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咨询注会
历年来都有大学生报考,审核不是很严,所以能报考上去。
一年考一次,教材年年都变化。
发点经验给你,助你考试。
能考,一门一门的准备,今年才考完,现在是备考2010年注册会计师的最好时间。
我跟你说说所需要的底子,可能会对你好一些。
会计,需要有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的底子。
审计,要会计学得好,审计才容易懂,这本书枯燥,比会计花的时间还要多。
财管,需要有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知识。
经济法,没基础,也可以学。
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的知识。
风险管理,我没考过,我是考老制度。
现在注册会计师刚考完不到一个月,应该是说最好预习明年的注册会计师的时间,考注册会计师,切忌不可贪多,不可高估自己活着低估注册会计师的难度。
现在最好不要把6本书买全,因为教材肯定会变动,尤其是税法明年变动会很大,我建议你一科一科的准备,准备好一本书,再买一本书准备,准备到明年4月,看你的准备情况,再决定考几科,以我个人的看法,我绝对你报考三科最为合适,经济法,税法,风险管理,这几科与会计联系不是很大,与会计稍微联系大点的是税法。辅导书不一定要买,最好报个班,现在报2010年的班,是送2009年的,建议你最好报考网校,跟着学,效果会比较不错的。
另外在准备的过程中,切忌莫放过大题,因为考试如果一道大题没做,及格的可能性就很小,一道大题都差不多18分左右,如果以道没错,就是80分往下起平,也就是说,正确率要达到80%才有希望及格,但正确率达到80%的,一般都能把题目做完,宁愿平常多错一点,也不要放过大题。
关于搭配的问题:
1.会计审计(+税法):这样搭配无可厚非,有人说先考这个,考了这个等于注册会计师考了一半,这种说法本身没什么错误,但是这么搭配是因人而异的,本身会计的难度最大,审计花费的时间比会计还要长,所以这样的搭配适合底子非常好,并且有时间比较,爱钻研大题的那种。如果你现在准备的话,可以试试,建议最好试听网校的辅导班,有10节免费的,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听不懂的,建议不要准备。
2.会计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样搭配比第1种搭配要少花3个月的适合,这种报法适合大三的学生,专业课即将学完,并且没有其他考试,只考注册会计师的,这样如果考上,对毕业找工作相对好点。
3.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种适合考试经验不足的,归纳能力不强的,适合先从这个考起。
4.财管经济法(+风险管理/+税法):这个搭配是最省时间的,但特别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不错,并且学过金融的朋友,因为财管的期权股价是最难的章节,其次是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数学学得好,有金融底子的,会省时省力。害怕数学的不适合这一条。
注意:这个《会计》与注册会计师的每一门都有联系,其中与审计税法联系最大。这个《会计》并不是基础,更不是《会计基础》,很多学会计的,考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题一个不会的很多。所以最好有点心理准备,这个《会计》需要财管,成本会计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资产中,就涉及年金(资金时间价值)的知识。
《经济法》《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经济法的公司法,证券法,就要判断现金流量,净利率问题,一点会计基础都没有,肯定不行的。另外票据问题,如果是非会计专业,也不好理解,肯定要多费时间。《税法》更加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企业所得税,财务报表,各项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增值税,这样的基本知识都没有,可以不用去考。
下面是如何学习的问题,风险管理我没有考过,也不需要考了,所以我不好回答,审计我也是没掌握方法,所以也不回答,其他4科我来告诉你:
其实很多人说考经济法,税法不需要会计基础,是个错误。
首先是财管:并不像别人说的掌握公式就很容易考过,财管加客观题,要计算的是80分以上,学财管的底子是财务报表分析,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其中成本计算肯定是年年都有的,这个是属于容易的题目,所以一定要会算。其次,通过历年的试卷看,财管的计算类型这么几个,容易的是财务报表分析,可持续增长率计算,最佳存货,最佳现金持有量,销售预算,风险计算,属于难的有期权股价,这个也是年年考,二叉树,斯科尔斯模型,肯定要知道,然后融资租赁,企业整体价值评估。10种类型的计算都要会,最基础的章节是年金,凡事考虑年限的,无非肯定是用到年金和风险的,其中数学最好是学过概率,你像风险计算中的标准差,方差,相关系数,全部是概率到财管的具体运用。
经济法:
经济法有点杂,归纳的东西多,归纳完之后,还有其他零散的.
