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政府出台了那些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政策
有两种形式,无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具体要看是什么企业,一般生产型企业贷款额度会高些。
由大连团市委、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市分行联合实施的大连市“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正式启动。
据悉,“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旨在通过建立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有效模式,形成支持青年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青年积极自主创业。此次项目的贷款对象为40岁以下初次创业的青年和40岁以下二次创业的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每人单笔额度一般在10万元以内,最多不超过100万元;青年创办的中小企业贷款单户额度一般在500万元以下,最多不超过300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将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农业特色产业和服务业。据了解,目前,瓦房店市、旅顺口区、金州区、开发区等地已在积极开发项目、建设融资平台和管理平台。现已有大连鼎泰船机制造有限公司船舶油水分离器技术改造项目、大连长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换热器生产项目等8个入库项目,申贷额6500万元。
Ⅱ 近两年国家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有哪些
中小企业融资可享税收减免
Ⅲ 有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制度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桎梏,中小企业在生产运营当中,由于自身规模较小,现金流很容易出现紧张甚至断裂的情况,如何盘活资金成为了中小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中国的金融领域必将产生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服务类型,从而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政府定位一定要明确,实施的扶持政策严格局限为市场的补充、修正,而不是去试图超越甚至取代市场。2.政府资源的投向要有重点,不平均,不盲目,有的放矢,特别要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3.采取灵活政策,政府减轻中小企业负担。4.发展中小金融机构,鼓励民营企业。
Ⅳ 你了解我国近几年国家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出台了哪些政策
上交所、天交所、齐鲁股交所和青岛蓝海股交所补助,青岛政府为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等(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对企业在挂牌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中介费用,按不超过70%的比例给予补助,单个企业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新三板补助 对高新区管委和市发展改革委确认的进入拟上新三板企业,按不超过实际发生费用的70%给予补助,每个企业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70万元。其中,完成股份制改造并经券商审核但尚未获得推荐进入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企业,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40万元,已完成改制并通过券商内核推荐挂牌的企业,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70万元。(以上全是青岛地区)
Ⅳ 中小企业融资措施有哪些
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六种:
一、引入风险投资事半功倍
市场经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越来越小,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原来特有的优势变小了,如低人力成本优势正在大幅削弱,高端人才的价格正与国际接轨,只是操作工人比国外廉价。随着更多国际资本的引入和跨国公司的进入,高技术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高端人才的竞争上,因此,高技术企业的压力确实大。在这方面,引入风险投资,不仅仅带来的是钱,还可带来管理技术和人才,尤其是管理方面的人才。如果中小企业家能够做到风险投资视野较宽,对资本运作和国际动向比较了解。那么,就完全可以做到借风生力,事半功倍,迅速把企业做大。
二、紧盯政策性融资
政策性融资是根据国家的政策,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政策性银行或其他银行对一定的项目提供的金融支持。主要以低利率甚至无息贷款的形式,其针对性强,发挥金融作用强。政策性融资适用于具有行业或产业优势,技术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通常要求企业运行良好,且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基础管理完善等等。政策性融资成本低,风险小。缺点是适用面窄,金额小,时间较长,环节众多,手续繁杂,有一定的规模限制。虽然有诸多限制,但是你一旦开始第一笔政策性融资,你很有可能会得到持续性的政策融资,当然这需要企业做出成绩,政策才会锦上添花。
三、抢吃银行创新头啖汤
近年来,为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纷纷在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上下功夫,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出许多创新服务产品,量身定做了许多新业务,各家银行推出新融资业务模式时会加以介绍,并附以案例及业务流程说明,帮助企业选择适宜的融资模式和融资时间提供参考。如果平时和银行搞好关系,对于这种吃头啖汤的机会很容易落在你的头上。毕竟新业务要有试验田,能够做银行的试验田,即吃了头啖汤,也牢固了银企关系,有了好事银行总是不会忘记你。
四、卖股权求发展
国外有一个很流行的比喻,把创业者办企业喻为三种类型:一是把企业当“老婆”来养,别人不能碰,股权100%是自己的;二是当“儿子”来养,别人可以碰,可以分一点股权;三是把企业当“猪”来养,合适的时候拿出去换钱,即用股权来换取发展急需的现金。实际上,办企业的出发点就在于获取利润。那么,如果你把企业当“猪”来养,你卖出股权,拿回现金,用这些钱又可投资更有潜力的项目。要知道,股权转让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种捷径,资金也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五、用信誉来融资
培育融资信誉很重要,因为一个企业要办下去,永远要与金融机构打交道,永远要与客户打交道。经济往来中,信誉是第一位的,有时候宁愿借些高利贷,也要把到期的债还了,以培育自已的信誉,信誉可以帮助你来融资。
中小企业跟大企业比,大企业人家相信,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小企业只能做具体的事让别人信服,这是需要多付出一些成本,这个成本可以叫信誉构建成本。这一点,也往往是很多中小企业家所容易忽视的。
六、寻求企业上市借鸡生蛋
