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的问题,帮帮忙,很急!
一般是按月来进行分摊的。
也有按年进行分摊的。
主要是看什么样的具体的业务。
一般应该是收益,这个实务中按月来处理。
『贰』 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资产负债表如何列报
是列示在“长期应收款”项目的,作为长期应收款项目的减项。比如说长期应收款科目是100万元,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是10万元,那么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长期应收款项目金额就是90万元。
『叁』 采用分期收款的方式销售商品时,摊销的未实现融资收益对实际收到的款有影响吗
不会有影响的。
分期收款销货具有如下特点:商品所有权的转让以应收账款全部收清为条件,在此之前不转让商品所有权。在销售成立时,购货者需先付一定数额的的定金,之后按合同规定分期付清货款。购销双方通常需要订立合同,而且常见的合同为担保合同。
由会计处理可见,利息收入应交的增值税不论一次确认还是分期确认,均不影响所缴纳增值税总额,也不影响每期实际确认的利息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按公允价值在销售时一次确认,而融资收益则在收款期内分期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应交增值税在销售时计算,利息收益应交增值税分期确认,这与会计收益确认是一致的。
(3)未实现融资收益分摊额扩展阅读:
未实现融资收益要求规定:
1、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长期应收款,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
2、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3、出租人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租赁款,在租赁期开始日,应按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未担保余值,借记“未担保余值”科目,按融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肆』 分配未实现融资收益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初始确认时
借:长期应收款(合同约定金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现值)
摊销时:
借:未确认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未确认融资收益=最低租赁收款额-未担保余值-租赁投资净值
例如: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会计分录未实现融资收益是100元,同时对应的是财务费用-未实现融资收益100元。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00
借:财务费用 100(红字)
(4)未实现融资收益分摊额扩展阅读:
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长期应收款,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期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借记本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转入当期收益的未实现融资收益。
『伍』 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计算公式
未实现融资收益=最低租赁收款额+未担保余值-租赁投资净额
『陆』 未实现融资收益什么意思
未实现融资收益是指未收到租金并未获担保的部分,因其是否能按期收内回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按容照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对预期收益就不计或少计,而且对于超过一个租金支付期未收到租金的应停止确认融资收入,其原已确认的融资收入应予以冲回,转作表外核算,这样处理有助于抵消管理人员和所有者的乐观主义情绪,以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更有利地评价风险。
计算公式
未实现融资收益=最低租赁收款额+未担保余值-租赁投资净额
会计处理
出租人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租赁款,在租赁期开始日,应按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未担保余值,借记“未担保余值”科目,按融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和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
贷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按融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或贷记“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期计算确定的融资收入,借记本科目。
『柒』 未实现融资收益和未确认融资费用区别
未实现融资收益和未确认融资费用区别:
1、会计科目不同:
“未确认融回资费用”科目编号2702,科目性质为答负债类,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作为长期应付款的抵减项目,即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应付款”项目以“长期应付款”科目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余额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款金额填列。
