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个人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个人资产配置有方法
一、善于利用理财软件
现如今是信息科技的时代,做什么事情都比以前方便很多,例如想做开支预算,就下载一些记账类型的手机APP软件工具,方便自己检查个人开支情况,明白自己从何处节约。当然我们除了记账以外,还需要根据账单来调节自己的消费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这样才能够达到理财的目的。
二、学会使用信用卡
在社会上经常见到的是靠信用卡来生活的人,这种人基本都是月光族。但郑乾金融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提前消费,不过信用卡经常会有些活动,有时候在自己生活必需品上可以适度使用信用卡,在消费过后也需要及时的还款,避免产生信用卡逾期费用。
三、合理利用存款进行出借
身边总有一些瞧不起一个月存几百元的人,觉得要存就要多存点,几百元能干嘛,这种人往往是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细水长流,几年下来你会有不小的一笔资产,而那些小瞧你的人却还是一文没有。
四、做好开支预算
很多人一年到头,发现根本就没有存住什么钱,仔细想想也不知道钱花哪里去了,只记得添置的几件大物件。假设您能够做好自己的开支预算,就会发现存钱其实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五、30岁左右建议考虑众筹理财
现在众筹理财十分火热,众筹也是一种出借,30岁以后我们要慢慢步入中年,随后就是老年,30岁左右开始规划众筹理财是非常合适的。
总之,若想更好的实现个人资产管理理财,还是需要提前制定一个靠谱的规划,正确的认识投资理财和理智的判别理财平台,不断学习金融知识,让个人资产一直处于一个持续稳健递增的状态。
⑵ 家庭理财有哪些技巧
家庭理财总逃不过一个词,那就是“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指资金对各种资产进行分配的一个过程,倘若做好了合理的资金计划,那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时,就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家庭财务的稳定,不影响正常生活,还能产生收益。本篇我将以此为主题来解答家庭如何理财。
在文章开始前,向大家推荐一门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收入的理财课程,用七天时间感受理财能力的突飞猛进:限时福利!点击加入理财训练营,实现收入三倍增长。
在家庭理财方面,合理的支出比例可以参考下文:
40%的收入可以保证财富的不缩水,比如投资房子、股票基金一类可以保值或增值的资产等等
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保证基本生活;
20%存银行,以备不时需要,也可以投一些货币基金增加收益。
10%用于规划各类保险,管理可能会出现的人生风险。
一个家庭,可以通过构建投资、消费、储蓄、保险这四个“账户”,来构建一个进攻和防守兼备的家庭财务体系,我们分别来讲讲:
一、投资增值的账户,用来追求收益。
这个账户的关键就是赚得起也能亏得起。很多家庭买股票第一年占比30%,结果赚了很多钱,第二年就用90%的钱去买股票了,可如果中间遇到什么需要急用钱的事情,就会导致家庭资产的各种问题了,这样肯定是不对的。
我们可以采用50:50的简单配置法则。
也就是把投资的钱平均的分成两半,二分之一投资于股票市场买入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一半投资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债券基金等)。挑选基金是门技术活,不想被割韭菜就得自身实力过硬,一套完善的基金训练课程就可以帮到你:今日仅限50个名额,点击报名《基金训练营》,带你轻松稳健掘金!
二、日常开销账户
可以配置1~2张信用卡用于日常消费,日常消费基本上可以被覆盖。对于这个账户,每个小伙伴必须要有的,但是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占比过高。不少时候是因为这个账户花销过多,因此缺少资金准备其他账户。
三、储蓄账户,即保本的钱
这个账户的重点是要专属的:不能够随便使用。很多家庭说是要存养老金和教育金,但是经常被买车或者装修用掉了。
重在积累,需要为长远的财务目标,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钱进入这个账户。
这个账户很适合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来实现。
四、保命账户,用来实现风险的管理和转移
简单来说,就是买保险,根据“双十”定律,保费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就可以了。
每个人不是一开始就都有四个账户,要通过我们对理财知识的学习,然后一点一点去完善。理财之行需要引路人,一套完善的理财课程能让你少走弯路:点击了解《理财训练营》,7天开启致富之路。
以上是我对《家庭理财有哪些技巧?》的回答,望采纳~
点击文中链接了解理财训练营,让你在理财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⑶ 资产配置,怎么讲究,投资组合需要有哪些呢
真逗,这是金融专业学到博士依然在学的东西,说讲究可以说个十年八年不停嘴,投资组合这种东西也要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和本人资产数量理财水平风险承受能力等大大小小几十个参数才能有个比较靠谱的估计。你这跟卖菜老农一样咕哝两句就完了?