1.归纳时间,这个是第一章,诉讼期限,肯定会考。还有比如多少日登记,多少日见报,多少日发出公告,等等,破产法,公司法合并分立会提及。
2.归纳表决方式,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
3.归纳组织形式,比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这些合伙企业法,外商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
4.归纳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独立董事,比如破产法管理人,都会有。
5.归纳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个物权法有。
6.归纳其他数字,这个很重要的。
重点章节往往是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破产法,物权法。这些章节也容易结合。
税法:
而税法不同.
因为你看税法,出题就有很对性,计算题都是出税种,叫你算多少税,分值比例较高,所以你如果计算做得好,考80分都容易,我这么告诉你几点,你回去好好看看税法.
税法从增值税,除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外,书上黑体字,都是按照这么一个顺序.
1.各个税的概念
2.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
3.计税基础,这个是计算的关键,哪些要计税,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组价,你列一张表.
4.纳税时间,地点,税收优惠.
你按照这4样,再归纳第5个.
5.与房子有关的税,你看历年试卷,年年都会考到.
你这么一归纳,税法顶多归纳出30页4A的纸,肯定能过了.
会计:会计我一直头疼,把最难得看了,但是今年放水,考些不看的地方,但是会计也要有财管的基础,第二章金融资产就需要财管,未确认融资收益,所以学会计必须有底子,有中级财务会计的底子,有财务报表分析,税务的知识。
学会计我的归纳不到家,但是还是必须说,各个章节的联系,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长期股权投资都是有着联系,所以这几章要学好。
然后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是难点。
归纳有以下这么几点:
因为会计其实是考你的会计准则问题,很详细的,所以首先要
1.归纳会计科目核算内容
2.归纳以什么价值核算,你比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到底是什么价值。
3.归纳相同点,比如哪些要提减值准备,哪些可以冲回,哪些不可以冲回。
4.对比,资产对比负债,对比所有者权益。
5.共性,资产里面的,比如金融资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资产,共同与差异,金融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共性。
审计我没学好。
备考中注意这么几点:
1.不能因为没有2010年的教材而不预习,用09年的教材预习,最好不要买辅导,报个班比较稳妥,因为你如果面辅导,有以下两个方面不好,如果你考得多,会感到预习时间不够,再就是万一教材改变大,做成了一个印象反倒不好。还不如报个班,把习题班学会就好了。等新书一下来,就赶紧做题。
2.心态放稳,不是很难的考试,只是到了那里,会有两个想法,一是题目不难,但是不会,二是感觉一整本书都是重点。
3.最怕的是高估自己,低估注册会计师,很多考过初级,中级,盲目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不错。
4.要坚持做大题,最怕的就是看到大题,就脑袋里面思考一下,不动笔,而直接去看答案。
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网络搜索一下“会计考友论坛”或者加我网络HI。
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工作顺利。
㈡ 注会计算分析题
计算分析题的确是个麻烦 题目繁杂不说 有些时候还很绕 所以我也略有一些心得 与同学同享 1、阅读两次 以便同学快速掌握题目关键信息 2、不多想 问什么 算什么 有时候 想多错多 3、切记不要只写得数 写出解析步骤 有些题是靠步骤得分的 4、只写得数 容易有蒙的成分存在 有时候会判你丢分 但如果写出解析步骤 即使是代入数字错误 依然有可能得分
㈢ CPA关于长期应付款的两个问题
完整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90
未确认融资费用 10
贷:长期应付款 100
第一年年末
借:财务费用 0.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0.9
借:长期应付款 25
贷:银行存款 25
期末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100-10+0.9-25=65.9 资产负债表长期借款列报40.9 这应该是你说的第一种方法
第二年年末
借:财务费用 0.659 (这就是90*(1+1%)-25)*1%)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0.659
借:长期应付款 25
贷:银行存款 25
然后应付账款账面价值就是上年的摊余成本65.9+(0.659-25)=65.9-(25-0.659)=41.559
资产负债表列报41.559-25=16.559
综上所税 你所说的第一种情况算的是第一年年末的列报数字 第二种情况算的是第二年的列报数字。