未实现融资收益将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相关支出全部由当期投资收益承担,有失配比性。在会计科目中属于资产类。
2、具体内容不同:
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所反映的内容,是融资租入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
未实现融资收益是指未收到租金并未获担保的部分。
3、会计处理不同:
未确认融资费用,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也可视为承租方必须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资而产生的利息,因为融资租赁本身就包含了融资的目的。
未实现融资收益对预期收益就不计或少计,而且对于超过一个租金支付期未收到租金的应停止确认融资收入,其原已确认的融资收入应予以冲回,转作表外核算。
『捌』 求采用实际利率法编制下列未实现融资收益分配表(中级财务题)
=======
相关回复
=======
“实际利率法”咋看挺吓人,其实明白了原理很有规律的。
一、融资性质的销售
我们先说说这笔生意,25万成本的商品,如果按照现行市场价格销售,应该在31.5万左右。这个和你算的现值很相近。也就是说,商品现售的合理利润是31.5-25=6.5万元。
可是,现在B公司手头没有那么多现金,需要把这个商品(假设是一部机床)买回去,帮别人加工零件赚钱后,每年付一部分,一共3年付清。这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是几个月内付清,我们一般按照“应收账款”对待就可以了。如果要拖3年,对于新新公司来说,这笔钱31.5万当时收到以后,按照银行利率7%存银行,连续三年的利息差不多就是4.5万元。因此,如果答应B公司的付款方式,那么合同价应该是31.5万+4.5万利息=36万元。我现在解释的就是正向推导得出的。如果反过来看这笔生意,相当于新新公司赚了B公司两笔钱,一笔是合理利润6.5万元,一笔是利息4.5万元。只不过反向推导的区别在于,4.5万元的利息是融资销售的客户支付的,而不是银行。
二、实际利率法
中级会计很多地方都有“实际利率法”,而且全都是和“融资性质”有关的,通俗讲就是企业一方面要收款(看作现金流入,一般是整数),另一方面要算利息。
这部分利息,在一开始做账的时候,利息总额已经计入“未实现融资收益”(对方企业是“未实现融资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利息这种东西是和时间有关的,要阶段性确认,时间到了就确认一部分。这张表就是起这个所用的,依据了一个基本公式“本金×利息率=本期利息”。下面具体分析
------------------------------------------------------------------------------------------------------------------
日期列不算,后面四列作为A、B、C、D列。标题行不算,以下称为1、2、3、4、5行
1、D1是刚开始的本金314918,终值360000-现值314918=利息45082。记住,本金是现值概念,中间收到的钱是现金流概念。
2、本金D1×利息率7%=22044.26,四舍五入22044,B2就是该时间阶段本金产生的利息。本金是现值概念,利息率也是现值概念,用的是折现率。这个时候,现金流是B2=120000。很简单啊,120000中的22044支付利息,余下的C2相当于归还本金了,于是本金只剩下D2=216912。
【题外话】假设,这里现金流为10000,那么支付利息22044不够,没钱付利息的话,22044-10000=12044就要增加到本金上,本金变为314918+12044,这样下一期的利息会变大。
做到这一步,就完成实际利率法了。因为你得到了“摊余成本”。
归纳一下,当期要完成的,就是计算利息和摊余成本。利息利用上一期的本金×折现率=本期利息(这个作为企业赚的当期利息,计入“投资收益”等科目),而本期利息,由于实际现金流入流出大小问题,有时候现金流入足够支付本期利息,剩余部分用来冲减上期本金,得到本期减小的摊余成本;有时候现金流入不足以支付本期利息,不足部分用来增加上期本金,得到增大的摊余成本。
3、本金D2:216912×7%=15183.84(四舍五入B3),A3-B3=C3,继续调减本金,得到摊余成本D3
4、本金D3:112149×7%=7850.43(四舍五入7850,!!可是这里是7849,因为这种方法下,期期四舍五入,最后会有精度上的差错,作为一种调整,最后一期,要倒算。事先知道最后本金D4=0,那么现金流入A4-C3=B4,倒挤出利息。
很简单吧,实际利率法,无非就是分段确认利息。由于当期现金流入和利息大小不匹配,就会增加或减少下期本金。本金不断动荡变化,做账上给这个不断变化的本金起了个名字“摊余成本”,就是这样。而“未确认融资收益(未确认融资费用)”成了将来利息的大本营。
5、看看第5行合计,合计数和当初做账的那些数字很吻合吧,这不是奇迹,就是正向推导,反向做表的结果而已。
三、货币面值和现值
做账是货币计量,按照货币的面值,如果按照货币的现值,之间必然有个差异,这个差异的安放,带来了新的一群会计科目,这些会计科目读起来拗口,字数比较长的,因为是直译的缘故。
『玖』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公式是“(当期长期应收款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实际利率”怎么理解,啊,,不懂
当期长期应收款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这相减后得到的实际是长期应收回款的摊余成本答。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是计算的当期应确认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额。
当发生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时的分录是:
借:长期应收款 贷: 未实现融资收益 及其它科目
摊销时: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借:财务费用(红字)收到分期款时:借:银存 贷:长期应收款