⑷ 资产配置有哪些原则
谈到资产配置,很多朋友就一脸蒙蔽,不知道什么是资产配置。
一、资产配置的定义
1952年,马科维茨在《金融杂志》上发表题为《资产组合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一文,首次提到了“资产配置”的概念,其理论被誉为“华尔街的第一次革命”,第一次精确了风险与收益的定义,投资者必须平衡风险与收益,进行资产配置,以达到最优的投资组合。
1、风险大小
高收益等于高风险,而高风险不一定有高收益。在做资产之前,最需要先关注资金的安全性。对于各式各样的投资陷阱,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你关注的是利息,而对方却惦记着你的本金。”
在总资产中,高风险的投入最好不要超过30%。
2、时间长短
投资周期对资产配置影响十分巨大。比如如果有300万的资金,是全部投入到3年期的股权项目,还是进行分散或是周期性的投资呢。比如100万可以做3+1+1的私募,100万可以做1年周期的私募,100万可以做隔3个月或6个月可以重新释放出来灵活调整的规划。
甚至还可以连环规划一个月到期的理财计划。
这样当需要急用资金的时候,不至于被全部“锁定”而影响投资安排。
3、收益高低
如果想每年获得10-15%的收益,持续让资产稳步增值,就需要透过一个组合投资计划来完成,比如有的是固定收益8%,有的是浮动收益12%,有的可能收益可以到20%但同时风险系数比较高,通过组合方式既可以有效规避风险,也可以让资金分配更加合理。
4、流动性强弱
通俗来说,资金一旦进入投资渠道,就不太容易再拿回来。关注流动性强弱,就包括是否可以抵押贷款,是否容易变现等等。以房产为例,通常带来的房租收益是不高的,而房子的增值部分如果不卖,就难以产生流动性,除非做房产抵押。以保单为例,如果是高现金价值的年金保险,那么就有很好的流动性。而传统的年金保险,是做的10年、20年计划,显然投入进去的保费流动性就会弱一些。而企业股权投资,流动性就更差。比如IPO项目,如果项目没有上市,那么资金的退出就会变得遥遥无期。
当我们关注投资理财,紧盯这四个要素时,就不会容易掉入收益陷阱,也不容易一味只求快,会从风险、收益、时间、流动性来综合考虑每年的理财投资计划。
遇见赛美生活才能更美,关注微信公众号赛美老师(saimei100)
⑸ 资产配置的主要考虑因素有哪些
1、影响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需求的各项因素,包括投资者的年龄或投资周期,资产负债状况、财务变动状况与趋势、财富净值、风险偏好等因素。
2、影响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状况以及相关关系的资本市场环境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状况与发展动向、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经济周期波动、监管等。
3、资产的流动性特征与投资者的流动性要求相匹配的问题。
4、投资期限。投资者在有不同到期日的资产(如债券等)之间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投资期限的安排问题。
5、税收考虑。税收结果对投资决策意义重大,因为任何一个投资策略的业绩都是由其税后收益的多少来进行评价的。
(5)金融资产配置有哪些技巧扩展阅读:
资产配置的主要类型
1、恒定混合策略
保持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的固定比例。假定资产的收益情况和投资者偏好没有大的改变,因而最优投资组合的配置比例不变。恒定混合策略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较稳定的投资者。如果股票市场价格处于震荡、波动状态之中,恒定混合策略就可能优于买入并持有策略。
2、投资组合保险
在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无风险资产从而保证资产组合的最低价值的前提下,将其余资金投资于风险资产并随着市场的变动调整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比例,同时不放弃资产升值潜力的一种动态调整策略。当投资组合价值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提高而上升时,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也随之提高。
3、买入并持有策略
在确定恰当的资产配置比例,构造了某个投资组合后,在诸如3—5年的适当持有期间内不改变资产配置状态,保持这种组合。买入并持有策略是消极型长期再平衡方式,适用于有长期计划水平并满足于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⑹ 短期金融资产的投资组合决策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短期金融资产的投资组合决策方法主要有;
⑴三分组合模式。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流行的投资组合三分法是1/3的资金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1/3的资金投资于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1/3的资金投资于房地产等不动产。同样,投资于有价证券的资金也要进行三分,即1/3投资于风险较大的有发展前景的成长性股票;1/3投资于安全性较高的债券或优先股等有价证券;1/3投资于中等风险的有价证券。
