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确认
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你是对交易性金融的资产的核算方法掌握的不到位。一定要以金融资产核算的基本方法进行处理。
其次,我们在来看金融资产的核算中的初始计量的核算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以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由于我们可以看得出其买价中含有应收取的利息50,所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2600-50=2550万元。则就有以下的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550
应收利息 50
贷:银行存款 2600
也就是说这个业务的发生,实际支付出的价款为2600,但是其中含有马上就可以收取回来的利息50万元,这50万元是相当于垫支的,并不是成本,所以就将其在实际支付价款中扣除,就成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即2600-50=2550万元。
所以你以下的疑问是不成立的,那50万元的利息,并没有记入成本中的。而是作为应收项目反映的。
能明白吗?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进一步提问!!!
祝学习快乐!
㈡ 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的确认条件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
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
㈢ 交易性金融资产认定满足的条件详解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故长期股权投资不会被分类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并且一旦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得转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其条件是1、为了出售而持有;2、以赚取差价为目的;3、二级市场购入;4、范围限于股票、债券、基金等。
必须同时满足上述4个条件。比如你从一级市场买入的或者通过司法拍卖程序取得的股票,一般都会有一定的限售期,那么,再限售期内就不能算是交异性金融资产。
㈣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⑴ 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或赎回。⑵ 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⑶ 属于金融衍生工具。但被企业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㈤ 什么情况下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利或利息,在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在处置时计入当期损益。
㈥ 什么情况下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
4542049
㈦ 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满足条件
仅供参考:
“集中管理”应该不难理解吧,就是将几项相关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放在一起管理呗。
“可辨认”这个概念在会计中包含两方面内容,具备其一即可认为可辨认:
一是指该资产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或转让等;
二是指产生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比如认股权证、远期合同等。
企业将资产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就是为了短期获利,年度变动损益与出售损益之间的差距不会太大,即便出现跨年持有,一般也不会因该项目导致两年损益相差较大;
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目的其实并不明确,且由于基本都是在证券市场流通的资产,持有期间较长的话,各年损益变动会出现较大偏差,对可比性产生影响,同时还有可能出现人为借此调整利润,因而新准则要求计入资本公积。
㈧ 交易性金融资产包括哪些
1、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或赎回;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金融衍生工具。但被企业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8)简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条件扩展阅读:
交易性金融资产( trading securities)是指企业打算通过积极管理和交易以获取利润的债权证券和权益证券。企业通常会频繁买卖这类证券以期在短期价格变化中获取利润。有如下特点:
1、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确认时即确定其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获利。一般此处的短期也应该是不超过一年(包括一年);
2、该资产具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
3、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不计提资产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