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摩拜单车此次融资,或许是劣势开始出现的时候
近期,摩拜单车又进行了2亿美元的融资,这也是继其C+轮之后的又一次凶猛扩张。但融资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好事,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其出现劣势,摩拜单车这一路的野蛮扩张之后,其隐患开始出现。
单车经济的本质依然在于共享经济
单车经济的本质其实依然属于共享经济,无论当前如何凶猛融资,讲出各种故事,其最终的价值还在于将每一辆单车资源进行最多的重复利用,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最终再从这一价值上赚取差价,寻求盈利。而无论摩拜单车还是ofo最终要想达到盈利,都必须做到这一点。
而此前阶段,ofo就采取了轻单车、低成本、低维修的扩张路线,其一开始就从共享经济出发,因此对于进军单车出行领域时,同样采取了低成本扩张的路线,因此更能够做到资源的最大利用。
摩拜单车则恰恰相反,由一开始就采取重模式,将每辆车的成本抬高到了3000,这也意味着在获取相同用户的同时,摩拜单车需要花费更高的价格,一辆车看不出太大的区别,但是一旦达到某个规模,那么同样的融资情况下,摩拜单车烧钱的劣势就出现了,而此次急于融资,除了一方面需要继续占领市场外,另一方面同样反映了摩拜单车在资金上想必ofo有着巨大的压力。
高维修成本之下,摩拜的劣势正在出现
早期的点滴优势或者劣势,会在后期形成更强的马太效应,此前说过摩拜单车最大的问题在于获客成本远高于ofo,这是其一,但是更重要的是,随着规模的逐渐形成,摩拜单车的后期维护成本也在剧烈上升。
摩拜单车造价过高,其中涉及诸多硬件包括GPS、车锁、车座、太阳能板等等均成本不菲,根据此前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思维”的爆料,平均维修一辆摩拜单车的成本接近四五百,简直可以买一辆全新单车。
而此前摩拜公布过车损耗大概在10%左右,以北京地区投放1万辆单车计算, ??也就是说仅在北京地区几个月就有1000辆车需要维修,按单车400元的维修费用计算,需要花费40万。??再加上摩拜公开的100多名运营人员,按照每人5000元工资,每月则需支出50万。
而如果放到一个正常的商业环境下来看,维修成本必须要远小于收入,才能够达到盈利,而目前摩拜单车的各种维护成本依然是个天文数字,开工没有回头箭,最终这一切都需要投资人买单。
专车战争烧钱还有着正常逻辑,即烧钱可以培养市场,培养潜在用户与车主,但是平台却并不需要为车辆保养维修去买单,而摩拜单车的扩张却相反,其不仅需要比对手更高成本的获取用户,其还需要为更高的维修成本买单。
摩拜方面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也开始推出了大量轻版单车,也在缩减成本透支,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投放市场的重型单车,不可能全部替换,只能够维持更高成本的维修开支。
单车战争必将重回理性
还是回到之前说的,将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才是盈利的关键。
此前共享专车大战之时,尽管资本在风口的补贴用户与司机,但是当补贴消失,价格回归价值,最终一切回归理性时,市场被教育了出来,而闲置资源也开始被合理的二次利用,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供需开始平衡,没有一辆多余的车辆。
但是单车大战却有个问题,当前的资本一味的砸钱造车,最后一定会导致大量的闲置车辆出现在城市中,关键是每一辆车的维护成本还非常之高,尤其是摩拜单车,如果其生产单车的量与ofo相当,那么其必定要付出几倍的生产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
但是增加成本并非意味着市场会买单,一切由市场供需决定,这是常识。在单车这个领域,由于租赁价格本身就低,用户对价格并不敏感,而很多用户更偏向于有一个更轻便的出行体验,更快速的解决骑行问题为主,轻单车一直是国内用户的主力。
因此未来很可能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当摩拜单车与OFO单车在城市的数量上达到相同时,这个市场将会出现高度的饱和状态,而注定有一部分单车资源是要被浪费掉的,但是摩拜单车的高成本则意味着,其将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与损失,同时还并不一定会受到主流用户的买单。
单车大战,最终一定会造成大量的单车闲置资源,这一点已经可以预见,但问题是,谁能够在扩张的同时,一边节省资源,一边又能捕获更多的用户,这将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
摩拜单车此次急于轮融资,表面上是在扩张,但实际上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持续的烧钱正在难以为继的困境。其高成本的扩张与维护,最终依然需要投资人买单。
这一轮的单车泡沫,开始越来越明显。
⑵ 摩拜单车E轮融资多少钱
6月16日,摩拜单来车宣布完成一笔自超过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最高纪录。
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称,新一轮融资将助力摩拜单车国际化进程,计划年底服务全球200座城市;此外摩拜还将携手全球领先物联网合作伙伴,推动移动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实景应用;另外还将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加速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
⑶ 膜拜单车都有哪些风投
当下,最为热门的话题当属共享单车,虽然该领域竞争异常激烈,且彼此未分高下,但最被人们看好的当属摩拜单车了。
摩拜单车自2015年融资将近10次,其中在2016年9月的C轮融资中,有一个世界级的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也加入了其中的行列,并为摩拜之后的几次融资吸引了更多的风投公司,同时融资金额也是节节攀升。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风投公司—红杉资本。
红杉树是美国加州的一种非常大和长寿的树,它高达100米,直径8米,寿命长达2200年,所以它的创始人唐·瓦伦丁以此命名,即红杉资本。