⑵风险与收益组合模式。投资者可以测定出自己期望的投资收益率和所能承受的风险程度,然后,在市场中选择相应风险和收益的证券作为投资组合。一般来说,在选择证券进行投资组合时,同等风险的证券,应尽可能选择报酬高的;同等报酬的证券,应尽可能选择风险低的,并且
要尽可能选择一些风险呈负相关的证券进行投资组合,以便分散掉证券的非系统性风险。
⑶期限搭配组合模式。期限搭配组合模式就是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现金流模式和规律,对短期金融资产的期限进行搭配,进行长、中、短期相结合的投资组合。投资者对现金的需求总是有先有后,长期不用的资金可以进行长期投资,以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近期就可能要使用的资金,最好投资于风险较小、易于变现的使得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时间尽可能接近,有价证券。同时,通过期限搭配,还可以使得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时间尽可能接近,从而降低由于到期日不同而造成的机会成本。
⑺ 美元资产配置到底有哪些方式
1. 换汇
最简单的投资行为是换汇,就是把自己手上的人民币转换成美元现金。按照央行2007年出台的规定,每个中国公民每年有5万美金的换汇额度。
类似前两年中国大妈抢黄金,如今社会上疯传央行将进一步收紧个人换汇额度,已经刮起了一股换美元的风潮。然而,美国维持超低利率的政策并没有改变,如果你将换得的美元存放在外汇活期账户中,从中长期看利息收益将难以对冲汇率损失。
若参与外汇交易则属于杠杆交易,波动大且风险承受力要求高,需要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充足的时间,并不适于一般投资者。
2.国内外币理财产品
中国境内银行在售的美元理财产品为数不少,预期年化收益率从0.75%到3.1%不等。
当前,美元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1.87%,而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2%,之间相差2.45个百分点。美元理财产品的投资周期普遍较长,基本都是半年期或一年期的中长期产品,而同期的人民币中长期产品的收益水平在4.6%左右。
也就是说,同期限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和美元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差距大约3个百分点。对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换汇支付的费用,在持有期内人民币兑美元继续贬值3%以上才有利可图。
3.海外保险
对于金融资产低于30万美元的投资者,上述两种方式基本可以不考虑。如果你还在国内生活,把钱换成美金或理财产品后,急用钱时不方便,收益也不见得理想。
一个可替代的方法是购买海外保险——通过合理的险种搭配,可以实现配置外币资产的目标。
海外保险中目前又以香港保险最受青睐,有重大疾病保险、高端医疗保险以及投资理财为目的的储蓄分红险等多样化的险种,能够较好地满足中高端客户对高保额保障、海外资产配置和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
拿香港储蓄分红险来说,基本上都是美元保单,相当于一份中长期投资理财目标的储蓄计划,通常享有稳定而可观的回报(年回报率在6-7%左右),相当具有吸引力。
4.美国股票
美国股票市场是比较开放的,吸引着全球的投资者,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
但是美国的证券市场交易规则与国内完全不同,美国的证券市场参与者以机构为主,由于专业知识、法律知识、交易规则、信息通道等原因,个人散户往往很难生存。所以,风险承受力是玩美国股票前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事情。
5.QDII开放式基金
直接美股投资太专业、难度太高,取道QDII基金间接投资美股是个不错的选择。
QDII基金是通过合格境内投资机构投资海外资产,目前绝大多数是开放式基金。通过这种方式投资海外,不用去银行换汇,属于变相持有美元(外币)资产,也是攻守兼备的策略。目前国内有86只QDII基金,购买门槛低,可选择的海外市场和投资题材广泛,而且不受个人购汇额度的限制。好处那么多,风险肯定也不小。2007至2008年供不应求的QDII基金(南方全球、嘉实海外等)就让投资者亏得惨不忍睹。
6.美元私募类产品
美元私募产品投资门槛较高,多由一些三方理财机构或私募公司销售,券商和银行也偶尔参与销售。准入金额通常是100万或300万元人民币起,期限较长(大于一年),投资方向多为股权、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工具,也有参与美国新股发行或二级市场的,历史表现良莠不齐。
购买美元私募类产品,投资者首先要有相当的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摸清所投资方向的客观情况和未来潜力,要咨询专业的机构,并考察投资顾问的资质和能力。
