)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二)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三)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四)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五)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六)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七)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八)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九)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第四十二条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取得和出售该担保物发生的费用应当予以扣除)。原实际利率是初始确认该金融资产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对于浮动利率贷款、应收款项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可采用合同规定的现行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
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第四十三条 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第四十四条 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第四十五条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十六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第四十七条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十八条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但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第四十九条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
❸ 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于成本的金融清偿
比如你今年买进一笔债券,明年末摊余成本1万元,发行债券的可以用5千元收回这比债券。。。。。是这意思么。那你不赔死了
------------
根据2006年度颁布的《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准则。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某项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1、企业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
2、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期限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企业将出售该金融资产;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期的事项引起的金融资产出售除外;
3、该金融资产发行方可以按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
4、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如果发行方“按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这样做,表示不愿意或者不能将某项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但是为什么,就有很多原因,比如资金周转不灵、预期看跌等。
❹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题,谁会的帮忙解释下。。。谢谢了!
假如我们按分录坐下来就是:
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10
投资收益 1.5
贷:银行存款 411.5
由上面分录可知,当你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你投资收益就借方产生了1.5万元,就是说由于你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短期交易获利,那么相关手续费就直接算亏了。因此在购入时点你的投资收益为-5.
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 8
贷:投资收益 8
上面的分录可知,在你收到利息这个时点,你收到利息,说明就产生了投资收益8万元。
卖出时:
借:银行存款 40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10
投收益 -5
上面分录可知,在出售时产生的投资收益为-5,然而整段投资的投资收益为=-1.5+8-5=1.5(就是说你投资这个交易性金融资产总的投资收益还是1.5万元的)。从总的资金进出也可以得出总的投资收益为1.5=资金流入的钱=405(出售时的价格)+8(收到的利息)-(410+1.5)购入时花费的钱=1.5万元。
看完下面这个回答!我敢保证你以后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完全懂了。
http://..com/question/382826307.html?oldq=1
❺ 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不用写应收利息,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一般来说题目中要注明的,要不然的话肯定是做不出来的,不过这道题有点巧,那就是按面值乖以利率再上面值和交易费用合计是等于44000元,但同时题目中又明确告诉另支付相关费用800元,所以我想这个费用是在44000元后另外支付的,所以反正题目没有说明,就不用做应收项目。
❻ 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不同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有哪些形式
金融工具是用来证明贷者与借者之间融通货币余缺的书面证明,其最基本的要素为支付的金额与支付条件。 金融工具按其流动性来划分,可分为两大类:(1)具有完全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这是指现代的信用货币。现代信用货币有两种形式: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可看做银行的负债,已经在公众之中取得普遍接受的资格,转让是不会发生任何麻烦的。这种完全的流动性可看作金融工具的一个极端。(2)具有有限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也具备流通、转让、被人接受的特性,但附有一定的条件。包括存款凭证、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它们被接受程度取决于这种金融工具的性质。 一般认为,金融工具具有以下特征: (1)偿还期。偿还期是指借款人拿到借款开始,到借款全部偿还清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各种金融工具在发行时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偿还期。从长期来说,有l0年、 20年、50年。还有一种永久性债务,这种公债借款人同意以后无限期地支付利息,但始终不偿还本金,这是长期的一个极端。在另一个极端,银行活期存款随时可以兑现,其偿还期实际等于零。 (2)流动性。这是指金融资产在转换成货币时,其价值不会蒙受损失的能力。除货币以外,各种金融资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完全流动性。其他的金融资产在没有到期之前要想转换成货币的话,或者打一定的折扣,或者花一定的交易费用,一般来说,金融工具如果具备下述两个特点,就可能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第一、发行金融资产的债务人信誉高,在已往的债务偿还中能及时、全部履行其义务。第二,债务的期限短。这样它受市场利率的影响很小,转现时所遭受亏损的可能性就很少。 (3)安全性。指投资于金融工具的本金是否会遭受损失的风险。风险可分为两类:一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债务人的信誉以及债务人的社会地位。另一类风险是市场的风险,这是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随市场利率的上升而跌落的风险。当利率上升时,金融证券的市场价格就下跌;当利率下跌时,则金融证券的市场价格就上涨。证券的偿还期越长,则其价格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越大。一般来说,本金安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即偿还期越长,其风险越大,安全性越小。本金安全性与流动性成正比,与债务人的信誉也成正比。 (4)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给持有人带来收益的特性。金融工具收益性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衡量的,其具体指标有名义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平均收益率等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若我的回答对您有用,请将其设为“好评”,谢谢!
❼ 会计 金融资产
你买来始终是要卖的,也就是说你们是为卖而买,为了赚取其间的差额。所以我建意你可以把它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本金(金额)
贷:银行存款 所支付的金额
如果有交易费用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当然你也可以划分为短期投资,会计分录同上。
❽ 金融资产的特征是什么
一般认为,金融工具具有以下特征:
(1)偿还期。偿还期是指借款人拿到借款开始,到借款全部偿还清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各种金融工具在发行时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偿还期。从长期来说,有l0年、 20年、50年。还有一种永久性债务,这种公债借款人同意以后无限期地支付利息,但始终不偿还本金,这是长期的一个极端。在另一个极端,银行活期存款随时可以兑现,其偿还期实际等于零。
(2)流动性。这是指金融资产在转换成货币时,其价值不会蒙受损失的能力。除货币以外,各种金融资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完全流动性。其他的金融资产在没有到期之前要想转换成货币的话,或者打一定的折扣,或者花一定的交易费用,一般来说,金融工具如果具备下述两个特点,就可能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第一、发行金融资产的债务人信誉高,在已往的债务偿还中能及时、全部履行其义务。第二,债务的期限短。这样它受市场利率的影响很小,转现时所遭受亏损的可能性就很少。
(3)安全性。指投资于金融工具的本金是否会遭受损失的风险。风险可分为两类:一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债务人的信誉以及债务人的社会地位。另一类风险是市场的风险,这是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随市场利率的上升而跌落的风险。当利率上升时,金融证券的市场价格就下跌;当利率下跌时,则金融证券的市场价格就上涨。证券的偿还期越长,则其价格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越大。一般来说,本金安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即偿还期越长,其风险越大,安全性越小。本金安全性与流动性成正比,与债务人的信誉也成正比。
(4)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给持有人带来收益的特性。金融工具收益性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衡量的,其具体指标有名义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平均收益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