红杉资本有多牛,从它投资的公司就可见一斑,包括苹果、Google、思科、甲骨文、雅虎、YouTube(被Google收购)等IT巨头在内的知名企业在创业之初,都有红杉资本的投资。
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一个公司时,根据风险由高到低分为孵化阶段、早期阶段和发展阶段。而红杉资本倾向于在一个公司的早期阶段介入,比如Google在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并做出产品,但还未盈利的时期。目前,摩拜单车也属于这个时期。
像红杉资本等大型风投公司在投资时,凭借其名气和社会积累,会有很多专业人士为其分析市场需求、产品未来发展和投资风险等因素;加上红杉资本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早期进行投资的风投公司收益也会更大。所以,红杉资本一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风投公司,这也是为什么随着它的介入,摩拜单车的风投公司也参与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⑷ 摩拜什么时候获得6亿美元融资
摩拜单车自从诞生开始就与众不同,其创始人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将摩拜单车打造成为物联网时代智能出行工具,更在具备一定基础之后果断启动了全球化策略,将自身推向海外市场、推向世界各地。
通过大量的技术提升、策略联合,摩拜单车在世界范围内声名鹊起。不断追逐技术创新,在现有基础上纳入更多科技元素,摩拜的技术流路线坚定不动摇。提前完成全球100城目标之后,摩拜还将继续凭借技术流路线进击200城,将全球化策略推进。
祝愿摩拜能够越办越好,为大家带来更多的便利。
⑸ ofo摩拜单车是怎样融资的 有人说是骗平民百姓的钱融的资是真的吗
人家融资的都是天使投资人这种身份的,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好吧。我估计这么说的人是说抵押金吧,那个不是融资。
⑹ 摩拜单车是如何融资的
据统计,今年以来摩拜单车累计融资超 10 亿美元,相当于ofo三倍以上,超行业其余玩家总和,折射出摩拜不仅坐稳行业领军地位,其在资本市场认可度也稳居行业第一。
⑺ 分析摩拜单车融资成功对我们的启示
共享单车的巨大市场使得它可以如此快速的成长为一个规模过百亿的行业。试想一下,在北京这样每天都拥堵的环境下,开车出行简直就行浪费生命,骑车五分钟开车却需要两小时这样的场景想必有很多人遇到过。
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步行走路的路程开车太堵,步行又太远,单车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巨大的市场可见一斑。任何商业最基础的一个问题就是供求关系。当一个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场面时,盈利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共享经济虽然提出来好多年但一直木有看到它真正的发展壮大,至到共享单车的杀出。共享经济的模式充分的抓住了人们的需求。每次骑行几块钱就可以方便出行,而且不用担心车的保养,以及车的安全等等一系列问题。随时用随时扫码骑行。
(7)摩拜单车ab轮融资扩展阅读
摩拜单车摒弃了固定的车桩,允许用户将单车随意停放在路边任何有政府画线的停放区域,用户只需将单车合上车锁,即可离去。
车身专为共享单车重新设计的,使用防爆轮胎,无链条的轴传动,全铝不锈车身,整个单车可达到五年高频次使用条件下无需人工维护的标准。经过设计的单车外观,时尚醒目,方便人们找车的同时,也是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⑻ 摩拜单车E轮融资多少
摩拜单车2017年6月16日宣布完成一笔超过6亿美元新一轮融资(E轮),创内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容融资最高纪录。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工银国际、交银国际、Farallon Capital等重磅投资人;TPG、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等多家现有股东继续增持跟投。
⑼ AB轮融资什么意思
这里介绍一下从idea到IPO一个项目的完整融资过程,恩美路演为您解惑:
种子轮
团队阶段:只有一个想法或点子,没有具体的产品。
投资方:创业者自筹,或专注于种子团队的投资人。
周期:种子期
投资量级:10万元-100万元
天使轮(demo)
团队阶段:团队核心成员组建完毕,项目或产品拥有demo趋于成型,此阶段商业模式初步成型,对于未来如何盈利有规划。小范围内积累一定数量的核心用户。
投资方:天使投资人或机构(Angel Investment)
周期:种子期-初创期
投资量级:100万元-1000万元
Pre-A(proct)
团队阶段:团队基本组件完毕,项目或产品成型,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且有良好的用户数据或增长趋势明显,但尚未达到A轮融资标准。(A轮的投资机构要求产品达到一定的用户量、业务数据)(Pre-A 更有利于优胜劣汰,促进创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投资方:天使投资人
周期:初创期-成长期
投资量级:100万元-1000万元
A轮
团队阶段:团队搭建完毕,公司正常经营,并有完整详细的商业及盈利模式,在行业内有一定地位和口碑,项目或产品基本成熟同时做好大规模面向市场的准备。但此时公司可能尚未盈利,社会知名度欠缺。
投资方:风投机构(Venture Capital)
周期:成长期
投资量级:1000万元-1亿元
B轮
团队阶段:公司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得到充分检验并完善,同时对未来发展有详细的战略规划。公司在拿到A轮融资后,积极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快速累计用户,公司已经开始盈利。
投资方:上轮VC+新入VC、PE
周期:成长期-扩张期
投资量级:2亿元以上
C轮
团队阶段:公司已经非常成熟,随时可能上市,进行到C轮时,公司除了拓展新业务,补全商业闭环、更有上市意愿。
投资方:PE(Private Equity)+之前VC跟投
周期:成熟期
投资量级:10亿元左右
IPO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