7.海外股权直接投资
目前国内的海外直接投资仍然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投资规模逐渐增加,投资类型也日趋多元。
美国崇尚合投、众筹文化,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是被许多天使投资机构和个人合投,大家“凑”钱完成一轮融资。举个例子,一个公司融100万美金天使,基本是知名早期机构(或多个)投10-20万美金,然后剩下份额,每份约2.5-10万,由很多天使投资人分领。这一部分,是中国独立投资者可以参与进来的。
8. 购置美国房产
美国房地产有着长期稳健的租金收益和资本增值潜力,同时具备实物资产的安全性和抗通胀能力。
然而,1月13日有外媒报道,自2008年以来,大量中国富人采用美元现金交易或通过空壳公司运作购入美国豪宅,针对这种现象,美国财政部将在部分试点地区追踪购房者身份、调查资金来源。这给试图在美国置业而寻求资金安全的投资者敲了一记警钟:“游戏规则”掌握在美国手里,是随时可能变化的。
此外,美国房产的税务和持有成本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以上回答来源于网络)
⑻ 玩转金融的能力和技巧,有哪些方式可以获得!
1,从资产的角度来说,资产就是货币堆积起来的物质,物化了的货币。
2,所以金融资产的背后还是货币。
3,只要用货币投资,货币化了的资产投资,就要用到本量利分析
掌握应用。
⑼ 金融资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哪三种
收益现值法
1、 静态收益现值法
企业或资产重估价值=按静态计算的企业或资产年收益现值额/社会基准收益率
按静态计算的企业或资产年收益现值额=预期年限内收益之和/预期年数
2、 动态收益现值法
企业或资产重估价值=按动态计算的企业(或资产)年收益现值/社会基准收益率
=按动态计算的企业(或资产)年收益现值额/(定期存款利率或长期国库券利率+行业风险利率
按动态计算的企业或资产年收益现值额=[∑(企业或资产各年收益额×整体现值系数)]×投资回收系数
评估资产现值=评估资产重量价值-按重量价值计算的折旧
按重量价值计算的折旧=该资产评估有形损耗+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1、重量价值的计算,其方法主要有:
(1) 直接计算
资产重量价值=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2) 指数调整法
某类固定资产重量价值=该类某期资产账面价值×该类某期资产调整系数
某类某期资产调整系数=该类资产评估年度价格指数/该类资产取得年度价格指数
(3) 功能评价法
某资产重量价值=(现时标准资产的现值/现时标准资产的生产能力)×评估资产的生产
能力
某资产的现值=某资产重量价值×[尚可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2、折旧的计算
(1) 有形损耗的计算
A、 比率法
有形损耗=评估资产重价值×(已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
B、 使用年限法
评估资产有形损耗=资产重量价值×[已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2) 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使用某设备年节约成本×(1-所得税率)×整体现值系数
(3) 经济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1-(现有利用生产能力/原有生产能力)]×评估资产价值
现行市价法
1、 市价折余法
资产重估价值=全新资产现行市价-应计折旧
=全新资产现行市价-[(全新资产市价-预计净残值)/一般使用年限]×评估资产已使用年限
2、 市价类比法
资产重估价值={全新参照物资产市价-[(全新参照物资产市价-预计净残值)/一般使用年限]×评估资产已使用年限}}×调整系数
因素综合评价法
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资产价值+大修理费用-残值)×[1+(年平均物价上涨指数-年无形损耗系数)×资产已使用年限]}/资产已使用年限+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外汇换算法
资产重估价值=(资产原始价值-应计折旧)×(评估月份汇率/取得资产时汇率)
物价指数调整法
资产重估价值=资产原始成本×物价变动指数-按重置成本计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计折旧额
=[(资产原始成本×物价变动指数)-按重置成本计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计折旧额]×(1+-调整系数)
按重置成本计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计折旧额=资产的重估成本×(已使用年限/规定使用年限)
货币资金及有价证券的价值评估
应收票据、有价证券的现值=票面金额×[1+票面利率×(出票日至到期日天数/3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