㈣ CPA无形资产摊销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人问,看看这个吧
http://..com/link?url=DocOb8Z9NmxQGqJlGTCNxMmMiBuQX_
㈤ 懂CPA会计的进,这个分录如何写
借:无形资产4546 未确认融资费用454 贷:银行存款1000 长期应付款4000
第一年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借:财务费用 177.3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77.3 (期初摊余成本是3546=4000-454,就是用长期应付款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
第一年年末借:管理费用 454.6 贷:累计摊销454.6
第二年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借:财务费用 136.1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36.17 【(4000-1000)+(454-177.3)】*0.05
第二年年末借:管理费用 909.2 贷:累计摊销909.2
以后年份以此类推。满意及时采纳。
㈥ 分期销售收入中,有关“未确认融资收益”与“未实现融资费用”的问题
“未确认融资费用”用于购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应分期付款,可以看做为“长期应付款”的利息。
相当应的就是说,"未实现融资收益" 科目通常用来核算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它实际上是对分期付款所支付的一种利息补偿,收款单位用以冲减财务费用.
㈦ 注会,无形资产问题,请各位达人帮帮忙,有关无形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题目如下
2010.1.1
借:无形资产 200+1069.2
未确认融资费用 130.8=1200-1069.2
贷:应付账款 1200
2010.12
借:财务费用 64.15(1069.2*6/10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64.15
借:应付账款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2011.12
借:财务费用44[(1069.2+64.15-400)*6/100]
贷:银行存款 44
借:应付账款 400
贷 :银行存款 400
--------------------------------------------------------
10年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应该是1069.2*6/100,为什么不是你所算的1269.2×6%,因为其中200元是当时支付的,不存在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问题。
-----------------------------------------------------
2012.1.5
借:银行存款 600
应付账款 400
营业外支出 38.01
累计摊销 253.84
贷:无形资产 1269.2
未确认融资费用 22.65(130.8-64.15-44)
㈧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什么意思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所反映的内容,是融资租入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换一个角度,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也可视为承租方必须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资而产生的利息,因为融资租赁本身就包含了融资的目的。
充分理解uscpa各个名词的意思,能增强你对它的理解力,使你更加容易通过考试。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㈨ CPA 在分期付款购买资产时往往涉及“未确认融资费用”,请问未确认三个字是怎么理解
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 你花了1000万(5期每期200万) 购买了一个现值800万的固定资产。。构成了融资。。多出来的200万实质上是融资费用。。
但是在做固定资产分录的时候。。不能这样做
借:固定资产 800
财务费用 200
贷:长期应付款 1000
因为这200万的融资费用不能全部列支在本期。。应当在5期内根据摊余成本计算方法计算。。
所以就这样做。
借:固定资产 8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200 (这就是未确认)
贷:长期应付款 1000
在确认时
借:财务费用 XXX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XXX (这就是确认了)
㈩ CPA 关于固定资产的问题
因为此项交易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超出现值部分应该确认为未确认融资收益,分期摊销计入财务费用。如果计入固定资产后导致计提折旧时金额超出正确金额。
借:累计折旧153.93(900-746.07)
贷:管理费用153.93
这个分录就是把多计提的折旧冲销,把累计折旧金额调整为正确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