中小企业在国外上市难,例如,在硅谷,有几万家企业,能上市的并不多。而在中国,能上市的中小企业更是少数。但是,如果通过努力,得到政府的支持,企业能够求得上市,则对企业而言,真可谓如虎添翼,企业上市了,知名度提高了,又可增发、配股、发可转债,融资能力则空前提高,市场竞争力就更不用说了。
Ⅵ 粤出台“中小企业26条” 减税降费超1400亿元
26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重点介绍我省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工作情况。为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近日广东印发了《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中小企业26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介绍,“中小企业26条”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针对性强,对中小企业反映强烈的复工复产难、经营成本高、资金紧缺等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含金量高,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仅减税降费就超过1400亿元;操作性强,不讲究面面俱到,强调务实管用,便于企业掌握,同时明确责任单位,便于落实。
已组织湖北返粤专列10趟,9361人返岗
“中小企业26条”着力于促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让企业尽快“动起来”,明确规定各地不得对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条件,要立即修订和清理本地不合理限制性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市集中采购防控物资向中小企业提供;实施线上“南粤春暖”活动,引导网上求职。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国兴介绍,人社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包括2月份省政府的2.0版“促进就业九条”,以及“中小企业26条”,来促进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一方面,组织开展“点对点”返岗专车专列专机活动。截至3月25日,我省已组织湖北返粤专列10趟,输送9361名务工人员返岗。与此同时,节后至今已组织粤滇、粤桂、粤川、粤黔、粤湘、粤豫返岗专列50多趟、专车服务2700多班次,点对点输送超过14万人返粤返岗。
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南粤春暖”网络招聘系列活动,全力保障节后中小企业用工需求。节后至今全省已召开网络招聘会1900多场,参与在线招聘的中小企业约7万家、累计发布岗位约261万个、在线求职人次约198万人次。
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如每吸纳一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给予5000元补贴;每吸纳一名退役军人就业的,给予1万元补贴;每吸纳一名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给予最长2年社保补贴。
近百万家中小企业获社保退费超60亿元
在减负担方面,“中小企业26条”有不少力度大的措施,着力于为中小企业减税降费,让企业“缓过来”。如:用气价格下调10%,电价降低5%;对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实行全额返还;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困难民营企业减免租金;落实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可支付6个月以上地区可减半征收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至1%;减免困难企业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支持企业和员工协商自愿缴纳住房公积金。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李群智介绍,为减轻企业成本负担,我省出台了阶段性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政策,降低企业在2020年2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用电、用气、用水价格,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此次政策惠及面广,降价力度大,可降低相关企业用能成本超过82亿元。
在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方面,省税务局副厅级干部方佳雄介绍,为使中小企业更方便快捷地享受减免,省税务局迅速升级改造征管系统24项功能,对减免类型进行了划分、对减免金额进行了计算,缴费人“免填单、免申请”就能自动享受。对2月份已缴纳社保费的,由税务部门主动批量发起退费,缴费人无需操作。
截至3月12日,广东全省已顺利完成2月份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退费工作,累计为99.89万户中小企业成功退费53.49亿元;完成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退费6.83亿元,惠及中小企业逾97.87万户。
“中小融”平台预计助融资200亿元
着力于让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业,“中小企业26条”有不少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允许困难中小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提出国有大型银行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0%以上;用好央行专项再贷款,确保相关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降至1.6%以下;推广政府采购和应收账款融资,省财政对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应收账款融资的核心企业给予奖励。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刘凯文介绍,“中小企业26条”推出针对性措施,重点运用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中小融”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保障产业供应链稳定。
“核心企业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起着头部带动作用。”刘凯文表示,所以此次“中小企业26条”明确,对于通过“中小融”平台在线确认账款、支持我省上游中小企业融资的核心企业,省财政将按不超过实际年化融资额的1%给予奖励,鼓励核心企业在“中小融”平台上确认应收账款,支持金融机构基于这些经过确认的应收账款及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预计将撬动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实现融资超200亿元。
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通报了我省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她介绍,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近日印发《广东省物流行业恢复服务秩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适用于各类有关物流运输、仓储、物流节点、集散配送、货代、物流信息化、采购、冷链、包装、物流智能装备、第三方物流及配套服务等的公司、企业和营业门店。
南方日报记者李凤祥龚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